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将月去)


孙氏是没听过这种吃法,不过还是应了,“成,我和你爹这就去。”
孙氏让萧大石去摘荷叶,她挖土去,萧大石怀疑能不能吃。
孙氏道:“你管能不能吃,又不是给你吃的,赶紧摘荷叶去。”
萧大石嘴上嫌费事,脚下麻溜去了河边,俩人做这些的功夫,林秋然把鸡腌了腌,又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土坑,垒了几块石头做窑,打算一会儿在这儿烧鸡。
俩人一块回来的,孙氏问要帮忙不,林秋然摇摇头,就先在鸡上裹上一层荷叶,然后又糊上一层黄泥,这样就差不多了。
烧还不能用火,得烧炭,所以窑里是先烧木头,火快熄了把鸡放进去,看着别让木炭烧光。
她在外头做这个,孙氏是在里面做晚饭。她分了两样,她和萧大石吃两样米的粥,给林秋然单独做了米饭。
这事林秋然说过几次,却也无济于事,既然做自己就吃呗,怎么说都是一番心意。
太阳落山,荷叶鸡也好了,林秋然给扒了出来,怕烫手还得等了一会儿,才把外面的泥块给敲开。
一敲开就闻到了鸡肉香味,再把荷叶撕开,里面鸡皮已经被烧得发黄。
林秋然把荷叶鸡撕了撕端上饭桌,但孙氏和萧大山一口没夹,这鸡是孙氏给林秋然买的,她和萧大石又不需要补身子。
林秋然夹了个鸡腿,鸡肉酥烂香糯,吃着还带一股荷叶的清香,“爹娘,你们也吃些,现在天热放不久,给我留个鸡腿明天早上吃就行。”
孙氏点点头,这才开始夹肉,不过吃的也都是鸡头、骨头多的那些,再让说什么都不吃了。
等以后日子好了,会吃的。
林秋然晚饭吃饱了,吃完还在附近溜达转了几圈,次日一早,她没急着起来,鱼做好赶在中午前过去就行了,再说也得等萧大石捞鱼回来。
林秋然没听孙氏说过,以前靠捕鱼为生,她以为萧大石捞不到了,“爹,今儿咋样?”

萧大石:“嘿,捞了八条。”
林秋然低头看了眼肚子,这都连着好几日捞到鱼了。这孩子没准儿还真有点福气,至少每日不愁吃。
孙氏和萧大山去收拾鱼了,林秋然就去调面糊,一会儿准备炸鱼。
这两日做菜炸东西用的油多,她嘱咐孙氏今儿回来买一些。
孙氏道:“这不还有吗,就炸了两三遍,又不脏,接着用就是。”
林秋然道:“娘,自家吃不讲究,可往外卖不成。最多炸个两三遍,总用油就坏了。剩下的可以留着自家吃,炒菜快些吃完是没事儿的。不然到时候客人吃坏肚子找上门了,钱没赚多少都得赔了去。”
如今家里万事都听林秋然的,孙氏也只能听话。左右是赚钱的,买些油就买些。
鱼要先炸再炖,鱼肉改花刀挂两遍面糊,挂完抖一抖,炸出来的鱼就开花,形状比起自家做的煎鱼好多了,炸鱼还能定型,炖出来还是一整条,一点都不散,不仅如此,颜色金黄,汤汁是浅褐色,鱼身上面撒着葱段和蒜段,也算色香味俱全。
怕卖不完,林秋然没敢把鱼全做了,就做了十条,剩下的养在水桶里。
二人临走之前林秋然嘱咐,“娘,你们中午在县城买些饭菜吃,别光饿着。我今天也不给你们留饭了,要是还饿着,就得饿一天。卖不完就回来。”
昨日卖得好,也许是头一回新鲜的缘故,今儿未见得能卖成啥样。
孙氏点点头,“你在家歇着就行,园子里有草也不用管,等我和你爹回来再除。家里没啥肉了,你把剩下的鸡肉吃完,晚上回来我再买点猪肉回来。”
林秋然点点头,看着二人把装着炖鱼的木桶搬上板车,用绳子绑好,然后一起推着车走远。
她回屋看了看鱼,还剩七条,在水桶里还很欢快。林秋然放了心,去洗了些葡萄吃,酸酸甜甜的,还挺好吃。
坐了一会儿,她把瓜冰到井水里,等孙氏和萧大石回来也能吃。做好这些,林秋然就出门了,总靠卖鱼可不成,她想问问谁家办事儿要厨子,要是不成,帮工也行。
萧家村住着的多少都沾亲带故,萧大石的兄弟因为十几年前老人太过偏心,关系就断了,萧寻出殡也没来。
跟萧家关系不错有李家的于婶儿,就住萧家隔壁,林秋然打算去问问她。
林秋然去园子里摘了两个小南瓜,去别人家里总不能空着手上门,带着东西,她敲了敲李家的门。
于婶儿开的门,“秋然来啦。”
于婶儿带着林秋然进屋,还给她倒了杯水,“身子咋样?”
她已经知道林秋然决定把孩子生下来了,就是这阵子受打击,于婶儿怕林秋然受不住。
林秋然点点头,“挺好的。”
于婶儿笑着点点头,“那我就放心了,你公爹和你娘性子好,留下未必没有改嫁好。”
林秋然笑了笑,“婶子说得对,我以后就想好好过日子,今儿过来就是想问问,村里谁家办席面缺厨子的。前日萧寻白事,婶子也尝了我的手艺,若是能接些活儿,家里也轻巧些。”
想起那日,于婶儿的确记忆犹新,饭菜好吃不说分量也足,村里人都说萧家不错。
于婶儿想了想说道:“我帮你问问吧,只不过喜宴怕是不成,你夫君没了,都忌讳这个,那若白事啥的,你肚子里又有孩子……”
于婶儿又怕林秋然忌讳。
林秋然摇摇头,“无碍,我不怕这个,若是有人家需要,还劳烦婶子帮忙问一问。”
于婶儿点了点头,“好,我给你问问。”
林秋然目的达到,也不多叨扰,告辞离开。于婶儿送了送,心里忍不住道了声可怜,才嫁过来男人就没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林秋然回家后热了个午饭,米饭鸡肉,简单吃了几口。
吃过饭她回屋里,因为原身嫁过来不久,所以屋里还算干净,就是土房子,上头是木梁,也没做天花板,屋里黑漆漆的。
林秋然没住过这样的屋子,床板子也硬,天有些热,她好不容易睡着,睡醒一头汗。
去井边洗了洗,林秋然就去门口等着了。等到太阳微微西沉,孙氏和萧大石推着板车回来了。
坐在村头的几个婶子问二人这两天总出门干啥去,孙氏笑着说:“出去看看,还没秋收,闲着也是闲着,看看能不能去县城找点活儿做。就是难做,还没啥钱。”
孙氏说完,众人露出了然的神色,还提醒俩人注意身体,别太过劳累,“家里都指望你俩,可不能倒下。”
萧家少了个壮劳力,又决定把孩子生下,萧大石和孙氏可不得多想法子。以前萧寻在,还能打猎,现在难呀。
孙氏应付了几句就回家了,把车推进家里,林秋然赶紧把门关上。
林秋然把木桶掀开,里面鱼已经卖光了,俩人还把木桶勺子刷干净。旁边用布蒙着秤和称鱼的小篮子,这篮子是藤条编的,鱼放进去正好把汤汁沥干净,这个时代没有塑料袋,就用这个,来买鱼的都带着盆碗,倒也省事儿。
除了这些还有一条五花肉,用树枝串着,掂着有两三斤重。再旁边是一个大坛子,是林秋然要的油。
孙氏朝林秋然笑了笑,压低声音都盖不住她语气里的欣喜,“秋然,今儿鱼也都卖光了。卖鱼总共卖了三百四十八文,油买了十斤,花了五十文,这个肉花了二十文,还有二百七十八文。对了,饭也吃了,吃的包子。”
孙氏把钱袋子拿出来,一堆铜板还怪响的呢,“秋然,钱给你。”
林秋然笑了笑,把钱袋子收下,然后拎着五花肉进屋,这肉颜色漂亮,孙氏都是挑的好的,若是不红烧了,都对不起这猪。
她去菜园子薅了几根葱,又从家里翻了些大料花椒,切肉的时候,林秋然和孙氏道:“家里花椒大料也快用完了,若是还做鱼,明天得去买一点。”
孙氏点点头,“我明儿买。”
林秋然道:“娘,我今天去了于婶儿家里一趟,问了问有没有谁家办席面,需要厨子的,若是有我就过去。”
孙氏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也行,这鱼也不是天天有,到时候我也跟你一块儿去。”
林秋然道:“若是县城有人打听,你也帮我留意着。”
她说着话,手上却不停,把五花肉煎了煎,然后把煎肉的油盛到油罐子里。
这样做的五花肉肥而不腻,不过这个时代缺肉吃,大约还想吃腻的,但林秋然不成。
等炒了糖色后,林秋然把肉炒均匀,她也不喜欢吃香料味重的,少放了一点花椒大料桂皮,调料用的是盐少许糖,酱油和大酱,还往里面放了几个葡萄粒,这样炖出来的肉会软烂一些。
热水一浇,锅盖盖上炖个半个多时辰就成了。
小火慢炖,大锅做饭更有锅气,随着炖的时间越来越长,香味儿也出来了。
晚上还是林秋然吃米饭,孙氏和萧大石吃粥。两斤肉炖了小盆红烧肉,色泽金红,躺在盆子里好似玛瑙石。
孙氏是把肉放到林秋然面前,她和萧大石前头就一个拌黄瓜,还有一碟子咸菜,孙氏事先说了,“你吃,我和你爹不想吃,昨儿刚吃了鸡肉。”
林秋长给一人夹了两块,“爹娘,你们尝尝这肉怎么样,若是哪日捞不到鱼,我看看能不能做些肉去卖。”

第七章 席面试菜
给人做席面得看有没有人办席面,村里喜宴白事请人,其余的多是自己做,林秋然的夫君没了,肚子里还有个孩子,机会没有别人多,所以目前还是以去县城卖烧好的菜为主。
孙氏是本来不打算吃,闻言夹起来尝了尝。炖肉她做过,不会买五花,多是买后腿肉,肥多瘦少,也用大锅炖,炖起来肥肉软,瘦肉却有些柴。
但是都少油水,还是能一下吃好几块。
林秋然做的这个不一样,肉到粥里,酱汁和油光在粥中泛出油花。孙氏尝了尝,这咬下去就糯得黏牙,尤其是瘦肉,以前她炖总是硬,她还更喜欢吃肥肉,今儿的却不一样,感觉这瘦肉比肥肉还好吃。
再咬了小口肥的,入口就化了,肥的好像还是比瘦的好吃,这回孙氏把肉全放嘴里,猪皮糯得很,软耙耙的,孙氏道:“他爹你也尝尝。”
林秋然切的肉炖出来两根手指宽,肥瘦相间,夹着颤颤巍巍的。萧大石直接一口吃进肚,吃完他眼睛一亮,“是好吃!”
林秋然道:“你们多吃点儿,做得多,我一个人也吃不完,放到明日就坏了。”
孙氏:“你吃就行了,我和你爹不爱吃。”
肉那么多呢,林秋然给他们一人夹了四块,孙氏想夹回来,林秋然抱着盘子躲,“剩下的我吃就行了。”
有肉,萧大石饭吃得更香了,以前一晚上也就喝一碗稀粥,今儿连喝三碗,最后肉汤都拌在粥里。
孙氏吃得也不少,吃完拍了拍肚子,眼睛眯起来。
林秋然看二人吃完了,她道:“娘,你们今儿在县城吃的什么呀?”
这俩人哪像是吃饱饭回来的。
萧大石一愣,孙氏眨了眨眼,“就吃……吃的包子呀。”
林秋然:“吃几个,什么馅儿的?”
孙氏笑着道:“肉的,我和你爹一人吃了俩呢。”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到底吃几个,别让我查账。”
本来下午听孙氏说吃了包子她还挺高兴,结果却是这样。
萧大石低着头,孙氏也低下头,讪讪道:“买了三个素的,你爹吃俩我吃了一个,不过当时真的吃饱了,一点都不饿!”
林秋然叹了口气,本来推车去县城就辛苦,就吃素包子,孙氏还就吃一个,一个大人,就吃那么点饭哪儿能受得住。
林秋然看孙氏,回屋数出十文钱,“娘,这些是明日吃饭的钱,得全花完了。”
孙氏:“这太多了,你上回给的还没花完呢。”
昨儿剩十七文,可是全给她了。
林秋然道:“昨儿给了你也不花呀,以后在外面吃好点儿,不然我也不管家了,咱们各过各的,我也懒得管,鱼也不卖了。”
孙氏心道那哪儿成,林秋然在家里做,累不着。他们两个跑远点儿卖,折腾是折腾,但还是比种地轻巧。
再说也得为日后打算,他们若是哪一日走了,林秋然和孩子得多留点钱傍身。这两天赚半钱银子了,比萧家一年攒下的都多。村里人出门做苦力活,一日才十文,偶尔还八文,这么好的赚钱路子孙氏舍不得。
孙氏:“鱼得卖呀!”
看孙氏急,林秋然就道:“那就听我的,这会儿天热,我又要做鱼,没法给你们带饭。等过些日子天凉快了,提前一晚做出来,再给你们带些饭。想省钱可以,但不能糊弄。”
萧大石看孙氏还想争辩,赶忙拉了一把,“你就听秋然的吧。”
他又不傻,听得出林秋然是为了他们两个好,那就记着,他们两个多活些日子,也能多帮衬点。
孙氏讪讪一笑,“娘也不是不听你的……以后肯定不了。”
孙氏也知道林秋然是惦着她。
林秋然道:“娘,你们俩也别让我成天操心你们在外吃啥。”
吃过饭,林秋然回屋把钱放到一块儿,金镯子和耳钉她称过,差不多一两三钱,换成银子能换十三两多。卖灵芝十两,萧家和她从前存的五两多,如今将将三十两银子。
若是在县城,她也能去卖,中午还能回家吃,肯定比在外面吃得好。就是不知道县城像样一点的宅子多少钱,估计得好几十两,照着如今一日二百文赚,那还得好几个月,还是河里日日有鱼的情况下。
林秋然把银子都藏好,如今她有两个多月的身孕,她是盼着到六个月之后,能住进城里,也省着大个肚子来回跑。
但这个急不得,林秋然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先睡吧。
次日一早,萧大石又去河里,这回捞了两篓子鱼,三十多条,不过是鲫鱼。一条一斤多点,比鲤鱼小得多。
萧大石知道鲫鱼刺多,价钱还便宜,多是炖汤喝,他怕这个做不成。但林秋然高兴,鲫鱼鲜美,她道:“爹,这个也能做。”
明儿可以做蒜香鲫鱼,小是小了点,不过胜在鱼多。
新捞的养在桶里,昨儿的宰了下锅炖。鱼炖好后,就由俩人拉到县城去卖,孙氏觉得这鱼卖得贵,可县城的人还觉得便宜呢。味道好是首要的,这样的一条红烧鱼,在饭馆酒楼里怎么也得一钱银子,可是从萧家这儿买,还是少了内脏的,几十文就成了,又不常吃,也舍得。
等二人一走,林秋然坐着歇了会儿,中午简单吃了个饭。收拾好刚睡下没多久,她听见大门被敲了敲,起身去开门,一看是于婶儿。
林秋然赶紧把人请进来,于婶儿道:“我就不进去坐了,就几句话。昨儿我帮你问了问,我娘于家庄里有人家里办白事儿,死了是个老头子,六十多岁,喜丧。以前是个木匠,留了不少钱,家里几个儿子打算风光大办,后天下葬。我跟人家说了你做菜好吃,你要是不忌讳,就过去试个菜。”
林秋然:“婶子可知道有多少桌,总共几道菜?”
于婶儿说道:“估计得八桌的,菜一桌八道。工钱说是给两钱银子,不然你等你婆婆回来问问?”
给林秋然的工钱还算便宜,若是老师傅,得三四钱银子。于婶儿跟人说了,林秋然做的菜好吃,那边才点头说可以试菜看看。
林秋然道:“不用,今儿就能去试菜吗?”
于婶儿点点头,“能,我一会儿就带你过去。”
林秋然把门锁上,跟着于婶儿去了于家庄。村口一家气派的砖瓦房,门口挂着白帆,还有花圈,家里人都披麻戴孝。
古代有停尸七天之说,只不过萧寻战死尸骨无存,家里没啥事儿就给他葬了。林秋然跟着于婶儿去了主家,跟她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面容和善,说是姓赵。
赵娘子道:“先看着做道菜吧。”
林秋然就去了厨房。
这个时节各家菜都多,林秋然拿了个茄子,又拿了两个辣椒和半头蒜。蒜拍扁剁碎切成蒜末,茄子切成圆片,辣椒是线椒,切成辣椒圈就行了。怕主人家吃不了辣,林秋然只切了一半。
锅跟萧家一样是大锅,旁边还有铁锅,但林秋然没用。烧火之后把茄子放进去煎,也不放油,把里面的水气逼出来,吃起来才好吃。等把茄子煎成软耙耙蔫巴巴的再给盛出来。烧油下蒜,爆香之后放茄子和辣椒。
调味比萧家好些,因为厨房的调料多,这道菜用时短,很快就做好了。
赵娘子没进厨房,可当林秋然端着菜出来时她直笑,虽说还没尝,可这菜看着好看闻着也香,她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眼睛微微发亮。这和自家烧的茄子完全不是一个味道,是真的好吃,茄子没那么多水气,也不腻,入口咸香,辣味恰到好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