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这次涨的不是单一平台热度,而是分别在小众点评、逗音、小紫书这三个平台都各有各的热度。
说起来,还得归功于APP赠送的流量券。
100流量券并没有将笔记推送给呆在鹏城的粉丝,也没有推送给桂林本地人。
而是让笔记出现了在准备前往桂林旅游,甚至已经到达桂林,正在紧急搜攻略的游客首页上。
各平台关于桂林的游记笔记攻略都很多,只是这些笔记攻略大都相同,有不少是当地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制作的。
一篇篇看过去,和复制黏贴差不多。
在这些笔记里,禾嫒尺的美食记录就显得很有用,尤其她还将部分美食和景区联系到一起,图文并茂,让想做攻略的游客看着觉得思路更清晰。
由于她还在笔记里吐糟新记酒家的米饭不好吃,菜量大,人少容易吃不完等,让人觉得小迟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不是一个只会夸的美食号。
因为笔记《小迟去广西玩啦!美景配美食,桂林真好吃!(一)》有用,而且还是(一),想再看看有没有后续的网友,都会选择点进她的个人主页。
要是进她个人主页,就会发现虽然(二三四)还没发出来,却能看见她过往发的其他笔记。
她以前不光给网友安利过好吃的东西,还写过其他吐槽笔记。要是在小众点评进入她的个人主页,还能看到她给其他店发的美食评价都算中肯。
这会让网友觉得小迟这个人更鲜活,性格口味更接近身边人,像是平时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朋友。
再加上美食笔记有用,还想蹲后续,就会很想给她一个关注。
所以这100流量券的粉丝转化率极高,点赞和收藏率也高。更容易推动笔记进入下一个更高的流量池。
和之前某些内容不一样的是,这篇笔记在新的流量池里也依旧能打。
各大平台APP自带的的算法生效了。
桂林、美食、旅游攻略,文章里的关键字足以让各大APP将笔记推送给想去桂林,并在网上搜索攻略的网友。
我国人多,虽说现在是淡季,但是现在想去旅游,甚至正在旅游的人其实并不算少。
这些网友甚至原本就会主动在网上搜索各种攻略,禾嫒尺发的笔记正好撞到人家的需求上,获得新的一波点赞、收藏、关注与评论。
评论区热不热闹是决定一篇笔记是否真正能火的关键。
桂林这个地方作为景区,本身在网上就有一定议论度。
景区嘛,少不了隔个几年,就有一两个地方爆出宰游客的新闻,桂林也多多少少传出过类似消息。
什么停车费贵啦,桂林米粉本地人外地人不同价啦,东西不好吃景区不好玩全是人等,什么评价都有。
有些去过觉得不错的游客,或是一些当地旅游行业者就会反驳,说自己去的时候感觉不错,去之前最好要做攻略。
哦,本地居民这个时候通常是不敢说话的,只敢点赞。
给哪边点也不好说,毕竟有网友冒头,说旅游业不光坑外地人,有时候连本地人也坑。
说得多了嘛,啥样的话都有。
有些去旅游时体验不好的游客说:“当地旅游行业急需整顿,行业乱象就是缺收拾。”
某些人又回:“出门玩就是要做攻略,你自己不做攻略出门玩,不坑你坑谁?”
哦豁,流量来了。
这就是某些大数据的精妙之处,不光把笔记推送给需要前往桂林游玩,找攻略的人。
还会把这篇笔记同时推送给不同意见的两拨人。
笔记在逗音能拥有热度,主要还是因为评论区能吵起来。
小紫书则看起来和谐一些。
和逗音直接推送到页面上完全不同的是,小紫书排版更适合图文笔记。
喜欢的才点进去,不喜欢可以直接略过。主动点进笔记的,大多是真心想去游玩的旅客。
评论区内容基本如下:
音响没电:小车米粉店就在我家小区楼下,从小吃到大,到店消费的基本都是本地居民,这你都能找到?
红贝贝:牛八宝新鲜的好吃,图上这家是应该是后来开的分店,总店在临桂,更好吃。
迷迭香专卖店:米粉店附近的糯米饭也很好吃,名字叫什么小吃店来着,可以去试试!
这条回复下面还有网友询问具体地址。
偶尔有一两句吵闹,也很快平息下来。
小众点评更和谐,毕竟用户目的性强,想找吃的,或是出门旅游想买门票才会打开这个APP。评论区还有粉丝在底下问她桂林好不好玩。
禾嫒尺现在还没空回复,因为她确实在玩。
漓江电子竹筏四人一乘,禾嫒尺和陈灵跟夫妻两人乘一辆,另外两人则跟别的散客拼。
漓江的景色和桂林市区内又完全不同。
广西山多,但不高。
而且山顶大多不尖,反而瞧着有些圆,在市区里远远望着,像是一层又一层的弧形波浪线。
坐在竹筏上视野开阔,原本在市区只能遥望才能看见的风景,直接一帧帧贴在眼前。
原本早上刚出门时天还有些阴沉,现在云层已散去不少,阳光洒下,为漓江山水增添更鲜艳的颜色,也让江水瞧着格外清澈。
由于这日天气还不错,漓江上船又不算多,路过较为平缓的江面,还能在水上看见两岸倒影。
要是说在桂林市区让禾嫒尺觉得自己生活在巨大的盆景里,在漓江坐船,确实有一种画中游的感觉。
就连话多的夫妻俩在竹筏上也变得安静起来,像是生怕多说几句会将画卷惊跑似的。
一小时游船时间过去,到达码头时禾嫒尺还意犹未尽。
紧接着就跟其他游客一并乘坐接驳车,前往20元打卡地。
最开始禾嫒尺还不知道有这个项目,毕竟攻略是陈灵做的,她跟着玩,也就大概知道今天能坐竹筏。
原本对于她来说,能看风景已经足够,去不去20元打卡地都无所谓,还不如让她在漓江上多坐会儿船。直到陈灵兴奋地从包里掏出一张崭新的20元,并高兴地对她说:“等会儿我们去的地方跟二十块钱长得一摸一样,你帮我多拍几张照!”
瞧她那兴奋劲,禾嫒尺忽然也有点期待这种景点打卡行程。
像陈灵一样有提前准备的人好像还不少,比如跟她们一车单人出行的男子,以及夫妻里的妻子,都在身上带了20元纸币。
就是为了到时能给20元和打卡地来一张合影。
独自出行的女子原本也不是很在意打不打卡,但是见大家都有准备她才犹豫着对大家说:“我出门时没多想,攻略还是到了桂林才临时做的,可不可以把纸币借我拍张照?拍完就还。”
“好呀。”陈灵满口答应下来:“你来跟我们一起拍。”
于是三个人的关系又拉近了些,到达打卡地,大家高高兴兴拍完照,几乎是原地就发了朋友圈。
这时太阳已经爬上头顶,午餐时间到了。
对了,她们跟的这个小团是不包午餐的。
司机给大家拉了个群,“中午是自由活动时间,你们可以自己在兴坪古镇吃午餐,吃完再逛逛,我们1点出发去遇龙河。”
陌生的6个人在群里各自拥有自己的网名,大家开始用网名称呼对方。
单独出行的女子网名是贝壳,男子网名是P。
夫妻中的妻子网名叫巴巴,丈夫网名躺平发大财,简称大财。
原本一车6人顿时分成3个小团体,由于陈灵刚才将20元纸币借给贝壳,还一同拍了照,三人关系短时间内迅速拉近,已经约好一块吃午饭去。
夫妻俩是天然的团体组合,剩下的男子P则只能自己吃。
“吃啥好呢?”禾嫒尺有些迷茫。
兴坪古镇不算大,逛个半小时就已经足够将古镇走上一圈。古镇里有不少小店,甚至还有民宿供旅客在这居住。
这里还生活着本地居民,所以古镇里啥都有,不光有饭店卖饭菜的食肆,还有桂林常见的米粉店。从街上远远往店里瞧,能看见菜牌上的标价比桂林高不少,不过就算当地最贵的米粉店,价位也比鹏城便宜。
刚认识的贝壳倒是有提议:“要不然我们吃啤酒鱼?我们路过好几家店,门口都有啤酒鱼的招牌。”
“鱼啊……”禾嫒尺瞟了眼正在疯狂刷手机的陈灵,她不晓得陈灵今天愿不愿意吃鱼。
下一刻,陈灵停下刷手机的动作,向两人招手:“我们要不要吃这个?我在网上看到了当地的秒杀套餐。”然后把手机往两人眼前一递。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淡季,还挺划算。”
168元的2~3人套餐,包含一份啤酒剑骨鱼、竹筒鸡、田螺酿、时蔬、爆炒本地土虾五个菜,算下来人均56。
如果直接到店里吃,光点一份啤酒鱼就已经150左右,竹筒鸡单点则是要78,直接在网上买套餐倒是划算多了,还不用担心什么阴阳菜单问题。
买的套餐是多少钱,结账就多少钱。
再看店家在小众点评的评分也不算低,有4.4。差评数量不多,哪怕景区餐馆评分偏高,多有刷分情况,估计东西也不至于太难吃。
三人商量过后,一致决定到这家店试试。
说实话,其实禾嫒尺对这顿饭没有什么太多指望。
毕竟这里是正经的景区,客人来这儿一般也就吃个一两顿饭,同一家餐馆大多不会来第二次,味道好不好的,其实没那么重要。
她的要求很简单,不要难吃,价格不坑就行。
套餐是秒杀买的,至少不坑这一项是达到了,想到能完美控制支出,她心情还挺不错,带着攻略团购达人出门一块玩确实是不容易吃亏。
三人跟着小众点评上的导航寻找团购套餐的店家小七排档,走着走着就钻进古城里较偏的巷子里。
负责导航的陈灵还说:“这么偏,难怪要专门做团购活动。”
“有道理,不然游客都找不到这。”禾嫒尺负责牵住边看手机边走的陈灵,好让她不至于不看路时摔跤。
走过几家客栈,路过几家民居,三人终于来到团购套餐所在的店子前。
“是这里吧?”三人对着店名确认。
与刚进古镇时,在路边看到那几家复古装修的饭店相比,这家小众点评分数4.4的小七排挡的装修在古镇里稍微有些格格不入,很现代,且简单。
整体有些像写字楼楼下的中式快餐店,能看出来店家在装修上没花太多钱,天花板上没有吊顶,各种管道都裸露在外。
地面装修倒是干净整洁,却又显得过于冷冰冰,会给人一种认为这家店可能不好吃的感觉。
目前整家店里只有两位客人,估计也是被团购套餐吸引过来的游客。
现在淡季,兴坪古镇不是出名的景点,不光这家店里客人少,哪怕是古镇主街上的店也一样冷清。
进店坐下,陈灵找服务员验团购券,店里负责点单的大叔态度还挺好,没有因为陈灵用团购券给脸色,或是区别对待。下单后大叔还问:“能吃辣吗?几个菜都有点辣,没问题吧?”
禾嫒尺看向贝壳:“我俩都能吃辣,你呢?”
贝壳也点头:“没问题。”
“那啤酒鱼也给你们正常做?正常做会加一点辣椒,也可以做不辣的。”大叔继续确认口味,获得肯定的回答之后才离开,倒是谨慎。
趁着菜还没上桌,三人开始闲聊。
“说起来,我做攻略的时候其实也看过关于啤酒鱼的评价。”陈灵说:“好像说啤酒鱼最初其实用的是带鳞鱼,鱼鳞也不去,炸了之后再煮,主要吃鱼鳞。后来很多店做这道菜做不明白,就连本地人都吃不惯,所以现在不少针对游客经营的店都会改了鱼的品种,换成剑骨鱼。”
“我们吃的是啥鱼?”禾嫒尺从隔壁桌抄起菜牌翻起来:“好像就是剑骨鱼。”
“那我们吃的是游客改良版?”贝壳也凑过来看菜牌。
人多时,只要大家都不看手机,看啥都能聊起来。刚熟络的三人,就对着小七排档的菜牌边看边猜菜品到底是什么做的,还从菜牌联想到以前吃过的东西,话题扯远了天南地北啥都说。
正聊着呢,菜来了,上得还算快。
或许因为店里客人少,再加上店里团购活动让客人点单菜品较固定,最先上桌的居然是两个大菜,啤酒鱼和竹筒鸡。
啤酒鱼的卖相和图片差不多,小七排档的啤酒鱼是将整条鱼开花刀,炸过之后再用番茄、辣椒、葱姜蒜、啤酒等一块炖煮。上桌时,鱼身躺在橙红色的汤汁里,瞧着让人很有食欲。底下还配个瓦斯炉,边吃边煮,能保持鱼的温度。
竹筒鸡其实是一份鸡汤,盛在一个类似竹筒的容器里,分量很大,容器刚上桌就横着占了小半张桌子。
“竹筒是真的假的?”禾嫒尺直接上手摸一下,嗯,是真的竹筒。竹筒外头已经被烧黑,底部甚至有些碳化。
两个大菜上桌,接下来的行动模式就能看出来每个人进餐习惯都有各自偏好。
禾嫒尺趁热先给自己打一碗鸡汤:“你们要先喝汤吗?凉了就不好喝啦。”
贝壳嘴里已经塞了一块啤酒鱼,正吃着呢,赶紧点头。陈灵则是观察过啤酒鱼没什么小刺后,直接转头招呼店员:“给我们桌上米饭吧!”
催过饭之后才说自己也要喝汤。
竹筒鸡汤里点缀着少量葱花和红枣枸杞,还没喝就觉得可能还挺补。吃肉之前先喝汤,禾嫒尺勺起一口鸡汤,吹凉一些过再喝。
入口瞬间,禾嫒尺略睁大眼睛:“嗯?”又来一口。
竹筒鸡汤和平时喝的鸡汤不一样,带一股清新味,完全没有一般鸡汤的油腻感。调味偏淡,入胃暖和妥帖,不像某些加了许多鸡精味精的汤一样,喝了以后反而让人觉得口渴。
尝过汤,她再夹起汤里的一块鸡肉尝尝。
鸡肉不柴,炖得嫩却不散,汤的调味不重,鸡肉吃起来也没有异味,能吃出来原料是新鲜鸡,而不是冷冻肉。
下一刻,她快速掏出相机,趁两道菜还没怎么被动过之前,赶紧拍照。
这里可是兴坪,万一接下来几个菜都好吃,回过头来再取材可麻烦,先拍了再说。
尝过竹筒鸡,接下来轮到啤酒鱼。
其实按照禾嫒尺本人的习惯,肯定是等啤酒鱼咕嘟之后才会开吃,不过啤酒鱼刚上桌时,大叔就说过其实鱼已经做好,可以直接吃。
贝壳就直接吃了一块。
由于这家店的啤酒鱼是整条鱼,有点不太好下手,所以还专门配了一个小铲子。
禾嫒尺从鱼身上铲下一块靠近尾部的肉放碗里,铲子铲鱼时,还带了些汤汁。她将鱼肉夹下来一点,蘸着碗里的汤汁吃。
这时的鱼肉不烫,夹下来时还连着皮。
一口咬下,先是尝到汤汁咸酸带着鲜甜的辣味,随之而来则是鱼尾肉稍嫩的口感,肉上还连着微糯鱼皮,是禾嫒尺之前没尝过的味道。
橙红色汤汁乍一看会让不吃辣的人很害怕,觉得吃起来会很辣。其实它的颜色主要由西红柿提供,吃起来主要是番茄中的酸甜味,辣味反而只作点缀。因为用啤酒煮过,还能尝出来一点啤酒味,不重,估计再煮煮等酒精味彻底蒸发,就尝不出来了。
鱼肉裹了一层很薄的浆粉下锅炸过,因为粉浆确实裹得薄,远看根本看不出来。要夹到碗里吃时,才能看见外头有一点点炸过的脆壳。
这层脆壳在厨房煮时,已经与汤汁一块彻底煮软,吃不出来脆的口感,却能挂住更多酱汁,让鱼肉在吃的时候味更足,适合搭着米饭吃。
这家店的米饭不是一碗一碗上,而是装一盆端桌上,让客人自己盛。
原本说自己不喜欢吃鱼的陈灵已经在给自己盛米饭,准备用鱼肉拌饭吃,还问禾嫒尺要不要。
“我要半碗。”得给碗里留点位置放菜。
和埋头干饭两人相反的是,贝壳没吃米饭,她吃鱼好像喜欢空口吃。原本禾嫒尺还有些疑惑,毕竟她觉得鱼肉空口吃还是有些咸。
不过没多久,她也知道了原因——
鱼不同部位肉质不一样,她刚才吃的是鱼尾部分,鱼尾薄,肉嫩,容易入味。
贝壳吃的是鱼身,鱼身肉厚,更难吸味,搭着米饭吃显得味不足,反而直接吃会更合适。
陈灵倒是哪的肉都能下饭,她爱大米饭,嫌调味不够她还会往米饭里浇酱汁拌着吃。
啤酒鱼还剩半条时,田螺酿和炒土虾以及青菜都来了,禾嫒尺赶紧擦擦手,先拍张照。
炒土虾用的据说就是漓江里的小虾,虾子个头不大,炸了再炒,吃的时候连着壳吃,类似的菜倒是许多地方都有,味道中规中矩,不算出彩,也不算差。
相似小说推荐
-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苏荷里耶) [穿越重生]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8-30完结总书评数:290 当前被...
-
不渡雨(杯一安) [现代情感] 《不渡雨》作者:杯一安【完结】江VIP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695 当前被收藏数:15721 营养液数: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