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墙后的呼哨声变成了凄厉的尖叫和混乱的哭嚎。幸存的越人战士呆若木鸡,望着那恐怖的景象,脸上 写 满了最原始的恐惧,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力量,只能 将其归为神罚。
陈甲和周围的秦军也吓得几乎握不住兵器,但随即,一种巨大的安全感取代了恐惧。他看向章邯和赤粟的背影,眼中充满了狂热与 敬畏。
他们知道,这名为火药的东西,是章邯和赤粟从咸阳带来的。
他们更知道,这场面对百越的战争,他们的存活率大大提高 了。
章邯缓缓放下手,声音依旧平静:“传令,进攻。降者不杀。”
这一次,秦军的喊杀声充满了无可阻挡的气势。
经此一役,秦军已然插入百越腹地,在此地站稳脚跟,建立了坚固的营寨。
营寨之外,是大片被 清理出来的土地,一种当地人称为“柘”的植物正在温暖多雨的夏季里 疯狂生长,绿浪滚滚,充满了生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甜腻和泥土混合的气息。
年轻的西瓯部族首领译吁宋内心充满矛盾。他目睹了“天雷”的毁灭性力量,知道抵抗只是徒增伤亡。但他又不愿祖先的土地被 外人夺走,更不信任这些北方来的征服者。
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前来谈判。
在一处新开辟的议事帐内,没有剑拔弩张的卫兵,只有几个陶碗和一把正在炉上咕嘟冒泡的陶壶。
刘季穿着一身简便的深衣,笑容和煦地亲自为译吁宋斟满一碗浑浊的液体。
“首领请尝一尝,这是我们用贵地的‘柘’新试制出来的东西。” 刘季笑道,自己 先喝了一口。
章邯默然不语,只做淡淡垂眸,静静听着刘季的表演。
译吁宋警惕地瞧了瞧,他抿了一口,瞬间 ,一股强烈而纯粹的甜味冲击了他的味蕾,这是他从未有过 的体验。
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睁大了。
刘季捕捉到了他的反应,心道,不愧是神使和墨家联手做出的方子。
他笑着说:“此物名为‘石蜜’,在中原,价比黄金。陛下有旨,欲在此地广种此物,兴办糖坊。然我等外人,不谙此地水土,需仰仗如首领这般豪杰。”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真诚:“打仗,是为了不打仗。死的人已经够多了。陛下要的是天下安宁,百姓富足。若首领愿率部众相助,这糖坊之利,你我共享。您仍是部族的首领,更是我大秦册封的君长,可衣锦食肉,保境安民。岂不远胜于 躲在山林之中,朝不保夕,与 ‘天雷’为敌?”
译吁宋看着碗中浑浊的糖水,又想起那日的巨响和火光。
一边是毁灭,一边是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地位。他紧绷的肩膀慢慢松弛下来,沉默了良久,他抬起头,声音沙哑:“......如何共享?”
帐外,甘蔗叶在夏风中沙沙作响,讲和的气息顺着风的指引吹遍这片土地的每一寸。
半年过 去,曾经的战场已大变模样。
兴建好的灵渠上 舟楫往来,运送的不再只是兵甲粮草,更多是一筐筐粗制的糖块。
新建的集市人声鼎沸,秦人、越人混杂其间 ,语言不通便用手比划,交易着盐铁、布匹和甜蜜的糖块。空气中弥漫着糖坊熬煮时特有的焦香甜味,甚至盖过 了曾经的硝烟与 血腥。
那些曾经充满敌意的越人孩童,如今会追着卖糖的商贩嬉笑奔跑。
在秦军临时搭建的简陋官衙前,正在举行一场册封仪式。
译吁宋和其他几位归顺的越人酋长穿着秦朝赐予的官服,虽然有些别扭,但脸上 洋溢着光彩。
译吁宋想起族人身上 穿着的、针脚细密的湘君布,想起族中幼童嘴里 的糖块,想起刘季为他带来的数不清的金银财宝,想起秦军手里 掌握的可怕武器。
他心道,父亲,我应该是对的吧。
刘季站在一旁,对身旁的章邯低声道:“章将军,‘天雷’为我们劈开了路,如今,该用‘糖’来让这条路走得更远了。毕竟,神使和陛下,都不想有太多的伤亡。”
章邯依旧表情严肃,但看着眼前相对和睦的景象,目光也柔和了些许:“恩威并施,方为王道。刘公攻心之策,邯佩服。如今,两方伤亡也确实比预想的要少许多。只是......火药之事,需绝对保密,此乃帝国 根基。”
赤粟陪着随行的农家弟子们上 山下地,研究百越之地的珍奇物产,黑了不少:“自然,我选的人章将军不是都看过 了吗?家世清白,在咸阳有家小,对大秦绝对忠诚。说来百越也很不错,农家那帮人一听越人有能 种两茬的水稻,找得都快疯了。”
“双季稻,这谁能 与 之匹敌?”刘季望向热闹的集市,意味深长地说:“人们要的其实很简单。能 让他们过 上 好日子,谁又愿意整天提着脑袋打仗呢?这甜味,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初夏的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 ,温暖而明亮。
甘蔗田绿意盎然,糖坊的炊烟袅袅升起,一个全新的、甜蜜的岭南,正在战争的废墟上 悄然诞生。
至此,章邯、刘季、赤粟三人带着甘蔗化糖的秘方、治疗轻度瘴气的药方和改良版的火药完成了他们的任务。
随着治粟内史报喜奏折呈上 去的,还有南边百越的战况。
彼时咸阳宫中一片安宁,殿内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声响和鹦鹉啄食的细微声响。蒙毅深知陛下的脾性,从不以琐事相扰。他静候片刻,待始皇批完手中一卷,才上 前一步,躬身行礼。
“陛下,”蒙毅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打破了殿内的寂静,“臣,特为陛下呈上 ‘咸阳学宫’依新术所制之首期《大秦官报》,恭请陛下圣览。”
他的声音平稳,但内心实则有些忐忑。
这是新鲜事物,虽有神使背书,又经李斯丞相与 学宫博士们再三斟酌,但陛下的心意莫测,不知会对这种将诸多国 事汇于 一纸的形式作何评价。他垂首等待着,眼角的余光能 瞥见陛下停下了朱笔,抬起了头。
大秦官报。
是的,报纸。
由林凤至提出,始皇帝准允,丞相李斯牵头,御史大夫监督,蒙毅携咸阳学宫诸家讲师具体办公进行试点监制。
墨家弟子试了又试,终于 调配出适合的纸浆配比,也捣鼓出了一整套适配的印刷工具。
因 为是第一期晓谕全国 的报纸,文章选了一轮又一轮,不符合始皇帝心意、不符合大秦国 情,对始皇帝批评、对大秦言论恶劣的一律不录用并追加责任。
始皇抬起头,目光如电,落在蒙毅手中那叠轻便的物事上 。它不像竹简那般笨重,也不似帛书那般昂贵,洁白而挺括。
“此即......以纸所造之‘报’?”始皇的声音低沉,不带多余的感情,但熟悉他的人能 听出一丝探究的兴趣。
“正是。”蒙毅双手将报纸奉上 。一旁的宫人小心接过 ,检查无误后,才恭敬地铺展在始皇的案几上 。
始皇没有立刻阅读内容,而是先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触摸了一下纸张的表面。细腻的触感、清晰的墨迹,以及这前所未见的形制,让他眼中闪过 一丝极难察觉的满意。他这些时日早早就 用上 纸张办公,却还未曾想过 将其放大,做成自己 的喉舌。
此物比竹简轻便百倍,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容量将不可同日而语。效率,这是他最看重的东西之一。
他的目光开始扫过 报头——“大秦官报”,四个庄重的小篆。
然后是内容。
报纸的内容,按照林凤至所言,不要用过 于 繁复拗口的字眼,要贴近民众,让民众能 听得懂。
看到【招贤令】时,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这本 就 是他赋予李斯的政策,报纸只是将其更广、更快地传播出去。
与 林凤至的一番交心之语,虽然让他预想的心理按摩变成折磨,但他并非后期那个听不进谏言的自己 ,他还会反思,进而令李斯面向全国 写 了一篇招贤令。
他微微颔首,自语道:“善。使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之道,当如是。”
他的手指划过 关 于 新考课制度的详解,微微点头,此法旨在强化吏治,使群臣知所趋避。
嬴政的阅读速度极快,却又无比专注,仿佛每一个字都要经过 他的考验。蒙毅能 感受到那审视的目光,仿佛陛下看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所代表的大秦运转的效率与 忠诚。
他的手指在某条细则上 停顿了一下。“此处,‘农事管理与 粮产增损’与 ‘律令娴熟度’同列上 考,甚合朕意。”
法、农、战,是他富国 强兵的根基,也是大秦的根基。他能 接受林凤至的意见修改一些自己 的意见和坚持,是相当的不容易。
报纸将官吏的考核标准明发天下,既能 震慑惰吏,也能 使贤才知所进取。他意识到,这报纸未来可以定期刊登考核优异者名单与 劣迹者惩处,其威慑与 激励效果,将远超一道诏书。
他点了点头:“不错。”
又示意宫人将御案上 的两份奏折给 蒙毅看。
一份,是来自治粟内史的奏报,上 面说冬麦大熟,收获共计十万石,仓廪充实,民心安稳。还有对张苍功绩的陈述。
另一份,来自百越。章邯将军奏,赖有火药,秦军已破百越顽抗,克其腹地数寨,斩首三千,俘获无算。又因 有甘蔗糖方,刘季居中转圜,几乎不费兵卒克下百越。
“粮粟足,则天下安。臣贺喜陛下又得能 臣。”蒙毅看完奏报,轻声道。
张苍、章邯、刘季、赤粟。
谁人不是能 臣?
两份奏报,一文一武,皆是大秦根基的喜讯。
嬴政听完,脸上 并未出现 明显的喜色,但紧抿的嘴角似乎柔和了一丝。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再次落回案上 的报纸。他突然伸出手,拿起朱笔,在报纸上 迅速而有力地勾画起来。
蒙毅心中一动,微微抬眼看去。只见始皇帝在报纸第二版“农事”栏的空白处,挥笔添加上 一行简洁有力的小字:“【关 中捷讯】今岁冬麦丰稔,仓廪实,天下安。”
笔锋刚健,透着不容置疑的气息。
接着,他翻到“军报”版块,在原有关 于 北方匈奴动态的内容旁,再次落笔,朱砂色浓如血:“【南征大捷】将军章邯克百越,斩首盈千,拓土南疆。章邯的奏报写 得有意思,将其附送在报纸上 吧。”
做完这一切,始皇将朱笔搁回笔山,身体微微后靠,再次审视了一遍这份如今带有他亲自添加的、汇聚着全天下最新鲜热辣消息的报纸。
他的目光中,终于 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满意。
这份报纸,能 将胜利的消息迅速传遍大秦每一个角落,尤其是军队和边境地区,对于 提振士气、震慑宵小,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他心里 已经开始盘算,下一次的捷报该如何利用此报大做文章。
这纸张,这学宫,这报纸,正如同他手中的权柄,能 将他意志与 大秦的动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传递至疆域的每一个角落,深入人心。
殿内静得可怕,蒙毅垂手而立,能 清晰地听到自己 的心跳声。他知道,陛下正在权衡这件新事物的每一个细节,它的利与 弊,它的现 在与 未来。他始终相信,无论陛下作何决定,都会为大秦带来利益。
终于 ,始皇帝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蒙毅。那目光中不再仅有探究,更增添了一种掌控全局、洞见未来的光芒。
他抬起头,看向依旧恭敬等待的蒙毅,声音沉稳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善。即刻以此版为准,增印此二事。抄送全国 郡县官邸,晓谕官吏,亦可许学宫士子传阅,令天下皆知:顺朕之意,耕战不辍,则丰穰捷报不绝于 此!”
“诺!”蒙毅心中巨石落下,更深地躬身领命。他上 前接过 那份被 陛下朱笔钦点过 的、拥有了“灵魂”的首期报纸。
他知道,这两条朱笔御批的消息,将成为这期报纸最引人注目、也最能 彰显陛下武功与 德政的亮点,随着快马传遍天下。
“此报,甚好。”始皇的语调依然平稳,但分 量极重。
“传朕旨意,一、此报由丞相府总领,御史大夫府监核内容,凡有泄密、讹误者,以重罪论处。二、招募娴熟文吏,专司其职,按期印发,不得延误。三、驿传系统优先递送此报,务使边远郡县,亦能 旬日内达。最后,此次参与 研究研发的人,皆有重赏。”
研究研发,这个词还是从林凤至上 书为人请功的折子里 学到的。
始皇帝顿了顿,手指在报纸上 重重一敲。:“内容不止于 此。此后可增列朕之重要诏令详解、律法问答、以及......各地官员政绩之优劣评述。要让天下官吏皆知,朕虽在咸阳,他们的所作所为,皆在此报之上 ,昭然若揭。”
“臣,遵旨!”蒙毅心中一块巨石落地,更深感震撼。陛下在顷刻之间 ,已经看到了这件工具更深远的用途。它不仅是传声筒,更是一个能 让始皇帝强化统治、监控官僚、统一思想的利器。
始皇帝挥了挥手,示意蒙毅可以退下了。
他的目光又重新落回报纸之上 ,但这一次,他的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
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的不再是一张简单的报纸,而是一张无形的、覆盖整个大秦的、如同蜘蛛网般密布的舆图。通过 它,他的意志、他的律法、他的功绩,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密度,穿透山川阻隔,直达大秦的每一处。
“纸......学宫......报纸......”他低声自语:“天下万民,终将只知一种声音,一个意志,一位皇帝。”
这一刻,这位千古一帝,感受到了比征服六国 时更为深远的权力——那便是对时间 和信息的征服。
沛县,刘家。
屋内陈设简单,略显清贫。
吕雉刚忙完家中的活计,她从父亲吕公处回来,带回一份萧何允许她翻阅的《大秦官报》。她坐在案前,就 着窗外的光线,仔细阅读。报纸上 的信息,一字一句都敲打在她的心坎上 。
初初看到官报上 刘季军功时,她不乏惊愕与 怀疑: “刘季?立功?”
她的第一反应是荒谬。
那个比她年长二十多岁、整天呼朋引伴、不务正业的新婚丈夫,竟能 在万里 之外的战场上 搏得军功?她脑海中浮现 的是他素日吊儿郎当的模样,与 这报纸中跃然纸上 的“百将”威严形象格格不入。
原来樊哙从彭城回来后说刘季攀上 了咸阳的贵人竟然是真的。
他半年多不着家,竟是立了军功。
惊讶过 后,一种极其务实且冷漠的算计迅速取代了情绪。
“用计谋谋取疆域,擢为百将……”这意味着爵位、赏金和俸禄。她的目光扫过 这间 略显清贫的屋子。刘季的家境算不上 富裕,起码远远比不上 吕家,吕雉嫁过 来之后,还需要下地耕作。
如果消息属实,家里 的境况将会改善,她作为妻子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 。
但是,一个更冷静的声音在她心底响起:“百越之地,九死一生。今日是百将,明日或许就 是枯骨。这功名,虚无缥缈,远水难解近渴。”
当她的目光落到【招贤令】上 “不拘出身,唯才是举,女 子同试”的字句时,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
仿佛一道强光,劈开了她眼前只有灶台、农活和等待丈夫命运的世界。她的心跳加快了,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纸张边缘。
丈夫的军功,是刀头舔血、生死由天的搏杀,是属于 刘季的、男人的荣耀。而眼前的“考试”,是一条清晰的、可规划的、依靠智力与 学识的晋升之梯,是是她身为女 子也能 跻身其中的道路。
一条她自己 可以把握的路!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疯狂地滋生。
我能 去!我可以去!
她自幼聪慧,远胜寻常男子,父亲也常叹她非男儿身。如今,这禁锢似乎被 始皇帝的诏令打破了。
她想起刘季临去彭城前说那一番发达之类的话,她也终于 想起来自己 那时候的心情。
是嫉妒,是羡慕。
那时,唯独没有希望。
而如今,希望摆在她的面前了。
但立刻,现 实的压力扑面而来。
她现 在是刘季的妻子。这个身份像一道枷锁。社会礼法、翁姑的看法、丈夫的意愿……她能 抛下这一切,去千里 之外的咸阳追逐一个渺茫的机会吗?
傍晚,刘太公和刘季的兄嫂们一同吃饭时,吕雉看似不经意地提起:
“阿父,今日从萧主吏处得闻,咸阳新制的报纸到了,可是个稀罕货。还得是因 为刘季与 萧主吏交情不浅,我才能 得一份誊抄的报纸。上 面说……刘季在百越立了军功,升了百将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嫁新贵(羽甜) [古装迷情] 《嫁新贵》作者:羽甜【完结】晋江VIP2025-11-04 完结总书评数:115 当前被收藏数:1860 营养液数:224 ...
-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似伊) [穿越重生]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作者:似伊【完结】晋江VIP2025-10-24完结总书评数:11299当前被收藏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