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腊月,皇帝已不早朝,但他仍还关注南方战事,也会看派出各地的探子。今日在书房处理完了事后,便到御花园一游,听到如此豪迈美妙的笛声,寻声过来,见是寿良、昭仁他们跟着毓亲王妃一起玩,吹笛人正是迎春。
皇帝也不打扰,听着这一曲,如临大海,当真是神仙技法。
迎春收了笛子,拍了拍昭仁的手臂,说:“你父皇来了。”
昭仁才从自己的想象中醒来,啊了一声,转头一见皇帝,忙跑过去请安,其她公主也都跟了上去。
皇帝走进亭子入座,瞧着女儿、妹妹、弟妹们玩,他年过四十,本也是将迎春看作是女儿一样。
这时迎春和黛玉前去问礼,迎春只福了福身,而黛玉以国礼参拜。
皇帝一见黛玉,也不禁赞叹:好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孩儿!
皇家的这些公主都被比下去了。
皇帝道:“弟妹,这位是……”
迎春道:“她是我的表妹,前扬州巡盐御使林姑父的女儿,与我素来最好,我就带她进宫来和公主们一起玩了。”
皇帝道:“林如海的女儿?是与定北侯订了婚事的那个?”
迎春笑道:“皇兄这也知道?”
皇帝道:“朕听十一弟提起过。年纪这么小?”
迎春笑道:“有这缘分,相差十岁八岁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皇帝再看了黛玉一眼,赞道:“郎才女貌呀!”
迎春道:“皇兄,我瞧你心情不错的样子,难不成是南方传来什么好消息吗?”
皇帝知她关心司马煊,倒不是想要参政,笑道:“从云贵传来消息,李朔练了半年的兵,上个月初八,在车里阻击缅军,斩敌三千!”
迎春笑道:“果然是我朝的冠军侯!恭喜皇兄,贺喜皇兄!”
皇帝叹道:“只是定北侯说,缅军主力还在,他们从西洋购买的隧发枪,比我朝神机营的主要装备要先进。所以,南边的战事,一时也解决不了。”
迎春道:“我在江苏时也见过定北侯,他是天生的打仗的材料,在辽东几年也钻研过火铳,当能对付缅军。”
皇帝摇了摇头,说:“临时监造火铳,哪里来得及?总不能让李朔一边打仗,一边造枪。”
迎春才不会自请去给皇帝监造枪支,道:“皇帝何不也从西洋人那购买?战事如火,先买来对付敌人,然后再让我们的工匠仿造。”
皇帝叹道:“西洋的枪真的这么先进吗?我朝的长矛刀剑和神机营都对付不了……”
迎春说:“只怕是的。西洋的钟表是何等精巧,有这技术来看时辰是不是比咱们先进?荀子说得好,‘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西洋之物若是比我们精、比我们强,他们就能胜我们。一个手中有剑的剑客对上一个手中无剑的人会怎么样,三岁小孩也知道。人之道,便是假于物,耕地用犁,不用手直接挖;织布用纺机,也已不用手直接编;古人用石斧切肉,我们现在用刀。人的进步都是借物之能的进步,而非其他。酸秀才把自己不懂的东西就归为‘奇淫技巧’。他们不过是怕皇上不取他们为官,而取能造物的奇人为官罢了。我是从来不信那些鬼话的。”
皇帝当年是个冷面王,性格很偏激,他要是厌恶什么人就极厌恶,他喜欢什么人又是很优待的。朝中很多官员不满皇帝继位,但是忠心为他解忧办事的能臣也有一些,当时的扬州知府李充就是其中之一。
幸好迎春是属于他喜欢的一类人,即使他不喜欢现在的荣国府。
皇帝忽道:“以十一弟的武功对上西洋枪,谁胜谁败?”
“西洋枪胜。”
皇帝怔了一会儿,说:“那学武还有何用?”
迎春说:“强身健体呀。况且,如果王爷手中了也有西洋枪,对上另一个有同等武器的人,那么王爷一定胜。”
正说着,忽见前方太监宫娥前护后拥着一名黄袍丽人款款而来。
迎春淡淡道:“是贤德妃来了。”
第282章 不给面子
皇帝也见过了后宫争宠的手段,自己不过是来御花园走走,和公主们说说话,没有想到第一个来的是贾元春。
贾元春已然到了,朝皇帝福身问礼,皇帝淡淡点了点头:“起来吧。”
贾元春是从一品妃嫔,在场的除了黛玉,都是正一品的王妃或者已有封号的正一品公主,见她是皇帝身边的人,不用问礼。黛玉朝她福了福身:“参见娘娘。”
贾元春笑道:“这位妹妹倒没有见过,哪家的?”
黛玉道:“家父前扬州巡盐御使。”
贤德妃吃了一惊:“你……可是林妹妹?”
黛玉道:“荣府正是小女的外祖家。”
贾元春“激动”地上前拉住了黛玉的手,说:“林妹妹,原来你就是我的亲表妹……”
贾元春又像是想起了皇上在一旁,“收敛”两分,朝皇帝道:“皇上恕罪,臣妾是太高兴了,早前母亲进宫时说起这个表妹,满府上下都交口称赞的,母亲也是最欢喜她了。”
迎春“童言无忌”,说:“也不是呀。贤德妃姨母家的薛姑娘才是上下称赞,下人们都说林妹妹有所不及。二婶最喜欢的是薛姑娘。”
贾元春可是原著中王夫人的大靠山,也是薛宝钗的支持者。让人搬进园中住的话是“让宝钗等人在园中居住”,赏赐也是给宝钗的与别的女儿不同。没有贾元春的支持,贾府虽然能吃了林家的家产,但是老太太还是会促成宝黛姻缘,不至于发绝户财任她伤心病死。要说这绝户财最大的消耗源导火索就是贾元春。
作为一个黛粉,绝不相信贾元春亲近林黛玉。作为一个黛粉,三观就是:你荣华时,黛玉不来蹭你的富贵;但是现在黛玉还有爹有那么好的未婚夫,你也别来蹭她的好处。疏远地活着就行了,你得宠是你命好,你不得宠,也与人无尤。
贾元春:“……”
贾元春强笑道:“二妹妹,又在这里调皮了。母亲喜欢薛家表妹,也喜欢林妹妹。”
迎春说:“反正我以前和妹妹们住在老太太那里时,府里的下人都是捧薛姑娘时常不忘踩林妹妹一脚的,连我们三姐妹也是万万不及人家的,没办法,谁叫我们姐妹三人穷,也不是周到人。后来我搬出荣府回了自己父亲家里,荣府里的事就不是很清楚了。二婶带着满府的下人变了心更喜欢林妹妹,也有可能的。”
贾元春心头大恨,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皇上在场,她竟是如此不顾她的脸面。
皇帝说:“贤德妃,你要是没事儿,就跪安吧。”
贾元春心头发苦,她作为皇帝的妃子,当着众人的面被自己的妹妹这么不配合给脸面,皇帝也没有觉得二妹妹太无礼了。
贾元春福身道:“是,皇上。”
说着小心退了出来,带着她身边的宫女太监远去了。
皇帝忽然睨了迎春一眼,说:“十一弟是把你纵得无法无天了。”
迎春道:“皇兄可别冤枉我,犯王法的事我可不敢做。”
皇帝道:“你还有什么不敢的?别以为朕不知道。”
当初派司马煊去南边,也派了几个御前侍卫给他,虽然出了奸细,但是也有忠于皇帝的,回来也能禀报些事。这倒不是他不信任司马煊,而是司马煊回报的角度与侍卫回报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她的武功能耐,侍卫了解一些,也会报给皇帝,她辅佐丈夫其实也是帮皇帝办事的。
迎春说:“那我回家去闭门思过……”
皇帝笑道:“得了吧。只是你别把寿康、昭仁她们给带坏了。”
迎春笑道:“皇兄您也太抬举我了。公主们在宫里天天跟着名师和娘娘们学习,都是妥妥的皇家风范,我只不过偶尔进宫和公主们逗个趣儿,没有道理这就能被我带坏了。况且,我良心有这么坏吗?”
平日里,皇帝身边的人跟他说话要么是打着心计机锋的,要么是奉承恭维的,要么是司马煊这种得用之人,决不说半句废话的。而公主们又不怎么知道外头的事,倒只有迎春保持真我,所以他也新鲜。
皇帝忽挑了挑眉,说:“弟妹,你说说,什么叫‘搬出荣府回自己父亲家里’?”
迎春道:“荣府是二叔二婶的家,我爹住在东院。”
皇帝本也是因为南边打了胜仗心情好,笑道:“哦,这是为自己的爹打抱不平来着。”
迎春说:“也没有呀,我要是打抱不平,我出嫁后就去给他撑腰了。”
皇帝道:“那你又怎么没去?”
迎春说:“挺麻烦的。况且,我爹也没有管过我,老太太到底是小时候看我没娘让人把我抱去她院子里养了,干嘛为了爹让老太太不快?”
皇帝道:“你如今这样子,贾老太太便高兴了?”
迎春说:“我也没有办法,我嫉妒。”
“嫉妒?”
迎春说:“是呀,我是大房庶出的,宝玉是二房嫡出的,他的父母是荣府的当家人,人人敬他重他,老太太疼爱他,别说别人了。反正,小时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紧着他,全都凑他的热闹,捧他在手心,称他聪慧灵秀有造化,我却是没有的。纵然现在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我皆可办到,可是日子总回不到小时候,回到当时那个感觉,那份心中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