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错漏百出的鉴抄计划实施下来简直完美。
鉴抄笔记发完,群里人跑去小迟评论区闹过之后,小萱萱一直在悄悄关注小迟没吃饱的状态,想看她什么时候下场跟人对骂,什么时候陷入自证逻辑跟大家硬刚。
然而让她意外的是,小迟居然没反应,甚至又发出一篇新的美食笔记。
《小迟去广西玩啦!美景配美食,桂林真好吃(六)!》
点开一看,好家伙,这几天她居然跑去某医院门口,打卡桂林人去医院看病时常吃的冬瓜粉、当地小干锅、到饭馆里吃炒田螺、小烧烤、一天天的吃挺香嘛?
没过多久,小迟又发出一篇笔记,说是庆祝自己在桂林吃到这么多好吃的,要给大家抽奖。
抽一台品牌电炖汤锅,可以炖汤炖菜卤猪脚哦!
第98章
有人在吵架的时候脑子转得比马达还快,有些人吵架的时候脑子会直接卡壳宕机,禾嫒尺属于后者。
她相当不擅长与人吵架。
所以她轻易不跟人对峙,也不跟人理论,现实生活中这样,网上也这样。
当她开始写笔记后,其实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差评,只要不过分,她就不管。但要是对方开始各种人身攻击或是讲一些特别难听,让她看了难受的话,就直接拉黑举报一条龙。
简单有效。
黑名单一放,世界清净无比。
所以小萱萱带着群友准备攻陷她评论区时,她脑里想着哪里来的神经病,有一个算一个,大小号全被她拉黑得干干净净。
随后又开始和各笔记评论区底下的网友们聊天,问本地网友有什么好吃的介绍,她想按照广大网友推荐的美食打卡试试。
原本这个时候,其实被她拉黑删评的人,就应该想办法在后台截图,各自发帖说她心虚,所以删评,然后围攻她。
只是大家虽说被煽动,但也没真的莽撞到那个地步,毕竟美食号乱搞事说不定会掉粉,因此只有一两个人这么做。
其他人则是到自己人帖子底下当气氛组,把帖子气氛弄得好像很火热,看起来仿佛大家都觉得小迟抄袭已经被锤死似的。
不过禾嫒尺已经把他们拉黑,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路人也对这种烂瓜不感兴趣,没参与。
有时候网络屏障就是厉害,从群里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发的帖子数据被自己刷得红火,当然以为已经把事搞大,接下来只要看小迟反应就行。
从禾嫒尺的角度来看——
她看不到。
她要去吃饭呢,吃小火锅,本地热心网友推荐的居民店!
桂林小火锅其实不管在本土,或是网上都有一定热度,因为价格便宜,份量大,看起来还很好吃。
要是到店里消费的人多,据说人均20~40就能吃得饱饱的。最红火的那家店每天到饭店时都会坐满人,晚上人多的时候,甚至还得排队叫号,动不动就得排一两小时才能吃上饭,人气旺得惊人。
小火锅虽说名叫火锅,但是它其实和一般概念中的火锅有些区别,不是往里头涮肉涮菜的红油或清汤锅,而是指的容器和后续加热方式。
不管汤锅还是干锅,只要端着锅上桌,底下还烧火,那就叫火锅。
网友介绍的两湖小火锅店不是现在桂林最红的那家店,老板是一位大姐,店里的菜基本都是她在做。虽说客人不至于像网红店那样多得饭点时要排一两小时才能吃上,到达饭点时分也一样会满座。
禾嫒尺得提早去占座。
两湖小火锅的位置在象山公园和两江四湖之间,居然还勉强算是家景区店,吃完饭往居民区外溜达还能看见漓江在桂林市区内缓缓流淌的模样。
早餐时间刚过,禾嫒尺就已经坐上公交车往两糊小火锅那边的居民区摇去。呆在桂林好些天,现在她学乖了,哪怕想步行去稍远些的地方吃饭。那也是吃饱回程时才散步消食,而不是出发前走着去。
半小时过后,她成功从民宿到达两湖小火锅店门前。
店子菜价便宜,就不能要求装修,这家网友推荐的居民店极其简陋,整家店从外观来,是用铁架子和铁皮搭的,房顶上头还延伸出来一根粗大的排烟管,沿着隔壁的居民楼往上爬到楼顶,好把烟气往上空中排。
店里摆放着朴素的木桌木椅,墙上还留有过年过节时会挂的红色大灯笼,瞧着还挺喜庆。再往里走,才发现里面居然连接着居民楼,相当于铁架子搭的地方属于进餐大厅,居民楼里的房间则是被改造成单独的包厢。
禾嫒尺为了踩点来得早,特意挑的午餐时间来探店,午餐人本来就少,加上她进店时11:30不到,居然是第一个客人。
店里没人,老板估计在后厨备菜。
她随手抄起一张桌上的菜牌,想看看传言中非常划算的小火锅到底是什么菜价。
“种类挺多嘛,有鱼、鸡、辣子鸡为什么是火锅,因为做法不同吗?还有鸭、哇,连驴肉马肉都有吗?”
最便宜的锅基本都是鱼,36元起,酸菜鱼、豆腐鱼、啤酒鱼等等,鸡锅则是40~45左右,比如辣子鸡、田螺鸡、干笋鸡。鸭是45~50,驴肉羊肉马肉汤锅,60元一份。
以上都是中锅。
禾嫒尺今天到店不吃鱼也不吃牛,驴肉马肉暂时放到一旁,她在顺着菜牌往下找,几乎到最后几行才看见网友给她推荐的小火锅——
爆炒蚂拐,60一份。
蚂拐,有些地方也称麻拐,禾嫒尺老家则叫它田鸡。
这东西最被大家熟知的名字则是青蛙。
是小青蛙,不是牛蛙。
禾嫒尺很小的时候,在老家吃过田鸡粥,味道鲜美,田鸡的鸡比鸡肉还嫩,只是这东西不好弄,大部分商家都渐渐改卖别的,再后来几乎没吃过。
没想到来桂林还能吃爆炒口的,对她来说也是新鲜。
把菜牌翻过来,背面是炒菜,蛋花汤、番茄汤之类的素菜15,炒田螺、炒腊味、芹菜牛肉之类的荤菜则是20~25不等。
炒菜是真便宜。
禾嫒尺掏出相机给菜牌拍过照,正准备进喊老板出门接客时,老板提着餐具从后厨出来,是位瞧着有些瘦,三四十岁左右的姐。
见有客人站在店里,她手里的活不停,嘴上热情地说:“你这是几个人来吃呀?找个地方先坐下慢慢看,想吃点什么随便点。”
“我就一个人,要爆炒蚂拐。”已经有目标的禾嫒尺赶紧点菜,随后才挑选一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
老板麻利地拿起一张点菜板,写上菜名放桌上,转头又跑后厨里。
估计是炒麻拐去。
没多会儿,后厨里又钻出来一人,看着像是店里的服务员,也不知道是招的还是老板亲戚。
他时间拿捏得特巧妙,自从这位服务员从后厨出来,店里就开始陆续进客人。
客人们刚进门就能张嘴直接点菜,整整两页密密麻麻的菜牌可以一眼都不看,想来是已经来过不少次,店里有什么好吃的,大家都清楚。
在等菜期间,禾嫒尺无聊,就在店里默默观察新来的客人们都吃些啥。
最新来的那桌一共5位客人,挑了张桌上有双灶的大桌。
5人四个菜,两份小火锅,一份是跟禾嫒尺一样的爆炒蚂拐,另一份是干笋鸡,还有两份不知道是啥的炒菜。
隔壁桌是两大一小,父母带着小孩来吃,点了一个锅加一个炒菜。
禾嫒尺把价格在心里默默一算,好家伙,人均几乎都是20~30。
真是上着班摸鱼都能跟朋友溜出来吃一顿的划算价。
禾嫒尺的蚂拐显然是现炒的,直到店里客人逐渐变多,直到半家店都坐满,她的爆炒蚂拐才被端上桌,看起来量还真不少。
爆炒蚂拐虽说带着爆炒两字,只是它在这家店不属炒菜,属小火锅的干锅分类。所以这道菜其实是装在敞口铁锅里上的。
上桌时,直接将锅架在桌中央的煤气灶上,点火开烧。
这家店既然主打小火锅,当然会有加热道具。不过用的不是现在一般店里常见的便捷卡式炉,或是电磁炉。
电磁炉安装起来麻烦,得走电,卡式炉则是气贵,不划算。
他们用煤气瓶连煤气灶使。
禾嫒尺这桌用单眼煤气灶,而那个5人大桌,则是老式双眼煤气灶,跟家用的一模一样。
爆炒蚂拐很香,香得这道菜上桌,禾嫒尺的眼神就没从它身上挪开过。
小个的青红辣椒切成圈,再配着大蒜、青葱、蒜苗、姜片等配料一块爆炒,只要往锅边上凑去,专属辣椒的呛辣香气扑面而来。
禾嫒尺还没来得及拍照,就已经忍不住伸筷子夹起一块肉往嘴里塞。
蚂拐没去皮,但很新鲜,用牙齿将肉从骨头上咬开时,能感觉到肉质十分紧实弹牙,而且不柴。
而且它个头小,肉少,所以调味品的味道已经在爆炒过程中渗入肉块的每个缝隙,吃起来滋味十足,还能尝出大锅爆炒的专有的焦香锅气。
就是辣。
爆炸辣。
也难怪,桂林本地人对辣的承受能力好像比较强,所以老板选用的青红辣椒,都是本土能买到那种比较辣的小辣椒,而不是菜椒。
切成圈后,里头的辣椒籽全被保留下来。爆炒时,这些籽可不全粘肉上。
蚂拐肉又小,被辣椒籽集体围攻根本招架不住。
辣得人直想吃饭。
店里米饭1元一位,自助。
禾嫒尺端起碗,刚想起身到店里的大饭锅里盛饭。才想起自己还没拍照,赶紧又将相机拿出来,拍上几张。
回头盛过饭,才将相机架起开始拍摄。
以前禾嫒尺拍摄时,大多会将镜头对准菜品以及下半张脸的位置,好让看视频的人能看见她吃饭的样子,以及菜品的样子。
现在她还是那么干,却又和以前稍微有些不一样。
她把焦对在菜上,让菜品在画面中看起来占比更大,而吃饭的人则是更虚,能瞧见在吃,又没那么清晰。
别看她一天到晚吃吃睡睡逛逛街,好像很潇洒不干活的样子,其实她为了把作品拍摄得更好,也研究过。
回看复盘自己视频,以及其他美食UP主拍摄的视频时,她发现其实自己看美食视频会更在意食物的部分,而不是人吃东西时的样子。
她尤爱看其他美食UP主把食物夹到筷子上,给食物对焦时的镜头。
镜头够近,美食的每块纹理就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要是碰上自己熟悉的食材或调味,光是看视频内容,都能叫人想象出食材的味道,让人口舌生津。
于是,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想怼着食物多拍些美食占比更大的镜头试试。
爆炒蚂拐很下饭,可惜这家店的米饭也不太好吃。
米饭不好吃,就只好少吃点,于是禾嫒尺开始专注对付锅里的蚂拐。
这道菜的姜片含量惊人,她几乎没在别的菜里见过这么大量的姜,但是混合其他调料一块使用,吃起来姜味并不重。
锅底下的火苗慢慢将锅子加热,店内的服务员会时不时过来用铲子帮忙将锅底翻一翻。
这锅爆炒蚂拐放的料足够实在,不管怎么翻,底下都是满当当的蚂拐,没放其他垫底菜。
要知道在鹏城点一锅60元的牛蛙,量都不一定能赶上眼前这份青蛙。
青蛙可比牛蛙贵得多。
锅底的蚂拐肉泡着少许炒菜时放的油酱汁,味道更是浓郁烫嘴,鲜辣的味道将禾嫒尺辣得脑门顶直冒汗,喝几口茶水,又忍不住再继续吃。
真是痛并且快乐着。
吃锅子期间,禾嫒尺还留意到隔壁桌点了啤酒在喝,但他们点的啤酒作用好像不仅仅喝,等干锅越来越干后,他们甚至还会将少量啤酒加到干锅里调味。
这让禾嫒尺很好奇,加啤酒之后她这锅蚂拐会变什么味呢?
但她不太敢在店里点啤酒。
喝不完估计这顿饭就不能报销,硬喝吧,不太好。
啤酒虽说度数不高,但现在她属于一人来到比较陌生的城市旅游。这时候哪怕是大白天,在外头喝酒她也还是有些害怕,于是思前想后,只好暂时放弃往锅里倒啤酒的做法。
店里的小火锅基本都要两人才能吃完一锅,爆炒蚂拐的量虽然比其他鸡锅鸭锅牛排锅之类的少一些,禾嫒尺一个人却也没能吃完,只好打包回去继续吃。
“不错,回头加热的时候往里面倒一点点啤酒试试。”
尝过这家店菜品的味道,禾嫒尺觉得像这种小店还挺有意思,再加上距离景区近,还挺适合推荐给准备来桂林玩耍的网友们。所以结账过后,她又跟老板梅姐商量:“我能不能到后厨拍摄烹饪的过程?”
禾嫒尺心里没底。
说实话,其实这家店已经足够红火,毕竟物美价廉,绝对附近居民们饮酒聚餐的好地方。现在虽说是工作日的中午,店里客人一点都不少,已经坐满8成。
要是客人再多些,其实店里也多赚不了多少钱。
梅姐还在犹豫呢,旁边有老顾客听了禾嫒尺的话在旁边添油加醋地夸:“我觉得这家店比现在很火的那家还要好吃,那家店就是偶然间火了嘛,现在天天排队,梅姐这家味道根本不差,还有包间,夏天在包间里还能吹空调,环境好很多。”
言下之意是在为两湖小火锅抱不平,凭啥人家能火这家不能?
于是,禾嫒尺又得到进后厨拍摄的权利。
每个人的烹饪习惯不一样,有些人去腥时喜欢用葱,有些喜欢用蒜,而梅姐则喜欢用姜,并擅用姜,几乎每道干锅菜她都会在里头搁很多姜片。
“姜片暖胃,吃了对肚子好。很多客人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喝酒,还吃凉的东西,多吃点姜,就不会不舒服。”
“有好些人不喜欢吃姜,切薄一点,大片一些,夹菜的时候就不会夹到姜,这样能把姜的效果吃到肚子里,又不会吃到太大的姜味。”
拍完后厨,禾嫒尺溜出大厅,趁梅姐和服务员不注意,又悄悄问店里客人,这家店的味道怎么样。
本地人也是实诚:“招牌菜都做的不错,蚂拐是最好吃的,其他就不一定。这家店的出品其实不太稳定,毕竟几乎都是老板在做,好吃的时候肯定很好吃,不然也不会一直过来。”
这家店的鸡肉、牛肉、鸭肉等,都不是那种炖得软烂的类型,几乎都有些嚼劲。喜欢的人会觉得有味,不喜欢的人则会不能理解,为啥不能炖烂了再上桌。
常来的居民倒是已经习惯,觉得嚼着吃还挺带劲。
收集足够素材,禾嫒尺沿着漓江慢慢散步。瞧着路上行人,猜测哪些是刚来的游客,哪些是本地居民,回头又想起爱吃辣的陈灵,给她发去爆炒蚂拐的照片馋她。
回去路上她还特意买了瓶啤酒,带上一把青菜。
晚餐加热蚂拐时,往里面倒了大约两勺左右的啤酒给菜增香,加过啤酒的蚂拐在酒精蒸发之后,吃起来会略有一点点甜,让蚂拐尝起来层次更丰富些。
炒菜时被稍微用过些的啤酒,加上爆炒蚂拐,再配自己煮的大米饭和盐水煮新鲜青菜,晚餐也是吃得香。
吃过饭,她又将自己的饮食配图做成笔记发出去,获得系统发放的奖励。
工作完成,开始玩。
以上,就是禾嫒尺在小萱萱和群友们忙活对付她那几日时的日常。
显然,某些人确实是白忙活,除了带人冲进禾嫒尺评论区时给她笔记留下的热度以外,没别的收获。
准备半天声势浩大,小迟却好像没什么反应,有些群友已经有些腻味,觉得这事也挺无趣,开始关注别的事去。不明真相的群友认为,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同行抄袭事件抱不平,干到这儿应该已经差不多,也失去最初那时冲锋陷阵的劲。
始作俑者小萱萱却不能就这么算了,毕竟她从史老板那儿收过钱。小迟没服软也没发自证笔记,甚至还在正常更新,完全不符合她的预期,所以她还得做些什么。
小萱萱是个很小心谨慎的人,这件事里,不管是发笔记还是别的,她都没用自己大号出头。
严格来说,大号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煽动。
煽动这事只有群内人知道,网友粉丝是不知道的。群内人都是业内从业者,由她亲自筛选加入群内,而且鉴抄笔记这事到底怎么回事,也只有个别几人知道,都是她的熟人,没有问题。
然而就在小萱萱想让事件继续发酵,在群里再次煽动时,有人开始提出别的意见。
今天不吃饭:“你们小心点,我扒过小迟没吃饱的账号和背景,她不像一般自媒体人,要么是富二代,要么背后有公司。
她是某家工作室的员工,但那家工作室好像除她以外没签其他人。可能是她家里有钱没事干,随便组了工作室在那玩,这种背后有钱有关系的,万一惹急了不好收场。”
相似小说推荐
-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苏荷里耶) [穿越重生]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8-30完结总书评数:290 当前被...
-
不渡雨(杯一安) [现代情感] 《不渡雨》作者:杯一安【完结】江VIP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695 当前被收藏数:15721 营养液数: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