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背着炭炉、木炭、铁锅、油罐子和碗筷等物用走的,一来从岸上村到永安城,娘四个抄小路近些;二来也是为了省些路费钱,四个人再加上些杂物,要好几个铜板呢。
永安城城门口有四个站岗执勤的城门护军。
四人身穿军服、手拿长矛、腰挎利剑,看见不顺眼的或者可疑的行人,便上前拦住巡查。
虽然不是恶声恶语,倒也令人生畏。
秦氏、云争和金娥明显有些害怕,金娥更是吓得头都不敢抬了。
云叶很能理解。
自古“民怕官”,在乡下人的眼中,凡是吃官家饭的人,都是可以管制他们的“官”!
正祈祷着不要检查他们,很不幸的,四人被拦住了。
“站住!”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军士走了过来,另一个年轻些的跟上,两人都是面无表情。
“干什么的?背的什么?”
云叶正要说话,秦氏忙把云叶往后拉。
云叶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个十八岁的大姑娘,这种时候是应该往后靠的。
秦氏谄笑着对那人道:“军爷,我们是东边二十里外岸上村的。”
“娘几个过来卖些吃食,讨几个零花钱。背的就是炉子、菜油。军爷,您过来看看便知。”
那人皱着眉头,打量着四人的装扮。
因为云大去世不久,四人都还穿着孝,也就是脚上的鞋子罩着白布。
云叶更不用说了。
因为有伤,头上还缠着雪白的白布绷带。脸虽漂亮,一身打扮看着就不讨喜。
是以,这两个门岗护军有些嫌恶。
另一个人走过来翻看四人带着的东西。
见云叶怀中盆子里的金蝉,那人便一脸嫌弃,“什么东西?恶心得,走走走……”
四人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地离开了。
身后却传来那几个护军的声音。
“以后别拦这些人,一看就是乡下穷鬼……”
“今儿个不是不一样嘛,万一是元国的奸细呢?”
“也是,元国大败,这会子正狗急跳墙呢,谁知道会干出什么事儿!”
“业善那贼头儿这下老实了!”
“玉面阎罗一出手,那些蛮夷……啧啧啧,不够塞牙缝的啊!”
“若是朝廷论功行赏,不知道宁将军会不会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不敢说,加官进爵是一定的!”
“还有朝廷赏赐呢!黄金珠宝、良田大院、侍妾美女……”
☆、013 大红喜报
闻听身后的对话,云叶凤目微转。
果然,城墙下有不少人围观告示,一老者正在磕磕巴巴地念给众人。
墙上张贴的告示不少,大都风吹日晒成破烂了,已经看不出原来是要告知什么。只有一张新张贴的大红喜报。
恐被众人发现识字,云叶大致扫了一眼。
大红喜报倒也简短,大意是“数日前成国大胜,全歼元国敌寇数千人,重伤其元帅业善。宁寒将军屡建奇功、大振国威,灭元国指日可待……”云云。
云叶不动声色地看完,暗暗庆幸。
“虽然这是个有战争的国家,幸亏不是内乱。看样子,这个宁寒还挺厉害的,大败对方。若是战火烧到永安城,自己这辈子就惨了。”
金娥见那些人都伸长脖子、围成一堆,奇道:“大姐,他们在干什么?”
云争不等云叶回答,对金娥说:“他们在看告示。我去听听。”
说完,便跑过去挤入人群。
秦氏和云叶三人慢慢走到树荫处,刚刚站定,云争便一脸高兴地跑了回来。
“说宁将军胜了,就是我们成国打了胜仗。”
“还有,元国的元帅业善被宁将军给打伤了。”
秦氏看了那告示一眼,道:“老百姓过日子,只要不打仗、能吃上饭就知足了。”
云叶点点头,:“娘说的对,希望这战争能早点儿结束。”
说完,擦了擦头上的汗,转头四顾。
城中街道不算宽,倒也能两辆马车并行。
商户都开着大门,小贩们叫卖的声音此起彼伏。
此时已经接近中午,太阳很毒,大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去哪里摆摊子呢?
“娘,这城中哪家饭店最大?”
云叶因为是大姑娘,来城中的机会没有秦氏和云争多,对城中的饭店更是一无所知。
秦氏和云争多次带着云大来城中求医,永安城里还算熟悉。
是以,云叶有此一问。
秦氏和云争相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道:“第一楼!”
就算在现代,叫“第一楼”的饭店也不少。
虽然听着张狂了些,不过,倒也说明人家有这个规模,或者说自信。
云叶并没有什么嘲笑的意思。
“好吧。”云叶挑眉,对三人道:“咱们就去第一楼门口摆摊子!”
金娥隐隐地有些兴奋,云争不置可否,秦氏却有些犹豫,“这……”
云叶见秦氏不动,奇道:“怎么了?娘?”
“出入那里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咱们去了,只怕要被轰出来。”
“以前好似听说过,那里一顿饭都要吃掉咱们一年的收成呢!哪是咱们这些穷人能去的地方?”
云叶笑道:“咱们不去他们店里,就在门口便好。”
云叶想借助的,就是第一楼的超高人气。
不管什么时代,那些高端消费者都会引领潮流,油炸金蝉一摆出来,他们怎么会放过这新奇的吃食?
就算他们当场不消费,只要他们看到有人在购买这个东西,产生了兴趣便是好的。
这个也能带来商机。
更何况,云叶心中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秦氏到底还是被云叶说动了,于是,四人也顾不上再休息,直奔第一楼而来。
☆、014 处处留心
第一楼位于永安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大街—七里大街。
顾名思义,此大街长有七里。
说是七里,其实有些夸张了。不过,五里路的长度还是有的。
七里大街东西走向,靠近城边儿东西两头的商铺不多,客流量较少。中间三里路是最热闹的所在。
云叶一家从东边过来,此时刚刚走到七里大街的东头,又是中午正热的时候,行人不多。
但是再往西走,街上的行人和摊贩明显就多了起来。
两边儿的铺面都挂着红绸、红纸,看样子是在庆祝成国大胜。
云叶仔细地观察着,考虑着以后在哪里瞅个好铺面合适。自己是个厨师,还是要借这个安身立命。
七里大街上的饭馆倒不少,多是些面馆、包子铺、小吃店,大的饭店和酒楼倒还没有看到。
看水牌上写的,也没有什么特色的吃食。不过就是些面片、云吞、沱汤、浇面、素炒、荤炖之类。
小吃嘛,种类还算丰富。冰糖葫芦、素面筋;火烧、脆饼、丸子汤;鱼面、粉丝、大杂烩……
时近中午,每家饭馆的摊子上倒也坐了些人,生意算不上火爆,却也没有空无一人的馆子。
可见,生意还是可以的。
至于会不会翻台,这个就不好说了。不盯着一中午,是看不到的。
只怕开口问了,人家掌柜的或者老板也不见得乐意告诉自己。这也算是商业秘密的。
大街上,各种吃食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别说吃了,就算闻着、看着就令人垂涎欲滴。
四人都有些饿了,闻着这香味更是肚饥难忍。
金娥小,已经开始偷偷咽口水了。大眼睛咕噜咕噜地看看这个摊子、瞅瞅那个饭桌,好可怜的。
可惜,秦氏手里一个铜板都没有了。
云叶加快了脚步。
小吃是自己第一步就要开发的,不过此时却顾不得细看。
又走了好大一会儿,云争突然低声喊道:“大姐!到了!”
云叶抬头,终于远远地看到了“第一楼”的招牌。
七里大街上的门面大都是两层,一部分是平房,像第一楼这种三层的楼房极少。
因为高出一层,立即便在这两层和平房居多的大街上,显现出它的巍峨和高傲来。
大门口两边,各有一条长长的红绸从三楼直垂到地面,应该是为了祝贺成国大胜特意挂起来的。
屋檐下,四个大红灯笼随风摇荡。
整层楼青砖垒就,门窗皆是紫檀良木,桌椅也是红木打造,大堂阔大、装潢厚重。
因是夏天,每层的菱形雕花轩窗都是大开的,窗口却挂着莹白的珠帘。
既遮了外面的视线,却又不影响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客人还可以观赏楼下和外面的风景。
云叶看了一眼,便暗暗称赞,“端的门庭若市、座无虚席。想来这老板也是个妙人儿!以后定有缘一见。”
第一楼门口的车马不少,却也没有阻了大门,自有小厮招呼着。
有些马车,送完了人便回了。因此,第一楼大门两边虽车马盈门,倒还是有不少空地的。
☆、015 发生口角
云叶左右看了一眼,便道:“就是这里了!”
见第一楼门口大声招呼客人的小厮看过来,秦氏和金娥都有些怯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