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司晨客)


  灯姑娘也在一旁劝道:“纵使太医院别的太医都是庸医,这个胡君荣也怕是个有真本事的。你看这老头从穷乡僻壤里过来,官场里的规矩也不懂,说话也呆板得很,不像是那一步一步钻营的,早晚必会得罪人。若非有大本事,似他这种人,怎能进太医院?”
  晴雯不听这话还好,一听说这位胡太医就是当初为她开方子治风寒病的胡君荣,更是不肯请他医治了。昔年诊病时,贾宝玉对她悉心照料,一切规格都按照小姐来,又是放下帷账,又是请了婆子在旁的,故而竟不曾见过胡君荣真面目,只是事后听贾宝玉抱怨庸医,知道这个名字罢了。
  晴雯口中嚷道:“原来他就是胡君荣!既是这样,断然不可!他是只会用麻黄、石膏、枳实这些虎狼药的,庸医一个,又怎会医人?”
  谁知这日胡家娘子意欲答谢他们宴请,特意送了晒干的草药过来,刚走到门口,就听见这话,忙推门进来,诧异道:“难道晴雯妹子也听说了?不然如何会说起什么虎狼药?”
  晴雯本是背着人说坏话,见被逮了个正着,脸上讪讪的,胡家娘子却未察觉,只笑着说道:“想不到连晴雯妹子都听说了。我们家老头子那脾气又臭又硬的,早跟他说过,达官显贵之家和从前医的那些贫苦人家不同,规矩最多,麻黄、石膏、枳实这些药,本是治病的良方,但那些贵人家里一味要体面好看,怎懂这些?竟与他们换些无功无过、见效慢的常用药方也便罢了。他偏不听,结果闹出这等风波来。”
  灯姑娘愣了愣神,道:“这却是未曾听说。究竟怎么了?”
  胡家娘子见状,方知道是听岔了话,不留神倒将自家烦心事说出了。
  如今她和灯姑娘的关系,又非一开始可比。灯姑娘如今一心一意跟着吴贵过,她也不好再面斥从前之非,更何况两家人刚在一起和和气气吃过饭,倒不好丁是丁卯是卯了。
  胡家娘子见不慎说漏了嘴,灯姑娘又问得殷切,遂将胡太医近来遇到的一件郁闷事告诉众人。
  原来,达官显贵之家都以请太医诊治为荣。如贾府,就经常请王太医、张太医上门诊治,彼此都是相熟的,平时诊脉不收钱,只一年四节送上节礼酬谢。其余各家也是如此。这也算是太医院太医的生财之道。
  胡君荣和王太医这些家学渊源、太医院中世代经营的太医世家不同,他是在穷乡僻壤里医人医出了名气,破格提拔到太医院的,生活难免更清苦些。
  他看别的太医靠这个生财,也暗暗动了心思,遂在达官显贵之家上门延请太医时毛遂自荐。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日吴贵妃的父亲吴天佑家中小妾身子抱恙,偏吴家相熟的那些太医都不在,胡君荣便得了这个巧宗。
  谁知吴家人已是被常来的太医伺候熟了的,诊脉之时开的药方都有讲究,以温养为宜,那些听起来药性甚烈的虎狼之药一概不用。
  胡君荣不知这个缘故,一时触犯大忌,虽是信手开方,药到病除,但事后常为吴家请脉的李太医看到了药方,勃然大怒,对着胡君荣好一通批驳。偏那吴家竟也信了李太医的话,只当自家受了愚弄,带着家人打上太医院,弄得胡君荣灰头土脸,颜面扫地。
  “我常劝他,医得了病医不了命。既是皇家规矩如此,少不得改过来,那什么砒、霜之类万万不可入药,虎狼之药也要慎用,便是灵验的药方从此废弃了,也只能废弃了。偏这老头子不肯听从,硬要跟我说什么祖宗的大道理,说数千年来老祖宗的心血不可偏废,又说什么替换的方子药力太弱,虽治不死人却也医不好病,一日一日病人竟是被耗死的。”胡家娘子笑着说道。
  “我虽知他说的有理,但形势比人强。皇家太医院自有许多年的成方,固然不甚对症,但胜在稳妥,便是贵人吃了这药总不见效,又与医者何干呢?岂不比苦心孤诣另辟蹊径用药,一旦贵人有所不测,医者难辞其咎,灭家灭族的好?”
  晴雯一时竟听呆了。她是个聪明人,如何听不懂胡家娘子的弦外之音?胡家娘子虽是句句怪她夫君太过固执,但其实是在句句为她夫君辩白,暗指太医院其他太医为了性命前程,竟连基本的医德都顾不上了,只管拿些稳妥不出错的温和药方搪塞。若果真治得了病,皆大欢喜,若是不甚对症,也能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保得一家老小性命无忧。
  灯姑娘却从其中听出了别的意思。“想不到胡家娘子竟也颇通医术?”灯姑娘惊呼道,“不然的话,如何能说得头头是道?”
  胡家娘子微微一笑:“略懂。”
  “既是如此,我来问你,若我得了风寒,你会用什么药医治?”晴雯忍不住大声说道。
  胡家娘子见她情绪颇激动,虽不知缘故,但只管打量她片刻,笑着回答:“风寒有冷热之分,尚需看过脉象方知端地。不过我见妹子气血偏弱,肝火又盛,若得风寒时,怕是外感内滞居多。若果真如此,我当用……”她随口说了几味药材,其中便有枳实、麻黄两样。
  晴雯心下震惊,自是不肯罢休,又追问道:“枳实、麻黄便是虎狼之药。似我这样的女孩,果真用得此药吗?”
  胡家娘子微微一笑:“我说句话你千万莫怪,以你性情,是个急性子无疑。若是用药太过温和,药性不能立竿见影,只怕你更添焦躁之气。心中既有疑虑,病势自是缠绵,又或是焦躁之下,不保重病体,一味逞强,只怕病格外加重了。”
  晴雯细思当日怡红院中养病之事,竟然被胡家娘子一一说中,竟如同她当时站在一旁亲历其事一般,心中惊骇不已,默默无言。
  胡家娘子又笑道:“你虽是个极纤弱的女孩子,但心性却强。况且先天壮,虽气血弱些,却也不算什么,只消先用我方才说的方子祛了风寒,再使些温补的药膳补补气血,便可无碍了。”
  晴雯见她说得头头是道,心中早已信了,想起往日之事,心潮澎湃,百感交集。


第86章 厌胜
  晴雯见胡家娘子说得有理, 便欲择时求胡君荣诊脉,好生调理一番。
  只是一来宫中不知道什么贵人突然抱恙,太医院里乱成一团, 几个有体面的太医为了拟定汤方, 各执一词, 吵得不可开交, 胡太医虽初来乍到,却也日日忙乱;二来晴雯终究是贾府里的丫鬟,归家小住犹可, 竟是不好久留, 故而这事就耽搁下来。料想并非急病,一时耽搁也是无妨的。
  岂料晴雯回到贾府之后, 还没过两天, 突然有一日莫名其妙发了高热,卧床不醒。茜雪见状,只得报给贾宝玉, 宝玉又报与贾母。
  贾母因看重晴雯, 特意请了贾家相熟的王太医前来诊治,谁知开了方子,吃了两三剂药,竟如泥牛入海一般, 全然无用, 那病势越发凶险起来。两三天后, 整个人竟都瘦脱了形, 面颊赤红, 气息奄奄。
  绛芸轩中众人见晴雯这幅模样,颇为惊惧。有人说晴雯是中邪了, 也有人说得了女儿痨的,众说纷纭,贾宝玉惊惶失措,除了求告贾母王熙凤之外,竟是毫无办法,只晓得默默垂泪。
  贾母听说之后也连连叹气:“难道竟这等没福?我原说要好好赏她的。”又命人探视一回,摇头道:“既是如此,却也无法了。叫她哥嫂来领她回去,家中养病,若是好了,仍旧叫她上来在宝玉房中伺候。”
  贾府旧例,得了重病的丫鬟,是不好养在府里的。一来怕过了病气,传染给其他人,二来贾府人口众多,难道下头人得了病,也一个个为他们传唤太医不成?似晴雯这般请过太医吃过几剂药总不见好,才发还家人照顾料理的,已是颇难得了。
  贾母命传了吴贵和灯姑娘进府,亲自见了,交待他们好生照顾晴雯,又赏了几两银子。吴贵和灯姑娘见贾府如此重视晴雯,对晴雯早晚会成为贾宝玉姨娘之事,更是相信了,怎敢不悉心照顾?
  吴贵雇了大车子,将晴雯连铺盖带人搬回家里,一叠声拍门叫胡大夫,声音里带着哭腔,只是偏偏胡君荣因宫中贵人急病的缘故,半夜被传召入宫,如今在宫里拘着呢,如何能赶回来?
  平哥儿在一旁见得这般情形,便发了狠,拿着菜刀只说要去宫里抢人,把胡君荣抢回来。早被梅姨拿了擀面杖拦在大门口,冷笑着喝道:“你清醒些!你如今是什么身份?还没到宫门口早被看门的侍卫赶回来了。拿什么去抢人?不被押入大牢问罪都是轻的。”
  平哥儿急道:“京城再无名医!除了胡先生以外,尽数庸才!”他初入京城时,梅姨得了重病,请医颇费了些周折,亦走了不少弯路,后来还是歪打正着偶遇了来京城谋职的胡君荣,才给治好的。因此除了胡君荣以外,他对京城的所谓名医竟是一个也不相信。
  梅姨道:“胡先生在宫里呢。我看昨个宫里来人传召的架势,只怕是哪位贵人得了大病,或是今上,或是皇后娘娘也未可知。按了惯例,但凡太医院的御医,不管有没有写过脉案,这种场合,非得在宫里候着不可。你如今拿什么跟那些贵人抢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