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婕妤忽然觉得牙关有些发酸,“贵妃娘娘竟这样器重厉昭仪。”
荷惜婉转道:“不止器重,几乎可说是敬畏呢!婕妤你细想想,厉昭仪正值盛宠,且有了皇嗣,我们娘娘却眼瞧着一日不如一日,若不对她仔细点,没准哪一日连这贵妃之位都要拱手让人了。”
应婕妤忙笑道:“姑娘快别说这话,陛下对娘娘爱重弥加,岂是一个宫人出身的厉昭仪可以撼动的!”
“现在或许不一定,往后谁说得准呢!”荷惜叹道,“厉昭仪生下了皇长子,往后若是母凭子贵成为皇后,成为太后,以她的性子,那些与其不睦的人恐怕想安然当个太妃都难了,所以我们娘娘即便心中不愿,面子上仍旧得巴结着,都为了日后相安罢了。”
她看应婕妤听得入神,静静转身进去,却仿若自言自语,“其实厉昭仪从前原是伺候您的宫人,她能得势虽是凭自己的本事,终究与您相处一场,怎么也不想着提拔提拔您呢?如今她的位分已经胜过您——看样子以后的差别还要大,奴才超越了主子,不知有多少人背地里笑话呢!”她重重叹了一声,终于搴帘子进去。
应婕妤明知道这些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偏偏不能不听——皆因荷惜说的都是实话。她看着茶杯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容颜,她仅有的一点美貌已在寂寞的深宫生活中消耗殆尽,只剩下一层皴皱的老皮。而厉兰妡,尽管她生育了三个孩子,她的美丽却因岁月修炼得越发盛大,老天爷对她真是厚爱,接连不断的生育非但没能毁损她的容貌,反而使她蜕变出成熟女子的风韵。
应婕妤看着由一群侍女扶着、众星捧月般进来的厉兰妡时,心中转过的就是这些念头。她别过脸去,不想招呼。
厉兰妡却先瞧见了她,笑道:“应姐姐,你怎么来得这样早?”
应婕妤的语气客气而疏离,或者说毫不客气,“嫔妾孤身难眠,不比昭仪娘娘夜夜有人陪伴,自然容易起迟。”
厉兰妡一听这话来得古怪——应婕妤虽然与她不甚亲近,每常见了面总要点个头,平淡而稳妥的一种关系。今儿偏偏夹枪带棒。她再一看莲步轻移从内殿出来的甄玉瑾,见到她唇边一缕浅淡的笑意,心下立刻知晓她在挑拨离间。
甄玉瑾喜悦地笑道:“厉妹妹可算来了,本宫正说怎么偏没人过来,好容易这会子等到了你。”
这话说的,好像应婕妤不算人似的。应婕妤垂着头,用力握紧手中的杯盏,握得太紧了,杯身反而晃了两晃,险些有几滴茶水泼出来。
☆、60.第60章
厉兰妡看她一眼, 笑道:“嫔妾今早因一点小事没能及时出门,可娘娘这里的热闹是不会断的,这不,应姐姐与嫔妾体同一心,不就赶来了么?”
一个人心中先存了偏见, 再说什么都是无用。应婕妤的脸色未能因她这句话变得好看起来,依旧沉沉如腻满青苔的池塘, 浓重得让人泛起恶心。
甄玉瑾不禁微笑起来,根本用不着怎么费事, 这两人已经出现裂痕——裂痕本就存在, 她不过使其更明朗一点。
早会时的气氛存在一种古怪的肃穆, 贾柔鸾偏偏问道:“厉妹妹,今天太医可来诊过脉, 你腹中的小皇子还安好么?”
她如今的身份处境真是容易吸引火力, 厉兰妡笑道:“哪里一定是个小皇子呢?嫔妾倒是很盼望是位公主,明玉也一直说想有个妹妹。”
贾柔鸾怎肯容她低调, 立刻道:“生男生女都好,反正妹妹已经有了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 再多也是锦上添花。倒是咱们这些人一直未有所出, 只怕羡煞宫中姐妹了。”她抿嘴一笑, “皇上这样宠爱妹妹, 妹妹又是生育子嗣最多之人,只怕将来正位中宫也未可知呀!”
应婕妤闻言,正应了方才的话, 愈发悄然不乐。
厉兰妡理了理衣袖,正色道:“嫔妾自知出身低微,从无觊觎后位之心,且贵妃娘娘身为嫔妃之表率,纵要立后也应从贵妃娘娘论起,淑妃娘娘此言,是存心不把贵妃娘娘放在眼中么?”
同样明显的一招挑拨离间,却无比好用。甄玉瑾的神色果然冷了几分,贾柔鸾见势不妙,忙道:“贵妃娘娘,妹妹不是这个意思。”
“无妨,本宫不会放在心中。立后是太后和皇上的意思,后宫诸人无需插手,也不该插手。”这最后一句已经带上淡淡的严厉,可见甄玉瑾心头的确梗着一根刺——若非贾柔鸾仗着太后撑腰,长期与她平分秋色,她现在恐怕已经是皇后了。厉兰妡的威胁反倒小些。
贾柔鸾的想法跟她如出一辙。
厉兰妡看着这两个不够齐心的同盟,心中暗暗称快,当初甄玉瑾和贾柔鸾联手赶她出宫,她还以为这两人多么亲厚,原来不过如此。
因利益结成的联盟,自然也能因为利益消散。不够团结的人,彼此的信任很容易就能土崩瓦解,只要肯筹谋,厉兰妡在心底制定宏图。
唯独应婕妤……厉兰妡担忧地看着她,见她用茶杯遮住半张脸,氤氲的水汽晕染得面目模糊,连那双杏子眼都隐约难明。应婕妤当然没有当皇后的野心,她更关注的是厉兰妡凌驾于她之上这个事实,这种近在咫尺的不足与嫉恨更能毁灭人。
午膳过后,厉兰妡哄着几个孩子睡晌午觉,却见外边来报应婕妤到。她忙迎出去,拉着手见了礼,道:“姐姐不在宫中歇息,怎么反倒过来了?”
应婕妤这会儿笑得很真诚,“宫中向来不论年庚,而以位分定尊卑,嫔妾如何担得起昭仪娘娘唤一声姐姐?”
厉兰妡亲自领着她进去,态度亲切而热忱,“姐姐说的哪里话,莫说我从前是姐姐的奴婢,如今有幸成为陛下的妃妾,与姐姐平起平坐;即便论起情分来,姐姐从前待我可不是如亲姐妹一般么,如今怎么反倒生疏了呢?”
她从前对待厉兰妡可一点都不亲切,厉兰妡说起她倒是十分感恩戴德,算是给足了应婕妤的脸面。
厉兰妡从来不避讳自己的出身,这一点为她拉了不少好感,在应婕妤这里却似乎行不通。应婕妤见她如今这样泰然自若,八面玲珑,不禁忆起她从前奴颜婢膝博取同情的模样,心下不禁大为愤慨——当然她想的也没错。
好在应婕妤仍记得自己的来意,整理出一副笑脸,“既然如此,那我也只好腆着脸叫一声妹妹了。”接着便令琼枝将一个金盘交到兰妩手上,上面是长命锁等物,原来宫中有了身孕,众妃嫔循例要来贺一贺的,因厉兰妡与应婕妤的关系尴尬,即便她不来,厉兰妡也没好意思催促,只当不知道,没想到她今日愿意补上这一份礼数。
厉兰妡忙欢喜地让兰妩收进去,“我当姐姐与我疏远了呢,原来姐姐还记得。”
应婕妤坦白直率地说:“谁愿意看到自己一手调理出的好苗子与自己分宠,甚至远胜于己。我从前的确有些忌讳,生怕别人背地里闲话,你不知道宫里人的口舌多么无情!可如今算是想明白了,反正已成定局,与其听凭外人讥刺,渐渐使咱们姐妹离心,还不如听之任之,何必让外头的闲话伤了彼此的情分呢?”
她望着厉兰妡的眼叹道:“哪怕妹妹如今不在我身边侍奉了,我总还记得妹妹的好处,所以今日听甄贵妃和贾淑妃在那里挑拨,我真是生气——妹妹,你不会听她们的话与我生分吧?”
厉兰妡没想到她会主动说出来,大出意料之外,忙道:“姐姐说的哪里话,只要姐姐愿意与我亲近,谁也离间不了咱们。”
于是两人重修旧好,厉兰妡领她进去看了三个熟睡的孩子,低声叙了一回女人家常,才贴心地命人送应婕妤回宫。
这之后应婕妤来得很勤,不止与厉兰妡走动频密,和孩子们的相处也渐渐增多。厉兰妡对傅书瑶不怎么放心,应婕妤反而使她安心许多——应婕妤的脾性是不容易使人喜欢的,讨好大人不容易,打动小孩子也难,厉兰妡一点也不担心几个小孩受她的迷惑——至少不会见了她就忘掉亲娘。
私底下,她仍叮嘱兰妩和拥翠多留意着点,不可掉以轻心。兰妩诧道:“应婕妤倒不像有本事使坏的。”
她真是一针见血,厉兰妡不禁笑起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她突然与我这样好,我总觉得有些奇怪,宁可多费些心神,别上了不该上的当。”
孩子一多,麻烦事情也多,照顾的人手往往分配不过来,忙得焦头烂额。前几天刚下过一场大雪,这一日是个灿灿晴日,孩子们在屋里关了几日,个个都巴不得要出去。明玉让聂淑仪领去了;萧慎尚小,只能蹒跚学步,厉兰妡决定自己领他在院中走走;至于萧忻,则有应婕妤主动请缨,厉兰妡思忖一回,还是答应了她——总比让傅书瑶趁虚而入好。
应婕妤领着萧忻在园中逛了一遭,觉得草木光秃秃的,无甚趣味,唯独一角梅花甚是喜人,于是折了一束艳艳红梅,让萧忻拿在手里把玩着。
行至御湖边,可巧萧忻道走累了,应婕妤便提议去湖中小亭歇歇脚。几人沿着白玉石桥一径上去,索索的风从两边吹来,像脖子上架着两把清寒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