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赵旸摇摇头说:“没有,先生你讲解的很好懂。”
欧阳修倒是希望太子殿下没听懂,这样他就能跟太子殿下多说一会儿。
“先生,我知道你忙,你赶快回御书院忙政事吧。”明年的秋闱,欧阳修负责主持,是主考官。虽然离明年的秋闱还有一年的时间,但是欧阳修他们等人要从现在起就忙着为秋闱做准备。
“殿下,臣告退。”欧阳修的确忙。这段时日,他要和其他考官负责出明年秋闱的考题。
“先生,注意休息啊。”
听到太子殿下关心的话语,欧阳修心头一暖:“谢殿下的关心,臣一定会注意休息的。”
“对了对了。”赵旸想到另外一件事情,“先生,我想要最近十年的秋闱的考卷。”
“殿下,您要过去的秋闱的考卷做什么?”
“送给我朋友,他们过几年就要参加秋闱。”赵旸觉得苏轼和苏辙不会在太学学太久,过不了几年,他们应该会参加秋闱考试。“我的两个朋友很有才华,到时候介绍给你认识。”他记得历史上,欧阳修对苏轼和苏辙很是看重。
“好啊。”欧阳修喜欢有才华的年轻人,“殿下,过几日,臣把过去的秋闱的考卷找给您。”
“谢谢先生。”
“殿下言重了,臣先告退。”
赵旸对欧阳修挥了挥手:“先生慢走。”
等欧阳修离开,赵旸忘记把点心给他了,赶紧让元松送了过去。
好在欧阳修没有走远,元松很快就追了上去。
“太傅,这是殿下送给您的点心。”欧阳修现在的官职,除了是翰林学士,还有就是太子太傅。
欧阳修接过食盒,对元松说道:“帮我谢谢太子殿下。”
“是,太傅慢走。”
虽然赵旸现在不再叫欧阳修“修修”,但是和欧阳修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疏离。他还是跟三年前一样对待欧阳修。
跟欧阳修上完《诗经》后,赵旸就去教阅房练习射箭。
宫中的禁卫军使用了赵旸的训练方式后,不仅体力增加了不少,武艺也进步了很多。
赵旸对现在的禁卫军还算满意,因为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他想要的“军魂”。
在教阅房练习完射箭后,赵旸就去福宁宫见宋仁宗,顺便蹭他爹爹一顿晚膳。
用晚膳的时候,宋仁宗详细地跟赵旸说了说春耕插秧的事情,毕竟以后要由赵旸主持。
赵旸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在心里感慨,没想到春耕插秧这么麻烦,还要讲究规矩。下田插个秧苗,还要选择黄道吉日。在下田插秧之前,宋仁宗还要祭拜天地,祈求上天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保佑今年粮食丰收。
两日后是个吉日,宋仁宗要带着赵旸,和大臣们去祭拜天地祈福。
虽然赵旸不参加今年的春耕,但是他身为皇太子,有义务替百姓祈福。
对于祭拜天地或者列祖列宗祈福一事,赵旸已经习以为常了,并且做的非常熟练。
两日后,天还没有亮,赵旸就被叫起床,然后换上皇太子的朝服去福宁宫。
在福宁宫里,赵旸和宋仁宗一起用了早膳,随后父子俩前去祭拜天地。
虽然赵旸不相信鬼神一说,但是在祭拜天地的时候,他还是虔诚地求上天保佑今年风调雨顺。
祭拜完天地,宋仁宗就带着曹皇后,还有大臣们前往汴京城外的稻田里插秧。
太学的学子们在先生们的带领下,早早地守候在宫门口。
等宋仁宗他们出来了,太学的学子们就跟在大臣们的身后。
赵旸站在宫门口的城墙上,看着宋仁宗他们浩浩荡荡一群人出发。
“殿下,要不我们偷偷跟着去?”曹许很好奇,很想跟着一起去看看。
“算了,被发现了不好。”赵旸看着宋仁宗他们以龟速的速度走,心想等到中午,他们才能走到田间。“这三天,爹爹他们都宿在城外的别院不回宫,我得留在宫里看家。”
因为要下田插三天的秧,宋仁宗觉得来回回宫太耽误时间,又太折腾,索性就住在城外的皇家别院里。
皇家别院虽然没有皇宫大,但是也不小,能装地下满朝的大臣和太学的学子们。
宋仁宗一开始不放心把赵旸留在宫里,但是赵旸不愿意跟他们去皇家别院,也只能任由他留在宫里。好在苗昭容还在宫里,会照顾好赵旸。
“殿下,今天没人教我们读书,我们出宫吗?”
“出,现在就出宫。”
“殿下,你刚刚不是说要留在宫里看家吗?”曹许揶揄道,“怎么现在又要出宫呢?”
“我说的看家是晚上回来看家。”赵旸斜了一眼曹许,“你要是不想出宫,那你就留在宫里。”
曹许急了:“殿下,我要跟你一起出宫。”说完,对赵旸狗腿地笑了笑,“殿下,我们出宫去哪里啊,回曹家吗?”
“曹家现在也没人啊。”曹家人也跟着一起去了汴京城外,毕竟他们有守护皇家人的职责。“我们去曹家做什么。”
“也是哦,爹爹和祖父他们也跟着去了城外。”曹许这才想起来他爹爹他们要护送官家他们,所以都不在家里。“那我们去哪里啊?”
赵旸眼珠子转了转,一脸深意地笑道:“去群芳阁。”
曹许听到这话,吓得脚绊了下,整个人惯性地向前跌倒,幸好赵旸及时拉住了他,让他不用和大地来个亲密接触。
“好好走路。”
曹许站稳身子后,一脸惊恐地望着赵旸:“殿下,你刚刚说去哪儿?”
“群芳阁啊。”赵旸的语气非常云淡风轻,好像他要去的是樊楼,而不是女支院。
曹许还是不敢相信他耳朵里听到的话,“殿下,你要去哪里?”
赵旸伸手揪住曹许的耳朵,很是嫌弃地说道:“你小小年纪,怎么耳朵不好使了啊。”
被太子殿下揪疼了耳朵,曹许这才回过神来,伸手抓住赵旸的手,满脸惊愕地问道:“殿下,你知道群芳阁是什么地方吗?”
“我当然知道,青楼啊。”
“你既然知道是青楼,你还要去。”曹许说完,伸手摸了摸赵旸的额头,发现并不烫,心下觉得奇怪,“殿下,你没发热,怎么会说出这番胡话来。”
赵旸抬手打掉曹许的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我才没有烧坏脑子。”
“殿下,你既然没发热,怎么会说出去群芳阁的话来。”
赵旸双手抱胸,斜睨着曹许:“你不想去?”
曹许连连摇头:“不想去。”
赵旸伸手弹了下曹许的额头:“既然你不想去,那你就留在宫里吧。”
“殿下。”曹许急忙拉住赵旸的手,“殿下,你真的要去群芳阁啊?”
“真的啊。”赵旸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去群芳阁找柳七。”
“柳七?”曹许满脸困惑,“柳七是谁啊?”
“就是前段时日,我们在街上遇到的那个老头。”
“哪个老头?”曹许早就忘记这件事情了。
“那个老头真正的名字叫柳永。”
曹许还是一头雾水:“柳永又是谁啊?”
“写《雨霖铃》的人。”赵旸说完,见曹许还是想不起来,就只好再说道,“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听到这句词,曹许终于想了起来,一脸恍然地说道:“这不是前段时日公主背的词么。”
“就是这首词,我们那天遇到的老头就是这首词的作者。”赵旸说道,“他就住在群芳阁,我们现在去找他。”
“不是,殿下,我们去找他做什么啊。”曹许不明白这两者有什么关系,“殿下,你不能去群芳阁啊。要是让姑姑知道你去了群芳阁,我们都完了。”
“你不说,我不说,褚越不说,嬢嬢就不知道我们去了群芳阁。”赵旸对曹许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就不好奇群芳阁?”他是好奇的,所以想去看看。
呃……说实话,他是好奇的。
曹许道:“殿下,你不能去。”
“我们去找柳七,又不是去做什么,你紧张什么。”赵旸懒得再跟曹许废话,“你要是不想去就给我留在宫里。”
“我去!”他要是放任太子殿下一个去群芳阁,姑姑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揍死他的。
褚越听说赵旸要去群芳阁,跟曹许一个反应。不过,后来听说太子殿下去群芳阁找人,就没有再大惊小怪。
赵旸他们出了宫,并没有急着去群芳阁,而是先去了太阳书局。没想到他们运气不错,刚到太阳书局就遇到他们要找的人。
柳七今天好像没有喝酒,头发整整齐齐的,衣服也穿的人模人样。整个人看起来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味。
他是来太阳书局投稿的。他也是太阳书局签约的作者。
虽然柳永被文人学子们看不起,认为他写的诗词是淫yin诗艳曲,但是不可否认他很有才华。再者,他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是yin诗艳曲。
他的那首《雨霖铃》就被太阳书局刊登在《文学集》上。
柳永一开始不屑来太阳书局投稿。他觉得太阳书局的人跟那些文人学子一样看不上他,但是当他看到他以前写的词都被太阳书局刊登了,他才发现太阳书局并不是他想象中那样迂腐。在群芳阁的姑娘们的鼓励下,他来太阳书局投稿,没想到一投就中,还成为了太阳书局的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