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昨天周六放假,她和朋友一起到东城区有名的美食小吃街排队吃羊肉粉,吃完羊肉粉正好看见旁边有卖网红酸奶麻花的店,和朋友一起商量着买了三根。
当时那条街有两家酸奶麻花店,一家排长队,一家没人排队。
她刚排队吃完羊肉粉,真的不想再排队买麻花啊,于是去的那家没人排队的店。
当时她是这么想的,这两家店的装修和麻花的样子,一看就是网络热度催生产品,估计味道和配方没什么区别。
买哪家都一样。
麻花拿到手,又甜又腻还油乎乎的,对于刚吃完羊肉粉还喝过奶茶的她来说,简直腻味得可怕。
她和朋友两人勉强分吃一根酸奶馅的麻花,她要走了剩下两根麻花里,巧克力味的那根。
而朋友则是把咸蛋黄味的带回家。
现在那玩意还丢冰箱里放着呢,尴尬得很,也不知道是吃还是不吃的好。
点进笔记,先看图再看文。
把图往后划拉两下,好嘛,笔记有定位信息,发笔记的人也是跟她去的同一条街上买的麻花,还把两家店的照片拼成双拼图,对比起来,生意冷清的那家店铺瞧着更惨淡。
前一天吃过觉得不好吃的店铺照片出现在眼前,属实算贴脸开大。
周明晴实在没忍住,决定看文字之前先评论,说:这家巴巴酸奶麻花的麻花巨难吃,很后悔买了三根,冰箱里现在还放着一根呢,我直接一个大冤种[大哭]。
不过旁边的遵义花记羊肉粉很好吃,可以试试!
写完评论,她才开始看笔记里的文字部分。
“排队人多的店更好吃,因为麻花新鲜,刚出锅的时候皮炸得酥脆,里面软乎乎还冒热气,咬开还会爆浆……啊?网上买才3.8一根,建议只吃一根不然会腻,啊啊早知道我就不去巴巴酸奶麻花店买了!”
“贵的还没人家便宜的好吃!”
点个赞,再拉下去看评论。
评论区人倒是不多,基本都是路过想吃之类的评论。
还有人说最爱咸蛋黄味,但也是吃着腻得慌,最多一次一根,再多吃不了。
没多会儿,笔记作者小迟没吃饱给她点赞,还回复她说,在别的笔记里看到冷掉的麻花可以用烤箱或者空气炸锅加热。
如果没有这两样,用平底锅最小火盖着加热,或者用微波炉也行,就是没那么好吃。
周明晴虽然租的房子里没有空气炸锅和烤箱,只是作者的好心回复让她好感大增,随手点进对方个人页面,想了解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名字叫小迟没吃饱?好像在哪儿见过。”
“好像是鹏城本地逛吃账号,粉丝不多,点个关注,她人不错呢。”
“置顶笔记是抽奖?”那她也抽一个好了。
虽说奖品价值不算很高,但附送多一份大腐竹的螺狮粉确实很香。
“开到18:00的不安全油条?位置好像不远。”转发给朋友。
“泡沫箱肠粉的地址?这个实用!”转发到同事群。
继续往下拉,她还看见一个眼熟的短视频。刚点开,手机喇叭就发出:“叮咚,收钱包到账,十、八、元……”
“……”
这不是昨天排羊肉粉时在逗音看到的短视频吗?
周明晴打开视频评论区留言:小迟,这条短视频也是你做的吗?
品牌方寄送电饭煲的速度快得惊人。
禾嫒尺睡觉之前才接的任务,上午就已经送到出租屋门口,全程花费时间不超过12小时。
拿到电饭煲的禾嫒尺心中琢磨,到底用这东西做些什么呢?

禾嫒尺的家饭不好吃,主要是因为家里主厨的人是妈妈。
而家中另外一位家长,禾爸爸,其实手上有点功夫。
所以尽管禾嫒尺从小觉得家里东西不好吃,还能尝出来味道优劣,是有原因的。
因为她是真吃过好东西。
她爸是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老家属海边,还是单亲家庭。
禾嫒尺爷爷走得早,家里只有奶奶一个大家长。
小时候家里穷,没东西吃,他就能自己下田里,海边,挖牡蛎,抓鱼抓虾带回家,让她奶给家里添菜吃。
长大之后,据说刚成年那会儿还去当地有名的饭店里打工,在后厨练过。
再后来经历也挺复杂,上过班,后来去其他城市打工,最后现在是自己开了家小商铺做生意。
禾嫒尺成长的那段时间,正巧是禾爸爸外出务工时期,家里只有妈妈,所以吃的都是妈妈做的饭。
后来她长大开始住校,禾爸爸才又回老家开店。只是开店时,店铺关门时间晚,所以家里主厨的还是妈妈。
不过逢年过节,他爸还是会在家里露一手,做顿好吃的。
“爸,我小时候很喜欢的那个腊味糯米饭怎么做呀?”
“怎么忽然问这个?想吃回来我给你做呀,反正也快过年了,你什么时候放假?”
“我今年开始上班了,又不是放寒假,哪有这么快,除夕我就回来。”
“对哦,你上班了……”
是的,禾嫒尺失业这个事情没告诉爸妈,只跟表姐提过一嘴,并让她暂时别把这个事情告诉家里。
显然表姐遵守诺言,没把这个事告诉其他人。
她表姐看起来大大咧咧不想事,像是啥都会往外说的样子,其实嘴巴严得很,多年相处下来,她深有体会。
要不是担心这个来历不明的APP被其他人知道存在之后会直接消失,她甚至敢把APP的事告诉她。
把腊味糯米饭的配方记录下来,再跟爸爸聊会儿天,吃饭时间又到了。
按照之前的计划,这日还是去冬阴功品尝新的菜品。
嘿嘿,她想要尝那个78一份的小吃拼盘很久啦!
一份小吃拼盘里包含冬阴功这家店的六个菜品,包括香茅炸鸡串、炸鸡翅、沙爹牛肉串、沙爹鸡肉串、炸虾片、炭烧猪颈肉,用作探店测评也特别省事。
虽然要自费多掏28元,那她最近不是赚钱了嘛,大方点!
一个半小时后,品尝过小吃拼盘的禾嫒尺还在琢磨要怎么评价这份菜品。
让她比较意外的是,看起来很不错的小吃居然尝起来没有看上去那么棒。
而且相对性价比没那么高。
冬阴功这家店的炸鸡翅和其他茶餐厅,甚至街边的炸鸡翅相比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
而沙爹牛肉串和鸡肉串虽然有泰国风味,吃着也香,但毕竟是餐厅出品,吃着不是炭烤的。和国内的烧烤比起来,反而烧烤的性价比更高,味道更丰富。
没吃过这种味道可以尝尝。
炭烧猪颈肉之前已经尝过,还是老样子,很适合配饭吃。
比较有意思的是香茅炸鸡。将鸡肉用大量香料,尤其是南姜、香茅打成碎腌渍,最后串在香茅上丢到油锅里炸。
蘸着泰式酸甜酱吃,会比一般炸鸡多出一股浓厚的泰式风味。
虾片就很常见了,就是膨化食品,有时吃席也能碰到,炸得还行。除非真的很喜欢吃虾片,否则没必要单独到泰国餐厅里点这个吃。
总体来说,这份小吃拼盘很适合一次到店的食客点一份尝尝,尝过之后,下次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单点拼盘里的菜品。
吃过午餐,从店里出来的禾嫒尺前往菜市场,准备按照她爸给的配方买菜。
禾嫒尺从小就不爱逛菜市场。
能在超市里买到的东西,她绝不去市场买。主要是因为她小时候家附近的市场特别脏,还容易有异味。
南方菜市场嘛,潮湿。鱼和肉被宰了再摊开来卖,味道肯定不好。
再加上小时候她去市场帮家里买菜的时候遇到过偷斤少量的事,所以对菜市场印象一直不是很好。
只是腊味糯米饭需要的材料在市场比较好找齐,她只好到菜市场去啦。
为此,她还挑了个鹏城东城区大一些的菜市场,城中村小菜市场里东西少,不好凑腊味糯米饭的配料。
这次她去的菜市场位置正好就在东城区中心,就以东城为名,叫东城菜市场,算是当地较大的市场之一。
规划菜市场的人显然也考虑过菜市场的异味问题,所以把生肉、海鲜区域,划在市场最里面。
水果、蔬菜,在市场最外面。
这样如果路过的客人如果只想买些水果,蔬菜,不必看见或是闻到生肉的味道,就能进行购物。体验会好很多。
令人高兴的是,腊味商铺也同样不靠近生肉生鱼区,闻不到奇怪的味道。
“要买腊肠、腊肉、小虾米、瑶柱可以有可以没有,那就不买吧。还有葱花……哦,差点忘了香菇和炸花生米。”
对了,还得买刀和砧板。
多麻烦,暂时先用食品剪代替吧,搬家之后再买刀。
把东西拎回家,禾嫒尺率先拿碗把干冬菇和小虾米泡起来,长呼一口气。
菜市场真可怕。
在超市里买东西只要把自己需要的东西装购物车里,直接买单就行了。在菜市场买东西还要不停的跟人说话,比如说——
“我可以只买两根腊肠吗?”
老板就会回:“可以是可以,两根腊肠你够什么吃的,多买点啊。”
“那你再给我一块腊肉,啊啊不要这个,要最小的那块,我做腊味糯米饭,吃不了那么多。”
好处就是,菜市场确实可以只买两根腊肠,而附近的超市,腊肠只能一包一包的买,一包至少十根起,并且味道不一定有市场里卖的好。
等香菇和虾米都泡发完毕,准备开始做饭时,禾嫒尺才发现她没买米。
还好城中村小超市里就有米卖,她又噔噔跑下楼买一包白糯米。
糯米得泡一泡才能煮。
再等会儿吧。
为什么禾嫒尺收到电饭煲之后,会率先想做腊味糯米饭呢?
确实是有些原因的。
禾嫒尺小时候住的家旁边有个菜市场,那时候的菜市场跟现在还有点不一样,更像集市。
前往菜市场的那条街道两边都是些小铺子,不少卖菜的摊贩没钱到菜市场里买摊位,就会担了菜到路边上卖。
只要摆摊不拦着铺子进店的门口,光占取两个铺子之间没有门的位置,店铺主人也不会赶小贩走。
去菜市场的那条路坑坑洼洼,又烂,旁边还有小摊贩挤着,那会儿禾嫒尺还没长大,个头小,走起来费劲得很,比现在更不爱去菜市场。
但每次她爸放假回来,早上出门去菜市场想带她一块去时,只要说:“走,带你吃腊味糯米饭去。”
丁点儿大的禾嫒尺就会高兴得两眼放光,开始自己穿鞋。
去菜市场的那条路上,有一家店的腊味糯米饭特别好吃,腊味糯米饭每天出炉的数量不多,一小碗3块钱,只在早上卖,卖完就没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禾嫒尺都以为这家店是个早餐店。
那时候小禾嫒年纪小,不认识字,还是个文盲,不知道餐馆名字叫啥,店里菜牌写的啥。
等她上学开始认字,那家店已经不卖腊味糯米饭。据说是因为料放得足,价格高了没人买,价格低了亏本。
店主不愿意为了降低成本减少配料,认为这道菜无法平衡收支,决定不卖。
她爸也再没带她去过。
等她初中时,那片市场开始整改拆迁,整条街道连着店铺一块拆走,当时的腊味糯米饭就成了她心中一个回忆。
直到后来她长大问起腊味糯米饭店的事,禾爸爸才告诉她,其实那家店是粤式快餐店,午餐晚餐卖的叉烧饭和烧鸭饭也很好吃。
后来禾爸爸也偶尔会在家里自己做腊味糯米饭,放的材料和那家店几乎一样,做出来的味道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不过吃惯之后,禾嫒尺认为爸爸版的腊味糯米饭也挺好吃,别有一番风味。
趁着糯米泡好之前,禾嫒尺把屋里的白色小茶几清干净,将相机支架架起来。
上次煮河粉时拍的视频失败了,她没放弃,还想再试一次。
而且这次更简单,用电饭煲煮腊味糯米饭不用担心水蒸气问题,最多也就是用电饭煲炒腊味时爆点油烟,不碍事。
检查完镜头和灯光没有问题,禾嫒尺把电饭煲抱到小茶几上,插上电,领夹麦克风夹好。
“我是不是在拍电饭煲之前应该先把食材展示一遍?”
把通上电的电饭煲电线拔掉,挪地上,重来。
小迟没吃饱的小紫书粉丝们在刷小紫书时,有小部分粉丝发现她的账号更新了一篇视频笔记。
《只用一个电饭煲就可以做的腊味糯米饭,跟我一起试试?》
“做饭视频?”怎么不探店了吗?
“封面看起来挺正常的,别又是鬼畜视频吧?”
粉丝们决定看看再说。

视频开头是腊味糯米饭的展示。
随着按动电饭煲开盖按钮“啪”的一声响起,一份表面铺满腊味,撒上碧绿葱花的腊味糯米饭出现在眼前。
“啪”的声音和画面同时抓紧观看者的心,让人愿意暂时分出一份注意力,选择不退出视频,继续观看下去。
随后,温柔清晰的女声传出:“快到年底啦,给自己做一份腊味糯米饭试试吧。不用开火,不怕烫到手,只要有食材和电饭煲就行。”
画面跳转,盛满腊味糯米饭的电饭煲消失在眼前,只剩白色桌面。
“需要的材料有,腊肠、腊肉、虾米……”
随着食材名称报出,一份份食材同时出现在桌面,节奏很快,不拖沓。只是装食材的东西基本都是塑料袋或是原包装,看起来小迟家里碗很少的样子。
“由于电饭煲会有防粘涂层,所以不需要放油,直接把腊肉和腊肠弄碎放到电饭煲里煸炒,再用炒出来的油炒其他食材。我家没有刀,所以就用剪刀剪啦。”
“切或剪之前记得把腊肉和腊肠洗干净,煮或蒸一遍,不然剪不动。刚才我就忘煮了,用剪刀划拉半天只让腊肉受到一点皮外伤。”
同时,似乎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是真的,视频中还出现一张腊肉受皮外伤的照片。
视频在展示制作过程时,小迟还向粉丝们分享自己小时候吃腊味糯米饭的故事,顺便吐槽自己爸爸。
“我爸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在外面吃饭时,总觉得料少,回家自己做饭就会想要放很多很多料,而且每个食材都尽量切大块,好让腊味糯米饭看起来特别丰盛。”
“但是腊制品本来油就大,料多的腊味糯米饭吃起来很容易过油,刚开始觉得很香,多吃几口就容易腻。”
“我做的版本和小时候在饭店里吃的更像一些,料的种类虽然多,但是每种料放的量少一些,其实拌在一起是刚好的,料的量也不少……”
视频最后,把炒制完成的腊味暂时捞出来。将提前泡发好的糯米加上盐、少量酱油等调味料混合到水里,放进电饭煲,最后再在糯米上方铺满腊味,盖盖子,点击煮饭键。
“啪。”
这时,再重播一次视频开始时,电饭煲开盖的画面。
“撒上葱花和炸花生米,搅拌均匀就可以吃啦。如果觉得饭粒不够干爽,可以按煮饭键,开盖再煮一会儿哦。”
眼尖的粉丝会看到视频下方有一行小字提示,本视频含广。
不过视频中没有特意展示电饭煲,所以一般人也没发现这是条带广告的视频。
把腊味糯米饭吃干净,再剪完视频已经很晚,禾嫒尺在小紫书上来回播放自己第一次成功做出来的美食制作类视频,很是满意。
原本她准备今天拍素材,明天再剪辑视频,一天干一天的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只是回看拍下来的视频素材时,突发奇想,想试试平板的剪辑视频功能,莫名其妙又开工了。
平板剪辑有平板的好,界面更简洁,功能更好找一些。
而且这台平板和她的电脑比起来一点都不卡,用起来如虎添翼,剪视频的速度甚至比之前几次还快一些。
时间有些晚,她看着视频,不由地开始回味自己今天晚上做的腊味糯米饭。
味道还是不错的,不然她也不敢把视频发出来,否则粉丝要是跟着做,翻车就麻烦了。
只是做出来和她爸做的味道不一样,也不像她小时候吃的腊味糯米饭,估计是腊肠腊肉的味道不同。
她这次买的腊肉腊肠品质还算不错,洗净煮软再剪开炒制后,渗出来的油闻着是一股柴火香气,而不是劣质腊制品的油哈喇子味。
混合炒香的香菇小虾米与糯米饭一起焖煮,还没熟呢,就能从电饭煲的出气孔里闻到腊味糯米饭特有的鲜香味。
煮好后的糯米饭与葱花腊味拌匀,用勺子盛一勺送进嘴里,圆润软糯的糯米混合略带甜味的广式腊肠,以及咸香带些韧劲的腊肉,吃起来有一种专属于丰收的满足感。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