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惠民堂
秦杳离开苍北,秦家军也迅速撤出苍北,三十几万秦家军一夜之间汇聚柴陇关,黑熊将军率五万秦家军留守柴陇关,给秦家军断后争取时间,宋怀舟和关裕带领剩下的秦家军跟池永松的十五万大军汇合,一路朝着飞鸿关去。
秦家撤出苍北,消息飞快的传遍了东堰国上下,然而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时刻关注着苍北形势的呼延桀。
机会就在眼前,呼延桀当即召集了朝中大臣议事。
北越王庭。
呼延桀坐在龙椅上,穆澹站在下首第一位,身后是满朝文物。
“秦家军已经退出苍北,现在是最佳进攻时机,孤主意已定,三日后兵发天门关,拿下苍北。”呼延桀的语气里是掩藏不住的跃跃欲试,他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很久了,他有预感,这一次,他北越铁骑,必将踏上苍北这片土地!
北越国重武,满朝上下十之八九都是武将,此时呼延桀宣布这个计划,他们纷纷应和。
“启禀王上,昨日下面的人来报,此次征兵,总共征兵八十万,加上边境的三十万大军,一共一百一十万大军,微臣以为,如今苍北没有了秦家军,此仗对咱们来说易如反掌,用来练兵是极好!”
说话的是巫马容的嫡子巫马昀,巫马容死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位,同时也继承了对秦家军的仇恨,他发誓要给父亲报仇!
巫马昀比巫马容聪明,他是巫马容培养的接班人,从小熟读兵法,并且功夫卓绝,不过二十五六的年纪,看上去却成熟稳重得很,他战场经验不丰富,但是胜在理论出众,他深知没有战场经验的士兵算不得真正的将士,在真正的战场上,这些人就是去送死的!
若是面对秦家军,别说八十万,就是一百万,这些也都是新兵,在秦家军那里,根本就不够看,所以需要为日后对上秦家军做准备。
王上跟秦家的仇不共戴天,他们日后势必是要对上秦家军的,所以要在他们真正跟秦家军交手之前,将这八十万大军磨练成一支精锐部队,训练少不了,但是却没那么多时间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在战场上学会成长!
巫马昀的话音刚落,站在他前面的赫连震就站了出来,说道:“巫马昀所言极是,微臣已经打听过了,现在驻守苍北的驻军不过五万,都是东堰朝廷的残兵,用他们来练兵,正好!”
赫连震是刚被呼延桀请回来的,他本已经隐退多年,在家过着退休养老的生活,可是呼延桀一连三封亲笔信,他不得不出山。
而且他曾经这巫马容是好友,年轻的时候一起在战场上浴血杀敌攒下汗马功劳,本想安度晚年,现在巫马容命丧苍北,于情于理他都要为好友报仇!
“王上,微臣有一个提议,还请王上应允。”赫连震说道。
呼延桀沉声道:“赫连将军但说无妨。”
“此番东堰国大乱,是咱们入主中原的大好时机,微臣以为,咱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还请皇上请得荣老将军出山坐镇后方。”
当年北越的三个传奇人物,一个是巫马容,一个是他,还有一个就是荣戚扬,他们跟秦家军交战的那些年,是秦家军实力最鼎盛的时候,那时候,你争我夺,攻城略地毫不含糊,秦家军让他们吃尽苦头,他们也没有让秦家军好过!
“苍北只是咱们的第一步,想要深入中原腹地,必须有强大的兵力支持,有荣老将军在,大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定会是一个飞跃!”
他跟荣戚扬并肩作战多年吗,深知荣戚扬在统兵、练兵这方面的能力,早些年荣戚扬训练出来的北越大军,实力可是跟秦家军不相上下的!
那时候的北越铁骑才是真正的铁骑,是一把真正的,可以插入战场的尖刀!
赫连震的话说完,殿内一时间议论纷纷,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大家是视线纷纷落在他身上,眼神里带着怀疑和困惑。
谁不知道荣老将军之所以隐居山林不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跟王上不和,当初退出朝堂的时候便扬言,今生绝不会服从呼延桀的管束。
至于是何原因,却是谁也不知道,大家众说纷纭,到最后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便不了了之了。
荣老将军隐退之后,朝堂上便没有人再提起他的名字,在大家心里,他心照不宣的成为了一个禁区,如今被赫连震陡然提起,大家都吸了一口冷气。
众人纷纷看向坐在上头的呼延桀,果不其然,呼延桀的脸色变了,虽然仍旧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他现在心情很不好!
赫连震不是不会看脸色,相反,他很是能洞察人心,否则他绝不会说出今日这话,见呼延桀久不开口,他斟酌片刻后接着开口道:“荣老将军毕生所愿就是击溃秦家军,替咱们北越在东堰国的土地上占据一席之地,这些年荣老将军一直挂心着,还请王上可以成全。”
“赫连将军如何能知道荣老将军心中所想?”赫连震话音落下,就有人站出来质疑。
但赫连震丝毫不慌张。淡定的说道:“前些时日老将军生病到王城就医,本将军与其偶然遇见,闲暇之时聊起当年的事,老将军满腹遗憾,所以今日,微臣斗胆,请王上成全老将军!”
其实赫连震的话已经是在给呼延桀台阶下了,在场的认谁都不能否则荣戚扬在战场上的能力,若是他坐镇,胜率可大大提高,呼延桀若是聪明,便知道顺着这个台阶下了。
只是赫连震没有等到呼延桀的回答,站在一边一直没有开口的穆澹站了出来。
“王上,微臣以为,赫连将军所言有理。”
穆澹此言一出,他明显瞥见了呼延桀眼底一闪而过的诧异。
“微臣这几日正好有些事情想要请教荣老将军,若是王上允许,微臣愿意替您拜访荣老将军。”
他看出了呼延桀的为难,既然他拉不下这个脸,他去也是无妨的,最后能达到目的就行。
穆澹话说到这个份上,呼延桀再端着就说不过去了,“孤修书一封,你替孤转交给老将军。”
呼延桀准备再次出兵的消息是跟秦家军撤出苍北这件事一起传到闫曜梁耳朵里的,彼时的闫曜梁,正在御书房大发雷霆!
高迁和代山南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多看闫曜梁一眼。
“大言不惭!”闫曜梁啐了一声,愤恨道,“不过是他温照凛的一条走狗,也敢跟朕谈条件,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在听到代山南转述的那些话之后,闫曜梁当场久来了火,他何时受过这样的轻蔑?
“皇上息怒,祝伯夷不愿弃暗投明日后有得他后悔的,等皇上拿下了温照凛,到时候再跟他算这笔账也不迟。”代山南顺着闫曜梁的话往下说,但他心里想的确是,但愿皇上不会治他个办事不力之罪。
“哼!”闫曜梁冷哼一声,重新坐回了龙椅上,沉着脸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半响,他才开口:“今日朝堂上那些言论,你有和看法?”
闫曜梁问的时高迁,高迁心里有数,闻言忙开口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银钱不是问题,汴京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城内的富商多如牛毛,他们拿出十之一就能解了大军粮响的问题。”
去年西南王叛乱,南方形势不稳,导致各地粮食减产,朝廷征不上来粮食。
其实国库向来充盈,但是现在却还是要开始精打细算的过日子,产粮的几个大省都在南方,如今南方被温照凛占着,日后朝廷能征收上来的粮食会越老越少,他们从现在开始,就必须以长远计。
“说得轻巧,他们会愿意自己把银子掏出来?”闫曜梁并不是很看好这个法子。
但高迁既然提出来了,自然就有应对的法子,闻言他接着说道:“请皇上相信微臣,微臣不仅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出银子,还能让他们源源不断的拿出银子。”
“三日之内,微臣必定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案。”
其实着法子也简单,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却最低,很多人看不上他们满身的铜臭味儿,越是有钱的富人,越是想要摆脱这样的身份,提高自己的社会的地位,只要拿准了他们这样的心理,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
高迁说到做到,三日之内,竟然筹集了三百万两白银,并且这只是从汴京城内筹集的,还没有算上别的地方的。
看着这白花花的银子,闫曜梁简直不可置信。
但银子都摆在面前了,由不得他不信。
“皇上,三个月之后,还会有这么多银子进帐。”高迁波澜不惊,说起三百万两白银就好像说三钱银子一样。
“当真?”闫曜梁问道。
“微臣不敢撒谎,日后每个隔三个月,都会有进帐。”
“爱卿是如何做到的?”闫曜梁好奇得很。
高迁闻言,道:“办法很简单,微臣用官府的名义创办了惠民堂。”
“惠民堂,有何用处?”
“皇上可还记得,微臣跟您提过的要广开科举之门,招纳天下贤士之事?”
“记得。”闫曜梁点点头,现在科举选拔的人才比较单一,所以他们商量之后,决定开放政策,准许各个阶层的人参考,“不是已经定在了今年秋天昭告天下吗?”
“不错,微臣就是借了一点皇上的恩惠,办了这惠民堂,只要那些商户每三个月缴纳一定数量的银子,连续两年,便可获得一份恩准,我朝等级森严,不论是商人还是商人之子,皆不可参加科举,但若是有了这份恩准,凡商人之子,也可参加科举,如此,一来丰盈了国库,二来替皇上招纳了能人贤士,据微臣了解,商人之子里,不乏有饱读诗书之人,其中有能人将士也不一定。”
其实高迁此举已经有先斩后奏之嫌了,但是放开科举又是已经定下的事情,他也不算僭越,而且这其中得到的利益,是源源不断的!
谁都想往上走,不会有人甘心做一辈子的商人,谁不想自己有钱又有权呢?
不得不说,高迁的这个法子闫曜梁根本无可挑剔,惠民堂的存在,也不仅仅只是收纳银钱这么简单,闫曜梁不傻,他知道高迁肯定还有别的打算。
只是他现在不想过问,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西南的温照凛和秦杳,“高迁。”
闫曜梁的语气变得有些严肃,高迁闻言郑重的回答道:“微臣在。”
“朕有件事,需要你亲自去办,不可由他人接手。”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高迁在听到这话的一瞬间心中变警惕了起来,说老实话,他是不愿意接手这样的任务的,他虽然是闫曜梁的心腹,可是他也知道,知道得越多死得越快的道理,他给闫曜梁出谋划策,但不愿意替闫曜梁办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
可是闫曜梁已经开口,他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微臣一定不负皇上所托。”
高迁在御书房足足呆了一整个下午,从里面出来的死后,他后背都是冷汗,风轻轻一吹,就冷得他打寒颤!
他一直都知道闫曜梁阴狠,在背后算计被人得手段一绝,但是却没想到,竟然......
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看不懂闫曜梁,他用二皇子算计秦杳的事他就没有料到,他也是后来才明白过来的,闫曜梁心机之深,想要算计一个人,那么被算计的那个人,可能连自己什么时候走进全套的都不知道!
秦杳不就是隔活生生的例子吗?
想到闫曜梁方才在自己耳朵边说的那些话,高迁心尖尖儿都在发颤,他出入朝堂十几年,这一刻他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的看懂闫曜梁这个人!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他再一次深刻的感知到了!
第95章 祝伯夷的报复
温照凛和秦杳一行人是悄悄到阙州城的,没有惊动任何人,所以当祝伯夷半上午哈欠连天的出现在府衙准备处理公务的时候,意外的看见了坐在那把椅子上眉头紧皱的男人。
“你——”也不知道是惊喜多一点还是惊吓多一点,祝伯夷嘴巴大张,完全能塞下一个鸡蛋,“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概是惊喜多一点了,他飞快的平复了自己激动的情绪,自觉的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坐在了温照凛下首的空椅上,整个人慵懒的靠在椅背上,双手环抱在胸前,悠哉悠哉的看着温照凛,浅尝了一口还烫嘴的茶,然后悠闲的开口:“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让人去迎接你和王妃啊。”
其实他内心的想法是——早知道温照凛要回来了,前两日他就不该那样努力干活,有些活儿留到今日温照凛回来再干也是可以的。
温照凛对祝伯夷的话充耳不闻,头也不抬的处理公文。
不知道祝伯夷是这些日子憋的还是故意给温照凛找不痛快,也不帮忙,但他也不闲着。
“不是说小团子病了吗?我还以为你们还要过些时日才回来呢,不过你放心,连夜让人给你做的匾额已经做好了,午后我便让人送到你府上,路沧雪那老头儿走之前亲自提的,说实在的,那老头儿虽然顽固了些,但那字是写得相当不错!”
“回头我也找他给我整一个,这才符合咱这身份不是!”
“你什么身份?”温照凛冷不丁的开口,微微抬头看着祝伯夷,“你要是太闲,就帮着把这些东西处理了。”
这些东西,说的自然是那堆积成山的公文了。
但祝伯夷已经自动忽略了他的后半句话,逮着前半句跟温照凛胡侃:“我什么身份?你可别小瞧人,我劝你最好是对本公子好一点,得罪了我小心我带着你的家当投奔那个狗皇帝,到时候!哼哼!”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呢!可比你这反贼地位高多了!”
机会难得,他怎么也得把这几日的怨气发泄在了温照凛身上才行,不然他不能知道自己这些日子都遭了什么罪!
但是温照凛显然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白了他一眼然后低下头继续处理那个各地传来的公文。
祝伯夷气结,没有刺激到温照凛他心里很不甘心。
然而正在他想着接下来要怎么才能气到温照凛的时候,温照凛又不打招呼的开口了,“到时候本王入主汴京城,第一个就办了你,然后拎着你的脑袋去给师父上香,告诉他我已经替他清理门户了。”
“我看你有没有脸去见他老人家。”
呃......
论杀人诛心还得看温照凛,他比谁都知道祝伯夷对养父的感情,祝伯夷一直铭记着祝济元的养育之恩,当年师父仙逝,祝伯夷足足颓废了一年才振作起来,那一年温照凛可是累坏了,一边要筹谋刚有点起色的计划,一边要想尽法子宽慰祝伯夷,简直身心俱疲。
温照凛和祝伯夷之间,已经不能称之为友谊了,是可以托付后事的交情,堪比手足,他敢把自己全部身家压在祝伯夷身上,所以他知道闫曜梁想要在祝伯夷身上下功夫的时候,他脸眼皮都没眨一下,因为他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
祝伯夷这人,该怎么说呢,要手段有手段,要脑子要脑子,要心机有心机,这样的人本该是锋芒毕露,受众人瞩目的,但是他却甘愿掩其锋芒,转于幕后,帮温照凛解决一切的后顾之忧,心甘情愿的为他做事,并且每件事都做得漂亮,不留任何后患。
当然他不可能只会做这些幕后的事情,冲锋陷阵的事情,他一样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多次跟温照凛出生入死,救他于水火。
所以祝伯夷想用闫曜梁来刺激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样的威胁,还不如他说他要休息一个月来得大!
温照凛不再说话,低头继续眉头深锁。
祝伯夷烦闷得很,今天不气一气这人,他一天都吃不下去饭了!
所以说祝伯夷聪明呢,看见温照凛深锁的眉头,余光瞥见了外头照进来的日光,随后突然计上心来,他站起身随意的拍了拍衣袖,漫不经心的说道:“今日天气不错,我出去晒晒太阳,你面前这些处理完了叫我一声,我让人接着给你送来。”
虽然他不顾温照凛吃人的目光,挥一挥衣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不能算离开,他让人给他寻了一张躺椅和一些民间话本,边上还放着吃食茶水,放在了外面的树荫下面,他躺在那里刚刚好,沐浴着春日的暖阳,树荫替他带走了阳光的尖锐,落在他身上的,只剩下一片柔和。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最好的是,这个位置,温照凛在屋子里抬头就能瞧见!
一个忙成狗,一个悠闲的看话本。
相似小说推荐
-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发财知柿) [现代情感] 《看见未来厄运,国家追着我喂饭》作者:发财知柿【完结+番外】起点VIP2025-10-07完结现代言情都市...
-
苍山雪(墨书白) [古装迷情] 《苍山雪》作者:墨书白【完结】晋江VIP2025.09.30完结总书评数:131415当前被收藏数:110776营养液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