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嫂子,听说你家男人在外头管铺子了,恭喜恭喜,瞧你戴着金镯子,有三两重吧,也不嫌手沉,快藏在袖子里吧,我看得着实有些眼馋呢。”
鹅姐周旋了一圈,把默默站在墙角下的如意娘引了出来,“给大伙介绍一下我新交的姐妹,如意娘,稳重温和,做饭的手艺比得过大厨房的厨娘,腊月时九指的闺女摆满月酒,就是她掌勺。”
众妇人围了上来,纷纷打量如意娘。
“哟,好标致的模样。”
“九指闺女的满月宴我送过粥米,还吃了席,韭菜羊肉火烧做的好,我现在还惦记着呢。”
“扒猪头也烀的正好,软而不烂,黏黏的简直要糊住我的嘴,从未吃过这么好的猪头。”
曹嫂子问,“九指的秋胡戏(注:妻子的意思,源自秋胡戏妻,明代市井经常用隐藏的字来表示真正的意思)怎么没来?那也是个好模样的。”
鹅姐说道:“又怀上了,来不了。”
哺乳的妇人一旦有孕,奶水会变少甚至断奶。
众人啧啧道:“两口子真能生,三年抱俩。”
正聊着,一个穿戴体面的管事嬷嬷从垂花门而来,大声说道:“吵吵什么?隔着二里地都能听到声,一群上不了台面的东西,难怪只能在二门外头混!”
众人听了,皆垂头不语 ,连戴着金镯子的曹嫂子都一声没言语。
管事嬷嬷拿出花名册,递给守在门口该班的小厮们,“你们谁识字谁来念——待会唱到谁的名字,就站出来,排成一队,跟在我后面。”
又道:“进了二门,不准离队,眼睛不准乱瞟,谁不守规矩,就叉出去!”
小厮唱名,众妇人排队,三十多个妇人,队伍浩浩荡荡跟着管事嬷嬷穿过垂花门,绕过隐壁,走到西角门,又穿过一道又一道的高墙院门,头都快绕晕了,脚也走酸了,终于在一个抄手游廊下停步。
管事嬷嬷说道:“我去回话,你们在这里等着。”
管事嬷嬷一走,众妇人又开始聊上了。
“我呸!”曹嫂子先淬了一口,“还把自个当管家娘子呢,老公都发配到边关充军了,现在的大管家是来喜,二门里的管事的是来喜家的,来寿家的不知道还狂些什么!都混到在姨娘房里当差了,放在以前,她和花姨娘都能平起平坐呢。”
众妇也跟着笑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寿家的虽失了势,被排挤到姨娘房里,到底是在咱们侯夫人跟前有资格坐在脚踏上的体面嬷嬷,我们这些二门外头的仆妇不敢在她面前顶嘴,背后蛐蛐几句罢了。”
鹅姐也劝道:“来寿家的虽斗不过来喜家的,但捏死咱们还是很容易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如意娘听到“来寿”二字,掩盖在衣袖下的手绞紧了帕子。
原来刚才那个体面的管事嬷嬷就是西府大管家来寿的老婆。
去年就是来寿出面带着护院家丁们和庆云侯府争地,当街持械斗殴,亡夫刚子就死在大街上。
这事闹大了,庆云侯和建昌侯都自称自己不知情,都是下人们自作主张,但出了人命,且当街持械斗殴,闹的满城风雨,最后庆云侯和建昌侯被皇帝训斥“失察”,夺了一年的俸禄,两府出面争地的管家各打五十板子,判了流刑,去边关充军。
这事就这么草草了结。刚子是被谁打死的,如何治罪,都没人提。
大管家来寿派人给了十两银子,许诺把刚子每月五百钱的月例给她们孤女寡妇,直到如意成年为止,这事就算了,不准她抱着孩子去上头闹。
那时如意娘产后虚弱,能活命就不错了,那有力气闹?
正思忖着,鹅姐碰了碰她的肩,“想什么呢,眼神都直了。”
如意娘面对结果无可奈何,徒有悲愤,也不想把鹅姐一家拖进来,说道:“哦,方才看花了眼,侯府真是富贵,一个姨娘住的地方都像天宫一样,画里都没这么好看。”
她们暂候的抄手游廊,皆是画廊金粉,眼睛都看不过来。
鹅姐说道:“咱们西府大小姐就是花姨娘生的,现在花姨娘即将临盆,又要生一个,是为张家开枝散叶的大功臣,住处自是不一般。”
有人低声道:“别说了,来寿家的快来了。”
众妇人立刻列队站好,来寿家的带着几个老妈妈,先要她们把嘴巴张开,看了牙齿,闻了口气。
牙齿黑黄崎岖、有口臭的当场淘汰出列,十来个妇人出去了。
其中就有曹嫂子,曹嫂子叫屈,“我平时嘴巴不臭的,今天早饭里有一碟糖蒜,嘴里有味,含了茶叶也去不掉,来寿家的,你就通融一下。”
来寿家的冷笑道:“知道今天选奶娘还吃蒜,可见是个眼里没活的,将来照顾小主子不用心,就是我把关不严的责任。看你手上沉甸甸的金镯子,你就安心在旺铺里当穿金戴宝的老板娘,钱来的更快,当奶娘真是委屈了你。”
曹嫂子听了,只得忍耻退下。
鹅姐和如意娘都过了关,进了屋子,被要求散开发髻,老妈妈们拿着细密的梳篦给她们通头,头发里藏着灰黑虱子、亦或是有白色虱子卵的,都当场出去了。
到了第三关,妇人都宽了衣衫,由来寿家的亲自看验,肌肤有脓包的、长癣的、手脚指甲有灰色的都散了。
过第四关的不到十人,每人发一个小碗,当场挤出乳汁,交给老妈妈们,端到不知什么地方查看去了。
约过了一刻钟,来寿家的留下鹅姐如意娘在内的六个妇人,其余都打发出去了,说道:
“花姨娘要亲自选人,就看你们谁有眼缘。待会一个个自报家门,眼睛看着脚尖,别盯着姨娘,姨娘要你们抬头才能抬头。”
如意娘紧张得都不知道怎么呼吸了,脚下像是踩着棉花,恍惚中听到有人要她抬头瞧瞧,如意娘抬起已经僵硬的脖子。
面前是一张黄花梨罗汉榻,一个穿着锦衣的美人斜躺在南瓜引枕上,肚皮高高隆起,两个丫鬟跪在脚踏上给美人捶腿。
是个像花一样的美人,难怪叫花姨娘。且通身的气派不像一个小妾,倒像是诰命夫人。
惊鸿一瞥后,如意娘听见花姨娘说“好了,下一个”,连忙低了头退下,不敢多看。
花姨娘过了目,众妇人告退,依然在抄手游廊下等着,不一会,来寿家的出来了,后面跟着一个丫鬟,丫鬟手里捧着一个剔红大盘,盘子里放着四个红封。
来寿家的说道:“春秀,鹅姐,你们两个被选中了,今儿起就留在这里,不准回去,先学些规矩,待会针线上的会给你们量体裁衣服。”
两人大喜,进去给花姨娘磕头。
来寿家的指着丫鬟手里的盘子说道:“剩下的四个,花姨娘都有赏,不会让你们白跑一趟。拿了红包,就跟这个丫头出二门,不准在里头乱逛。”
如意娘领了红包,一直走到四泉巷才打开,里头有十几个小银馃子,一起差不多有五钱重。
省着点用,够孤儿寡妇过两个月。
此时吉祥如意都醒了,也吃饱了米汤,坐在悠车里,鹅姐夫推着他们到处逛。
如意看到母亲,伸出胖手要抱,吉祥也跟着手舞足蹈,如意娘一手一个,把两个都抱起来了,说道:“鹅姐夫,鹅姐被选中了,留在二门里头,从现在开始,我就是吉祥的奶娘。”
第三章 踢轿门天雷劈不劈,敲房门夫妻睡没睡
时光荏苒,眨眼就是一年后,吉祥如意在四泉巷蹒跚学步,小孩子的步态就像喝醉了似的,踉踉跄跄,很是可爱。
如意娘一手牵着一个,她依然一身布衣,只是没有了补丁,孩子们都穿上了绸缎袄,戴着一模一样的银项圈。
再过四年,吉祥如意都能提着葫芦瓶出去打酱油了,剩余的钱买了马蹄糕,边吃边走,回了家,如意娘问两个胖娃:“酱油呢?”
光顾着吃,落在杂货铺了,最后是鹅姐夫拿回来的。
鹅姐在二门里当差,有钱又体面,这五年来陆续把自家和如意娘四泉巷的房子都扩成了三间,以前吃喝拉撒都挤在一个屋子里,现在客堂,厨房,卧房都分开了。
新打了家具,都是好木头,盘了新火坑,烧得暖暖的,还把墙壁粉了,收拾得干净利索。
吉祥如意长到五岁,每餐都有肉,长的敦实。
虽然都生活在西府,但鹅姐很少有机会回四泉巷,吉祥把如意娘当亲娘,一岁前没断奶时就不用说了,就像挂在身上似的,到五岁还是跟着如意母女一桌吃饭,一炕上睡觉,即使鹅姐难得回家一趟,他也不跟母亲睡。
这五年来,鹅姐在一直花姨娘院子里给三少爷当奶娘——三少爷胎里有些不足之症,身体孱弱,吃奶吃到五岁才断。
花姨娘见鹅姐这五年尽心服侍,忠诚可靠,且三少爷依赖鹅姐,夜里惊醒都是鹅姐哄睡,一时离不开,就留了她在二门里,带着丫鬟婆子们继续照顾三少爷。
这一天,鹅姐回来了,如意娘做了一桌子好菜,吉祥如意很快吃了个肚儿圆,手牵手跑出去和四泉巷孩子们玩耍嬉戏。
鹅姐听着孩子们的笑声,说出她要留在二门里继续当差的消息。
“……花姨娘说,照顾到三少爷成年娶妻,就放我出来荣养。”
鹅姐过够了穷酸的日子,尝到了当奶娘的甜头,一心出人头地,将来吉祥如意长大了,她仗着奶过三少爷的面子,方便给两个孩子铺路,谋个好差事。
吉祥可不能像他没出息的爹一身傻力气只会看门护院,得管会用脑子,管几个铺子,或者收租子这种钱多体面的活。
如意嘛,少不得想法子谋个二门里头的差事,先从三等丫鬟做起,升到一等,等到了二十五岁放出去配人的时候,月例加赏赐,至少能攒下八百两的嫁妆呢。
有了丰厚嫁妆傍身,就不用像自己这样随便配小厮了,可以嫁给有实权的管事,将来成为管家媳妇也未可知……
鹅姐开了眼界,心中自有盘算,温饱已不是目的,希望下一代人要混的比自己强,这样的日子才有奔头。
至于儿子和她不亲……这也是没有办法,等儿子懂事了,自会明白她的用意。
鹅姐夫在四泉巷,甚至整个西府都是出名的怕老婆,早就习惯了妇唱夫随的日子,既然老婆已经决定,他自是要支持的,笑呵呵道:“挺好的,我又能多吃十年软饭,还不得被九指他们羡慕死。”
鹅姐夫的月例是雷打不动五百钱,仅够糊口,鹅姐当上奶娘后,两家人吃穿住都是家奴里殷实人家的样子。
鹅姐夫有时被人取笑吃软饭,他脾气好,并不恼,反而笑道:“你们是没尝过软饭的好,好人多想吃还吃不到呢。”
如意娘跟着表态,说道:“多亏鹅姐照应,我寡妇失业,这五年来日子反而一天比一天好,无论鹅姐做什么我都支持,放心好了,我定会把吉祥拉扯大。”
鹅姐拍了拍如意娘的手,“这五年你把吉祥养的很好,无病无灾,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来,我敬你一杯。”
大人们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两家人亲密似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肉眼可见的往上走,真是快活。
巷子里,孩子们小孩子们有自己的乐趣,他们在玩过家家。
把井亭当成一个大花轿,坐在井盖上的如意头上蒙着一块红绡,扮作新娘。
身边是个同龄的小女孩,她是西府护院九指的女儿,女孩左眼下有一颗胭脂红泪痣,就取名为胭脂,胭脂的唇边粘着一颗黑色西瓜籽——这是媒婆痣,她扮演的是媒婆。
小姑娘的声音脆生生的,“新娘子来啦,新郎快来踢轿门!”
来了!来了!
三个正比赛骑竹马的男孩驾着各自的“坐骑”叫嚷着飞奔到井亭。
跑在最前面的吉祥,他骑着的竹马很是精致,前头是木头雕刻的马头。
身后的男孩子叫做黒豚,也就是黑猪的意思,贱名好养活,依然是护院子弟,穿着破旧的补丁衣,他的“坐骑”最潦草,是一个扫把,家境窘迫,父母无钱买玩具。
落在最后的男孩的“坐骑”是一根马鞭,他的相貌和胭脂有些相似,他是胭脂的弟弟,小他们一岁,身体有些弱,叫做长生。
无论是吉祥,黒豚或者长生,都寄托着父母的期望,底层家奴生的家生子,地位卑贱,却也都是父母们的宝贝。
吉祥第一个跑到井亭里,就要踢“轿门”,黒豚大声道:“慢着,你要是踢了轿门,是要遭雷劈的!”
吉祥的腿停在空中,“你胡说!昨天你扮新娘,不也是我踢的轿门?规矩是谁跑的快谁当新郎。”
黒豚说道:“你和如意一桌吃,一床睡,是姐弟啊,就像胭脂和长生,长生不能娶亲姐姐,兄妹通婚,天打雷劈。”
吉祥从没想过这些,回头看着胭脂,胭脂点点头,“好像是这么回事。”
正说着话,跑在最后的长生乘机后来居上,踢了轿门,“今天轮到我当新郎啦!”他人小腿短,过家家不是当儿子就是扮闺女,甚至演婴儿,就是没当过新郎。
如意扯下蒙在头上的红绡,指着井亭里的搓衣板说道:“跪下!”
长生一懵,“不是要拜堂吗?”
如意说道:“玩过家家总是玩拜堂多没意思,还是跪搓衣板新鲜,上回我就见鹅大伯跪这个来着。”
如意是个遗腹女,没有爹,她见过最多的夫妻关系,就是悍妇鹅姐和惧内的鹅姐夫,耳濡目染,小孩子学的可快了。
长生往后退,“我……我不跪。”
新游戏好玩!吉祥和黒豚开始起哄,堵在后面,把长生往井亭里推,“跪!跪!跪!”
长生跪在搓衣板上,“娘子我错了!”
如意捡起长生掉落的“坐骑”——一根马鞭,抖了抖,“你错在那里?”
神态动作,像极了鹅姐,好像如意才是她亲生的似的。
四岁的长生不晓得怎么说,求助的看着姐姐胭脂。
胭脂机灵,忙道:“你就说,我跪的太晚。”
长生照葫芦画瓢答了。
如意把马鞭换到左手,空出来右手拧着长生的耳朵,“就这一个错吗?你最大的错是没出息!十五岁当护院,月例五百钱,二十五岁娶了我,还是五百钱,今年三十了,还是五百钱!你就不能像九指那样弄个小头目当当,月例都有八百钱呢!”
这不仅是神态动作了,就连说的话都和鹅姐一模一样!
句句诛心,这下就连胭脂都不知该如何说了。
此时,院墙外头传来货郎的叫卖声,“西瓜!庞各庄的大西瓜!不甜不要钱咧!”
吉祥如意默契的对视一眼,一起叫道:“卖西瓜的!别走!”
两人不玩过家家了,往巷子口跑。
黒豚,胭脂和长生都停在井亭,他们的父亲九指虽然有八百钱月例,可是母亲常年多病,所以他们两家连像样的竹马都买不起,用扫帚和马鞭代替,没得钱买零嘴吃。
如意回头朝着仨人招手,“快来呀,一起搬大西瓜,泡在井水里凉透了吃,可甜了!”
于是五人一起笑呵呵的,说着“同去同去”,孩子们的快乐是如此简单纯粹。
到了夜里,鹅姐难得在家里过夜,吉祥依然睡在如意家。
鹅姐夫早早的把自己洗剥干净了,拉着鹅姐吹灯上坑。
鹅姐一把推开,“滚一边去,要是怀了孕,大了肚子,怎么伺候三少爷?我的差事就丢了。”
鹅姐夫说道:“等生下来,孩子交给如意娘拉扯,你再回去当差。”
鹅姐说道:“二门里头,一个萝卜一个坑,出去了就很难再回去,多少人挤破头想当少爷房里的管事嬷嬷。”
“去年少爷另一个奶娘春秀回家,一个没忍住,怀上了,花姨娘给她重赏回家安胎,你看春秀生了孩子之后回去了没有?我现在只想搞钱奔前程,其他都不想了。”
“可是我想啊。”鹅姐夫拿出一个大碗给鹅姐看,“羊肠鱼鳔我都泡发好了,你若担心出意外,我就戴两个。”
鹅姐三十岁,身体丰壮,一点想头都没得,那是假话。
鹅姐竖起三根手指,“戴仨。”
鹅姐夫大喜,扑倒了鹅姐,“就是戴十个也成。”
可惜,才戴好第一个,兴致勃勃的夫妻就听见敲门声。
“鹅姐,鹅姐夫,睡了吗?”
是如意娘的声音。
鹅姐夫赶紧把东西藏在炕头柜子里,鹅姐说道:“没……还没睡。”
真的没睡。
开了门,门口站着如意娘和吉祥,吉祥抱着自己的枕头,如意娘抱着一床被子,说道:“这孩子突然说,要回家睡,我说明天吧,他不肯,我就带他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好像住进了黑店(果茶去冰) 与恶灵的捉迷藏,被找到会死的那种?
俞小澄:不好意思,游戏开始前,我才是鬼,藏好了,别被我捉住!
修仙世界的妖仙大乱...
-
我为囤货狂(九度梅) [无限流派] 《我为囤货狂[无限天灾]》作者:九度梅【完结】晋江VIP2025-02-14完结总书评数:924 当前被收藏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