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林凤至已经 调节好情绪,在护卫们的簇拥下骑着马前往陵区。
加上马镫之后,她学骑马果然更快更稳当了 。
不知道护卫们找的哪个 工匠,不仅把马镫加在马鞍两 侧固定 ,还将马鞍鞍桥前后加高。前后鞍桥再 加上马镫,整个 将林凤至框在马背之上,极大地 提升了 稳定 性 ,林凤至自觉能在马背上更加自如地 活动。
护卫们看她的新装备十分眼热,期期艾艾地 推了 一个 人上前问 她:“神使,我们可以试试这个 马镫和马鞍吗?”
林凤至爽朗一笑:“当然可以。还是你找的工匠有 巧思,不仅把马镫下面加宽了 一些,还把马鞍做得更适合骑马。我等 会儿就奏请陛下为他和你们请功。”
护卫首领连忙摆手:“这是神使的功劳,何须分给我们。保护您的安全 、让您感到愉快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林凤至背着手看那护卫首领飞身上马,姿态十分帅气迅速。紧接着,他谨慎地 试了 试马镫,发现果真十分稳当之后,开始大胆地 尝试新的动作。
他先是单手控绳疾驰了 两 圈,随后兴奋地 喊道:“给我弓箭!”
人群中不知谁扔了 一把弓箭给他,他彻底地 松开缰绳,拉弦搭弓瞄准远处树叶,他轻轻一松手,离弦的箭带着迅疾的破空之声射落了 一截枝丫。
林凤至哇了 一声。
神箭手啊这是。
那护卫首领下马之后犹自激动不已,畅想道:“若是在战场之上,以长戟冲杀......”
林凤至为之侧目,马鞍和马镫的结合,能使骑手与马结合更紧密,稳定 性 、操作性 、力量发挥达到空前高度。
这无疑会引起一场战术的革命。
新的兵种——骑兵会进入战场。
秦代虽然也有 骑兵,但并非作为主力兵种上战场,更多的是承担侦察、侧翼突袭等 任务,而 不是作为主力兵种参战。直到汉武帝时期,骑兵才取代步兵成为主力兵种。
骑兵能更有 效地 使用长兵器进行强力冲锋,也便 于在马镫上站立发力劈砍。骑兵,才是冷兵器时代的霸主。
不愧是护卫领袖,对改变战场格局的东西有如此的敏锐力。
林凤至诚恳说道:“会很 强,但也很 烧钱。”
养一个 骑兵的成本极其高昂,远超步兵,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
首先战马本身的价格不菲,一匹合格战马的价格大约数千至万钱。现在一个 中产之家的家产约值十万钱,好的战马差不多就约等 于一个 中产之家的全 部家当。
战马是精饲料动物,需要大量高质量的草料和精料。
一匹军马每日的食量远超一名士兵。
更别提相关的马具、武器和骑兵穿的铠甲了 。
普遍认为,养一名骑兵的综合成本至少是一名步兵的三倍以上,甚至更高。
那为什么骑兵耗费如此高昂,历代王朝依旧要养一支骑兵呢?
因为骑兵能快速转移,集中攻击薄弱点,迫使敌军被动调整阵型。
骑兵冲锋时的地 面震动、铠甲反光和马蹄声对步兵造成巨大心理压力。一旦阵型出现缺口,恐慌会像瘟疫般蔓延。
他们很 少独立歼灭大军,但能瘫痪敌军组织、制造恐慌,并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歼灭。其杀伤力不在剑刃之下,而 在马蹄所至的控制力之中。
拿破仑曾经 说过:“步兵赢得战斗,骑兵赢得战役。”这便 是意 指骑兵决定 胜局能否转化为歼灭战。
兵书《六韬》亦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论述了 骑兵战术的体系化,即为以高速移动制造战场混乱,通过变装易旗强化心理压迫。
骑兵,确实是古代战争中奢侈品和力量象征。
护卫首领没说话了 ,显然他也知道骑兵耗资甚众。
不过始皇帝真的能忍住不弄那么一支有 强大杀伤力的骑兵吗?
他忍不住的。
不论是大秦国库还是他自己的私库都不缺钱。况且北边匈奴虎视眈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他必定 会整列一队骑兵,与匈奴厮杀。
在骑兵只能作为辅助兵种时,他派遣蒙恬驻守北郡,尚且能打出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 牧马、士不敢弯弓而 抱怨的悍然战绩。
谁敢想有 了 马镫和改良马鞍之后他能打到哪儿?
林凤至拍了 拍护卫首领的肩膀,说道:“如今钢铁较之以往易得,陛下一定 会乘胜追击。放心吧,再 如何,陛下也一定 会要一支能上战场的骑兵的。”
秦人好战,因为有 战功意 味着多多的赏赐和相对公平透明的上升通道,护卫首领听此言,心下安定 :“借神使吉言。不知可否让工匠多做些马鞍马镫?我等 勤加练习,来日挑选骑兵也有 一战之力。”
“自然,若是那工匠能将马镫、马鞍做出适配战马的,当然更好。”林凤至连连点头 ,她说着俯下身,去看河曲马的马蹄:“它是不是蹄甲磨损了 ?我看它比起前几天时跑起来有 些许慢了 。”
护卫首领自然也蹲下来,他抓起河曲马的一只马蹄,仔细查看:“还真是,本来便 是定 期修蹄,不碍事,等 从陵区回来在下便 带它去修一修蹄甲。”
林凤至心生好奇,没有 马蹄铁的时代如何养护马蹄,她也问 了 出来。
护卫首领常年与马匹打交道,参与了 多次战争,对马匹知之甚详:“平日没有 战事倒也还好,蹄甲的磨损没有 那么严重。当初在下参与攻伐六国时,有 好几次长途行军,日行百里,许多战马承受不住,蹄底变薄,蹄壁碎裂,这还是轻度的。若是磨损严重,这匹战马可能残疾或者死亡。
“军营之中有 专门修护马蹄的人。除此之外,还会用麻绳和皮革包裹马蹄,只是这些蹄套效用不高,无法 长期防止磨损,冬天时,蹄套也只能为马匹御寒。”
“那没有 想过用其他的东西包裹马蹄吗?比如铁片?”林凤至问 道。
要不是秦代没有 何不食肉糜的表述,护卫首领都想说这句话了 。
护卫首领笑了 一声,很 快收起笑,尽职尽责地 解释:“神使有 所不知,夯土官道土质柔软,若非长途奔袭,马蹄定 期养护即可。而 且大秦律令规定 ,每三十里便 会换马。至于铁片包裹,很 难不伤到马蹄吧?”
林凤至扬了 扬眉毛,秦没有 马蹄铁的原因找到了 。
一是地 理环境与战术需求未形成足够压力,大部分战场为黄土路面,马蹄自然生长的速度足以应对磨损。骑兵作为辅助兵种很 少长时间奔袭。
二是秦人不懂马蹄角质层的生物特性 ,也不懂得不伤马蹄的钉固技术。一个 与马经 常打交道的军官都怕钉马蹄伤到马。
三是现在有 代替马蹄铁的修蹄技术,军中有 专人系统性 地 维护马匹。
“是吗。”林凤至转而 问 他:“那你平日如何修剪指甲?也会剪到肉?”
护卫首领道:“神使,在下粗人一个 ,指甲长长了 咬掉或者在砖石上磨去就行。只有 贵族和高官们才会专门修剪指甲。听说陛下有 修容宦者用青铜错金削刀和玉磨石修剪。我们粗人都不会伤到肉,更何况那些金枝玉叶的贵人。”
“这马蹄也和人的指甲一样,不剪到肉就行了 。”林凤至站起身,继续说道:“若是在马蹄上钉上铁片,即便 是匈奴那边的崎岖地 形也能减少对马蹄的磨损。”
那样一来,战马的机动性 、持久力、载重能力远超匈奴,秦军也可以发起更远距离、更快速的奔袭。
何愁北地 无战功?
一众人眼睛发亮地 看着林凤至,眼里满是对军功的渴望。几乎在用眼神恳求林凤至快点儿把马蹄铁做出来。
林凤至看乐了 。
“这样,我画个 图样,让之前做马镫的工匠去研究。左右骊山有 高炉产出钢铁。”到时,她也可以一起为他们请功。
说完,她又骑上马,再 次感受到了 加了 马镫的稳当。
“驾——”
众人紧随其后。
林凤至甫一到陵区,就直奔陶俑制作的区域,同一名制作陶俑的少年郎说话。
她依旧不死心地 认为自己回去的路藏在兵马俑的完成之中。
等 马术再 熟练些,她还会考虑绕骊山陵区走个 七八十遍。
她几乎天天都来,陶俑区的民夫和刑徒都眼熟她了 ,知晓她的身份不一般,在她搭话时也不敢不应。
她现在也浅浅地 了 解了 兵马俑的制作过程。
首先,精选骊山附近的黏土,淘洗去除其中的砂石杂质,再 加入石英砂增强耐火性 ,反复捶打提升黏土的可塑性 。陶俑躯干部分以模制法 制作成椭圆状状的空心基体,减少开裂的风险,头 部、四肢则以单独的模具压出雏形。
随后,在粗坯表面覆盖细泥层,手工雕刻铠甲甲片、衣褶纹理;面部通过“贴塑、刻划”技术制作胡须、发髻,眼睛、唇形等 神态特征需个 性 化雕刻,实现“千人千面”。
制作好的俑坯阴干至含水量较低的状态,防止烧制爆裂。随后将俑坯倒置,也就是头 朝下、脚向上的姿态放入陶窑,利用重心稳定 原理避免塌陷。
烧成后部件以陶泥粘接,躯干与手臂接合处嵌入竹钉或铁钉加固,接缝覆泥修饰。
最后,先涂生漆作底,再 用朱砂、石绿、铅白等 矿物颜料分层绘制铠甲、服饰。
一个 完美 的、有 色彩的兵马俑便 制成了 。
所以林凤至在陶俑区见到的兵马俑并非后世的土黄色和灰色,而 是生动鲜艳的彩色。
她搭话的少年郎在做基础性 的工作。
他在修补成年工匠雕刻铠甲纹理后留下的小裂缝。
“你的阿父也是工匠,所以你才来骊山做工匠?”
秦统一后从六国各地 征集工匠,少年原是韩国人,随父兄迁徙至咸阳。他的父兄也在陶俑区中制作陶俑,做的活儿比他精细。
少年郎沉默地 点点头 ,林凤至正待说上两 句,一个 护卫上前在她耳边低声说道:“神使,扶苏公子来了 。”
她闻言望去,只见大秦著名的长公子穿着玄色右衽窄袖袍,腰间以玉饰点缀。
恍然如萧瑟秋季中一点温润的风雅。
来人微微提起些许笑意 ,唤道:“神使。”
第44章 时间大法
得知扶苏的来意后, 林凤至仔细看了看扶苏递过来的竹简。她心中惊讶,不由得猜测始皇帝是不是真的要培养扶苏做继承人。
正史上他直到最后才决定让扶苏继位。
别管扶苏有没有继位,至少最后嬴政的选择是他的长子。
扶苏计划在关中老秦腹地试点种植冬麦。此外还联合治粟内史派来的农官尽量地了解冬麦的习性 , 让几人将其编成简册,预备着派遣小吏下乡诵读讲解。
此外, 为了激励黔首试种冬麦,可免次年口 赋, 丰收者可额外赐爵一级。若遇灾歉收, 准许以麦田抵减当年徭役。
他还打算邀请关中三老参与 督导, 试图利用三老的乡土威信劝导农民。
对于官员,他将推广成效纳入县令考课,增产者记为“最”, 惩罚却 几近于无。
他深知麦饭难咽,将在咸阳城和渭水河畔增设石磨和水力磨盘。
扶苏此番前来, 就是为石磨盘和水力磨盘而来。
石磨盘这东西并不稀罕,咸阳宫中早就有了。稀罕的是林凤至这儿的石磨盘做过改良,研磨小麦能更快更细腻。水力磨盘就更不用说了,连墨家弟子都为此震惊, 只怕到时树立在渭河河畔,不知多少人会来凑热闹。
林凤至看完他的计划,只能说扶苏不愧是以“仁德”著称。
“公子的计划已 经十分 完备, 石磨盘和水力磨盘的制作方法我也绝不藏私。”林凤至说道,仁德是件好事,只是不知道最终冬麦的推行结果如何。
想必始皇帝也很想看看自己的长子能力如何。
“我那 儿有一些农家弟子,近日也在研究冬麦,做出了一个方便耕种的东西,也就是改良的直辕犁。公子若是需要, 不论人还是物 ,尽可带走。”
林凤至对始皇帝给扶苏的考验没有兴趣,但既然冬麦推广的活儿到了扶苏的手上,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吃得好,林凤至索性 将许刍等 人交予扶苏。
他们近来翻阅不少典籍,《吕氏春秋》的《上农》四篇、《管子》、《孟子》都被翻遍了。
倒也总结出来不少好东西。
因为关中也有一些人种植麦子,还特地去 黔首家中闻讯种植麦子的注意事项。
走访了几处,收获颇多。
她不通农事,却 把对方的付出记在心里,如今正逢扶苏推行冬麦,何不乘势而为?
扶苏拱手作揖:“扶苏替天下黎庶谢过神使。”
林凤至摆摆手,她不是知识的生产者,她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搬运工勤勤恳恳哼哧哼哧地拿出跨时代的产物 ,在寻找回家路途之余抱着来都来了又 暂时没法走的心,一点点地改变大秦。
咸阳是经受惠及最迅速和最大的地方。
纺织官坊落地,因为规模不小,吸纳了咸阳城及周边村镇的女性 成为纺织女工。
官坊之中,除了斜织机以外,花楼织机、水转大纺车也在楚墨和相里墨的通力合作之下相继落地。
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
咸阳对生丝、麻和染料的需求激增,不少黔首下定决心来年种植桑蚕和苎麻。此外,缫丝、绩麻等 相关的初加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充足且廉价的布匹供应,也使得黔首穿衣成本降低。
巨量布匹除了流于市场,还被制成了秦军的军衣、帐篷或者旗帜,提升了兵卒的保暖和基本装备,最直接的,便是秦军的士气更加高昂了。
纺织官坊的巨大成功,为国 库带来了庞大的赋税。
始皇帝再一次将目光放到了墨家身上。花楼织机、水转大纺车为大秦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近乎颠覆性 的财富,嬴政重新开始评估墨家技术的价值。
在他看来,只要能增强国 力,何乐而不为。
大秦的赋税来源主要有三,一是田租和口 赋,口 赋也就是所 谓的人头税;二是徭役这种隐形税收,有些人为了不服徭役会交免役钱;三是盐铁的专卖,官府控制矿山、盐井,高价出售给黔首。
纺织官坊经营不过几月,竟然占了总税额的百分 之三。
除了纺织官坊以外,高炉炼铁的影响也让始皇帝十分 满意。
因为炼铁方法的转变,现 在能高效、大批量生产优质钢材,铁器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这使得铁器在农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深耕和垦荒的效率提升。大秦“废井田”的政策落地更快,不少黔首琢磨着明 年开垦更多的荒地。
更重要的是,高炉炼铁吸纳了原来军工产业的失业人口 。
统一之前,大秦的兵器制造、战车制造等军工产业因为长期战争而需求旺盛,吸纳了大量劳动力。而在统一之后,战场几乎只剩下北边匈奴,大量的铁器官坊倒闭,工匠、士兵转业者超过百万人失业。
滞留在咸阳的失业军人成为了不稳定的因素。
朝野上下都需要一场战争或者新的产业来解决这一批人。
在原来的历史线中,百越战争应运而生,同时,始皇帝还投入大量的钱财进入基础工程建设,譬如修建长城,试图以工程吸纳人口 。
但是这些行为并没有缓解到根源的问题,反而加剧了和民众的冲突,也成为了秦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
索性 现 在产业转行及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
大规模女工的存在,使得部分 女性 在家庭之外的经济贡献变得显性 和重要。她们能获得一定的报酬,也使得她们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
纺织官坊做工的阿禾就是这样一位被影响到的女性 。
阿禾的绣工很好,她的刺绣能在咸阳市亭卖出一个好价钱。
因此,她被征入了官坊之中。
实际上,在秦代,无论男女只要到了十五岁,每年都需要服役,只是服役的方向不同。
男性 服役主要是兵役、筑城、修建陵墓和粮草辎重的转运,女性 虽然免于战场和重体力徭役,但同样需要承担纺织役和农忙时的征调。每户人家每年都需要缴纳一定的布帛赋税,这一部分 通常由女子来完成。
若是丈夫犯罪被判处修陵墓,妻女则会被编入“舂米”、“择米”的队伍。
阿禾的丈夫没有那 么混不吝到犯罪。但他打她,后来,她向官府告发了丈夫的行为,她的丈夫被判处剃除须发并服劳役。
“夫有罪,妻告发”,官府定罪后婚姻自动解除,也算是秦律的好处之一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嫁新贵(羽甜) [古装迷情] 《嫁新贵》作者:羽甜【完结】晋江VIP2025-11-04 完结总书评数:115 当前被收藏数:1860 营养液数:224 ...
-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似伊) [穿越重生] 《文工团美人认错随军对象》作者:似伊【完结】晋江VIP2025-10-24完结总书评数:11299当前被收藏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