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现在不少食客没吃过原来版本的九肚鱼,会觉得九肚鱼就应该去骨。
就连某些高档酒楼的大厨,也会觉得去骨功夫繁复,能更容易让这道菜卖上价钱,显得档次高,也开始推崇这样做。
他们会下一些功夫,让这样的椒盐九肚鱼变好吃。
比如说采买更肥的鱼,让鱼被片开之后也不至于只剩薄薄一片。
比如说他们把鱼片开之后,不是把整个的鱼块分成两份,而是展开来变成更宽的厚鱼片。
再比如说采用更薄的挂粉浆方法,好让鱼肉和粉浆的比例更合适。
高档酒楼想要卖出高价,当然不会在材料的量上偷工减料,这样做出来的椒盐九肚鱼风味不会差多少,还吃不到骨头,自然也会受到欢迎。
只是这么做,更是让街边一般饭店有了跟风的道理。你看,就连有名的XX酒楼都这么做,我们这么干才是正确的。
渐渐地,有些年轻厨子在刚学这道菜的时候,会认为椒盐九肚鱼的鱼就应该按照后来的方式处理,这才是正确的烹饪方式。
再过些年,就会有人开始说,不去骨是偷懒做法,好的厨子才不这么做。
劣币驱逐良币大概也就这么回事吧。
禾嫒尺不反对改良菜品,甚至对所谓的正宗做法不抱有任何执念,只是她作为一名食客,希望改良菜品应该往好吃的方向改,而不是省钱、容易管理、容易赚钱的方向改。
就像当年研发出椒盐九肚鱼的大厨一样,他在南方沿海地区卖一道椒盐带辣椒的菜,任谁想也猜不到这道菜能大火。
不都说这边人不吃辣,口味淡吗?怎么一个个的吃这么香呢?
满足食客其实很简单,东西好吃他们就会掏钱,这是硬道理。
吃饭的时候,禾嫒尺已经提前用手机给九肚鱼拍了照片,她在翻看手机相册挑选适合笔记的照片。
“这张不错,刚上桌时拍的,还好我拍得快,不然一人夹一筷子就剩半盘,看不出来上桌时有多少量。”
“这张还行,鱼肉的截面拍出来了,能看出来嫩得出汁……”
虽然禾嫒尺没带相机出门,好在酒楼灯光够亮,拍出来的照片还算不错。
选好照片后,禾嫒尺对着手机施展弹指神功噼里啪啦一通写,将椒盐九肚鱼这道菜的几个关键点,以及春园楼这家店与某些店家的出品进行比对,务必希望网友们看过笔记,以后点菜时能少踩坑。
《不开边去骨的椒盐九肚鱼,我疯狂点赞!》编辑满意,发布!

这篇笔记和之前几篇都略有些不同。
前面内容都很正常,基本就是介绍春园楼的菜品,以及椒盐九肚鱼这道菜的做法等等。
只是写笔记时,她联想起最近市面上那些难吃的椒盐九肚鱼,越写越冒火,写着写着底下内容就开始跑偏,变成数落市面上某些商家为了赚钱把菜做难吃的内容。
导致笔记篇幅长得惊人,就连美食网红打卡APP都在提交任务时被她的字数震惊,给予这篇笔记82的高分。
要知道这篇笔记的照片可是手机拍的,照片给分不算高呢。
获得82现金奖励的禾嫒尺美滋滋,也没再多想这篇笔记的事。
毕竟写这篇笔记时参杂太多个人情绪,内容大多是指桑骂槐,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排版乱七八糟,又长,根本没指望笔记能有什么热度。
而她本人借着写笔记,已经把情绪发泄完毕,心中预想这篇笔记不太会带来什么额外的影响力收入,有82元现金奖励已经是意外之喜,禾嫒尺也没再管它。
对她来说,现在泰国餐厅冬阴功的热度更重要。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大过年的,居然有人因为她这篇美食笔记吵了起来。
陆鼎仁是一名年过五十的前粤菜大厨。
年轻时靠着手上本事赚了些钱,踩着九十年代的风潮投资过几家小餐饮店,现在已经有些身家,名下有一家经营不错的粤式酒楼。
由于他身体没年轻时好,除了某些必要时刻,已不再掌勺。
中老年男人的爱好很奇特,有些喜欢打牌有些喜欢钓鱼。陆鼎仁作为一个厨子,哪怕处于半退休状态,居然喜欢在逗音学做菜。
做菜是个有益身心的好爱好。
只是他不光学,他还爱骂人咧。
比如说:“这些人到底懂不懂做菜的啦,什么肉做之前都搓淀粉,好好的新鲜肉搓它干什么,刀工好一点顺着纹理切,炒的时候火候够,滑两下就行了啊!”
再比如说:“这都什么配方,做什么菜都是放这几种调味料,吃吃吃,吃傻你,一点食材的味道都保留不好,到底懂不懂做饭还在网上误人子弟。”
他也算有些年纪,打字打不明白,想用语音转文字功能吧,讲的普通话手机又听不明白,基本只能用手写。
手写嘛写得又慢,有时候嘴巴骂完就翻页,也不在评论区逗留。
偶尔碰到他认可的好菜谱,他亲自下厨试试。并且打开评论区,费劲吧啦写下自己对于菜谱的看法,要是察觉到哪些步骤能改良,也会写上去。
网友之间交流嘛,不看年龄不看地位,多多益善啊。
最开始他只是在网上看、学,看得多学得多以后,偶尔也想自己整点活,毕竟——
“这都做的什么玩意,还不如让我来,想当年我……”
然后他还真自己上。
陆鼎仁是数码白痴,本身玩不转这些数码产品,好在他有个能玩转数码产品的亲孙子。
他孙子小咧,才十几岁,还在上学。手里也没什么先进道具,反正就用他爷手机拍他爷做饭,拍完以后上传到逗音平台,账号就叫陆爷爷教你做饭。
拍视频的时候,孙子不怎么出镜,偶尔会在镜头外叫两声爷爷,于是网友们也跟着叫爷爷。
烹饪视频嘛,底下喊妈叫爷找奶奶的多了去。
比如说:爷爷,饿饿,饭饭。
给陆鼎仁哄得可高兴,更是爱上跟网友交流的过程,沉迷逗音不可自拔。
禾嫒尺发笔记的这天,他正巧也在刷逗音。
过年嘛,在家基本都是聚在一起玩手机,不然还能干啥?
原本看到图文笔记,按照他不爱看字的性格,本应是直接划过才对。
只是笔记上‘不开边去骨的椒盐九肚鱼’这几个字,吸引了他的目光,于是他停下来,细细品读这篇禾嫒尺发泄一般写出来的笔记。
为什么会被这几个字吸引呢?
这就得说说陆鼎仁刚开始在网上看视频学做菜时的事了。
陆鼎仁最开始玩逗音,并不是冲着学做菜去的。
不过那会儿他也只是随便网上冲浪,逗音平台识别到他对烹饪视频感兴趣,于是开始给他推各种各样的美食视频。
美食赛道上不光有禾嫒尺这种半路出家的业余选手,陆鼎仁这种技术过硬,但是不注重拍摄道具的随便选手,还有那种厨子本人出名,设备还齐全的专业选手。
其中有个烹饪视频,就是某位专业选手做的椒盐九肚鱼视频。
陆鼎仁是粤厨,这道菜他也会做,只是每个厨子的做法多少都会有些不一样。上网冲浪嘛,就是随便看看,于是他也停下来想看看对方到底怎么做这道菜。
然后对方拍摄的就是给九肚鱼开边去骨的烹饪方法。
当时他就有点郁闷,毕竟按照他往常的做法,肯定不能是这么做的,只是那会儿他也没想明白到底哪里不对。
毕竟对方在粤厨界有点小名头,而且视频也不是第一天做,粉丝不少。
并且视频里还说得头头是道,这么做吃不到骨头,而且骨头容易出水,不去掉火候不好把控,容易把鱼炸糊烂。
很有道理的样子。
把视频发给家里后辈看吧,后辈还在那商量呢,是不是要把店里菜谱改一下,好像这样看起来更专业。
现在的人吃鸡爪都要吃无骨的,你看无骨鸡爪销量多高,吃炸鱼能喜欢里面还留骨头的嘛?
陆鼎仁当时没说什么,年纪大的人最怕别人说自己固执,追不上潮流,被时代抛弃。
在小辈这找不到认同感,他又把视频发给他的老朋友们,尤其是他掌厨时认识的那些老饕。
结果他的老朋友只晓得跟他说,年纪大少吃点油炸食品,对身体不好。
弄得他当时可郁闷,骂人都不知道怎么骂的那种郁闷。
所以当他看到《不开边去骨的椒盐九肚鱼,我疯狂点赞!》这篇笔记时,仿佛有人代替他将心里话说了出来,心中吐出一口郁气,无比舒畅。
年轻人会吃啊!
不光会吃还会写!
有灵气,比他家后辈里头那几个愣子强多了。
点赞点赞点赞!
点赞完还不算,他还要疯狂转发,@他的网友:快来看,这个人讲得好有道理。
哦豁,人一多,就吵起来了。
有认为这道菜应该不去骨头不开边的人,就有反对意见的人。
两边各执一词。
有人拿最初这道菜创始初期的形态说事,就有人拿某个网上出名的网络教学视频说事,对,就是陆鼎仁之前看的那个视频。
哇,这下牵扯就多了。毕竟对方现在小有名气,也算个网络名厨。
陆鼎仁的粉丝还远没人家多,好在是他@网友,把人喊来看笔记的,暂时评论区还算他的主场,站他这边的人更多。
吵架嘛,吵着吵着很容易忘记原来在吵什么,忽然就开始上升高度,拿什么传统不传统,正宗不正宗开始说事。
仿佛硬要人在传统和创新当中,选择一个立场。
要是认为这道菜应该按照以前的做法做,那就是传统派。
要是人为这道菜应该按照开边去骨的方法做,那就是创新派。
这不扯屁嘛,这道菜诞生总共才多少年,哪来的传统,本身也属于创新菜。
等禾嫒尺察觉到笔记在逗音莫名其妙火起来,底下吵架的人好像跟她没啥关系时,自己也懵了。
“……这是怎么吵起来的?”
极其不擅长跟人吵架的禾嫒尺当然不会贸然下场,毕竟她的意思和立场早已在笔记里写的很清楚。
底下吵的话题已经和椒盐九肚鱼这道菜味道没有关系,反而好像和两位在逗音拍摄烹饪视频的厨师有关,其中一位名为陆爷爷教你做饭的账号还关注了她。
好像就是这位陆爷爷把笔记带火的,他在视频底下评论过,称赞禾嫒尺会吃,年纪轻轻就晓得一道菜的根本在哪里,还@很多人过来看。
禾嫒尺是个尊老爱幼的好青年,反手就是一个回关,谢谢陆爷爷称赞。
再看评论区,最上方的评论主要内容还是吵架,例如——
螃蟹蒸着吃:椒盐九肚鱼去掉骨头是正确的,因为本身骨头水分多,不去掉会影响炸出来的口感。
大碳宝对螃蟹蒸着吃说:你是不是没吃过好的,我妈自己在家里炸九肚鱼都不用去掉主骨,炸出来根本不会软,火候控制好就行。
螃蟹蒸着吃说对大碳宝说:粤菜大厨的教学视频就是这么说的,你自己去搜链接。
大碳宝:视频我看完了,去掉骨头之后炸确实不容易翻车,毕竟这么做,厨师不需要严格把控火候,但我在这里还是要说一句,要是厨师连火候控制连我妈都不如,建议转行谢谢。
诸如此类的对骂比比皆是。
问这道菜好不好吃的评论,反而还被压在下面。
禾嫒尺只好略过吵架评论,捡着几个问味道的评论回复。
“嗯,不错,还有问这家店其他菜好不好吃的。”说不定这个网友也是香山城的居民,有空能到店里去尝尝,能给她带额外的影响力收益。
春园楼开在香山城,虽然占地大,但是本地租金相对便宜,而且菜品单价高,比如椒盐九肚鱼原价就得58一份,算市面上相对较高的价格,要不是过年估计她爸也不能带大家去吃。
好在这样的店能给禾嫒尺带来5%影响力收入。叠加逗音的3%平台影响力收入,能有8%!
再多来几个这样的网友,这波赚钱稳啦!
笔记火起来是好事情。
虽然评论区看起来乱七八糟,只是也有不少网友看过她的笔记,赞同她的说法,因此关注她的账号。
也有网友为了追踪后续吵架结果,关注她的笔记。
还有某些人会在后台私信她,问她为了博关注写这种东西有意思吗?
禾嫒尺也不跟人花时间吵架,关掉私信通知,该拉黑的就拉黑。
她现在高兴着咧,不能跟人吵架影响现在的心情!
为啥她这么高兴呢?
这就得说回她是怎么发现笔记在逗音火起来的事。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现在过零点,禾嫒尺刚看完每日结算。
哈哈哈!
她又赚钱啦!

第57章
禾嫒尺在老家跟着家里人吃香喝辣的这天,鹏城名为冬阴功的泰国餐馆热度上涨,导致到店的客人比前一天又多出不少。
虽说还不至于排队,只是饭点时分店里基本已经坐满。
年还没过完哎,在鹏城还挺难得。
主要原因也不能完全归功于禾嫒尺的视频和推文,而是因为这家店发红包。
过年发红封的商家其实不少,里头装点代金券、折扣券、甚至菜品券的都有,在里面放真钱的商家就很少了。
看过推文或视频跑到店里进餐的网友,在收到红包之后,好几人拍了照往评论区里发。
还有人发朋友圈,甚至小紫书等其他社交平台。
同一样东西发的人多起来,热度多少都会上涨些,鹏城人正愁过年没地方去呢,这不正好嘛,到家附近的餐馆打个卡玩。
交通方便,东西还好吃。
只是冬阴功各分店的店长就得忙起来。
谁知道年还没过完,店里能来这么多客人,人手不够啊。
人家大过年的冲着吉利过来,总不好让客人久等发脾气吧。
于是他们还偷摸跑到附近那些看起来过年生意不好的店里,挖人家的墙角。
“三倍工资,过来帮忙,帮到年初八。一天也就几个小时,忙的时候来一下就行。”
“一般三倍工资就发到年初三,平时很难有这种好事哟。”
解决完人手,还得处理红包的事。
“红封数量剩下不多了,得去买点儿。”
“我们店的五块钱不够啦,你们店还有吗?借点来用用。”过年期间银行不开门,没法去兑散钱。
随后,厨房和服务员又都发现了奇怪的点。
“怎么回事?怎么忽然这么多人点冬阴功炸鲈鱼这道菜,平时一天都卖不出去几份。”
闹得后来鱼不够用,临时进货又很难买到尺寸价格都合适的鱼,只能贴上售罄牌子,不少客人好像就是冲这道菜来的,听说吃不到还挺失望。
“点咖喱杂菜的人也变多了。”这道菜的主料基本都是蔬菜,中午饭点过后,店长就发现菜不够用,下午又去临时进了一批货补上,倒是能正常出餐。
“冬阴功汤和咖喱皇大虾的点餐比例倒是比之前少一些,其他平时没什么人点的菜,反而今天更多人点。”好几个一天都不一定有人吃一次的冷门菜都有订单,情况有些反常。
连续两天客人变多,而且点的菜还和以往不一样,很快就有员工察觉到事情不对。
“是不是网上又有哪个探店博主推荐了我们店的菜品?”
作为网红店的员工,他们对于门店客人忽然变多这种事已经习以为常。
毕竟店子口碑好,时不时就有探店博主给他们推一波。
某些放假回老家休息的员工在工作群里窥屏,看见留在鹏城值班的同事们在讨论这事,趁着同事们忙得脚不着地的功夫,在网上搜索自己东家的消息。
然后把搜索结果丢群里。
是一篇文章链接,以及P站视频链接。
群里有人摸鱼路过瞧见,随手点开一看。
“这么长?是不是有点夸张啊?”
总店的店长闲下来,也点开链接看,他看的是视频。
“热度挺高啊,难怪来这么多人。”
“几乎每个菜都评了,还提供点菜搭配建议,说得好认真。”
“这个视频角度有点熟悉,好像是总店的这几个位置。”他将视频画面停下,并和店内设施进行比对,能确认小迟没吃饱是在他们总店进行的美食测评。
这么说来他好像对这位不露脸的UP主有点印象。
毕竟对方连着很多天一个人到店里吃饭,每次都点一两种不一样的菜,并且吃饭时还会在桌面上架一个小相机。
虽说她每次进店时都尽量挑选店内比较偏,不引人瞩目的位置坐,但时间长了,还是会对她有些印象。
是个看着挺有礼貌,说话条理清晰的年轻女子,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