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四九不由笑了。
听他又道:“想一想,若如你所言,曹司空都有胆量将倡户之女卞氏立为夫人,足见他所在乎的并非地位权势,而是看重人本身的能力,我比起他来,似乎有些不足之处。”
江四九听他语气之中,似有些懊悔之意。
但荀彧忽而语气一转,谈起了别的事:“你可知曹司空在去洛阳争夺皇帝之前,去攻打了何人?”
江四九不明所以,茫然摇头:“我不知!”
荀彧道:“他去打了高顺。”
江四九讷讷地道:“高顺?”
荀彧像是要让她回忆起什么似的,解释道:“高顺曾是吕布的手下,他自吕布死后,因和宋宪、魏续、侯成、郝萌等人不能相容,便率领陷阵营,和张辽、曹性一起将刘备赶走,占据了徐州。”
江四九猛地听到几个熟悉的人名,道:“文远……如今何在?”心道:他有没有投降曹操?
荀彧道:“还在徐州,此仗曹司空并没有获胜,就传出了李傕郭汜等人对皇帝不敬的消息,所以曹司空这才放下这些人,赶去长安。”
他顿了顿,再道:“你可知曹司空在临去之前,曾有一豪言壮语,口中所及,除了高顺张辽之外,还有何人,是他势在必得?”
江四九摇头:“我不知道!”
荀彧虽未回头,但语气十分凝重地道:“他说,若貂蝉还在吕布处,必得而后快。”
江四九如遭电击:“啊?”
荀彧道:“他还说,貂蝉曾与他山盟海誓,她艳绝天下,实在令人见过的人都难以忘怀。”他似乎有意打击江四九似的,再道:“你觉得,他会不会同意你和曹昂在一起?若你真的和子修在一起了,曹司空又将会怎么看待子修?”
江四九苦笑道:“这些实在都是出自王司徒的授意——当年曹司空刺杀董卓,本就是受了王司徒的激将法。但不知荀尚书对我提起此事,所为者何?”
荀彧淡淡地道:“昨夜的事,你到现在还耿耿于怀吗?”
江四九这才明白他谈起此事的用意,当即一笑,没有说话。
两人终于赶到夏侯将军所在的军营,荀彧提前叮嘱道:“若有外人在场,你万万不可出声!”
江四九肃然应道:“是!”
守门的兵士都认得荀彧,荀彧也没有时间让他们慢慢地进去通报,他又和夏侯将军有过命的交情,索性和江四九一起,让负责巡视的将领带路,前往夏侯将军所在的校场。
两人健步如飞,只恨不能再快一些。
刚到校场北门,不知何人的画戟脱手飞出,挟着一道刺目的银光,又带着狂烈的劲风,旋转着袭向江四九等人。
荀彧只听前面巡将一声虎啸,腾跃而起,以手中的长枪怒击来犯的画戟。
画戟微微震动,只稍稍改变了一下前行的方向,转而向荀彧当面刺来。
巡将回身再跃,想用手握住戟身,但此戟本就沉重,再加上离手之时的余势,它转脱出巡将的手,直投荀彧的面门。
以荀彧行动的速度,已完全没有可能闪避得过去。
四面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惊得呆了——难道这堪比张良的奇才竟会在此殒命?
巡将想不到自己的全力一击,竟会连累荀彧。
校场的甩脱画戟的人想不到,自己的无心之失竟会造成这么可怕的结果。
——当然,这与荀彧不经通报,直闯军营也有关系。
连荀彧自己都不敢相信,有朝一日竟会陷入这样莫名其妙的险境。
他的嘴角甚至牵出了一丝苦笑。
人影忽然一闪。
有人自荀彧身后蹿出,落地后双腿前屈,身体后弯成不可思议的弓形,向前滑去。
画戟在那人仰着的脸上方飞掠。
戟尖的银光在荀彧眼中越来越大,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无可抵挡的划破长空。
似流水一般,令人有种任何人都无法中断它去势的错觉。
但银光却忽然停住、后退、跃起,杀气骤消,趋于平和。
它停在一个人的手里。
荀彧循光望去,竟是江四九。
他几乎要惊呼出声。
但江四九却有些懊恼:本来想要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这一次好像所有人的目光又都集中在她身上。
第155章 知天命
但荀彧很快地走上前去,走到一个极为粗豪、勇武的将军面前。
那将军双目如电,越过荀彧的笑容,直向他身后江四九射来,一边对荀彧道:“荀尚书,此子何人?”
荀彧笑道:“夏侯将军这喜欢少年英雄的脾气,真是从未改过!”
夏侯将军也笑道:“荀尚书,谁见了这样少年英气的男儿不心喜呢?——不如让他跟我同去河南,我保证他的技艺一定会更为精进。”
荀彧打了个哈哈,转头对江四九道:“这位是夏侯将军,名惇字元让,乃当世名将,快来见过。”
江四九听说是夏侯惇,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心道:怎么两只眼睛还在?然后一言不发地施礼。
荀彧又对夏侯惇道:“这位是某的同乡,姓江名九,自小弓马娴熟、犹善骑射,今次听曹司空已迎献帝,特为投奔我而来,”
夏侯惇看了江四九两眼,道:“何不开口说话?”
荀彧摇头道:“可惜身有哑疾,看来不是大将之才。”
夏侯惇闻言,也不禁摇头叹息。
荀彧把住夏侯将军的手臂,道:“将军,我们多日未曾把酒言欢了!今日你就要开拔去河南尹,荀某甚为不舍,何不整治酒席,一醉方休?”
夏侯惇豪笑道:“荀先生,这有何难?跟我来!”
两人一并走出,也不管其他人,径直往厅堂而去。
江四九也不管别人,跟着他们,也到了厅堂。
夏侯惇立刻吩咐下人,整治酒菜,款待荀彧。
他见荀彧没有呵斥江四九下去,心内虽然感到奇怪,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自从二人守卫鄄城成功之后,他对荀彧的信任,可谓与日俱增。
荀彧待下人站下之后,直接将程昱的书信交给了夏侯惇。
但夏侯惇看过之后,不但不惊,反而笑道:“张绣也算识相,以他的那点实力,怎敢与曹司空相斗?”
荀彧皱眉道:“你忘了,他手中还有个贾诩。而且,史上多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虚待实的例子还少么?”
夏侯惇狐疑地又看了江四九一眼,心道如此重要的机密怎么能给一个布衣听去,但想到他是荀彧的同乡,荀彧又断然不会冒险,这才稍稍解疑,壮猛的脸上显出了思索的神色道:“贾诩难道看不出张绣不是个好的主人?”
荀彧眉头皱得更紧,使他秀丽的脸上显出了极度的深愁:“我恐怕贾诩志不在此。”
夏侯惇道:“志不在此?生此乱世,哪个有才之人不愿寻得明主、尽显才能?”他停一停再道,“若你说他志不在此,那志在何处?”
荀彧定定地看着杯中的美酒一会儿,终于重重地道:“我不知道!——当年董卓为何放弃大好的形势,拼命封赏和他作对的人,却对西凉各军不管不顾我尚且都看不出,如今又哪里看得出贾诩到底在想些什么?”
夏侯惇惊道:“荀先生莫非认为,当年董卓并无觊觎皇位之心?”
荀彧自嘲一般地笑道:“是。”
夏侯惇道:“他既然没有觊觎天下之心,又为何废少帝、害死太后?”
荀彧颇富深意地看了江四九一眼。
江四九此刻心乱如麻,完全没有留意荀彧的目光。
因为她忽然记起了贾诩这个人。
在荀彧提到董卓之后,她立刻想起那时在搬到郿坞之后,董卓曾不止一次对她提起这个名字——“有事要与李儒、贾诩商议”!
紧接着,她又记起了左慈的一些话:李傕郭汜若不是贾诩撺掇,根本不可能提兵进入长安替董卓报仇,何况董卓死后,长安城内文有王允,武有吕布,本不至于立刻倾覆……
董卓死前召见贾诩,和贾诩事后撺掇李傕郭汜,这两件事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董卓为何要死?为何要封赏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却要冷落自己的亲信?
因为他想让天下大乱,想要创造一个寒门子弟也得有进身之阶的乱世。
如果贾诩不撺掇李傕郭汜,长安也许不会那么快就乱起来——如此看来,董卓临死之前,应该对贾诩有所授意。
若贾诩的理想只是创建乱世的话,那么他又有多大的可能投奔曹操?不然的话,天下大的诸侯有袁绍袁术刘焉刘璋公孙瓒,他何以依附势力并不突出的张绣?
想到这里,江四九的心骤然失去了冷静。
狂跳。
冷汗。
额头之前背部之上掌心之中,一片湿腻。
她心跳得失了序,无比的恐慌袭向她的全身。
她不知道此时该不该开口——因为荀彧曾经叮嘱过她,不可以随便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