水田进水也很讲究,进得太多,水太深了不好耕田;进得太少,田又耕不动。
如此泡了几天的水田,终于可以耕作了。
全村只有她家一户开水田种稻子,其他村人早已就忙完了,闲着的耕牛不少。
罗天都再不想让罗白宿用肩拉犁,磨得两肩血肉模糊,便央了方氏出了钱,租了里正家的黄牛来耕田,讲好了三文钱一天。
村里人对他家开水田的事,十分好奇,要知道北地素来都是种麦子,极少开水田,一时笑话的居多,都觉得罗大郎一家这回开水田动静这么大,只怕是要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吃了亏不说,到时田里颗粒无收才是天大的笑话。
只有长辉家,因为罗白宿教小长辉识了一冬字,开了春,送到镇上的学堂,虽说最后先生因为长辉实在太过年幼,并没有收,但先生却对长辉很是赞赏,已经记了名,只说长辉要是能像现在这样,基础扎实,再过两年,年纪大些,坐得住了,也能独自上学放学回家,便直接送到学堂来。长辉一家因此很是承罗白宿的情,又存了心思想等农闲了接着送长辉过来学字,便主动提出要帮忙。他家喂得有一头黄牛,更是连牛也牵了过来。
长辉娘跟方氏要好,对罗白宿一家的家底更是了解,方氏分家出来后不到半年,又是置地又是榨乌桕油的,长辉娘对他们一家十分服气。这回罗家又要开水田,不管村里人如何笑话,长辉娘却是隐隐有些相信的。稻子价贵,且产量又高,长辉娘想着,若是罗家真的种成了稻子,他们家明年也跟着种,孩子他爹今年就当是跟着罗白宿学种水稻了,就是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只不过多辛苦几天而已,种庄稼人只怕天公发怒,让地里收成不好,又有哪个怕辛苦惜着那两把力气的?
长辉爹和罗白宿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可是对耕水田,那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
耕田的时候尚好,只需赶着牛,扶好犁,翻来覆去,将田里的土翻得深些便好了,若是耕得不匀,多耕两回也便是了。
耙田的时候,两人都是生手,那是花样百出。
耙田主要是将翻耕的泥块耙碎,把田草等一起压在碎泥里肥田。耙田的时候,需要人站在耙面上,以人为重力将田里的碎泥块压碎。说起来耙田可谓轻松,站在耙面上,只需赶着牛就行了,可是对于罗白宿和长辉爹这样的新手来说,要真正自如地站在耙上驭赶起牛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个活虽不需花太大的力气,却要求手、脚、甚至大脑协调统一。
在开秧田的时候,这个活罗白宿虽然也做过,但是耙一分多地和耙十来亩的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开秧田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用牛,他在前头拉着耙,方氏在后面扶着,多耙几次也就够了。这回其实算是他头一回真正耙大面积的水田,光是注意让自己能在扭动的耙在上站稳就很不容易了,不是光顾着把劲使在脚上,将自己的双脚牢牢站稳在耙面上,却忘记去驱赶牛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就是只顾着看牛,却不注意脚下,时时跌下耙面。
田里灌了满田的水,这一跌就是一身湿。两人头前还去换了衣裳,后来跌的次数多了,家里也有没有那么多干净衣裳来换,索性就穿着一身的湿衣裳干活。
三月的天,虽说开了春,仍有些冷,湿透的衣裳裹在身上,风一吹,格外地凉。
好在两人都是种地的老把式,摔了两回,很快就掌握了诀窍,耙起田来也有模有样了,花了四五天的功夫,到底把罗家那十来亩水田耙平了。
田耙完,就该耖田。耖田实质就是梳理泥块,使水田面更为平整。这一步十分重要,田耖得不好,直接影响到稻子的收成。罗白宿和长辉爹耖田的时候,罗天都几乎是全程在边上指导。
两相比较之下,反而是耖田花的功夫最多。
耖完田,再拿宽宽长长的木板或是竹板,将田光面一回,便只等着插秧了。
插秧的时候,索性连长辉娘也过来一起帮忙。
原本一行人中,罗天都插秧的技术应该是最好的,奈何她人实在太小,水田又深,下了田,几乎半个身子都在陷在田里,别说插秧,连行走都困难,只得在家里帮忙着烧饭做菜。
等到罗家的水田里全种满秧苗,已经进入了四月中旬。
长辉一家带着牛帮着罗家又是耕又是耙的,连秧也帮着插下去了,足足辛苦了大半个月,还不要一文钱。如今水田种完了,方氏便想着要做一桌好菜,请长辉一家吃上一顿,算是感谢他家的帮忙。
所谓一桌好菜,也不过是去肉铺称了一斤新鲜肉两根猪大骨,又有村里的猎户,打了两只野雁,方氏狠狠心,也买了一只。
新鲜肉剁碎了,混着新鲜荠菜,包了一锅饺子,用猪大骨熬了高汤,将野雁拔毛洗干净炖了,又将玉米面稍稍掺些白面,和匀了,煎了一锅玉米饼,用来款待长辉一家,不光是做活的长辉爹,加上长辉娘和小长辉都请了来。
虽说过年的时候油水足,但是两家都没有杀猪,又舍不得花钱称太多肉,开春时,家里那点腌腊肉早就吃完了,再赶上春耕,忙得连吃饭歇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哪里有那闲功夫认真做饭,因此方氏的这一顿倒是让所有人都盼着。
长辉爹更是早就带了小长辉过来,和罗白宿在屋子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长辉娘不好闲着,帮着方氏烧火。
方氏去年垒的那个土灶,连着外面搭的棚子,早就在过年的时候有一回下大雪被压垮塌了,如今又新垒了一个。
长辉娘看着这样委实不方便,正说着什么时候叫长辉他三伯过来帮着搭一间灶房,方氏虽然有些心动,但是想到如今手边越用越少的钱,还是拒绝了。
她家比不得别人,就算这一季稻子种下去,等到收庄稼还要好几个月,可是她家的粮食却已经吃得差不多了,手边那三吊钱,既要用来购买全家几个月的粮食,又要维持一家的开销,委实有些不够。
她原打算等种春耕完了,家里又没有别的进项,还打算托三叔公寻个路子,帮人家做点活赚几个钱。罗白宿有个秀才身分,不好去做小工,她却是无碍的。
说话间,饭煨熟了,原本也叫了罗老头,可是罗老头无论如何都不肯来,方氏只好每样各盛了一碗,让罗天都端了去。剩下的自己一家和长辉一家三口都吃得十分香甜。
种完了水稻,田埂两边和池塘边上也没有空着,见缝插针地点上绿豆、黄豆、红豆、芝麻,凡是这个时节适合种的作物,都种了一些,把个原本没人要的洼地当块宝地一般开发得淋漓尽致,真是一丝儿地方也不浪费。
【)
第57章
种完了水田,地里的油菜也熟了,罗天都盼了一整个冬天的油菜终于到了收获期。
油菜并不比别的作物,最好是在割下来的同时,就将油菜籽打出来,收进仓里,不然遇上雨天或是阴天,菜籽发了霉,便只能扔掉浪费了。
罗天都观察着自家地里的油菜角果大部分都快熟了,有个别的轻轻一碰就裂开了,露出里面褐色的菜籽,决定趁着这两天天气晴朗,赶紧把油菜籽收了进来。
割油菜最好是趁着一早一晚,空气湿度高,油菜角果潮润,不容易爆裂的时候割,要不然割油菜的时候,成熟的角果裂开,油菜籽便洒在地里,捡也捡不回来。
罗天都先在家详细解说了一番收割油菜的方法,第二天大清早,一家人匆匆吃了两口饭,拿上镰刀,带上油布,又借了长辉家的大板车,去匆匆去收割罗天都强调了数次的据说一百斤可以换一吊钱的油菜籽。
一家四口分工合作,方氏主割,罗名都和罗天都负责将油布摊开,将方氏割倒的油菜码在油布上,然后由罗白宿背到板车上,拖到族里的祠堂外面晾着。
因为只能一早一晚收割,罗天都一家用了足足三天才将十四亩地的油菜收割完毕。等地里的最后一棵油菜也被割倒摆放在油布里时,最先割的油菜已经晾晒干,果角基本都开了缝,只需要将油菜枝桠均匀地铺展开来,在中午太阳威力最大的时候,用连盖来回捶打两遍,油菜籽粒便都脱落在油布上。
敲打出来的油菜籽,略晒上两个太阳,用筛子筛干净灰尘和其他杂质,选个风大的地方,扬一回场,就算处理好了,只等收仓或是送进油坊榨油便成了。
罗天都到杂货铺找里正娘子借了称粮食的大砰,称了一回重量,晒干的油菜籽居然也有一千五百多斤,算起来亩产也超过一百斤了,不由大喜过望。花期和果实期,她都没有施半点硼肥,还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实在让人喜出望外。
罗天都一家为了收油菜忙里忙外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在暗暗地笑话他们一家。哪怕是荒地,那么大块,也有十几亩,随便种点什么,到秋天的时候多少都能收一些粮食。这罗大郎一家可好,好好的地不种粮,非要种这没人吃的云薹,还一直种到开花结籽,一副宝贝得不得了的架式,真不知道怎么想的,亏那罗大郎还正经念过书,考过秀才,竟然做出这样惹人笑话的事情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君宠妻娇 (蒋星梦) 起点女生网VIP2018-04-19完结一朝穿越成被拒亲的女子,亲人离世,面对冷嘲热讽,逼得她不得不离开,为了温饱,她给人...
-
[快穿]改变剧情的正确方法 (风月亭危) 2018-04-21完结 VIP强推奖章本文是主角江画为了成长,在各个晋江文库衍生而成的世界里改变原著剧情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