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吉祥如意(暮兰舟)


众人麻利的铺好了新房,夏氏在新铺的婚床上放了一袋子绿豆和一袋子红豆——新铺的床不能空着。
明天晚上,婚床上就会躺着一对新人了。
这一天,老祖宗醒来时已经是中午,瞧着精神不太好,脸色一片灰败。
来寿家的试探着问昨天正堂上的风波,老祖宗眼神茫然,“想不起来了,就记得要吃了饭,找四个姑娘打牌,然后就是家里一群人围着我。”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寻梅,你得告诉我实情,别让我糊里糊涂的过。”
老祖宗虽然不明白,但心中隐隐有了猜测,毕竟精明了一辈子的人,很难一直瞒着她。
来寿家的见实在瞒不过去了,就只得告诉老祖宗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时不时发病的遗忘症,还安慰说道:“……其实不打紧,年纪大了,那有不健忘的。都说不聋不痴不做阿翁,不记得有不记得的好处,昨天正堂上一片混乱,这些糟心事忘记了也好。”
芙蓉也劝慰道:“老祖宗不记得,还有我们呢,我们都帮老祖宗记着,老祖宗想知道什么,只管问我们,要不颐园养我们这些人做什么吃的,不就是来照顾老祖宗的吗。”
老祖宗听了,默默不语,良久,问道:“太后娘娘知道这事吗?”
张太后是老祖宗最在乎的人。
来寿家的说道:“还不知道,我觉得这事告不告诉其他人,得老祖宗亲自做决定。”
老祖宗长叹一声,说道:“寻梅,你做的很好。太后娘娘的烦恼多着呢,先不要告诉她,免得她白白在宫里干着急,又于事无补,这种病药石无效,家里人也都不要说,反正年纪大的人都健忘,我即使有反常之处,也有理由搪塞过去。”
来寿家的和芙蓉都应下了。
老祖宗说道:“把镜子拿过来,我瞧瞧。”
芙蓉和来寿家的一起抬着一面镜子来到床边,老祖宗对镜子照了照,就连忙摆摆手,“抬走吧。”
镜中的人就像长着一张死人脸,好强了一辈子的老祖宗看不下去。
这样憔悴苍老的面容,老祖宗更不想让亲人瞧见。
老祖宗说道:“芙蓉,你去梅园,跟德华说,如今我精神不好,闭门谢客,谁都不见,明天就不能给她送嫁了。明天她穿着嫁衣告别父母时,对着松鹤堂的方向拜一拜就行了,不要亲自过来见我。”
芙蓉含泪去了梅园。
老祖宗又道:“花椒。”
一直默默站在床边伺候汤药茶水的花椒应声道:“老祖宗,我在。”
老祖宗说道:“你去一趟承恩阁,跟王家姑娘说,大老远把他们兄妹从苏州接过来,却出了这些风波,让他们兄妹受了委屈,我心里过意不去。让她不要拘束,这几天在园子里跟外甥女们一处作伴玩耍,不用惦记我,老病其实不算病,谁都有老的时候,等我养好了精神,再跟她一起打牌,我很喜欢她这个牌搭子,只要她上桌,我准赢钱。”
花椒领命而去。
吩咐完这些,老祖宗就觉得精疲力竭,闭上眼,又昏昏睡去。
承恩阁里,王延林站着听完花椒的传话,这才坐下来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跟老祖宗说,我在承恩阁住的很舒服,地方清幽、视野开阔,作画写诗都便宜,要老祖宗安心养病。”
花椒一走,王延林就跟如意说道:“如今看来,老祖宗晓得我打牌时是故意输的,就是不说破罢了。”
两人唏嘘了一阵,就去了梅园,陪伴明天就要出嫁的张德华。
原本张德华在娘家最后一顿饭是要松鹤堂和老祖宗等家人热热闹闹一起吃的,如今张家连遭变故,一波三折,所幸婚礼如期举行,最终没有受到影响,只是最后一顿饭改为摆在梅园,张家三姐妹,和贵客王延林一起吃。
美酒佳肴,四个少女各自都有心事,这顿饭吃的沉闷。
二小姐张言华心疼姐姐张德华,觅得良人,好端端的要出嫁了,家里却被曹祖诬告案弄得人仰马翻,连老祖宗都病倒了。
眼瞅在家里最后一顿饭变成这样,张言华不甘心啊,她停了筷子,对张容华说道:“妹妹,你亲自斟酒,把席上的酒杯斟满,我们玩行酒令吧。”
酒桌气氛不好,最快最方便的就是玩行酒令,打破沉闷,大家动脑子说酒令、举杯饮美酒,这不气氛就有了嘛。
三小姐张容华就等着有人说这句话呢——她是庶出,年纪又最小,她就是有这个心,也不敢擅自当起头啊!
王延林辈分高,但是她是客人,由她起头也不合适。
所以,最最合适的就是二小姐出来打破僵局,她也确实做到了。
三小姐张容华提着酒壶,围着酒桌斟酒。
大小姐张德华晓得这是姐妹们为了自己出嫁前能够开心一点儿故意搞气氛的,顿时又感动又黯然神伤,她端起斟满的酒杯,一口喝干,美酒下肚,就像一团火在胸膛里烧起来,烧得逼退了悲伤,笑道:
“感谢姐妹们和表姑来送我,我先干一杯!”
张德华刚喝完,张容华就立刻给她斟满了。
张德华笑道:“三妹妹快快回去坐着,难道想借着斟酒逃席不成?姚黄,你来斟酒。”
姚黄笑嘻嘻的接过酒壶,“三小姐请坐。”
二小姐张容华笑道:“今天行酒令,说不出相应的诗词来就要罚酒,所有人都别想逃席——表姑,借你的如意一用,如意是我们颐园最会当令官的人,宣和牌谱背的可熟了,就没有她不认识的。”
梅园里的胭脂和红霞赶紧合力搬来一张桌子,又搬来一张椅子,请令官如意坐下。
令官也是官,既然是官,无论身份尊卑都有座位,得坐着发牌,这是对令官的尊重,没有站着的令官。否则令官说要说谁行令做诗、要罚谁的酒,有谁会听一个连座位都没有、站着发牌的人发话呢?这就是酒桌上的人情世故了。
“果真?”王延林假装一副刚刚认识如意的样子,“单是知道你的字写的还行,算盘打的准,能写会算,没想到你还会当令官,你还有什么本事是我不知道的?”
坐在椅子上的如意麻利的把两幅牙牌合并为一副,在桌子上摆成一排,笑道:“除了当令官,我还会蹴鞠、打捶丸、做熏香、采花炼精油等等,说不完的。”
如意这都是听了王嬷嬷的教诲,专门学这些玩意儿,王嬷嬷曾经说过:努力做事的人永远没有陪主子们玩耍的人升的快、得信任。
比如王嬷嬷和来寿家的,老祖宗最喜欢的人就是来寿家的,一分赎身银子都不要就放了来寿家的全家出去了。
当然,如意也是喜欢玩的,这些玩意儿她学的飞快。
如意码好了牌,纤纤玉指在漆黑的骨牌上从头到尾飞快的摸了一遍,“我要发牌了,这第一张嘛,就从新娘子开始说起。”
漂亮如意,在座发牌。

第一百一十章 慧如意三宣牙牌令,大嫂子亲授云雨事
行酒令,令官最大,如意说从新娘子开始,大小姐张德华立刻紧张起来,如意亮出第一张牌,是和牌,还没开始说令,一旁围观的丫鬟红霞就脱口而出:“这个我会!夫唱妇随真和合!”
此言一出,众人都笑了,大小姐张德华羞得满脸通红,这个酒令是夫妻和和美美的意思。
如意笑指着红霞,“平时让你行个酒令就像要你的命似的,今天怎么还抢着说了。”
红霞笑道:“这句夫唱妇随真和合听别人说的多了,我才会说的,我也就会这一句,忍不住脱口而出了,你要是亮出其他的牌,你看我立刻就变成哑巴了。”
二小姐张言华是三姐妹中性格最活泼的,就跟红霞打趣起来,“你把酒令抢着说了,叫我大姐姐如何说。”
红霞笑嘻嘻的说道:“这个酒令也就我说一说,大小姐羞成这样,就是想说也说不出口的,不如我替她说了吧!”
众人看着羞答答的张德华,果然如此,又是一阵大笑。
红霞这样“捣乱”,一扫刚才沉闷紧张的场面,大家都放松下来。
如意说道:“行,这第一张牌就当红霞替新娘子说了,我要亮第二张牌。”
真是奇了,第二张牌依然是个和牌!
众人的目光在红霞和张德华之间打转,笑个不停。
张德华快羞死了,脑子里一下子想不出来酒令,只得指着红霞说道:“你那么能说,再替我说一个。”
“巧了不是,我刚好知道另一个和牌的酒令。”红霞笑道:“三年抱俩笑呵呵!”
这更是张德华说不出口的话了。
这下连大家闺秀王延林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张德华羞得顾不得仪态,跺脚道:“胡说什么呢,姚黄,快这个嘴里没遮拦的家伙叉出去!”
姚黄只顾着笑,“小姐,我笑的没力气了,叉不动红霞。”
张德华指着捂嘴笑的胭脂,“胭脂你来,把红霞叉出去。”
胭脂笑道:“酒桌之上,令官最大,大小姐说了没用,得令官发令要我叉走红霞,我就叉她出去。”
红霞素来就是酒桌上的活宝贝,有她在,酒宴就不会沉闷,令官如意当然舍不得红霞走。
如意笑道:“怎会舍得赶她走,罚她吃个狮子头!”
令官最大,张德华亲手夹了个狮子头,要胭脂拿下去给红霞吃,“我就不信一个狮子头还堵不住她的嘴。”
红霞哈哈大笑:“一个不够,得两个才能堵住我的嘴。”
张德华索性把一盘子狮子头全给了红霞,红霞拿下去给丫鬟婆子们分了,又回到酒席看小姐们行酒令。
如意亮出第三张牌,是个板凳牌,但是板凳二字不好说令,别让张德华下不了台。
如意想着板凳牌是四个点,就像四颗珠子,就说道:“中间是个四珠连环。”
张德华立刻就接住了,“大珠小珠落玉盘。”
张德华的三张牌都出来,分别是和牌、和牌、板凳牌,在牌谱上叫做比目鱼。
如意说道:“凑成‘却是比目鱼’。”
张德华没有多想,立刻接到:“比目鸳鸯真可羡。”
比目鱼和鸳鸯都是夫妻和睦的意思。
众人又是笑,红霞正在一旁和胭脂磕着瓜子,差点喷出来了,用帕子捂着嘴,嗡嗡的说道:“瞧瞧,这可是新娘子自己说的。”
张德华本不想说这样羞羞的酒令,可是已经说出口了,还能怎么办呢?
张德华就含羞带臊的喝了一杯酒。
张德华的酒令一波三折,但是寓意都很好,令官如意说道:“诸位酒友皆陪一杯。”
众人也都愿意这样祝福张德华,于是举杯共饮。
轮到二小姐张言华。
令官如意亮牌,第一张是个长三,但是长三不好说令,如此心想,长三像大雁的翅膀,也叫做雁牌,于是说道:“左边是只雁。”
张言华说道:“天南地北双飞雁。”
第二牌是个黑五,因点数排列的弯弯的,如意说道:“中间是个弯弯五。”
张言华说道:“无人知有霓裳舞。”
第三张牌是个天牌,如意说道:“右边是个天。”天字是最好的说的令了,不需要改变说法。
张言华说道:“一行白鹭上青天。”
张言华的三张牌分别是长三、黑五、天牌,如意回忆着宣和谱上的图形,说道:“凑成‘带雨蝶难飞’。”
张言华说道:“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说完,张言华自饮一杯。
轮到了三小姐张容华,如意知道张容华性格孤僻,喜欢读书,颇有才华,但是一直藏着,很少施展,总是默默跟着两个姐姐后头,即使作诗行令,也都故意表现的比两个姐姐要迟钝一些,从来不抢风头。
但,现在大小姐马上要嫁了,出嫁前夜要热热闹闹,暂时忘却张家这两天的风波带来的阴霾,三小姐没有必要再藏。
对于这样的张容华,如意就不用像前面两个小姐那样开牌的时候给出提示了,只需报出牌名,让张容华尽情展现她的应变和才华。
第一张牌,如意说道:“左边是长三。”
张容华立刻说道:“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二张牌,如意说道:“中间是个三和四”
张容华接道:“姑苏城外寒山寺。”
第三张是个斧牌,如意说道:“右边是个大斧头。”
张容华说道:“归来涧底磨刀斧。”
三张牌分别是长三,三四和斧牌,是宣和谱很有名的图谱牌名,如意便说道:“凑成‘深山藏古寺’。”
张容华说道:“南朝四百八十寺。”说完,自饮一杯。
接下来就是王延林,如意依次亮出天牌、铜锤和弯九,王延林也都说出来了。
如意说道:“凑成‘星河秋一雁’。”
王延林说道:“朝炉兽炭腾红焰。”
如意笑道:“说的极好,大家同饮一杯。”
如此这般,如意当令官,陪着小姐们行酒令,四个小姐玩了半个时辰,一直到天都黑透了方散,兴尽而归。
夜里回去的时候,下了两天一夜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乌云俱散,居然露出一轮明月来!
众人都很高兴,对送客的张德华说道:“明天是个好天气,瞧瞧,连老天都在祝福你。”
张德华和张言华一直把张容华和王延林送到了梅园门口才回去。
张容华回听鹈馆,如意和王延林回承恩阁,天气虽然放晴,但地上还是有积水,如意和王延林依然绣花鞋里套上海棠屐,穿梭在颐园树林花园之间的小径之间,脚下的木齿嗑在苍苔石阶之上,咔咔作响。
王延林喝了不少酒,有些微醺,如意搀扶着她慢慢的走,此情此景,王延林起了诗兴,又做起诗来!
倦鸟花影一径深,穿林踏石友相携。
芳菲苍苔印屐齿,清风明月濯我心。
回到承恩阁,如意把王延林做的诗歌抄录下来,换下有酒味的衣服,再次下山,来到了紫云轩。
王嬷嬷还在值房,看到如意来了,说道:“你来做什么,不是说要你陪好贵客吗,这里有我和秋葵就行了。”
如意说道:“王姑娘喝了不少酒,此时已经睡下了,我来紫云轩瞧瞧,看有什么我能做的。”
王延林这个人有些逞强,比如明明身体一般,却说自己很会爬山,然后爬了十个台阶都走不动了。明明酒量一般,却好喝酒,今晚行酒令到了后面时,她故意做不出来,罚酒三杯,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回到承恩阁,倒头便睡。
不过,正因如此,如意觉得王延林是个灵动的活人,不再是初见时遥不可及的神仙了。
王嬷嬷说道:“你就把这几天的账目再算一遍,秋葵用算盘还不熟练,有时候还用算筹,我不放心。”
如意啪啪开始打算盘,王嬷嬷例行入睡前打八段锦,边打边跟如意说话,“听大厨房的人说,四个小姐今晚吃的很开心,另外出钱加了菜,还添了酒。”
如意拨弄着算珠儿,“因最近几场风波闹成这样,老祖宗病倒了,刚开始小姐们都闷闷的,后来玩行酒令,红霞在一旁凑趣,大家玩起来就好了。”
“横竖家里这些烦心事,身处深闺的小姐们又不能出谋划策,只能干着急,还不如暂且忘却烦恼,大家一起行酒令,喝喝酒,好好送一送大小姐出门。”
王嬷嬷说道:“就该这样过,小姐们不能读书考科举,为官做宰,也不能像吉祥这样靠着一身武艺混出头。这世道没有女人立足之地,不像男子那样有机会光耀门楣。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个好人家,娘家的这些烦恼,她们解决不了,将来若能靠着夫家,拉拔一下娘家就不错了。”
如意听了,拨弄算珠的手指一顿,叹道:“如此说来,三位小姐这几年陆续出了门,都嫁人了,颐园就剩下老祖宗,还有我们这些伺候的人。今晚这场宴席散了之后,大家怕是很难再聚了。”
王嬷嬷说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不仅仅是小姐们,你们这些丫鬟到了二十五岁也是会放出去嫁人的,像芙蓉姑娘这样终生不嫁的毕竟少有,等将来老祖宗一去,芙蓉姑娘也不知是个什么结果。”
我将来会是个什么结果呢?如意心一乱,算珠儿就拨错了,索性拿起算盘一甩,清了盘,重新再算。
与此同时,梅园。
去定国公府铺房的大少奶奶夏氏回来之后,听说小姐们已经散了,就匆匆赶到梅园,魏紫捧着一个木匣子跟着。
“嫂子来了,快坐。”张德华和张言华请夏氏上座,这对同父异母的姐妹感情极好,今晚要同塌而眠,说体己话,故张言华这时候还在姐姐屋里。
夏氏对张言华说道:“你先出去,我有话跟你大姐姐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