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金乔沐)


“这才八月,就开始烧地火龙了?”
管事着人为她布菜,一面 回 答道:“非也非也。神使,这是墨家工匠引温泉水环绕暖阁,不是烧地火龙。”
岂不是和现代地暖差不多?
当然她也知道不可能。
现代地暖依赖电力驱动或者燃气锅炉,地面 均匀辐射热量,保持恒温恒湿,也没 有明火隐患。
现在的工匠能想到用温泉水热量加热地面 ,并 且将其实现,已经很了不起了。
见她感兴趣,管事又道:“神使,这暖阁的地暖正是那位相里工师一手做成,要不我请他上来为您解惑?”
林凤至看过去,管事所指之人,正是苏少府特地留下的下属。
秦国 留下的墨家不正是相里墨吗?
林凤至见那为疑似墨家弟子的工师正埋首用饭,低声问管事:“他是墨家弟子?”
“是极是极,神使冰雪聪明。”
林凤至顿时瞪大了眼睛去看胜宽赤粟等楚墨,颇有些 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不知道是不是管事的吩咐,宴席间弹奏起了丝竹之声。
林凤至目光如 炬,嘴里的肉也不香了。她的目光在相里工师和胜宽一行人之间来回 穿梭。
此时,几人诡异的沉默都有了解释。
相里梁早已习惯这种场合,他沉默地应答、陪笑(林凤至:欸?有吗有吗?),等待着上官发问而后解答。
然而一切都在他发现胜宽也在所谓神使带来的人里时消失殆尽。
起初他是快意 的,你们楚墨当初信誓旦旦,坚守先师墨翟兼爱非攻的理念,反对一切战争,以游侠的身份阻止战争、扶助弱小。怎么如 今竟然也能弯下腰来服侍所谓的神使。
相里墨被排开在朝堂之外 ,几乎摸不到精要的政治信息。再加上相里梁久居骊山,政治敏感度也不算高,能得 到工师的职位,也只是因为相里墨对战争的技术性贡献。
他根本不知道林凤至神使的来龙去脉,他只以为是一个冉冉升起方士。而他曾经的同门 们,不知道因何原因,竟然团聚到这方士身前。
墨家百年声名都要弃之不顾了吗?
楚墨不要脸,他们相里墨还要脸。
相里梁将箸狠狠插入粟米饭中泄愤,吃下一口饭,又忍不住在心中愤懑。
他装作不经意 地看向胜宽,他惋惜于对方放下底线谄媚方士,又怕看到对方眼中可能的对自己的鄙夷。
他又想起了年少时的激烈辩论 ,那时还怀有热情与理想,还有钻研器械的热忱、对“兼爱天下”的赤诚。回 忆如 此鲜活,几乎要冲垮他构筑多年的堤坝,楚墨落得 如 此下场,他们相里墨的选择又何曾正确?
相里墨依附大秦,为大秦统一战争提供了多少技术支持,结果只有技术进 入了大秦,他们所推崇的思想依旧被排斥。
相里梁黯然神伤,也许到最后,连技术都无法保留,只能沦为“绝学 ”。
胜宽也有些 心虚和不自在。
他虽然看不惯相里墨,但更令他心伤的是相里墨违背了自己的本愿之后,仍然无法在秦国 得 到更好的对待。
楚墨、相里墨本是同源,只是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
这并 不意 味着胜宽希望看到相里墨的落寞。他只是怒其不争。
没 等到宴席结束,两个人就不约而同来到暖阁外 的回 廊。
黑色的立柱、朱红的栏杆、白灰的墙壁,汨汨流动的温泉水,以及两个沉默良久的男人。
相里梁背对着胜宽,声音沙哑:“.......你不该来,更不该以这种方式来。”
他转过身,眼神复杂,有警告,有痛苦,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这里是骊山,不是楚国 ,以匹夫之勇又能什么大局呢?只会把自己填进 去。”
胜宽心情同样 复杂:“相里墨真的是被朝局排斥在外 了。你竟然能说出以这种方式来。相里墨用先师传下的巧思,为始皇帝修建陵寝、为不义 之战添砖加瓦,何其讽刺。相里墨做出了如 此牺牲,竟连权力的残羹冷炙也无法企及。”
相里梁身体猛然一震,像被重锤击中,他下意 识攥紧了官服的袖口,指节发白,颤抖着嘴唇:“你以为我是为了求权?!你告诉我,乱世之中,除了依附一个可能实现‘尚同’的强权,墨家的火种如 何不灭?秦法严苛,但它能使墨家弟子不再死于巷战,能让《墨经》中的篇章不再是空中楼阁!”
“火种?相里梁,你看着我的眼睛!墨家的火种,是‘兼爱非攻’,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胜宽被他激烈的反应震住片刻,继而反驳:“相里墨,不是已经丢掉墨家的魂了吗?”
相里梁颓然地靠在冰冷的廊柱上,听着两人粗重的呼吸和暖阁中的靡靡丝竹之音,他不禁悲从 中来。
良久,才声音微弱、近乎呓语:“......魂?你说得 对,我们早就丢掉了自己的魂。”
“我们人也计算尺寸、力臂,想着让机关更省力、让城墙更坚固......想着,或许可以让服役的民夫少累死几个。”他伸出官袍中的手,看着自己布满老茧和细微伤口的手掌,他惨然一笑:“可我骗不了自己。我们所有的努力,终究只是成为了大秦的攻城巧力。现在,连楚墨也要依附于方士了。”
胜宽看清了相里梁脸上的痛苦与挣扎,他也曾经为此悲伤过,他明白相里梁并 非麻木,而是深陷泥潭,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窒息。
胜宽望向暖阁之中探头向外 张望的林凤至,他心中理想的火焰并 未熄灭,反而从 林凤至身上找到了新的答案,他说:“相里梁,那不是方士。苏少府称她为神使,她身上也确实有很多神异之处。
“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你都听不进 去,你看着吧,你也会找到新的答案,和我一样 的答案。”
墨家思想,其实具有功利主义 的底色,强调使用价值和社会效益,偏偏林凤至的每一个动作几乎没 有间隔多久就见效了。
为民兴修水利、促进 粮食增产,以纺织机巧使周边黔首收入增加,因石磨辛苦而做水利石磨......桩桩件件,落实到了墨家念兹在兹的地方。
胜宽双手环保,自信开口:“你且等着吧,她怎么说来着?哦,实践出真知。用不了多久,相里墨也会和我们一样 。”
相里梁也望向暖阁,心中不由得 想,和你们一样 向那方士俯首帖耳,举杯敬酒吗?
第41章 一夜好眠。 翌日……
一夜好眠。
翌日 , 林凤至起床后先是感慨了一番骊山温泉的舒服,继而接过宫人递来的软树枝刷牙。每当遇到生活中的不便之处,林凤至就越发怀念现代。
然后下 定决心去改变。
她一边刷牙一边想, 牙刷很好做,用猪鬃毛或者马毛都可以做出简易的牙刷。
牙膏虽然麻烦一点 但也能做。左不过弄一些食盐、草木灰、茶叶、蜂蜜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
真正的难点 是防腐。
天然配方容易变质, 无法长期保存。
林凤至接过布巾擦了擦脸,精神满满地去找了墨家弟子们。
昨天苏少府的一番话让她想起来, 她之前 做的火药其实稳定性并不高, 杀伤力也很一般。如果要运用到战场之上, 那是远远不够的。
她到的时候,诸位墨家、农家弟子严阵以待。
除了她带过来的人,还有昨晚那位相里工师以及一些始皇帝安排给她的护卫。
“诸位早啊。”林凤至坐下 , 瞬间进入工作状态:“胜宽,还记得我在湘君祠用的火药吗?”
胜宽微微颔首, 当然记得。最初的时候,他留在柯珞人族地就是因 为林凤至承诺过会 告诉他□□,后来搞烟花的时候告诉他了,并且让他加入了做烟花的行列。
胜宽到现在都忘不了往里面加的松烟、生皂角、麻油、铅粉*, 然后天空就绽开了五颜六色的烟花。
他现在都还记得当时的心情,不可思议、魂悸魄动。
那些震耳欲聋的巨响、炫目刺眼的光芒、缤纷奇幻的色彩、刺鼻的硫磺味,甚至不留神被火星灼烧到皮肤的触感, 一幕幕犹在眼前 。
“当时的方子比较粗糙,很难进行运输和长期保存。现下 南方百越战事将起,始皇帝欲修灵渠将湘江与 漓江相连,保障粮草的运输。若是有火药相助,不光战事上可能快些结束,灵渠所耗费的人力也能少些。”
相里梁扬了扬眉毛, 意味不明地看向胜宽,意思是,这就是你 推崇的人?
这和他们相里墨有什么区别。
胜宽没注意到,专心地听林凤至讲解提高稳定性需要做的事情。
硝石精炼、木炭选控、硫磺净化,随后是配方的迭代更新 ,一硝二硫三木炭已 经是过去式了,硝石占比为七成的时候,爆速才会 得到显著的提升。
“火药的制造相当危险,一定要注意安全。”林凤至说。
胜宽点 了点 头。
林凤至又拿出一卷布帛,上面是她最近画出来的曲辕犁草图。
是的,她想改进农具。
秦代的农具主要使用的是直辕犁或更为原始的耒耜。这些农具结构简单,需要二牛抬杠才能牵引,回转困难,且无调节耕深的功能。尽管秦代许多地区已 经普及铁制农具,但犁具结构仍旧简单。
她想着,若是能够改变农具,也许会 像之前 在柯珞人族地那样,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升生产量。
见是与 农具相关的,许刍也围了上来,他看了会 儿,问道:“咦,这东西,似乎只用一人一牛就能驾驭耕犁转弯。”
不愧是与 农田打交道最深的农家弟子,林凤至赞许地看了他一眼。
许刍伸手指了指图上不明白 的地方:“这又是做何用的?”
许刍指的地方正是曲辕犁的犁评和犁建的部分。
“这是楔形木块,用来调节耕深,有些类似于墨家的机关术。”
“辕曲如弓,也是墨家机关术?”
秦代木工以直材为主,曲木工艺尚未成熟,也无怪乎他会 问。
“算是。”林凤至说道,反正她能做。
相里梁又默默看了胜宽一眼,你 们楚墨有多少惊喜是他不知 道的?
许刍忽然皱了皱眉,他指着曲辕犁上的细长曲辕:“神使想必没有亲自耕种过吧,这个部分在深耕时,绝对会 因 为横向扭力而折断。而且铁的用量看起来比直辕犁要多得多,寻常人家只怕用不起。
“用犁耕田,最重要的是破硬土和省力。这曲辕犁太过轻巧,若是真用上了,只怕容易飘犁,铧尖滑出地面,反倒是适得其反了。”
林凤至挠了挠头,她确实没有实地地耕种过,也没有想得那么深。在她的印象当中,曲辕犁能用一牛代替二牛,大 幅度降低农业的生产门槛,从唐代研发出来之后就延用千年,难道还不能证明它 的普适性吗?
她的心当然是好的,只是脱离了实践,有些过于想当然了。
也是在许刍的质疑中,她慢慢地想起来,曲辕犁又名 江东犁。它确实是唐代农具改革的巅峰之作,但它 适配的田地是南方水田,而非北方的旱地。它 是江南移民改造北方犁具,适应水稻耕作的典范。
南方的水田湿润黏重,曲辕犁的曲面犁壁能有效翻覆土块,形成稻田糊泥层。北方主要的农耕区域在黄河流域,多为疏松黄土,深耕的需求大 于翻土。曲辕犁曲面犁壁的翻土功能在干土中形成过大 的阻力,反而降低了效率。
此外,南方水田零碎,曲辕犁短曲辕加上灵活的犁盘可以在田埂间快速转向。北方平原大 田连绵,直辕犁深耕效率更高。
历史也验证了曲辕犁在北方的推广失败。
在唐朝时,朝廷曾经在洛阳推广曲辕犁,结果是“民多弃置,复用旧犁”,而这样做的原因是“土燥辕折,牛力不逮”。
元代王桢在《农书》中记载,北方尝试给曲辕犁加装双牛轭,但因 力矩失衡导致“犁跌伤牛”,最终还是回归直辕犁。
综上,正如《农书》所言,犁有南北,器各有宜,强合则两伤。
在林凤至思索的间隙,许刍等人也没闲着,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曲辕犁的好处和适用场地,墨家众人也默默商讨是否能将曲辕犁复现。
“你 说的对,曲辕犁确实不如直辕犁能适应北方大 片的平原旱地。”林凤至暗自警醒,自己不能想当然地直接拿出跨时代的东西,还要考虑到是否能与 秦代适配,能否提高秦代的生产力。
就拿曲辕犁来说,现在拿出来能提高生产力吗?当然可以,但是现在经济、政治、乃至农业的重心都在北方,她拿出的曲辕犁,起码要等经济中心南移后才能发挥出它 最大 的功效。
之前 的也就罢了,之后拿出的东西一定要慎重。
由此,林凤至在心中将念念不忘的水泥暂时搁浅。
“我没有考虑到南北的差异,曲辕犁更适合南方水田的耕作。恰如我们柯珞人族地的田地就很时候用曲辕犁。”林凤至承认错误,又说道:“那在做出曲辕犁的基础上,我们试着改良现在所用的直辕犁,让黔首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相里梁久居秦国,见过黔首耕地,自己也下 地过。此时见到曲辕犁的图纸,灵光一现:“把直辕犁的辕头做成微微弯曲,再加上曲辕犁的活动犁盘不就能提高直辕犁的灵活性了吗?”
林凤至摸着下 巴看了看,脑海中已 经勾勒出直辕犁·改良版的模样:“可以可以,直辕犁需要两头牛抬杠牵引,咱们再将辕长缩短一些,减轻重量,是不是一头牛就能进行牵引了?”
其余人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曲辕犁的犁铧上方有圆形的犁壁,这是不适配北方旱地的,若是做成弧形如何?”
“还有这铧尖,原本直辕犁的铧尖角度大 ,面对硬土容易磨损,若是做成小角再加厚,那这块锻铁能用的时间就加长了,如此一来,岂不是减轻了黔首的负担?”
“还有这里,”胜宽点 了点 曲辕犁上的牵引点 :“可以借鉴,分散牛肩上的压力。”
林凤至边听边总结:“也就是说,还是要保留直辕犁的主体结构,以轻量化辕体、低阻力牵引和强化碎土为核心。”
她又重新 在布帛上画下 改良版直辕犁的图样,边画边调整:“好了。
“不论是曲辕犁还是改良版直辕犁,我都要。大 秦疆域辽阔,南用曲辕犁,北用改良版直辕犁,黔首都有美好的未来。这只是初版的图样,做的时候哪里有不合理、谬误的地方我们再改,此事就由相里工师负责,若是需要什么人手、材料,只管开口 。”
相里梁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旋即领命:“唯。”
农具的问题告一段落,她又召来许刍等农家弟子,问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在柯珞人族地呆了那么久,你 们觉得面食好吃吗?”
许刍一愣,回味起了面条的劲道、包子馒头的暄软,喉头滚动了一下 :“自然是人间美味。”
“那为何从湘山一路走来,收割了粟、黍之后,没人种冬麦呢?”
早在战国时期,关中地区就开始有人种植冬小麦,但尚未普及。要说大 规模开始种植冬小麦,还得到西汉武帝时期。
为什么呢?
许刍答道:“神使,我们在柯珞人族地喜欢吃小麦,是因 为有石磨将其磨成面粉,进而做成其他美食。甚至后面还有水力磨盘来磨小麦。但是关中、关中并未有那么多的石磨。麦饭割嘴难咽,若非是贫苦人家,谁也不愿意去吃麦饭。”
“石磨不必担心。我只担心麦种够不够、好不好,能不能扛过冬天。若是真能种上冬麦,收割粟、黍之后,这青黄不接的日 子,也有盼头了。”
在座之人尽皆动容,连护卫也有所感怀。
“好吧。”许刍咬了咬牙:“若是种植冬麦的黔首能得些许好处,我想他们会 更加心甘情愿地去做。来年也能有更多的麦种可以选择,神使,你 以为呢?”
林凤至颔首,她说:“我会 与 陛下 商议。”
她感觉问题不大 ,在族里的时候,始皇帝哪日 不整点 面食?再说种植冬小麦最终富裕的是他的国库,大 规模推广之后,能收上来的税收有多少,想都不敢想。
粮食的品类选择多了之后,能活下 来的黔首就更多了。
利大 于弊。
始皇帝会 怎么选显而易见。
第42章 众所周知,始皇帝非常惜……
众所周知 , 始皇帝非常惜命。当然,准确来说是极度渴求长生。
所以,当林凤至的 诉求带到咸阳宫时, 惜命的 始皇帝正在自己的 寝殿悄悄地做五禽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