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荔景)


“当然,里面的女主的行医故事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这位网友要是对这本小说也感兴趣的话,我把这本小说也一起上架,里面有比较详细的作者对李世民一家病情的论述。当然如果这位网友你们有相应病症的话还是最好去医院检查,小说毕竟是小说,肯定有夸张成分的。”
天幕下的长孙皇后此时已经是内心激动,经历之前的失* 望,如今简直是峰回路转!而且听姜宛的意思里面还有很多别的很多医学知识。
只是什么叫近亲最好不要结婚?女主的存在拆散了丽质和长孙冲?
算了,还是接下来再想吧,给丽质换一个夫婿也不是什么大事,先将小说买下来。
这般想着,她当即回复。
【凰后:谢谢主播,我一定买,我们也会去看医生的。】
武周,武则天也是精神一震,这本小说时代虽然不是她武周朝,但想必情况也是类似的。
而且那些妇科知识,特别是如何提高产妇生产的存活率更是她一直想要找到的。
她也立刻回复。
【李氏族谱清理大师:主播上架吧,这书我也想买!】
而他两的弹幕发出之后,天幕上竟是飘出许多条求购弹幕。
【野鸡婶:我也想要!】
【皇后之冠:主播请一定上架,我也会买!】
见到这么多回复,姜宛哪里还会犹豫?
同时她在心里感叹,求购这本小说的都是扮演女性执政者的人,想必皮下也都是女生,果然还是女性关心女性。
这般想着她赶紧上开始做这两本小说的购买链接,库存也都不算多,两本都很快都卖完了,但其中《大唐小医女》卖得尤其快!
姜宛见状有些吃惊,现在大家的口味都成了种田流升级文了吗?怎么《大唐小医女》竟然卖得这么快?还是大家都对医学知识敢兴趣?
但她不知道的是,天幕下虽然男皇帝们并没有发表意见,但谁也不想错过一本有可能让自己活得更长的书,纷纷摩拳擦掌抢购着。
姜宛不是纠结的人,疑惑了一会儿后,便决定开启自己下一波的带货。
“好了,唐朝结束了,那我们进入到下一位吧,那就是我们的猪猪陛下刘彻!”
与其他帝王的尴尬不同,刘彻此时却是整理了下自己的衣冠,一副十分有兴致的模样。
他一点不怕小说里描写自己和一个女人爱得如痴如醉,他本就是风流多情的人。
当然让他为了美人放弃江山是不可能的,他一向是美人和江山他都要!
这般想着,他还开玩笑问身旁的卫青,“你觉得朕的小说里女主角会是谁?会是阿娇?还是你姐姐?或者是直接编一个所谓的匈奴公主出来?”
卫青一向是谨言慎行的人,再加上他也实在是猜不透后世人的想法,闻言只道,“臣读书少,猜不出后世会怎么写。”
刘彻只是顺口问上一句,倒也不执着得到卫青的回答,而后便目不转睛看向天幕。
而这时姜宛也从旁掏出了一本书,只见书的封面上竟是一个身穿盔甲的将军和一个身穿龙袍的男人。
“哈哈哈哈,言情小说看多了,我们来换换口味,大家都知道我们猪猪陛下可是男女通吃的,所以我们这些后世人也是脑洞大开,而猪猪陛下最有性张力的cp在我看来则要数猪猪陛下和卫青的,所以这一本小说嘛!咳咳!”

倾国的不是美人而是将军……
姜宛并没有直说, 还卖了个关子,但之前的那番话已经暗示的差不多了。
天幕下,刘彻和卫青不由对视一眼, 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特别是卫青, 此时的他还不是之后位高权重的大司马,也没能养成万事都处变不惊的状态。
他有些呆住, 他怎么感觉有些听不懂呢?这是说男人和男人在一起了?
相比之下刘彻就要淡定许多, 毕竟他老刘家祖传地跟男人都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他自己跟韩嫣也曾有过那么一段。
只可惜他行事骄纵,王太后容不得他, 哪怕他多次求情, 最终还是被处死。
如今他虽然身边不缺美人,但是却依旧会时不时怀念那个少年时陪着自己骑马狩猎的少年郎。
只是他虽然不介意男人,但是对卫青可是没有一点亵渎之情, 毕竟这可是他攻打匈奴的肱骨之臣!可不能因为别的事影响他们的关系!
他当即转头望向卫青, 解释 道, “卫青,你要相信朕对你绝对没有那种意思, 朕是欣赏你带兵遣将的才华!”
卫青这时也清醒了过来, 道,“陛下, 臣知道。这本就是话本子, 臣不会当真的。”
刘彻观察了一番卫青的脸色, 确认没什么异样之后他才放心了下来。
旋即,他伸出手想要拍拍卫青的肩以示安慰,然而这时卫青却是身子轻轻一侧躲开了。
刘彻看着自己落空的手:……行吧,好像并没有那么不当真呢。
刘彻心中有些憋闷, 他难道真的在臣子心中那般的好色?一点不挑?
就在他反思之时,姜宛已经又开始讲述。
“好吧,我就不卖关子了直接开始讲吧,这本小说叫作《思倾国》,只是倾国的不是跳佳人难再得的李夫人,而是击退匈奴的将军。”
“故事一开始建元二年,汉武帝做客平阳公主府,宠幸了卫子夫,将其带进了宫中。而卫青作为卫子夫的弟弟也得以和刘彻相见。”
“卫子夫貌美,卫青自然也是英俊逼人,哪怕年纪尚小,以前只是个骑奴,但在人群中已经足够出众,于是哪怕刘彻一开始对卫青并不上心,但还是牢牢记住了他。本来只想随意给他一个官职打发了他,但刘彻却突然间改了主意,让卫青替他牵马进宫,而后留在了建章宫当差。”
“刘彻后宫美人众多,自然不会对一个小侍卫多上心,毕竟他连卫子夫都忘了。然而卫青是一个很是有进取心的人,为数不多替刘彻干活时将活办得十分得刘彻心意,刘彻便渐渐将他调到了身边,让他成了近身侍卫。”
“两人朝夕相处,刘彻越发倚重卫青,甚至有时还会看着卫青的脸出神。当然那时候的刘彻并不觉得自己是喜欢上了卫青,他只是觉得自己开始怀念卫子夫的花容月貌了。”
“于是乎刘彻重新开始宠幸卫子夫,卫子夫的肚子也十分争气,很快怀上了刘彻的第一个孩子。”
“然而这时变故发生,皇后陈阿娇知道后嫉妒不已,她不敢动卫子夫残害皇嗣,便派人抓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想要杀了他泄愤。知道消息后的刘彻暴怒不已,生平第一次那般的慌张,他这时发现卫青于他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小侍卫!”
“他让人赶紧去救下了卫青,作为补偿他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封卫子夫为夫人,而这也是表明他的态度,让陈阿娇母女不敢再动他们。”
“刘彻不懂自己为何那般在意卫青,但这并不妨碍他更加宠信卫青,各种赏赐更是如流水一般给了卫青。谨慎的卫青不想接,但刘彻却劝他不必担忧,一切有他。卫青最终还是没能拒绝刘彻的封赏,在心中默默发誓要好好报效君王。”
“卫青从前只是个小骑奴,自然没有读过多少书,而身为天王贵胄的刘彻不说才华横溢,至少也是熟读经史,兵书。于是闲暇之时,他会便亲自教导卫青读书。”
“而越教刘彻便越心惊,越意识到眼前的少年是一块还没被被雕琢的璞玉,假以时日他肯定会绽放出更甚的光芒。”
刘彻听着天幕中的故事,突然心中一惊。
他怎么觉得这天幕说得好像有几分道理?还挺像他的心路历程,他的确是在相处中发现了卫青的才华后对他越来越倚重。
他虽然没有亲自教导卫青读书,但却将皇宫里的藏书开放给了卫青阅读。卫青也十分上进努力,常常挑灯夜读到深夜。
只是被这姜宛一讲,他对卫青才华的欣赏就好像变得不怎么纯粹起来。
他偷偷打量一旁的卫青,便见卫青虽然动作隐秘,但是明显离自己更加远了。
这可真是……刘彻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百口莫辩了!
但刘彻又很快想通,反正他是帝王,也没人敢公开质疑他。
至于卫青,他私下再跟他好好解释吧,现在还是先从这小说里获取更多的信息最重要。
主角既然是卫青,想必应当会详细描述卫青是如何大破匈奴的。
“十年过去到了元光六年,少年卫青终于长成了青年,不仅是骑射、还是兵法造诣都已经进步良多,而这时刘彻也已羽翼丰满,他彻底不想忍了,想要北伐匈奴了!”
“卫青跟在刘彻的身边,知道他的一腔抱负,便主动请缨。然而一向信任卫青的汉武帝这一刻却是犹豫了,因为他知道此去匈奴很是危险,他不想看到卫青去冒险,竟拒绝了卫青的请命。”
“那天卫青在宫殿为跪了很久,直到深夜下起了瓢泼大雨,卫青依旧没有退却。刘彻终于心软拗不过固执的青年,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与其他三人四路出击匈奴。”
“出征之前,刘彻看着骑着骏马扬长而去的卫青,心中不舍,却也知道卫青是雄鹰,不是他养在后宫的金丝雀。”
“这一场战役的结果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卫青是四人之中唯一胜利的,他带兵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在龙城之战中斩杀匈奴军数百人,而这也是自汉初以来大汉对匈奴作战第一次取得胜利。刘彻大悦,封卫青为关内侯。”
“他为自己的宏图霸业高兴的同时,更为卫青感到骄傲!看这就是他一手从小侍卫养大的将军!这简直是他最好的作品。”
“有了这次胜利,而后卫青多次带兵出征。元朔元年,直出雁门,领三万骑兵斩杀匈奴千余人!”
“元朔二年,匈奴入侵上谷、渔阳,劫掠百姓两千余人。汉武帝自然不能忍,他派李息从代郡出发,卫青则率领大军用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攻占高阙,斩杀匈奴二千三百人,夺取河套地区,并在此建立朔方城,修筑防御工事。此战之后,长安彻底免于了匈奴骑兵的威胁,建立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线基地。”
“而这之后卫青班师回朝,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汉武帝听着这些战果连声叫好,就在明年,他就能从匈奴手上抢回河套地区了!
不愧是他,不愧是卫青!就这么解决了匈奴这个心腹大患!
而且这一次他提前从天幕这知道匈奴入侵他大汉的消息,就可以提早做准备了!
只是激动之余,他也不由得心下一怔。
等等就这么就完了?难道不应该仔细描写下卫青是怎么克敌,让他抄作业的吗?光提结果根本没法具体操作啊!
这般想着,他当即发弹幕询问。
【掌上明猪:卫青果真是天纵英才,要是能具体讲下战役的经过,描述下卫青在战场上的英姿就好了。】
因为是讲汉武朝的小说,姜宛自然时刻留意着“掌上明猪”,很快便看到了他的弹幕。
然后她一怔,这要求还挺高!这是磕cp的小说,谁会仔细描写打仗啊!更何况同人女也不懂啊!
而且她记得就连《史记》上对此的描述也是寥寥几语,她还曾看过一个后人推测为什么史书里的大多数战役都描写的很不细致,原因嘛也是史家并不知兵,自然写不出来。
司马迁都写不出来,她又怎么可能讲得出来?
姜宛不禁翻了个白眼,“猪猪陛下,咱这就是卖的爱情小说,怎么可能有详细的军事战术方面的描写?你要想要的话应该要去看专门的兵书。”
“不过呢我感觉你应该也很难找到特别细致的描写的,因为写《史记》的司马迁他本人对军事也是一窍不通,史书上对此记载也只有寥寥几句。”
天幕下的刘彻一怔,司马迁?《史记》?
刘彻的记性一向很好,很快便想起来这人应当是太史令司马谈的儿子,看来是子承父业,继续修史了。
原来史官不懂用兵之法还有这样的坏处,这可不行!
他要在史书里向后人展现他亲自发掘提拔的大将军究竟有多么的英俊威武、运筹帷幄!
刘彻当即传话道,“派人传令司马谈,让他务必教导司马迁了解兵法!”
而正在家被父亲压着读书,听见天幕提到他写成《史记》后正兴奋不已的司马迁,接到刘彻口谕后,满脸问号,为什么受伤的是自己,要学的书更多了呢!

天幕下其余朝代的人一边佩服卫青的确是难得的将才, 一边在心中暗自嘀咕,他们怎么也觉着越听越觉得真了?!
朱元璋咂摸嘴道,“那汉武帝那般信任卫青, 说不定的确有那么点心思, 不然怎么会任用一个什么经验都没有的年轻人带兵?”
说着他又叹了口气,“不过这武帝运气也太好了, 随意一抓就能找到卫青、霍去病这样厉害的将领!不过他之后的眼光就不大好了, 那个李延年就不大行。”
一旁的马皇后:好家伙, 他竟然还真的比较起来了!
李世民是个在感情上极其开放的人,但是对男男之事还是有些不能接受。
他对着一旁的长孙皇后吐槽, “这后世之人怎么回事, 汉武帝也算是雄才大略,卫青更是不世出的奇才,怎么想着编排他们这些事, 我们的儿子以后可不能这样!”
长孙皇后倒是对此想得开, 毕竟如今男男之风虽不算盛行, 但也听说过几例。
看到丈夫的嫌弃,她很想劝两句让他开明点, 然而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毕竟没有必要去为不存在的事情争吵。
就在众人或感叹或吐槽之时,却见天幕上的姜宛语气突然间有些激动。
“随着时间推移, 很快便到了元朔五年和六年, 卫青再次带兵北上, 也是在这两场战役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少年将军便终于登场了!那就是卫青的外甥,也是和他并称帝国双壁的霍去病!”
刘彻本来有些想嘲笑姜宛的突然激动,有什么事情值得大惊小怪的。
然而在听见姜宛的介绍后, 他顿时也激动了起来。
好好好,之前天幕提到霍去病时,他就很想了解他的成就了,如今姜宛终于开始介绍关心的另一个将领霍去病了!
对于霍去病他自然很有印象,那是个机灵的小鬼,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虽然不爱学习兵法,但是只要看上那么一遍便能将兵法融会贯通,辩倒群臣。
可是如今那个孩子才十三、四岁,再过四年也不过十七八岁,又能有多大的能耐?
还是说这个奇怪的故事里霍去病会以别的角色形象出现?应当不至于像后世那位长孙皇后那般被描写成为恶毒的配角吧?
刘彻猜疑之际,姜宛已经缓下心中的激动,开始讲述了起来。
“霍去病自小聪慧,便被带进宫中抚养,可以说年幼的霍去病就是由刘彻和卫青亲自教成的。”
“没有男人不期待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刘彻也不意外,他看着霍去病恣意的模样,就仿佛看见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再加上霍去病那酷似卫青的长相,刘彻许多时候恍惚看到了自己和卫青的结合体。”
“他甚至在想如果卫青是个女子,他降其纳入后宫生下的皇子大概就是这样。当然这个念头只是一瞬,刘彻很快便强行将其压制了下去,他有一种直觉,若是真的细究下去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看着这样的霍去病,刘彻甚至又生出了亲自教导霍去病兵法的想法,然而霍去病也正如刘彻所想那般,骨子里像,同样的桀骜不驯,他以的‘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的理由拒绝了刘彻,刘彻有些恼火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之余,却又很是欣慰,他觉得年轻人就该有这样的锐气。”
“卫青出征前,17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然而武帝和卫青觉得他年纪太小,不肯应允。然而生性桀骜的霍去病怎么可能轻易就范呢?他直接在刘彻和卫青面前扬言,哪怕他们不让他去,他也会扮成一名小兵,跟着前去!”
“刘彻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威胁,冷笑一声,说让霍去病试试看能不能做得到。但最终还是卫青劝他,孩子大了,总该出去长长见识,自己会看顾好他,绝不让他出事。在卫青的劝说下,刘彻还是给封了霍去病为骠姚校尉,让他带着他自己的800战士跟着卫青出征,当然他内心也希望战场的残酷能够灭灭这个天之骄子的傲气。”
“两人其实都对17岁的霍去病能立下什么战功不抱太大希望,只希望他能健康还朝。特别是卫青,他虽然劝说了刘彻更是对这个聪慧的外甥的安全操碎了心,再三嘱咐他不可跑得太远,带着他的骑兵在附近晃晃就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