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我真不想当主公 完结+番外 (瑶象)


  贾诩闻言陷入了沉思。
  张晗并不催促,静静地等着他的答案。
  稍顷,贾诩对着张晗小小一揖,正色道:“诩有三策。”
  “请细细道来。”
  “一则整顿吏治,铲除积弊。”
  苛政猛于虎。而凉州目前最大的问题便是吏治**。官吏横征暴敛,军队纵掠横行,致使汉羌之间矛盾重重,以至于战乱频频。
  张晗颔首赞同,“此痼疾也,不可不除。”她这段时间忙前忙后,就是想让凉州的吏治恢复清明。
  “二则徙民实边,修耕值、蓄军资。”
  近几年来,朝廷放任边患蔓延,不少百姓为了安稳,不得不背井离乡,前往三辅或内地地区。
  土众人少,民非其民,土地与百姓极严重失衡,凉州已经沦为了一块“虚土”。
  张晗面露思索之色,沉吟道:“司隶地区大乱,流民不计其数。若是此时在粮食、农具等给予优惠,流民自然愿意前来。”
  “至于修耕植、蓄军资,文和此法似与先人的屯田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宣帝时的大将赵充国,在平定羌人叛乱时,便曾经实行过屯田之法。这位名将对囤田之利做了精辟无比的概述:“屯田,内无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
  贾诩赞同道:“主公英明。”
  张晗失笑——贾文和就算恭维人,也还是那副古井无波的表情。
  “文和莫再卖关子了,快告诉我最后一策是什么?”
  贾诩默默腹诽:这倒打一耙的作风,真是越来越像他的某位同僚了。
  “三则恢复边郡举孝廉制度。”
  按大汉律,郡国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二人;边郡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随着凉州人口的减少,其下辖的诸郡又变为两年才能举荐一人。
  然而没过多久,这两年举荐一位孝廉的资格也变得越发飘忽。
  自羌乱以来,凉州已经数年没有以孝廉入朝的士子了。士子随之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晋身之梯。
  恢复举孝廉制度,既能趁机安抚凉州士族,也能更好地吸引内地士庶迁往凉州。
  张晗抚掌而笑,“大善!文和果然是那个最适合治理凉州之人。”
  “我已向天子请旨,拜文和为凉州牧。”
  贾诩那张平静的脸顿时不再平静。
  “主公明鉴,诩乃凉州本籍之人。按大汉律:本籍之人不得担任本州长官。”
  当初桓帝为了防止地方官员结党营私,规定凡是本籍人士、婚姻之家都不许交互为官。
  “国将亡,必多制[1]。这些繁琐的制度只会让人才不得重用,让奸逆逃避罪责。”
  贾诩沉默以对。
  这话……他也委实不能接。
  “况且文和啊,我以为边境长官怯战也是导致边郡虚废的重要原因。”
  “太守令长畏敌怯战,争相内迁,皆因其非此土之人。痛不加于己身,祸不及我家,自然能毫无负担地溃逃。”
  张晗长叹一声,道:“文和,你当真不愿担任凉州牧吗?”
  “诩还有拒绝的余地吗?”
  语气是少有的不满。
  从相识到今天,张晗根本就没给过他任何拒绝的机会。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糊里糊涂地上了她的贼船……如今便是想下也下不了了。
  张晗容光焕发地笑起来,“那就让我们为明日的凉州举杯吧。”


第57章
  武威姑臧,贾府。
  一人带着酒意,怒气冲冲地走进来。
  “文和,分明是那小吏无礼在先,十二郎才会与他起了争执。你怎么还将十二郎连降了级?”
  贾诩瞥他一眼,淡淡道:“族兄醉矣。”然后转而望向旁边的张济,“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将军勿怪。”
  张济略有些尴尬地摆了摆手,“无碍,无碍。”
  来人这才注意到贾诩这儿还有客人,随意地朝张济拱了拱手,继续说道:“明明都是自家人,你不照拂便罢了,竟然还故意为难!”
  贾诩并无愠色,回道:“诩牧守凉州,若是对自家子弟徇私,还有何威信可言。”
  “若无家族培育,你如何能获此高位?以你此番的作为,将来有何面目面对族中先贤?你怎能不为家族谋……”
  “族兄慎言。”
  贾诩面无表情地打断了这人的话,冷冷道:“若是不想门庭覆灭、刀斧加身,族兄还是趁早歇了心中的心思为好。”
  来人的酒意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他涨红了一张脸,磕磕巴巴地出言反驳:“你你……你前番不是还提点了家族,怎么……怎么如今……”
  贾诩不欲再与他多言,“族兄若是无事,便多花些心思约束门人子弟吧。”
  “来人,送客。”
  立在旁边的侍从立马上前,客气而又强硬地将这位不速之客请出了正厅。
  “让将军见笑了。”
  贾诩的话将张济拉回了现实。他擦了擦的额头的冷汗,有些慌张地说道:“文和,我这官职当真……合适?”
  贾诩轻描淡写地说道:“那是自然。主公向来赏罚分明,不会寒了有功之人的心。”
  张济听懂了贾诩话中之意。前番他让家族跟着贾氏主动投诚,所以因此入了张晗的。
  “可是,可是……”护羌校尉可不是一般的军职啊。张晗先前虽然对自己偶有优待,但并不热络,态度怎么转变得如此之快……
  贾诩抬抬眼皮,语气没什么起伏地说道:“将军不必多想。”
  张济脸上仍有仓惶之态。
  “若是将军实在不放心,可将家中子侄送往主公身边,如此,主公自会明白将军的拳拳之心。”
  张济思索片刻,发现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可话到了嘴边,他又有些为难,“文和,你是知道的,某膝下无子,只有一个侄儿侍奉在旁啊。”
  若要将自己心爱的侄儿送到并州当差,他心里着实舍不得啊。
  “那诩也无甚法子了。”
  张济拧眉,内心挣扎了许久,还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贾诩默不作声地等着张济做决定。
  许久之后,室内响起一道无奈的叹息声,“那就依文和所言吧。”
  *
  一口气将贾诩的来信看完后,张晗没忍住笑出了声。
  这封信写得很长,但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中心思想。
  ——我把张济的侄子给你忽悠过来了,你得多给我派点人手,否则我就要罢工了。
  啧,没能看到文和写这封信的表情,一定是她此生最大的遗憾。
  “主公,大军开拔后,再有一个时辰的功夫,就能到晋阳了。”郭嘉掀帘子进来后,开口就是这句话。
  “我知晓了,待会儿就换朝服。”回晋阳后肯定要先进宫拜见天子,穿这身便服是不行的。
  “奉孝此时前来,可是出了何事?”
  郭嘉将手中的纸帛递到张晗手里,“公达传书过来,天子之意未改。前些日子还召他进宫询问了此事。”
  郭嘉没有明说是何事,但二人自有默契。张晗立刻就明白他说的是加封大将军之事,遂皱着眉道:“无碍,我亲自回绝了便是。”
  她若是态度坚决地拒绝此事,即便是天子,也不能不有所顾及。
  “对了,玄英的女营如何了?”
  郭嘉做无辜状,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张晗将揉成一团的纸帛丢回他手里,笑骂道:“莫在我这儿装相,别以为我看不出女营背后有你的手笔。”
  郭嘉勾起唇角,不急不缓地回道:“张将军冰雪聪明,嘉只不过是稍稍指点了她一下。主公一定不会怪罪的。”
  这确实没什么好怪罪的,玄英虽然以前训练过张府的部曲,但于练兵一途的经验还是有些浅薄,有人指路的话就能少走些弯路。
  若是郭嘉没有出手相助的话,她自己也会暗中帮衬。
  不过……张晗微微侧头,用审视的目光望着郭嘉。
  “咦,你们俩以前不是还天天闹别扭,怎么如今倒混到一起了?莫不是又合起伙来欺负孟起去了?”
  郭嘉眸子微挑,避重就轻地回答道:“主公冤枉嘉了,嘉与各位同僚相处得向来很融洽。”
  绝口不提自己为什么能突然与玄英和好。
  张晗对他的鬼话半点不信,“孟起为人实诚,才会没看出你的坏心思。”
  “奉孝若是再暗中使坏,以后就多批些公文吧。”
  郭嘉垂下眼睫,半真半假地抱怨道:“主公竟然亲自下场拉偏架,这有失公允,嘉不服。”
  他生得好看,垂下眼帘后身上那种不羁的气质顿时消失,整个人显得温顺又无害。
  啧,上一个觉得郭嘉纯良无害的人,坟头的草怕都有尺高了。
  张晗努力忽视着心里那股怪异的感觉,铁面无私地说道:“别跟我装可怜,你一点都不无辜好吧。”
  张晗无语地把人轰走,随即便准备换上压箱底的朝服。
  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
  穿上繁复的绯色朝服,再戴上横脊的梁冠,系上紫色的绶带,换上一个严肃的表情,张晗也就差不多捡回了被丢到旮旯里的汉官威仪。
  大军匀速前进,一个时辰后便如期抵达了晋阳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