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郭清和她老公都不是鹏城本地人,他俩毕业之后在鹏城工作,定居,算是所谓的鹏城一代。
早些年还每年过年回老家走亲戚,现在两人已到中年,不怎么想动。加上过年鹏城人少,车少,看着别有一番风味,更是不爱回老家了。
一家三口,不用走亲戚,人口简单。
过年期间的饮食和平时区别没有很大,都是做一天的菜吃一天,最好是到店里吃,不用做饭也不用洗碗。
过年吃泰国菜也行,多新鲜。
进店还有人拜年说恭喜发财呢,很喜庆。
服务员听说他们点冬阴功炸鲈鱼时,还会说吉利话:“吃鱼好,年年有余。”
一家三口点五个菜,冬阴功炸鲈鱼、咖喱煮杂菜、曼谷炒鸡、炸软壳蟹、泰式菠萝炒饭,共计254,回头再点两碗白米饭配着吃,不到270。
过年期间在鹏城花这个数吃饭,还行。
原本其实她还想点个咖喱皇大虾来着,只是她女儿说要吃咖喱煮杂菜,两个咖喱味的菜有些重复,这才换的曼谷炒鸡。
点完菜,环顾一周,郭清她老公悄悄指着隔壁桌对女儿说:“你点的冬阴功炸鲈鱼是不是隔壁桌在吃的那个?”
“哪个?”女儿四周张望。
郭清也看见了,说:“用鱼盘子装着,底下烧火,在咕嘟的那个菜。”
“好像是?”女儿不太确定,毕竟她只在P站视频和菜单上看过,还没吃呢。
郭清她老公问:“这道菜点单率好像挺高啊,你看隔壁好几桌都吃这个,是招牌菜吧?”
郭清想了会儿:“不对呀,我进点的时候看见招牌菜明明是咖喱皇大虾。”门口招牌大大的字写着呢,小众点评必吃榜招牌菜,咖喱皇大虾。
她刚才还想点来着。
过年期间厨房人少,上菜速度有些慢,菠萝炒饭和曼谷炒鸡先上桌。
炒饭酸甜口,炒鸡则是酸甜中还带着少许辣,适合配白米饭吃。
想到还有三个菜没上桌,他们决定暂时不点米饭,先等菜。
结果等待许久,一份炒饭已经全部吃完,剩下几个菜还没上,人就有点烦。
“菜还没来吗?”
“鱼是菜市场现买的吧?”
“那不好说,说不定现在准备去钓。”
“店里客人也不算很多,至于做这么慢吗?”
三人在那聊着,声音说不定叫旁边的服务员听见了。
“对不起呀,我们今天厨房值班师傅比平时少一些,在催了,给您送份小食先等等。”
行吧,服务态度还不错,过年不好发脾气,于是一家三口又吃着送的甜点继续等。
赠送的甜点是一份火龙果膏。
紫红色的膏体上点缀着黑色的籽,长得真的很像火龙果。然而夹一筷子放进嘴里品尝,吃起来又是一股椰子味。
“味道挺神奇呀?”说着,郭清的女儿开始用筷子一点点夹着火龙果膏吃,还薅上面的籽。
没多会儿,吃腻了。
这份甜品确实有点甜。
好在这时候剩下几个菜终于上桌。
三人等半天,已是饥肠辘辘,等冬阴功炸鲈鱼咕嘟开,再尝过其他几个菜,郭清她老公忍不住叫服务员给他们上米饭。
之前等菜时的烦躁早已风吹云散,为了好吃的,多等会儿算什么?
过年人手紧张,厨子做菜慢点儿不是很正常嘛。
慢工出细活,瞧这鱼肉鲜嫩的样子,一看就是现炸的,泡着泰式冬阴功汤配米饭让人极其开胃。
再看这份软壳蟹,裹上面酱炸得壳子酥脆,端出来时还冒着热气,蘸着椰汁咖喱酱趁热吃,异国风味浓郁。
两个大人正吃着呢,就见自己女儿用小碗盛出来一点点白米饭,开始往里头浇煮过炸鲈鱼的冬阴功汤。
浇完冬阴功汤还不算完,又勺了一点儿咖喱杂菜里的咖喱汁,往里头混。
搅拌均匀,她尝了一口,觉得咖喱味不够浓,又来一勺咖喱汁。
看样子玩得还怪高兴。
“这么混着吃好吃吗?”郭清说话间,也给自己碗里的米饭来了一勺咖喱汁。
“我也是在网上看别人建议这么吃,所以试试。”女儿把咖喱汁和冬阴功汤的比例调满意了:“她推荐的不错哎,这样拌着吃,有点像之前网上大火的那个无水番茄咖喱。”
像这样边吃边聊天的家庭朋友,在餐馆里并不少见。
新旧时代在变换。
有像旧时那样,过年前就开始在家里屯菜,年三十做一大桌,剩菜吃到过完年的家庭。
也有灵活应变,过年时谁也不想做饭洗碗,跑到餐厅里吃外国菜过年的家庭。
甚至还有直接带着一家老小外出旅游过年的家庭。
大家对年的定义不一定相同,在过年期间会做的事情不一样,就连习俗都会因为地方不同有所差异。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归能放假,就是值得庆祝的好事。
对于勤奋的禾嫒尺来说可没什么放假不放假的区别,她现在是探店博主,严格来说算个体户!干多少活吃多少饭。
刚成为个体户不久的禾嫒尺正裹着被子躺床上,抱着刚灌的暖水袋,盯紧手机等凌晨结算。
她就想知道作品发出之后第一次结算能给她赚多少钱。

第51章
【昨日全平台增加8.12w浏览人次,并获得7.5K点赞、3.7K收藏、785评论45弹幕,有24人被影响前往门店消费,增加758名粉丝。】
“本日增加影响力5788,花出去的影响力回本啦!”
“影响力收入368?第一天就这么多吗!”久违地达到新高!
禾嫒尺赶紧点开数据统计,查看消费详细情况。
其他小店在过年期间都没开门,368影响力收入全是冬阴功的功劳。
实际上前一天被她影响前往店内消费的是24人,只是过年期间出门吃饭大多携家带口。系统统计的24人仅仅只是看过视频,或是美食推文的人数。
严格算起来,应该算是给冬阴功各门店带去了24桌客人,实际到店消费人数还真说不准有多少。
再略微细看,每桌客人能提供8~30左右的影响力收入,比之前推荐的低单价美食高出好多倍。
有钱入账的禾嫒尺把脑瓜子蒙在被子里,开始发梦。
“按照之前的惯性,第一天能获得的影响力收入还不是高峰,毕竟很多人看过视频和笔记还没来得及到店里消费。高峰期的收入至少比今天多个三倍,再加上这家店分店开得多,能接很多客人,嘿嘿嘿。”
“一天三百块啦,多的时候可能有一千,我就取个中间数600块,热度持续一个月的话,就有一万八。”
“哦,不能这么算,毕竟放假和工作日不能一样。”
“重来,平时一天三百块,周末一天一千,我就算一个月有四个周末,热度持续一个月的话~14600哈哈哈。”
禾嫒尺才不管网络热度一般持续不了一个月,先乐完再说。
她今天晚上要美美做个发财梦!
次日清晨,禾嫒尺醒得特别早。
昨晚被金色癞蛤蟆在梦里撵着跑了一整晚,给她累够呛。
原本转身想要继续睡,忽然想起自己昨天发的视频和文章热度不错,她又支棱起来,把手机抓手里,打开后台想看看自己有什么好评。
然后就给她整得有些郁闷。
郁闷得把厚被子罩在头顶,盘腿在床上坐了起来。
有差评。
在发的文章还好,底下评论基本都是讨论这家店好不好吃的内容,偶有质疑,也只是问禾嫒尺发的美食推文有没有收钱。
至少对文章内容还是肯定的。
但是P站的视频评论区就没那么和谐。
有人会说视频太长不想看,有人会说测评试美食看起来没有食欲,还有人说她剪辑手法有问题。
禾嫒尺本身在把视频做出来之前就纠结过。
她知道自己的美食视频内容不成熟。而且尽管她已经尽量把视频时间缩短,语速加快,只是测评内容多,就肯定会长,让人没有耐心看下去。
在确定制作视频最初时,她的想法很简单。
她在这家店吃到了好吃,并且点单率很低的菜品,猜测店里说不定还会有这样的菜,所以想全部测评一遍试试。
美食应该被分享,不应该被埋没。
从私心来说,她会这么做,也是因为希望自己的视频看起来能更特别一些,有个人特色。
禾嫒尺总共也没剪过几次视频,日后的风格走向根本还没定下来,什么样的都想试试。
美食视频、笔记赛道其实很卷。
在自媒体这行里,美食算是较为没有门槛的赛道。
比如美妆博主门槛就不低,首先得有化妆技术,底子好。还需要一定审美,化出来的妆得赶得上热度,同时善用最近流行推广的工具,或是美妆产品给自己化妆,才能接广。
又例如家居博主,账号起来了能给各种家具家电做广告,只是做这个,不管是租的买的,总归最开始得先有个房子。
动手和审美能力还得强。
美食赛道就不一样了。
做探店的,只要找到门路,最开始粉丝没多少,就能加本地探店群。先不说能不能拿广告费,总归拍拍短视频和照片,吃一顿免费霸王餐还是可以的。
如果走美食烹饪路线,也不费事,最开始有手机和基本厨具就能拍。
去年有段时间美食翻车视频还挺受欢迎,人很难拿得准网友到底想看什么。
只是真正红起来的那些人,作品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个人特色。
露脸的美食博主,本身长相就是他们的专属标志,再加上某些标签,比如说吃得多,吃得辣,爱自己带蒜什么的,都能给他们带来记忆点。
禾嫒尺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个人特色。
毕竟谁刚入行时不想当行业顶尖呀?
就连刚上学的时候,也想过自己要考最好的高等学府。
只是她镜头尴尬,不想露脸,本身不是大胃王,对辣的接受度和一般人差不多。再加上吃东西时,她更希望自己是享受沉浸的状态,能拿出特色的点就不多了。
怎么办呢?
没想明白的禾嫒尺划拉评论区,尝试在里头找到答案,然后发现——
“这群网友行动力是真的强啊,怎么昨天下午发评论说自己去店里尝,晚上就已经吃上饭了?”还在评论区发菜品图,证实自己确实在店里。
三只大虾:[照片]冬阴功炸鲈鱼确实味道不错,就是服务员和厨子少,进店要等很久才上菜,这几天进店居然还有红包拿。
禾嫒尺原本根本不知道店家过年还有发红包这种活动,好奇地回复三只大虾:红包里是什么,代金券吗?
大清早的,这位名为三只大虾的网友显然还没起床,根本没办法回答她。
百无聊赖的禾嫒尺再次在P站上回看自己的视频,想知道自己是哪里不足,下次能怎么补上。
划拉几下,她才注意到,视频的播放次数到目前为止也不超过4W次,评论弹幕数量正常,但是收藏量比一般探店美食视频更高。
探店视频嘛,其实收藏起来没什么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想看探店视频,只需要关注UP主,看他平时的更新就行。
毕竟一样的吃播视频也没必要重复观看多次。
反而是健身、美妆、装机、烹饪、攻略之类的视频,被收藏的几率更高一些。
这些视频有重复观看的必要性。
说起来,她在上发的《长红十几年的泰国餐馆居然还藏着这样的菜?》美食推文,收藏量也比一般探店美食推文更高。
“网友是收藏起来重复看吗?没耐心一次看完,所以有需要的时候分段看?”不管是什么原因,禾嫒尺得知自己视频数据有突出点,还怪高兴的。
早些时候的郁闷散去不少。
她还是有优点的嘛。
“对了,视频的播放次数到现在还不超过4W,也还没那么多人看,昨天那8W多的浏览数据是哪里来的?”
难道——
禾嫒尺打开小紫书后台。
果然,她除夕夜发的那篇笔记《过年拜神菜,年三十吃到年初七?》热度上来了。
除夕夜当天不少人吃过饭就待在家看电视玩电脑,那时他们还不晓得家中剩菜的可怕,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剩菜每天都在桌上,与禾嫒尺产生共鸣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不少网友已经不在乎禾嫒尺原本笔记写的是啥,在笔记下面聊了起来。
哦,还有吵架的。
主要还是围绕剩菜应不应该倒掉、以及最近的人是不是吃太饱的事吵。
吵吧吵吧,互动量越多笔记热度越高,她还能挣影响力呢。
禾嫒尺这时候算是理解为啥网上总有营销号引流贴,该说不说,流量来得是真快啊。
趁着这波热度,她把前几天劈开家里那块剩五花肉,炒出来的几个菜编辑成《过年隔夜烧猪肉的拯救方法》发布。
笔记发布成功,72现金奖励和3点经验,3张100流量券到手。
“过年还在加班,努力的我!”
努力完了,可以躺啦!
正当禾嫒尺想躺倒继续玩手机时,听见房门外有人走动,从脚步声判断,像是她爸。
这下禾嫒尺精神又来了。
有些事情日积月累下来,会产生根深蒂固的习惯。
比如,夜晚+她妈的脚步声,等于不能半夜叫外卖。
再比如,清晨+她妈的脚步声,等于她妈起床,可能正准备在家里打八段锦。
而清晨+节假日+她爸的脚步声,在禾嫒尺的潜意识里相当于有人喊她吃早饭。
她麻溜爬下床,半踩着拖鞋打开房门:“爸,早餐吃什么?”
“你醒这么早?”禾仁善身穿一件黑色厚外套,手里拎着装了葱的塑料袋,看起来像是刚从菜市场回来,“我买了猪肠粉,你吃不?”
“吃!”
“快去刷牙洗脸,蒸两分钟就可以吃啦。”
禾嫒尺听话地把自己收拾干净,等着上桌吃猪肠粉,蒸猪肠粉是她为数不多从小爱吃的东西。
虽然这东西名字带个猪字,实际上跟猪没有一点关系,就是普通的米皮卷。
米皮卷跟米粉河粉一样,都由大米磨成浆制成,不是自己家能轻易做出来的东西。好在市场会售卖新鲜的猪肠粉,买上4~5块钱就足够一家人当早餐吃一顿。
二次加工也相当简单,斜着切成薄块状,均匀地铺在盘子里,上锅大火蒸两分钟就能蒸透,趁着豬腸粉还热时,要尽快淋上酱油和蒜香花生油。
不同的食材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都不一样,猪肠粉这样,酱油和调味油也这样。
要是等粉皮稍微凉下来,再淋调味酱,味道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第52章
祝文芯也醒得早,早餐时间准时上桌。她用筷子把蒸出锅的豬腸粉和酱料翻拌均匀,用牙签戳起一块送进嘴里:“是这个味,不过这是你奶奶家的味道,以前我上班时吃的豬腸粉调味又跟这个不同。”
“你是说我们老家卖腊味饭那家店的豬腸粉吗?”禾嫒尺回忆道。
祝文芯用牙签戳了一串豬腸粉,慢慢嚼着吃:“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那家店?”
“因为我小时候你经常买呀。”腊味饭店的老板业务可多,他不光卖叉烧烧鸭烧鹅,早餐时还会卖蒸猪肠粉。
蒸豬腸粉是禾嫒尺的儿时回忆,想来应该也是她父母长大工作时的记忆吧。
祝文芯回忆着旧时日子:“你爸是本地人,我家以前却不是这里的,后来全家跟着你外公搬过来,我又毕业了,开始工作,才有钱能在外面买东西吃。那时候豬腸粉可便宜,五毛钱一份。”
“哪要五毛,一毛就行了。”禾仁善回一嘴。
祝文芯摇头:“一毛那是你刚工作时候的事,你年纪比我大好几岁呢,跟我哪能一样。我开始工作那时候已经要五毛一份,当时每天上班前就盼着这口,不然都不想起床。”
爸妈那个年代,小时候没什么好吃的,毕竟那会儿是真穷,啥都没有,人能吃上饭就不错了。
味道呀花样呀,肯定都是没有的,所以禾嫒尺爸妈对难吃东西的接受程度非常高。
哪怕像他爸那样自己手艺还不错的人,吃她妈做的那些不怎么好吃的饭菜,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总归能吃呢。
有肉有菜有大米,能有什么挑的。
小时候白水煮菜不加盐不加油,吃着也觉得鲜甜得很,有滋有味。
蒸猪肠粉,也不过就是把米浆蒸熟,加上简单的调味料搅拌均匀,多么朴素的食物。
人民日常吃的食物嘛,总共也卖不上几个钱。
当时的小店小摊做这个,也就赚个糊口钱,从没想过靠这个发财。
而且因为这东西价格便宜,卖不上价,所以也不可能再往上加好料,让它变好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