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又沉默了,迎春知道他至少是一个封建时代的好皇帝了,才有这样的忧虑,便道:“皇上已胜无数人了,如今南北之外患将能消除,皇上也不要太过操劳了。”
皇帝微微一笑,忽从怀中掏出一个物什,说:“刚刚听弟妹说起西洋之物精巧,朕这西洋怀表就赏你了。”
迎春欣然道:“皇上手上的东西定然好!多谢皇上赏赐!”
说着上前双手去接,皇帝将怀表交给了贴身太监夏德顺,再由太监交给了迎春。
皇帝便起身,跟女儿们说:“你们跟婶子玩,但是规矩不可乱了。你们婶子读书多,见识广,这可以学学。”
“是,父皇!”
“寿康也是,不小了。”
“知道了,皇兄。”
皇帝这才负手而去。
昭仁公主围着迎春,笑道:“小婶婶,我也跟你一样,我也嫉妒!父皇有好东西给了你不给我!”
安宁、安平、安康几个也纷纷附和,寿康长公主笑道:“我那倒有一个,只不过不及皇兄的。”
迎春笑道:“你们生来就是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还用来嫉妒我,不是说笑吗?”
寿康道:“可是我们也被掬在宫里,哪也去不了。不像小嫂嫂,连皇兄都说你见识广。”
迎春道:“寿康妹妹怕什么?待你过两年嫁了,不就可以去外面了?”
寿康闹了一个大红脸,追着要打迎春,迎春哪里能被她抓到?
几个女孩在园中玩,直到太阳西沉,迎春才带着黛玉出宫。
黛玉回府后去给林如海问安,一处说说话,谈及今日见着皇帝的事,林如海因问情由,她记性甚好,一一道来,且就先说了贾元春的事。
林如海听了,道:“那你和王妃都将贤德妃娘娘得罪了。我们将东西借去别院,就是不想两家弄得不好看,如今岂不白费了功夫?”
林如海本就将黛玉当男儿养的,致仕后闲养在家,府内外的事有机会就会和黛玉商量,也容不得她一味文艺了。
黛玉道:“二姐姐要是怕了贤德妃娘娘就不会那般了。二姐姐在皇上面前可比贤德妃得脸多了,皇上尚是如此,别说太后、皇后、公主们了。王爷又在南边立功,皇上正高兴呢。”
黛玉说南边司马煊和李朔在南边打了一个大捷的事,说起李朔,她脸上有些红了。
林如海又担心功高震主的事了,一时不接话,只盼李朔早日回京,他总得提点一二。
黛玉提及什么“摊丁入亩”的事,林如海倒是知道迎春提过问题。
“皇上跟王妃谈这件事?”
黛玉点点头:“正是。皇上倒是挺和蔼的,还说建立什么机制的事是大臣也没有想到的。所以,皇上还是很赞赏二姐姐的。”
林如海说:“女子懂政是好事,但是干政就犯忌讳了。那一点,你可别学你二姐姐。”
“二姐姐也没有干政,她才没有兴趣。只不过是王爷要和什么李充大人计划这事儿时,二姐姐才有兴趣提提罢了。”
林如海道:“所以说,王妃有王爷撑腰,与咱们是不同的。她那任性行事,咱们不能学。她任性一点还是好事,咱们学了,就是坏事了。”
黛玉心头清楚,应了林如海,回了自己院中。
翌日一早,黛玉用过早膳后,左右无事,取了几本诗集看看,也百无聊赖,不禁想起迎春吹的笛曲。黛玉在音律上没有好好学过,只不过幼时学了一点琴,让雪雁摆出来,她记得那曲子的几个节,拨弄琴弦奏来,颇为清悦。
迎春那曲波澜浩阔,黛玉不擅吹笛技法,能记得这几节也是极限,后头皆忘记了,于是就写了一封信让下人送去给迎春,问她讨要曲谱。琴谱和笛谱有所区别,可以改编。
迎春一见小萝莉有这个兴致,就好生将曲子录成琴笛合奏之谱,托人送去林府,让黛玉好好在家练琴,过几日接她来试试合奏。
女孩子的豆蔻年华,逝水流年,恍然一梦,便是要过年了。
司马煊在南边未归,太后早几日就接了迎春进宫去过年。
过年前,贾府将省亲别院色色斟酌,点缀妥当,再无微不合之处,贾政题本省亲。皇帝恩旨,明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贤德妃归家省亲。
贾府奉了此旨,一发日夜不闲;连年也不能好生过了。
新年一到,将要省亲的贤德妃二十五岁了,迎春十四岁,黛玉十二岁,宝玉十三岁,宝钗却是十六岁了(注1)。
作者有话要说:注1:宝钗的年岁生日,很多处是矛盾对不上的,原著中她是在省亲后过十五岁生日的,是正月,后来又说她和贾母是同一日,在八月。时间上,是所有人所有事都有模糊之处,就像秦可卿和林如海死的时间,就是大矛盾,总之是“假语存”嘛。我读原著是遵了这一处,那一处时间逻辑又对不上了。反正就只能设定她十六岁了,只当她的十五岁算的不是虚岁,而是周岁。
第284章 黛玉发威
省亲之事,程序上便如原剧情发展,自有烈火烹油之态势,别无可再细数之处。
只不过省亲别院里的摆设不及原著中的奢华,因为没有林家的钱用来浪费铺张了。
省亲当天又少了黛玉、迎春两个姐妹参见贤德妃。
或许贾元春还更郁闷一点,她去拜别上元宴会的太后、皇帝、皇后时,迎春也在宴上,正坐在太后身边。
贾元春想起皇后不咸不淡说过她。十一月时王夫人两次进宫,未免有点坏了规矩。皇家恩点是每月进宫一次,但在之前贾元春还有点受宠,大家又知道她是毓亲王妃和未来定北侯夫人的姐姐,那两位的夫君可是皇帝最倚重的心腹重臣,因为后宫中包括皇后在内的主子奴才都会多给贾元春一些脸面。
但是之后贾元春与毓亲王妃不和的事暗中流传,而毓亲王妃却是皇家团宠,连皇帝也是把弟妹当女儿或妹妹宠的。
皇后虽然不至于那么快翻脸打压她,但是绝对什么都按规矩来了。
省亲过程仍然浩浩荡荡,贾府好一场热闹,主子奴才都几夜没睡。
贾元春却极看重宝玉会不会读书,这时做诗没有林黛玉帮他做的那首凑数,他做了四首诗都相对平淡。
当着众人的面,贾元春不好嘱咐怎么管宝玉的事,只有勉励他读书科举,他左耳进右耳出。
省亲之后,贾元春同样传了话出去让荣府的女孩子和宝玉都住进园子去了,此时还尚在准备之中。
却说贾元春少时自视甚高、看不起大房庶妹,以至于现在错过了堂庶妹贾迎春这样的大靠山。如今便想府里无论妹妹还是宝玉,需得善待,这时方对探春、惜春都格外重了。
而贾元春虽听迎春说过宝玉在内帷厮混,但是记忆中他少时聪慧灵秀非常,此时到底还小,好好教导走正路,总能撑起娘家门楣。而薛家出过银钱建园子,宝钗还是王夫人看中的未来儿媳,贾元春见她确实品貌端方,盼她将来管着宝玉上进,也默认这亲事。
所以,贤德妃就恩典了一众姐妹便要搬家分院,这时贾母身边没有了黛玉时常跟随,便又去接了史湘云进府来。
等到过了宝钗的生日,到二十二日为吉日,大家都搬进了大观园里。所有人都如原著住着,只是潇湘馆便由史湘云住了进去,紫菱洲的缀锦楼就无人居住了。
贾元春再一次忽略了贾环,贾探春素来捧着王夫人,贾元春又见她模样出众,将来若是嫁得好了也是她的助力,但是贾环这个庶子上不得台面,贾元春也和王夫人一样厌恶赵姨娘,不想给好处给他们。
前头因为整个贾府忙着省亲、料理园子、搬家的事,中途宝钗还过了生日。直到正月二十六日,林如海才带着黛玉上荣府,也是正月里的往来。
林如海与贾赦、贾赦说话去了,黛玉请了安后,便由宝玉、探春等人带去园中游玩。
先到了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入了“晓翠堂”吃茶,只见“晓翠堂”四面出廊,流角飞檐,临沁芳溪。屋内设置典雅,华丽大方,只不过许多摆件竟然是林家搬来的东西,当日清点库房时,黛玉也是在场的。
须知,林如海此时已经致仕,他的心神都花在培养黛玉上面,除非是迎春这个文武双全的大靠山来接黛玉出去住个几个月他也不会管,但是别人就休想随随便便接走黛玉了。
他都要留她在身边亲自当男儿教养,这也是定北侯李朔透露出的意思。
李朔说了,自己身为朝廷武将,将来只怕会时常离京,或为皇帝办差平叛,或为国战,不能时时伴在妻儿左右。黛玉与其送去荣府陪老太太,不如岳父亲自教养她一些有用的东西,将来再将林氏家风传给外孙。毕竟李朔同意了让一个儿子承担林宗祧的。
探春道:“可惜了林姐姐如今不在我们家居住,不然也搬进这园子里来,岂不热闹?”
惜春道:“林姐姐自己家大业大,也不必住荣府了。”
惜春冷情,但是冷情的人反而对世俗看得清楚一些,她的缺点是没有看透尼庵里的肮脏。
史湘云少时就嫉妒林黛玉夺了老太太的宠和宝玉的关注,同样是没有娘的女儿,怎么林黛玉就要人人捧着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