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一顿晚饭,鸡鸭鱼肉都有,今儿早上的早饭也挺丰盛。
这样花起来,她不知道那些钱能过几年?
“这家里有多少银钱?有多少仆从下人?有多少家私摆件?库房里有多少东西?像今儿咱们用的这些布匹。
总共有多少,用出去了多少。
以后有了进项也要记录,半年一年的,盘算一下,家中进了多少,出了多少,余下多少。”
一屋子的人听的认真,其他人有没有听明白,香穗不知道,反正她是听明白了。
就像她手里的那点儿银子,要时刻拿出来数一数算一算。
就是她只存,没有花过。
她娘要管账,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得列个账册子出来,家里都有些什么,用出去了些什么。
后面要是家里有进项也得记录。
这些竟然没有人跟她娘说,大当家的也不知道吗?
马氏听是听明白了,她现在最发愁的一点是她不认字。
好歹香穗认字,以后就让香穗帮着她管家吧。
马氏将视线投向香穗,香穗对着她娘露出一个鼓励的微笑。
“万幸妹妹懂得多,不然我还真是两眼一抹黑。妹妹这样说,我就懂了。明儿找个时间,咱们一起将这个家捋一捋。”
马氏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姐姐不用劳烦自己,让管事妈妈给你找些个识字的,让他们将各处都盘点记下,将账本送到你面前来。若是不放心,就找信得过的人在旁边看着。”
马氏正愁自己不认字呢,袁婶子这样说,她非常赞同,“如此好,如此甚好。等一下我就吩咐阿许去办这件事儿。”
马氏看向夏娘子跟香穗,“小柳跟穗儿,你们过去许妈妈跟前学着些。”
夏娘子年轻,穗儿也不大,刚巧过去跟着学一学,免得以后吃亏。
马氏喊红桃,让她去请了许妈妈过来。
不一会儿,许妈妈过来了,马氏就吩咐她,“阿许,我初来乍到的,家里有些什么东西也不清楚,你找几个能识文断字的丫头,将家里的东西点一点,制个册子出来。”
虽然家中有账本,许妈妈还是躬身应是。新主子刚到,将家中重新盘点记账也是应当的。
“夏娘子跟姑娘她们也不太懂这些,让她们两个跟着你学一学,免得以后出去露怯。”
许妈妈应是,“我先回去寻人,等人都寻到了再请姑娘跟夏娘子过去。”
马氏挥了挥手,“好,你去忙去吧。”
许妈妈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马氏担心自己手里的三百多两银子不够花,她问袁婶子,“妹妹,人家大户人家都是有进项的哈,咱们这也不知道大当家的一月有多少进项?”
这个袁婶子没法说,她抿着嘴笑了笑。
说到进项,香穗非常感兴趣,她眼睛盯着袁婶子,认真地眼珠子都没怎么动。
“那些大户人家,都是几辈子积累下来的财富,管家的,除了有俸禄之外,家中还有诸多营生,田产铺子。”
还是得有自己的营生啊。
大当家的有钱拿,他们以后的进项就只有大当家的禄米。
今儿真的是跟袁婶子学了许多,马氏很欣慰。
她来这县城也不过是一日,除了刚到时,夏敞带他们熟悉熟悉了院子,也就晚上吃饭的时候,跟孩子们说了几句话。
等孩子们走了,他都没有给她跟他说话的机会,跟几个月没有见过荤腥一样,食髓知味地一遍又一遍。
今儿晚上待他回来,怎么着都待好好说说家里的状况。
后面,马氏没再问,袁婶子没有再说管家的事。马氏问他们在小院住得还好吧,他们就刚搬家的事儿聊了起来。
香穗坐不住,跟他们三人告别,带着念儿回了小院。
第117章 紫苏膏
许妈妈不愧是管事妈妈,做事很是仔细周全,因着马氏说让夏娘子和香穗跟着她学,她也没有挑太多人。
只把在外院书房伺候的两个丫头找了过来。
新来的主子极少使唤她们,她们在外院清闲的很。
许妈妈想着事儿也不急,就找他们两个记账,她带着两位娘子慢慢地捋。
之前宅子里的账册已经被家中老爷拿去了,这次盘点过后,也能对一对都少了些什么东西。
不过是一个盘点,那个屋里有几把椅子,几张桌子,几个花瓶,几幅画都记得清清楚楚。
香穗学得认真,夏娘子就跟着长见识了。
因着盘查点算的仔细,如此忙完竟然花了十数日的时间。
整理完之后,十几本账册送到了马氏的跟前。
“家里有这么多东西?这都是现在家中现有的?”马氏盯着面前的十数本账册,有些不可思议。
香穗点了点头,“全都记上了,按着院子分门别类,灶房里的锅碗瓢盆都记上了。这是一部分,许妈妈说,家里进入各处也都有记录,到时候会按时送到阿娘这里来。”
马氏拿起一本账册翻了翻,一条一条井然有序,就是她看不明白。
“那行,这段时间你也没有什么事儿,这些账册有空你都给我读一读,我好了解家里有什么。”
万幸这里的每一个东西香穗都是过目了的,即便是有不认识的字,她也能猜出来是什么。
后面的几日,香穗就在主院跟马氏念账本。
袁婶子跟夏娘子知道她忙,也没有过来打扰。
念儿来的时候没有什么衣裳,刚开始她都是穿香穗的,上次请针线娘子给全家做的衣裳送过来之后,念儿就换上了自己的衣裳。
念儿里衣也没有,除了针线娘子给她做的两身。后面她自己就拿着马氏给她的布料,自己学着做。
香穗跟着许妈妈去盘点家里东西的时候,念儿就跟着马氏学做衣裳。
她感激马氏,也想跟她多亲近亲近,她想学会针线活,以后也能做点儿东西孝敬马氏,因而学得非常认真。
马氏要听香穗念账册,念儿就没有过来打扰,她待在小院做针线。
绿竹跟竹翠是香穗院里伺候的丫头,香穗不惯别人伺候着,因而香穗出门的时候,只绿竹一个人跟着,竹翠留在院子里。
念儿在学着做针线,竹翠也拿了针线笸箩过来跟她一起做。
绿竹跟竹翠都是之前陈知县家的仆人,猛然间她们的主子逃跑了,转眼间他们就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土匪,是有能力占了县城的人。
她们自是不敢多言,就闭着嘴巴,低着头好好做事。
这院里心思活络的,都已经趁乱跑了,只剩下他们这些老实的,无路可去的,乖乖地等着被新主人接手。
绿竹,竹翠话少,念儿也不敢跟他们多说话。
因而,朱红的小木楼下就是这样一副光景,东厢房的门口那儿,两个不大的女娘坐在一起,也不言语低头做着手里的针线。
主院这边,香穗念完一本就停下来让马氏消化一下。
“灶房仓库里的几十石麦子是不是你潮哥从家里拉过来的?”
仓库里这麦子都数量倒是像他们今年的收成,于是,马氏才有此一问。
香穗看了一眼,点了点头,“这鸡,羊,鹅都是咱们之前的,这会儿都养在马房旁边。”
这还是充公之后余下的东西,大户人家的私产真是多啊。
他们没吃没喝的时候,真不知道人家过得是这样富足的日子。
灶房的库房里还记录着燕窝,鸟儿的窝,谁能想到这竟然是吃的东西,穗儿还说是补品。
燕子的窝能补什么?
仓库里竟然还有一些中药的东西,陈皮,甘草,肉桂,良姜,紫苏。
这些东西也是能吃的?
人参她听说过,海参是什么东西。
不将家里盘点一下她还不知道,盘点过后,她更是孤陋寡闻,很多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
马氏忍不住悄悄问香穗,“那些听着像中药的东西是干什么的?怎么也在灶房的库房里?你有没有问许妈妈?”
这个香穗还真问了,香穗也跟马氏一样好奇,不过她脸皮厚,不懂得当场就问,灶房的管事给她解释的还挺清楚。
“紫苏那些是熬紫苏膏用的,紫苏膏可以用来泡水喝,听说官家的娘子们可喜欢。”
马氏撇了撇嘴,有钱人家的生活真是想象不到。
他们喝点儿蜂蜜水都是奢侈,原来人家大户人家都是喝紫苏膏的。
“这日子过的,没钱还真不行。”
马氏抄着手若有所思,不知道这些东西以后要不要都减掉。
她问过大当家了,他每个月能拿回来的俸禄是三十六两,她刚一听说的时候,心中一喜,可是看过这灶房的账册后,她欢喜不起来。
这灶房里消耗的东西也太贵了。净是些没听说过的稀罕玩意儿,后面报出来的价格也不菲呢。
“这紫苏膏有啥用,家里有茶喝还不行?”马氏实在忍不住,喃喃念叨。
香穗倒是想尝尝紫苏膏的味道,“阿娘,咱们过来这好多日了,你喝过什么紫苏膏没有?”
马氏摇头。
香穗眼睛一转,对着门口叫:“绿竹。”
“唉,姑娘。”
“绿竹,你去灶房告诉灶娘,我阿娘要吃紫苏膏。”
绿竹领命去了,过了一会儿回来禀,“夫人,姑娘,灶房里没有紫苏膏了,要现熬。劳烦夫人跟姑娘等一等。”
香穗摆摆手,“行,知道了。”
灶房里记录的这些东西都是消耗品,听着那些价格,马氏时时过不去,一直反复在脑子里斟酌那些东西可以消减。
直到晚饭之前,熬好的紫苏膏送了上来。红桃给香穗和马氏一人冲了一盏。
甜,清清爽爽的甜。
夏天喝应该是极舒服的,因为有一股清爽的感觉。
马氏尝一口,在嘴里品了品,感觉跟她曾经喝过的紫苏饮子口感有些相似。
马氏猛然间想了起来,这怕不是夏日喝的,怪不得没有要现熬呢。
她们是主子,不能露怯。
马氏瞅了香穗一眼,见她喝的享受,便觉得这会儿喝也没什么。
马氏听香穗将账本读完了,她对家中的东西也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对于灶房花销大这件事,她决定跟夏敞说一说。
晚间两人一番云雨过后,马氏沐浴回来披着外衫坐在床榻上等夏敞。
“晚上有些寒凉,你坐在这里干什么?不赶紧躺被窝里。”
夏敞光着上身,长腿一抬坐到床上,一手将马氏披着的外衫拿掉,随手就扔到了旁边的衣裳架子上。
他一手揽着马氏的肩膀,他躺下,马氏也顺势就趴在了他怀里。
还让不让人说话了,夏敞所有的动作好似都在一瞬间完成,等马氏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已经趴在了他怀里。
夏敞搂着马氏盖上被子,闭眼就准备睡下。
马氏动了动,被夏敞强势地箍在胸前。
马氏伸手点了点他光裸的胸口,“你别睡,我跟你说说话。”
夏敞在县衙里忙了一日,回来也不过放纵一回就累了,刚刚闭眼想休息,就被叫醒了。
他睁开眼睛,下颌在马氏头顶蹭了蹭,慵懒地说:“想说啥?你说吧。”
“家里都盘点完了,小柳跟穗儿跟着盘点,这两天穗儿也将账册里记的内容都念给我听了。”
“嗯~”
夏敞拉长了声音嗯了一声,马氏趴着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他此刻眼神朦胧,不大精神。
马氏也心疼他,柔声说:“你累了,先睡吧,明儿再说。”
“没事,说吧。”夏敞唰一下坐了起来,他靠着床壁半坐着,然后连着被子将马氏也抱了上来靠到他身上。
既然他要精精神神地听,那她就说完吧。
马氏说:“灶房的库房里有许多精贵的,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之前的人留下的?”
“应该是吧,原先的知县,你可不知道他贪了多少东西,逃跑的时候,光是金子,珠宝,银票都装了两大车。其他留在这宅子里的还有许多好东西,那些多出来的,庸繁的都充公了,拿出去做军费去了。
剩下的是些瓶瓶罐罐,墙上挂的书画,师爷说都拿出去,屋里显得寡淡,就留下了。”
说起陈知县的家当,夏敞忍不住啧啧咂舌。
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话是一点儿不假啊。
更何况能被夏敞反了的知县他能是什么清官,贪了那么多也是意料之中的。
“可你每月只有三十几两银子,咱们不能像他们之前那样霍败东西。我想跟你说的是,那些贵重的食材,用完之后咱就不补了。”
马氏趴在夏敞怀里,她嘴里说着,手也没有闲着,捏捏这里,捏捏那里。
捏得夏敞火大,猛然抓住了她不安分的手,哑着声音道:“不想再累一次,就别乱动了。”
马氏老实收手。
夏敞说:“家里的事,你做主,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如今城门都关着,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能进来。等咱们将县城收拾好了,才会酌情开城门,到时候兴许会对抗朝廷军,或者去攻旁边的县城,怕是会乱一阵子,县城里只能自给自足。”
还有去攻别的县城,那他们不就也成了造反的人。
自给自足?
以后真的不能太过奢侈,得节俭起来。
“嗯,我知道了,家里我会管好的。”她能做的就是将家管好,至于外面的她也帮不到什么。
马氏不说了,她让夏敞躺下睡,夏敞刚沾着枕头,就响起了呼呼的鼾声。
马氏轻柔一笑,从他怀里挪出来,躺到了一旁,趴他身上一夜,到明儿他也休息不好。
明儿开始,家中的饭菜得精简,一顿不能上太多菜,上太多一家人都吃不完,只要荤素搭配好就行。
主打能吃饱,不能太奢靡。
翌日,马氏是等着香穗在跟前的时候,叫许妈妈过来吩咐的。
她想着,只要夏敞不倒,以后程乾跟香穗过得定然不能差了,趁着她这时候小,赶紧让她跟着学些持家之道。
许妈妈领命去了,马氏端起茶盏吃茶。
茶香浓郁,喝完口中久久留香,她很是喜欢,心里思量了许久,还是吩咐红桃以后少泡些。
香穗看马氏一番操作,担心的问:“阿娘,怎么了?”
于是,马氏就将昨儿夏敞说的话,告诉了香穗。
香穗是拿着兵书学认字的,好歹书上的内容也进了一些到脑子里。
“阿娘,你做的对呢,咱们不只要节俭,尽量还是存些粮食吧。现在城是咱们自己封的,拿着令牌还可以出入,万一以后被朝廷军围了,咱们就被困这里啦。”
香穗不是危言耸听,是她不了解夏敞手下的人有多猛。
马氏觉着香穗说的没错,计划着怎么存些粮食。
“昨儿,青梅拿了几个柿子过来,说是在外面柿子林里摘的,甜甜的,还挺好吃。娘还听红桃跟青梅说,外面那一大片柿子林是上个知县为一个小妾种的。”
马氏说着有些不屑,因为青梅说,因着那小妾爱看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因而,往年柿子红的时候,他们除了摘几个回来吃,剩下的都是留在树上不摘的。
真是浪费吃食啊。
青梅还说,一到冬天引来许多小鸟飞来吃柿子,叽叽喳喳的,热闹着呢。
马氏不能理解那小妾的心情,她此刻想的是要将柿子都摘下来。
“青梅说,往年他们都不摘的,真是浪费这么好的柿子。趁着现在还没有完全熟透,咱们叫许妈妈找人,将柿子都摘下来,削了皮,都做成柿子饼。”
柿子饼好吃啊,这样好吃的东西,往常香穗也是极少吃的。
这么好的一片柿子林,做成柿子饼那可是能吃好久的,马氏越想越兴奋,“硬的做柿子饼,熟透的做柿子醋。”
“阿娘,咱们啥时候去采摘柿子呀?”毕竟突然有了事情可做,让香穗感到格外兴奋。
那林子里满树红彤彤的柿子啊,她站在窗口就能看得见,她还在想这么多柿子他们定然是吃不完的。
她计划着要不要摘一些拿出去卖呢。
还是她娘的主意好,做成柿子饼跟柿子醋,能存放好长时间。
夏敞刚给石头请了位知识渊博的夫子。
因着香穗给马氏帮忙没能跟着夫子去学习,他就叫了舟儿过去凑数。
石头跟舟儿都知道今儿家里的人都要去外面柿子林摘柿子,他们两个人坐在屋子里,心已经跑去了外面。
眼巴巴的,望眼欲穿,说的就是他们两个此时的状况。
夫子是个好性的,见他们两个无心学习,就笑着给他们放了假。
石头跟舟儿过去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开始摘了,妇人站着摘下面的,小厮爬树上摘上面的。
香穗也要爬树去摘,被马氏给拉住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糯栗子) [现代情感]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作者:糯栗子【完结+番外】番茄VIP2022-10-10 完结星光璀璨现代...
-
绊星(弥萝) [现代情感] 《绊星》全集 作者:弥萝【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3-12-30完结章均点击数:105823总书评数:3112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