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时两手空空,回去时手里提着一把蔬菜、一小包1斤装的品牌东北大米、还有一小盒酸嘢和一把木勺。
哈哈,她要煮一锅米饭配卤味火锅吃,香喷喷的大米饭!
煮米饭的容器她也没打算用民宿里的电饭锅,而是选择用品牌方寄送来的不粘锅煮,也算是软广其中一个步骤。
至于怎么煮嘛——
她打开小紫书,在搜索栏输入,不粘锅怎么煮饭。
小紫书还是好使,搜索过后直接出来长长一列图文并茂的笔记,连视频都有。
准备工作极其简单,米和水的比例和平时煮饭差不多,煮饭之前先把米泡个半小时,大火煮开之后,盖上盖小火煮十分钟,关火焖20分钟就能开吃。
连着看完好几篇煮米饭的图文笔记,禾嫒尺信心满满,感觉上手就能煮明白,于是开始在厨房里寻找适合拍摄的角度,把相机架起来。
厨房有些暗,她又跑卧室和客厅,把各种造型的台灯落地灯拉到厨房来,给拍摄场景打光。
“不错,就是暖光灯有些发黄,下次出门得带补光灯才行。”
折腾完灯和拍摄角度的事,禾嫒尺开始信心满满地试着煮饭。
1小时后,她成功折腾出一锅糊不糊干不干的米饭。
“……额,大米好像有点湿,再盖上盖焖会儿是不是能干一些?”
“电饭煲真是造福人类的好发明。”
不管了,时间不早,先热卤味火锅吧。
她把卤味火锅倒进比一般家庭炒锅更小一些的网红白色款不粘炒锅里,放电磁炉上加热。再趁着加热的功夫,搬了张椅子进厨房,准备直接在厨房里一边热火锅一边吃。
不得不说的是,昨晚在锅里煮过半小时,再在冰箱里泡了一晚上,各式卤味的口感都没在店里吃着味道好,而且基本都有些发软,味道更重一些。
只是禾嫒尺今天早上在外头溜达许久,就吃了一个拳头大的糯米饭,回来还折腾半天,正是饿的时候,吃着也还挺香。
味道重嘛,就得配主食吃。
禾嫒尺嘴里的牛肠还没咽下,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眼前这锅米饭,有些犹豫。
由于煮米饭的锅不是小型电饭锅,而是直径20cm的汤锅,锅底较一般电饭锅更大,煮一人份的米饭时,会显得饭很少。
米饭浅浅地铺在锅底,刚煮好时湿哒哒,看起来怪怪的。现在放了会儿,水汽已经收回米里,让饭粒瞧着更胀一些。就是瞧着和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不太一样,有些软。
她硬着头皮用木勺在锅底薅下来一片米饭尝味。
咦?好像还可以?
饭粒入口饱满软糯还带着米的香甜气,虽然水加得多了些,看起来有些湿,不够干爽,但米粒本身品质好,所以颗粒完整,不至于软趴趴。
缺点就是锅大了点儿,基本吃的都是锅边饭,没有饭芯,口感差一些。
东北大米还是强。
禾嫒尺快乐地端着锅,用大米下卤味火锅吃,还在里头捞起几块鸭脖,明明是在吃正餐,却又有种吃零食的感觉,让她忽然想看电视剧。
等火锅里的肉菜都吃完,禾嫒尺才往里面涮刚买回来的青菜。
午饭吃饱,把东西都收拾干净,禾嫒尺才开始检查自己刚录制的视频。
没问题,准备开剪。
晚饭前,视频笔记《寻味桂林之探店时东西点太多吃不完怎么办?》成功发布!
【您的广告任务已完成,获得300现金奖励以及10经验值。】
郭盼是前几天看过禾嫒尺的美食推荐笔记之后才关注她的新粉丝。
她这几天为了查找各式旅游攻略以及防坑提示,几乎每日早晚都会看一次小紫书,顺便看看小迟没吃饱的账号是否有更新。
哪怕没更新,郭盼也会进入小迟前几天发的笔记再看一遍。
倒不是她记不住里面的内容,或是小迟写的推文多么感人肺腑,需要来回反复捧读。
她看评论区呢。
评论区的回复很有意思,尤其是本地人会在底下讨论什么东西好吃,只可惜她们总是说得很模糊,老不说店名,只说XX路,或是XX小学对面的店。
外游客看得一脸懵逼,本地人却用这种加密通话聊得有来有回,还能给评论点上高赞。
这天是她在桂林玩的最后一天,晚餐前不知道吃啥,于是又习惯性点进小迟没吃饱的个人页面,准备看看她之前发的笔记底下有没有哪位本地网友又给大家推荐些新美食。
没想到刚打开小紫书,小迟没吃饱的新笔记已直接推送到她眼前。
“更新了,这次是视频?”
小迟没吃饱的新视频笔记是横屏视频。
郭盼在短视频,或笔记平台不太喜欢看横屏视频,主要是竖着看太小,横过来看又觉得不太习惯。
由于发视频的人是小迟没吃饱,最近连看她好几篇笔记,郭盼也对小迟有些好奇,所以没马上退出笔记,选择再多看几秒。
随着视频开始播放,小迟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最近在广西吃了好多东西,比如牛八宝火锅、芋头扣肉、糯米饭团、竹筒饭……”
她每说一样,视频内就有对应的视频片段或是照片放出,进度很快,全是在广西期间的美食闪回,让稍微对这些美食感兴趣的人愿意再多看几秒。
“这两天我又去吃猪脚粉、还有农庄里的酸芋苗焖鱼、鼎锅饭、卤味火锅。这边的菜量不算小,如果一个人吃东西真的很容易剩,昨天我去吃卤味火锅的时候就不小心点得有些多,做好端出来居然有这么大锅,然后我一直吃一直吃……”
她说话时,视频内正在播放一小段她在店里吃卤味火锅的录像,但不长,也就5秒不到。
“……没吃完,所以把剩下的火锅带回民宿,又吃一顿。”
这时,视频正在播放小迟在店内吃饱之后,锅内剩的卤味。与此同时,传出一句现场收音的喊话:“老板,打包!”
接下来,视频内容基本就是二次烹饪过程,把她用不粘锅煮饭差点翻车的事也录在里面。期间小迟一直在碎碎念一些平时日常会碰到的小事,以及小小吐槽卤味火锅店居然不卖米饭只有切粉等。
视频最后则是一张正在沸腾的火锅、以及煮好的米饭在锅里的合影。
“这次的视频就录到这里,下次再见啦。”
视频时长中等,接近两分钟左右,内容剪辑得比较密,等郭盼反应过来已经播完了。
她现在脑子里想的都是卤味火锅在哪儿吃,以及小迟的分体锅好像挺好用这个事,于是打开评论区准备问卤味火锅的地址。
结果刚打开评论区,发现已经有网友在她之前问过这个问题,小迟不久前刚回复过卤味火锅的地址,并说:下一篇笔记会分享卤味火锅以及最近吃的一些东西,大概晚上会更新!
点个赞,退出笔记,郭盼又按照小迟给的地址开始搜索位置,并和家人商量是否要去吃卤味火锅,毕竟父母年纪大,可能不太能接受重油重辣的卤味锅。
比起视频笔记,其实郭盼更喜欢图文笔记,毕竟内容更清晰,她看字也看得快。
但她没察觉到其实自己在这短短两分钟内,对小迟的印象已经悄悄产生改变。
之前她只对小迟没吃饱这个账号发的桂林美食感兴趣,广西之旅结束,大概就不会再看这个账号发的东西。
然而在看过这篇视频笔记之后,她对小迟的认知变得更立体。对小迟没吃饱这个账号的印象,也从美食分享账号,变成小迟这个人。
以后哪怕离开广西,再看到小迟没吃饱的分享笔记时,或许仍会愿意将注意力多分她几秒。
这对自媒体人来说很重要。
“不愧是我,一顿剩菜赚300块和一套锅!”而且剩菜味道还不错。
禾嫒尺在民宿里重复观看自己刚发出去的视频,时不时刷新一下页面,看看有没有新评论。
她自认剪辑广告时还算用心,只是视频发出后,又发现其实视频有很明显的缺点,例如她在剪辑的时候不小心选择了横屏方式。
这也难怪,毕竟拍摄所有视频素材时,她优先考虑的都是将它们制作成长视频,剪得时候就没想那么多。
并且视频内容本身,其实不属于面向大众的广告,反而属于粉丝向内容,只能吸引看过她笔记的网友。路人看到时,大概率会一滑而过。
都什么年代了,素昧平生的网友谁管你吃剩的东西怎么处理嘛。
禾嫒尺想。
她不知道,还真有网友在乎她怎么处理吃剩的东西。
贾冰就是这样的网友。
她倒没有什么到处观察别人吃饭剩不剩的癖好,而是她自己外出吃饭时,总会对于是否应该打包这件事有疑问。
倒不是对于食物剩下之后,能不能再吃一顿这件事抱有疑问,而是因为她对于说出“打包”这两个字,会感到尴尬。
贾冰是一个不太擅长处理某些关系,以及事情的人,而且她还非常在意其他人看她的眼光。
例如点餐AA。
例如帮人带饭。
例如叫外卖时拼单,在进行以上事情时,如果她是提前垫付那一方,事后收起款来,就会让她非常纠结。
昨天垫的钱,今天怎么还没给我,要不要催一下?
可是怎么催,好尴尬啊,要不然再等一天看对方会不会想起来?
两天过去还没给我,是忘了还是故意的啊?
应该不能是故意的吧,大家每天见面呢,故意这么做多尴尬啊。
从她开始想别人为啥还没给钱,到她鼓起勇气催。这段时间会让她非常难熬,催收的话在对话框里写一遍又删除。总觉得这么问不对,那么说好像也不对,对话冷冰冰的,人家会不会不高兴,后面会怎么看我?
甚至会产生算了,反正钱不多,问这事多尴尬的想法。
对她来说,在饭店里将剩菜打包,也是一种类似的感觉。
剩菜这么多,会不会很浪费,菜是钱买的,钱是努力赚的,食物也是重要资源,被丢进垃圾桶好像有些心疼。
可是打包?现在这年头谁家能缺口吃的呀。
同一桌吃饭的人会怎么想?隔壁桌的人会怎么想?服务员会不会觉得她很小气?
在她的生活中,几乎没怎么见过像小迟这样理直气壮喊打包的年轻人。
是的,小迟喊“老板,打包。”时的声音和语气用理直气壮来形容再合适不过,让她忽然觉得这件事一点都不尴尬。
还让她产生,咦?还能这样吗?的想法。
贾冰给视频默默点赞,或许以后她依旧不擅长处理某些事情,出去吃饭的时候对于说出“打包”两个字还会感到尴尬。
但是,先点个赞吧。
接下来几日,禾嫒尺都在桂林吃吃喝喝探店取材。
由于在外地呆的时间有限,她取材的方式也和以前在鹏城时不太一样。
在鹏城时,她通常是先到某家店尝味,拍摄照片素材,吃过觉得味道不错之后,才会再次到店里拍摄视频素材。毕竟一边吃一边录视频多多少少会影响进餐体验,而且没尝过味,也不知道东西好不好吃,录下来的素材能不能用。
再说,店家通常看见录视频的人来探店,至少服务态度会变好一些,甚至连上的菜都量更大,味更好。她尝到的餐品,和其他人可能根本不一样。
在外地就不能这样,因为她时间少,所以会用边探店边录视频的方式取材。
但是为了不让商家知道她是探店的,通常会在点完餐,菜品上桌之后,才把她的支架相机拿出来拍摄。
要是觉得味道不错值得推荐,她会和商家商量,补拍烹饪、店内设施、招牌等镜头。
味道不好嘛,吃完抄家伙就走。
饮食笔记大概2日一更,在桂林探店期间,她还打包了好几次剩菜回去吃。毕竟桂林大部分餐馆出的餐菜量都不小,点一个菜吃着种类太单一,两个菜又会剩。
她倒是没再用剩菜拍视频,而是每次热剩菜时,都会摆盘拍照,发到饮食笔记推荐的最后一页。
笔记底下有好些网友询问她到底用的什么锅具,看后台记录,已经有两位网友在品牌方买了这套锅,一套最低折扣也要289,5%的额外提成收入是14.45。
积少成多也是一份不错的收入。
除了探店写笔记以外,她也会试着编辑新的推文词,或是P站长视频的内容。除此以外,只要有空闲时间,还会在民宿里复盘自己之前写过的笔记和视频。
因为她没拿准自己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在哪里,所以哪怕第一期关于桂林‘米粉’的视频素材已经足够齐全,依旧迟迟没能开始动手剪辑。
最让她困惑的,还是之前在P站发布的关于羊魔牛、陈记臭豆腐这两部探店视频。
这两部视频热度比她之前拍的遵义花记羊肉粉、冬阴功探店视频,都要更多一些,而且涨粉更快,互动内容也更多。
区别在哪儿呢?
她研究好几天也没看明白,最终只能求助其他人,例如说,知道她在做自媒体账号的表姐林菲杏。
“可能是因为看起来更有趣?”林菲杏还挺好奇自己表妹做出来的作品,早已看过禾嫒尺的探店视频,就连长达半小时的冬阴功探店测评她都看完了,分析得有模有样。
“羊魔牛的探店视频你把店主P成了黑衣人,还把店主要求打码的部分做成了视频开头预告,有些搞笑成份在里面,所以互动量比较多,哪怕对鹏城美食没兴趣的人也会想看下去。”
“臭豆腐探店视频可能是因为这个。”林菲杏用手机自带的录屏功能,录下某段视频内容,发给禾嫒尺。
随着视频播放,手机喇叭传出一段听起来呼吸不太匀畅的呼喊声。
“啊啊啊啊,我要尽快找到一家可以坐下来吃东西的店,因为臭豆腐软得特别快,我一定要吃到脆的!”
结合视频角度,以及配的爆炸性字幕和镜头晃动幅度来看,能明显感觉到拍视频的人正拎着刚出锅的臭豆腐在狂跑。
“就这?”
这是禾嫒尺给陈记臭豆腐视频剪的片头预告。当时差点因为这个小片段,给视频取名为《女子不顾形象狂跑百米竟然只为一碗臭豆腐?》
禾嫒尺有些惊讶,“是因为视频看起来没那么正经,比较好笑是吗?”天呐,难道她要开始走搞笑路线啦,但她没什么梗呀?
“是,也不是吧。”林菲杏分析着,慢慢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应该算视频特点。先不说美食博主,往大方向看,各领域有些名气的视频制作者都有能让他人记住的特征和印象点,好笑只算其中一种,有点像娱乐圈的人设。”
“哦,人设我懂。”禾嫒尺抵着下巴苦思:“探店也要人设吗,可是大家不是光对好吃的感兴趣吗,我看美食视频的时候注意力也基本都在食物上呀?”
“那换个角度吧,我们来看看你的评论区。”林菲杏继续给她举例。
“之前的视频弹幕,以及评论,其实大多是针对美食本身的评论,网友之间自己聊天自己整活,内容和你关系没那么大。
再看后面这两部视频,下面的评论内容更倾向于和你对话,像是在跟你说些什么,而不再完全针对美食本身,也就是说网友除了美食以外,还对拍摄视频的你产生了兴趣。”
“好像……还真的是?”
和表姐聊完,禾嫒尺又自己呆着捋思路。
是了,美食领域有不少出名的网络红人,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与记忆点,让网友能在众多视频内快速记住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露脸。
探店也好吃播也好,长得好看,或是长得让人容易记住,本身就是一个优点。再加上吃得多,或是能吃辣等个人特色,就更容易涨粉。
例如出门吃东西会自己带蒜。
例如出门吃东西时会自己带板凳。
例如中文说得流利的外国面孔。
最好还能带点奇怪的BGM。
禾嫒尺不想露脸,饭量一般,吃辣也只属正常范围,而且她还不想改。
额,就是这么任性,对她来说,探店时最重要的是自己吃着味道好不好,高不高兴,不管是爆炸辣还是让她根本吃不完的大份量,对她来说都是会影响味道的因素。
毕竟东西好吃最重要,她要是尝不明白味,怎么给网友们推荐好吃的?
怎么办呢?其实也有办法。
其实美食圈多的是人不露脸,只是他们大多主攻烹饪,而不是探店。
有些UP主做的东西复杂又好看,有些则是烹饪过程中给网友们详细分析每个步骤的必要性。还有人则是反其道而行,烹饪时屡屡失败,逗得网友哈哈大笑,这些也都属于个人特色。
相似小说推荐
-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苏荷里耶) [穿越重生]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8-30完结总书评数:290 当前被...
-
不渡雨(杯一安) [现代情感] 《不渡雨》作者:杯一安【完结】江VIP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695 当前被收藏数:15721 营养液数: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