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圣人当日确有此语。”贾代善没有否认张颉的话,将来大家怕是还有好长一段时间在一个锅里抡马勺,没必要争一时之长短:“只是我等武夫,又知太子重文,而与人论道,实非我等所长,也不敢污了太子的眼。”
是你自己做出了一副重文轻武的姿态,就别说什么四王八公对你不亲近。张颉也知道太子的这个爱好,说来还有他的功劳——他自己是榜眼出身,自是觉得治国之时,还是要文官胜于武将。如今四海升平,并无什么战事,那四王八公军中之势又早已经是他们明面上的筹码,也就不必再浪费心力去拉拢了。
想定心思,张颉便道:“说来太子思虑也非无因。如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正是四海升平,平日里还是要以治国为要。”
代善淡淡地看了张颉一眼:“国舅也说是要治国。若是国之不存,那所治者在何处呢?”
听此一言,张颉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太子殿下周岁即得封,对圣人之心,三十年来无一日懈怠,与圣人父子相得朝臣有目共睹。国公爷何出此言?”
“刚才不是国舅说起,太子因老臣之言,与圣人心结顿解吗?如今太子少壮,圣人也值壮年。底下的皇子们日渐长成,已有三位年长皇子入部习学。难道不是太子心生警惕,才让国舅有此一行?”代善知道日后自己在太子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全在今日与这张颉一谈之间,所以言语里也就不再客气,直接指出了太子如今所处不利之势。
张颉再也打不起哈哈,看向代善的眼睛里,即有探究也有希冀:“多谢国公爷直言。只是各位皇子皆有母妃在宫中,而太子已经自立东宫,与圣人相见不易,自是容易生分。”
听他口内有服软之意,代善也就不再深究。只道:“说来那日我也曾与太子说过,对圣人来说,太子是他的长子,所以要求自是与其余诸子不同。太子万不可因圣人一时责备而心生怨怼,还应如幼时一样才好。”
张颉眼里对贾代善的轻视全收,转而道:“那日太子回东宫,也曾说国公是通透之人。刚才是老夫浅薄了,还请国公勿怪。只是老夫还是有一事不明,请国公见教。”
代善口内道着不敢当,不过还是想听一听这位承恩侯有什么想不明白之事。就听张颉道:“刚才国公曾言,若是国之不存,所治者在何处。只是太子若想顺利登基,自是应得臣民拥护。说一句不怕国公生气的话,勋贵人家多骄横,欺压良善之事屡见不鲜。若是太子与勋贵太过亲近,怕是容易引起臣民们的误会,以为太子也是骄横之人。”
听到此处,代善也是微微一笑:“有道是破家知府、灭门县令,这知府与县令,是文官还是武将?天下知府、县令多些,还是武将多些。这个不用代善替国舅解惑吧?”你只说武将骄横,可是真论起对平民的危害来,这文官一点也不比武将少好不好?
张颉又是一噎。他也知道一些文官不过是说得清贵,可是行事多有龌龊。如今被贾代善如此点出,再是城府深沉,也不由得老脸微微发热。
代善也不管他面色如何,只管把自己早想说的话说了出来:“国舅素日为文人之首,当也知道这文官除世家之外,多有耕读出身。这些人一上任,三亲六故秋风不断,十里八乡远路来投的,不知凡几。以那些人的区区俸禄,是如何支撑局面的?不问可知。可是勋贵人家的子弟,家中人自有安排,若是为官只求能上进升迁,少有刮那民脂民膏的,不知道国舅以为然否?”
虽然贾代善的这一番话,有些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性质,可是在他看来,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人人都说勋贵人家多行不法,可是穷书生出身的人,一朝得中,难道就都尊纪守法,只饮任地一杯水吗?他们也要求一个起坐八居一呼百诺。
可偏偏祖宗不给力,没给他们留下这样的排场与财力。那些人只能靠着自己达到目的,还想给儿孙留些个,可不就加紧搜刮些民脂民膏?而武将平日里虽然言语骄横些,可是好歹还有军法在那里管着不说,平日里与平民的接触就比文官少,在和平的年代里,危害还真是比不上文官。
尤其是贾代善他们这些勋贵之家的子弟,说是纨绔,大都也是花着自己家里的钱,相互之间打鸡骂狗,一般不会做出与平民纷争之事。无他,他们觉得与那些人纷争的话,太过没有面子。至于原著里如薛大傻子之辈,那还真算不上勋贵里的人,最多不过是个仗势之辈。文官家里的所谓衙内,还比薛大傻子作得轻了?!
张颉至此再无话可说。不过他还是有个顾虑:“以前太子对文官清流多有善意,而对武勋之家不大亲近,您看?”话里想让贾代善代为拉拢之意十分明显。
不过就连他今天到自己庄子里来,贾代善都得上折子告诉当今,怎么又会给他们做这中间之人。再说他可不觉得太子突然转变画风,对他消除与当今的隔膜有什么好处。
因道:“太子为天下储君,自然会对所有臣民一视同仁。就是臣民们对太子,也是与对圣人一样爱敬。”你还只是个储君呀,就搞什么万民爱戴,是生怕你老子看你不碍眼是吧?
张颉也是一惊:“国公爷刚才不是还说,几位年长的皇子都已经入部习学,势力渐长吗?若是太子无以抗衡,万一发生动摇国本之事,可如何是好?”
代善要无语了。你可是太子的亲舅舅,动不动就在他耳边唠叨这些挑拨人家兄弟关系的话,让皇帝知道了,真有你的好吗?难怪原著里对这位承恩侯提都没提过,估计是跟着义忠亲王一起完蛋了。
只是自己既然已经想好了要扶这太子上位,自然不能再让这张颉再存此想,因道:“圣人继位之时,也是经过重重险阻的。当时京中情形如何,想来不必代善多言,国舅自是感同深受。”
见张颉似在回忆往事,头也不自觉地点了点,代善又道:“只是圣人自己面对时是自己面对,可是到了自己儿子这里,更愿意看到的是兄友弟恭,天家和睦吧。”
这是自然,有谁愿意看着自己家里的孩子乌眼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张颉对此也是认同,然后才是悚然一惊,知道了自己往日里错在何处,而当今是因何开始对太子不喜的。看向代善的目光,更加地热切了几分:“不知国公有何良策?”
代善不由一哂:“能有什么良策。我家里的两个小子,原也有些夺爵之意。却不知这爵位之事,朝庭自有法度。见他们还不消停,我自是想着收拾哪个就收拾哪个,直到把他们收拾老实为止。”
可是爵位之事朝庭是有法度,这谁登基可就是各凭本事了。张颉心里再生不平,言语上却已经恭敬起来:“还愿国公有所教我。”
代善只道:“教不敢当。我只知道,我就是一个做爹的,自己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孝顺,哪个真心实意地孝顺我,我说出的话都一丝折扣不打的做成了,我就喜欢哪一个。”这让谁上位,还不是凭的皇帝的喜好,你只管做他最喜欢的儿子就完了。
这边张颉就若有所思起来。移时,才猛从椅子上立起,代善还当他要做什么,愣神间,这老头已经拜了下去:“往日里是我自视过高,竟没能有与国公交好,是我有眼无珠。今日听了国公一席话,才觉茅塞顿开。”
代善忙起身,连道不敢。一时宾主皆欢,恰似老友重逢一般。只是等张颉告辞而去,贾代善的脸才重新沉了下来。
太子身边,只会清谈,能出主意的人还是太少了。若是如此下去,就算是自己处处出力,也挡不得内部的消耗。看来还是请当今自己出手,给他儿子找些事情做,让太子没空与这些人日日闲谈的好。
于是当晚贾代善已经拟好了一道密折,将今日里张颉到庄子里来见自己,还代太子道谢一事说了。这事本就瞒不了人,何况自己所处的地位,若说当今在他身边没有放人或是没有让人看着自己,那才是笑谈。
接下来他的话风一转,直说到了贾政所求之事,还有自己是如何收拾他的事情上。看起来不过是接上了在宫里说出的收拾儿子之事,可是时时注意太子的当今,若是此时还没有改变让太子承继的主意,就会知道自己真实的意图,不过是给他提供了一个借鉴之法。
如此就算是张颉不能马上劝得太子改弦更张,但总会有所收敛。如此双管齐下的话,太子与当今之间紧张的局面,总能好转一二。
他这里如何措词不提,这边张颉一回了京,就直接来到东宫请见太子。太子对自己这位舅舅还是十分看重的,毕竟他那詹事府里的人,除了当今指过来的之外,也有好些都是他舅舅举荐的。加上自他开始听政以来,也多亏了自己这位舅舅处处指点,才让太子仁爱、博学、礼贤下士的名声日盛一日。
而今日承恩侯又是替自己去向贾代善道谢,顺带着探一探贾代善的立场,太子自是第一时间就让人请了承恩侯到书房。
“舅舅,与荣国公所谈,可还顺利?”一见自己舅舅进门,没等着让服侍的人下去,太子已经急不可待地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