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吃吃汤圆呀
- 入库:04.09
迎春感激不已,她急忙推辞:“荷包我收下便也是了,玉器贵重我可不敢收,妹妹留着自己用。”
黛玉摇摇头,将她的手推回去:“你去慈家是虽不是做宗妇,却也是要顶立门户的,何况我们姐妹有什么过意不去的。”
说话间凤姐儿进来,她早将这一切看的一清二楚,心里感激黛玉,朗声笑着说:“迎丫头既然过意不去,回头林姐儿嫁人的时候,你添妆添的厚一点便是了。”
惹得黛玉羞红了脸。凤姐儿才笑着带她们俩去宴席上。
今儿个热闹,没想到薛家母女也在,她们神色不复往日的舒朗,多了些郁郁之色,黛玉知道这是薛蟠的事情。
这桩官司直打到皇上跟前,谁知道皇上压根儿不徇私,只说那头是太上皇,他不好做这不孝不悌之事,反而将德妃斥责一番,禁足在宫里。
如今薛蟠可是正儿八经被关押在大理寺里,就等着开春了审问呢。
因着连累了德妃,王夫人对自己的姐姐也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薛姨妈坐一会儿尴尬,却为了儿子安危,还需在这里顾着面子情坐着。
偏偏府上请了个两个门下常走的女先儿,上来就要说书,一说起说书的内容,不外乎是才子佳人那一套,贾母就嘲笑:
“这些书……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
晴雯本来就有些犯困,在下面听得稀里糊涂,这大观园里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的,乍一听她还以为是在说宝钗呢。
没办法,宝钗自打进了贾府给自己立的人设就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说起哪本书她都头头是道,说起哪段典故她都是信手拈来,可不就是说她?
本来晴雯困得身子都在不由自主的摇晃,可是……你要是说这个,我就不困了……
她立起身子,竖起耳朵,仔细听起来,不过环顾四周,像她一样意识到贾母又在嘲讽宝钗的不在少数呢。果然这贾府是宅斗大本营,杵在这地上的,没有几个是傻乎乎的。
贾母接着说:“只见了一个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她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像个佳人”
这一顿可真够狠的,晴雯穿越过来就发现大家妇人吵起架来压根儿不会点名了指名道姓的骂,多的是像贾母这样阴阳怪气指桑骂槐一顿。
偏偏在座的诸位都能听得出来,被挤兑的人若不能反驳回去,那可真是吃这个哑巴亏。
直接骂宝钗“鬼不成鬼,贼不成贼”,这可真够狠的。
贾母似是没看到薛姨妈不自在的神色,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香茗:“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样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往常王夫人会站出来帮薛姨妈母女解围,今儿个她却丝毫不动,她心里此刻全是女儿的安危。
正月初一是元春的生日,别人因此都说元春是个有大造化的,果然元春果然有了出息,能进宫里当差,还被封为德妃,这是多大的恩宠。
去年的正月初一,王夫人还能和贾母一起按品上妆,摆全副执事进宫朝贺,兼祝元春千秋。
可今年进宫朝贺之后居然见也见不到元春,皇后端坐位上,反倒单独叫了贾母和王夫人过去,讲了一通后妃不得干政的大道理。
当着满朝命妇的面,贾母和王夫人被臊得不行,可偏偏还只能陪着笑应着。
回家后贾母就动了气,果然今天在宴席上发作起来。
王夫人瞥了一眼姐姐涨红的脸,心里也懒怠出面,她的元春,本来顺风顺水,颇得皇上爱重,可如今被薛家那个不成器的败家子拖累,也不知道会不会被皇上责罚。
想到这里,王夫人忽然有了个想法:倘若那个薛蟠就此死在狱里,也未尝 不是一件好事。
她被自己隐约升起的念头吓到,可仔细想又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第107章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奸宝钗小惠笼人心
王夫人有了让薛蟠消失的想法, 下次薛姨妈再来求她出面为薛蟠周旋时,她便不那么卖力了。
本来有皇上金口玉言在前,又有太上皇亲自过问,审理案子的官员不敢懈怠, 判了薛蟠一个四十大板后流放。
薛姨妈急着托王夫人上下打点, 可王夫人有些不那么积极, 本来这判刑有多种活动空间:譬如你这给打板子的狱卒塞钱,让他轻些使劲;或是打板子后将那启程的日子往后拖些, 好叫犯人养养伤再走;或是流放时松了枷锁,一路好酒好菜供应上。
这些待遇薛蟠都没有享受上, 他被结结实实打了四十闷棍随后被送直接往琼州流放的路途。
得了信薛姨妈就昏死了过去。
可等她醒过来以后却开不了口去寻王夫人求情, 王夫人正愁着呢。元春从宫里捎了口信出来,要家里送进去些银子,可这年刚过完, 年底的收益轰轰烈烈用于过年, 哪里就够凑手的?
王夫人急得病倒, 府里的诸事就无人看管, 只好托付给了探春和李纨,又园中人多,恐失于照
管, 特请了宝钗来,托她各处小心。
因嘱咐他:“好孩子,你还是个妥当人, 你兄弟妹妹们又小,我又没工夫,你
替我辛苦两天照应照应。”
宝钗本想找个借口退却,可王夫人说:“凡有想不到的事你来告诉我, 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
回。别弄出大事来才好。”宝钗听说,想起来时母亲的叮嘱,便答应了。
于是就由探春和李纨、宝钗三人理家。
此时家中事务不少,先是商议探春婚事,又是要送贾琏和凤姐两夫妻启程前往四川上任,纷纷扰扰诸多事情。
三人倒都有些才干,把这些诸事料理的水泄不通。
可人来林府探望晴雯,正好黛玉也在,便让人将可人叫进院子里叙话,可人说起探春也颇有感慨:“三姑娘真是个娘子军里的将军,做的如鱼得水,将吴新登家的骂了个没脸,又秉公不多给她舅家赏银,倒惹得赵姨娘骂。”
紫鹃是个柔弱的,也跟着惋惜:“她可叹是被那个赵姨娘拖累,好好儿一个姑娘,隔三差五就被自己亲娘提醒一回不是嫡出,绕是谁,都心里过不去。”
可人回:“可不是,赵姨娘骂她‘明日等出了阁,我还想你额外照看赵家呢!’这可不是大忌讳,让太太听见可如何是好?可怜三姑娘谨小慎微在太太跟前伺候,倒被自己亲娘拖后腿。”
“昨儿个还骂她如今没有长翎毛儿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满园的姑娘婆子都听了去,也不替女儿想想,以后她怎么掌家?”
院子里诸多丫鬟感慨一回,晴雯因想起袭人,问:“你们院里那个袭人,如今可还欺负你么?”
可人摇摇头:“如今她是个三等丫鬟,跟我压根儿不住在一起,宝玉心疼她给她配了一个小丫鬟,芳官吃味,跟她见天儿的闹,又联合那麝月,将个袭人挤兑的无处可去,我瞧着她呢,还不如在庄子上待着自在逍遥呢,等了年纪家里求了恩典,出去配人岂不正好?”
晴雯笑话她:“你当都跟你一样等着嫁个正头夫妻?人家可是要坐享贾府这满门富贵呢”
可巧雪雁从院子外捧回一大捧迎春花:“姑娘,外头的老爷买的,让姑娘插花。”
于是雪鸢找了花瓶,折腾着又是剪枝又是高低错落,将那花插在梅瓶里。
可人因道:“我们府上如今可不能随便掐花了。”
明嬷嬷问:“为何?”
可人道:“三姑娘她们议事,道是府里铺张浪费,单是蘅芜院香料香草儿和怡红院玫瑰花蔷薇、月季、几色草花都可让人摘了卖给香料铺并大市大庙茶叶铺药铺,赚取些银两。”
紫鹃抿嘴一笑:“这抠抠索索的劲儿,倒像与我们家的晴雯一个师傅出来的。”
丫鬟们哄堂大笑,引得晴雯笑着就要去撕她的嘴。
可人笑着拉开两人:“你们可别打起来,回头倒成我的不是了。”又说,“你们可想不着,如今府里是老叶妈,也就是焙茗的娘在管着这一出。”
紫鹃从贾府出来的,知道些贾府的旧事,当下好奇发问:“莺儿他妈不是最会这些花儿草二的吗?薛家进府后,老见她这里编个花篮送人,那里晒干些香草进献,怎的她不管?”
可人冷笑:“这还不是那个最最贤良不过的宝姑娘?有人举荐莺儿妈,她当下就说要避嫌推得一干二净。”
喜嬷嬷就问:“这可有什么好不对的?要说啊,宝姑娘这回做的可不错,到底她是亲戚,莺儿妈又是薛家奴仆,怎么能包了贾家的园子呢?”
可人撇撇嘴:“所以这就是她奸猾的地方,她又推荐了老叶妈。那莺儿还认了叶妈做干娘,请吃饭吃酒,两家和厚的很呢,老叶妈做不来,能少了莺儿妈的好处?这可不是两头都占全了?”
到底是宫里出来的高手,明嬷嬷一听就明白了:“这样有三层好处:一来呢,此事传出去,人人都会夸薛家姑娘秉公无私,不给自己家人得实惠;二来呢,大观园那么大,一个叶儿妈料理不来,也不懂那么些香草之事,再兼之这差事是靠着莺儿妈得来的,她少不得要跟莺儿妈共享受这好处;三来呢,让贾府上下都看见跟薛家奴仆交好的好处,长此以往只怕会有更多的贾家奴仆主动往宝钗那里凑,时间长了,贾府什么阴私事情打听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