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寿家的见状,转身问东府小厮,“你来说——没错,就是你,我看你衣服背面都是泥土和竹叶,手背还发红,这是被打了吧。”
其实手背的红印是如意打的,赵铁柱晓得深浅,现在得抛开私人恩怨,扯谎道:“小的刚才摔了一跤,手背撞竹子上了,没有打架闹事。”
来寿家的笑道:“小兔崽子,还敢在老娘面前装蒜,是把你们关进柴房,饿个几顿再招呢,还是现在就招?”
众人皆不敢言语。
来寿家的指着如意,“瞧着你有些眼熟,叫什么名字?在那个房里伺候?”
如意说道:“我叫如意,西府三少爷房里的奶娘鹅姐是我的姨,还没分房,现在就在颐园工地大厨房打杂。”
“原本是她,倒是个爽利人。”来寿家的点点头,“你既然是鹅姐的人,应该知道我的脾气,眼睛进不得沙子的,刚才发生了什么,你老老实实的说了,我不罚你——我最讨厌别人把我当傻子。”
来寿家的突然咸鱼翻身,以前的窝囊气一吐而尽,到处摆威风,最见不得别人不把她当回事。啥事都想管一管。
如意掂量着轻重,说道:“实则是我们小孩子贪嘴、不懂事,一点小事就闹起来了。这不东西两府一起在工地厨房做饭么,我们来送饭,东府这几个小厮怀疑我们偷藏了好吃的,只给西府的小厮,他们就来搜——”
赵铁柱忙插话道:“不是真的搜,我们就是闹着玩的!”
如意说道:“没错,他们就说了几句顽话,没有真的下手。如今天气炎热,都有些上火,互相推搡,骂了几句,没有打架。”
赵铁柱赶紧接话,“就是就是,没打架,是我自己摔的。”
来寿家的最近春风得意,居高临下教训人是张口就来 ,说道:“就是没打架,也不该起抄检箩筐的念头啊,东西两府都是咱们老祖宗的血脉!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还自己人抄自己人起来了?”
如意赶紧说道:“您说的太对了,方才我就跟他们讲东西两府同根同源,莫要为了一点吃食伤了和气,他们都听进去了,也知道错了,所以他们就散了嘛。”
赵铁柱忙道:“如意姑娘以理服人,我们都听劝,误会,都是误会啊。”
来寿家的继续讲大道理,“知错就改就好,这园子以前是石家人的,犯了事被抄了,可见抄检这事就不吉利,自己人抄自己人更是大凶之象,不要再犯,你们还年幼,这事就算了。”
如意立刻说上一堆奉承话,“您老为人仁慈又宽厚,这都是从老祖宗那里学来的吧。”
马屁拍的精准,老祖宗是来寿家的靠山,来寿家的恨不得让所有人都清楚她和老祖宗的关系。
“那是自然。”来寿家的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咱们老祖宗是天下第一慈善人,我也就学了个皮毛。”
众人见状,皆松了一口气,可算把来寿家的哄开心了!
但是,来寿家的并没有马上走,而是走到箩筐前,扯开蒙在上头的笼布,拿出一个热包子,咬了一口。
包子皮薄馅多,第一口就吃到了内馅。
“嗯,味道不错。”来寿家的又咬了一口,“看不见有肉,但是有肉香。”
如意说道:“掺了猪油和猪油渣。”
“我若不来一趟,都不晓得咱们堂堂侯府的下人都吃不上正经肉。来喜家的还跟我说,银子一分不差的往颐园公账上送呢。”来寿家的脸上浮起神秘的微笑,说道:
“走,不回去了,咱们去账房查账去,看银子到底送来没有。敢克扣颐园的钱,就是不敬不孝!”
来寿家的带着丫鬟婆子风风火火的去查账。
如意心想:查账也是一种抄检,就知道教训我们,大人们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啊,什么同根同源,自己人不抄自己人,利字当头,还不是乌眼鸡似的你咬我一口,我啄你一口。
第七章 发咸蛋私盐变官盐,捉老鳖老曹辨铭文
因半路杀出一个咸鱼翻身到处逞威风的来寿家的,晚饭一波三折,掌灯时分,如意胭脂才给库房小厮们发饭,每人两个海碗那么大的大包子,还有一个咸蛋。
东府小厮赵铁柱很不解,“我们提前打听过了,今晚都吃包子,怎么唯独我们看库房的有咸蛋?”
如意眉头一紧,“怎么?以为咸蛋是毒(独)?瞪大你的狗眼好好数数,每人一个,没有多出来的。今晚本来只有包子,我娘说库房的小厮都还在长身体,就把自己腌的咸蛋拿出来煮了,每人一个,只有你们才有福气吃。”
这就是最开始如意有底气要仓库管事亲自搜箩筐的原因,这回真的没藏私,因为“私盐”成了“官盐”。
如意娘为人善良温厚,觉得小厮们都只是一群孩子,油水不够,吃的不好,一肚子邪火,闹一闹也正常,就把自己体己钱买来腌制的鹅蛋充了公,叮嘱发饭的时候不管东府西府,都一人一个。
以小人之心度厨娘之腹,东府小厮们听了,个个面露羞愧之色。
赵铁柱把流油的蛋黄拨出来,缩了缩脖子,嘿嘿笑着,“要不……这蛋黄给你们吃吧。”
吉祥说道:“不用——以后若还有猪皮冻,记得分我们几块。还有,你们应该给如意胭脂赔个不是。”
赵铁柱笑道:“这是自然。”遂带着小厮们一起给如意两人作揖,还折了几支杨柳,来个负荆请罪。
互相给个台阶下,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意拿起柳枝,扔到一边,说道:“今儿乏了,改天再抽。”
赵铁柱忙道:“乏了不要紧,我们帮你收碗,把箩筐抬回厨房去。”
胭脂手巧,她捡起柳枝,只见柳条上下飞舞,不一会就得了个柳条笼子,胭脂把笼子递给小厮们,“这里树多蝉多,你们得闲时就粘些蝉,送到厨房,我们炸了,给你们加餐,吃起来比肉还香。”
众小厮忙点头不迭,第二天就捉了满满一笼子,如意胭脂收拾干净,放在油锅里炸了,咬一口,在嘴里爆香。
有好吃的同享,自然没有隔夜仇,东西两府小厮们的关系好起来,甚至插香拜起了把子,且不论年龄,只按照武力排行,吉祥第一,都叫他大哥,长生最弱,都叫他老幺。
当然,这都是后话,且说来寿家的去颐园公中账房查账之后,厨房的伙食开始变好了,每餐都有肉。
仓库的小厮们时而下湖摸鱼,时而逮兔子挖竹笋,送到厨房里吃个新鲜。
这一年天气奇怪,从五月就开始热,热到七月,立了秋,到了八月,甚至到了白露,白天依然热的出奇,厨房每天熬煮绿豆水、酸梅汤送到工地降暑,也依然每天都有工匠热得中暑倒地。
这一天,吉祥他们往仓库卸货,搬了五十个油漆桶,热得汗透了,皮肤泛红,像狗一样伸出舌头喘气。
仓库曹管事怕他们也中暑,一倒一大片,仓库里的活没人干,就准了半个时辰的假,要他们去湖里泡一泡。
正是爱玩的年纪,众小厮脱的溜光,在湖里嬉戏玩水,摸鱼捉虾,老幺长生踩水的时候,脚底触到了一个硬硬的,还在动的东西,他憋了气潜水一看,不得了,居然是一只大鳖!
“哥哥们!这里有大鳖!”长生赶紧浮上来通风报信,众小厮蜂拥而来,合力捉住了大鳖。
大鳖差不多有十斤!龟壳大如磨盘,今天的加餐就是它了!
众人抬着大鳖去了工地厨房,如意犯了愁,“杀鸡我会,杀鳖我不会啊,你们谁会杀鳖?”
东府赵铁柱自荐,“我!我杀过王八,先拿一团鱼肉引鳖伸出脑袋,然后一刀,咔嚓剁了头,再慢慢的剥洗,我最喜欢吃壳旁边的裙边。”
赵铁柱用筷子穿起一块肉,果然引出鳌头,吉祥手最快,拿刀正要斩鳖头,如意说道:“慢着!”
吉祥的刀停在半空,老鳖已伸头咬了鱼肉,瑟缩回硬壳里享用了。
赵铁柱惦记着吃裙边,“怎么了?快动手啊!”
如意指着鳖壳说道:“这上头好像有字。”
如意解释道:“这是别人放生过的老鳖,我娘说过,若是要饿死了,救命用的,吃了也无妨,若嘴里不缺这一块肉,有其他吃的,就放了吧。”
赵铁柱馋虫难忍,问:“这上头写的什么?如果有人刻着玩的,不是放生,咱们就可以吃了。”
众人都看向如意和吉祥,他们都是底层家生子,没有人正经读过书,像如意吉祥这种粗粗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够看懂历书账本,就已经是有“学问”了。
这老鳖活了很久,壳上的字迹有些模糊了,又覆盖着青苔,还有螺钉螺丝等寄生的小东西,如意吉祥又不通文墨,只能依稀能辨出两个字。
如意拿起一个烧火棍,在炭灰里照着龟壳上的字迹描了两个字,“祈福”。
如意说道:“历书上经常有今日益或者忌做灶,祈福,动土等事情,既然是祈福,这老鳖八成是别人放生的。”
赵铁柱馋虫挠心,还是不死心,说道:“我真的好想啃裙边啊,不如我们去问问库房管事,万一不是呢?我就遗憾一辈子了。”
不止赵铁柱一个人馋啊!
于是众人抬着老鳖回库房,如意好奇,也跟着去了。
仓库管事姓曹,叫曹鼎,是西府一个不大不小的管事,当然也是家奴,他老婆曹嫂子还是鹅姐的好友,曾经和鹅姐如意娘一起选奶娘,可惜因早饭吃了糖蒜,口气臭,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曹管事会做账,入库出库都是他负责,认识的字当然多,见到偌大的老鳖,还刻着字,顿时拍手称奇。
曹管事用库房里存着的油漆刷清洗青苔,再用工匠们抹灰的铲子把吸附在鳖壳上的螺丝等寄生物铲干净,用放大镜细看龟壳,最后提笔在纸张写下龟壳上的字:“为吾儿石浤周岁祈福,长命百岁,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长生拍手道:“你们两个的名字就在上头。”
赵铁柱一听,顿时泄了气:“真的是祈福放生的老鳖,不能吃啊!”
但曹管事却兴奋起来了,“你们这群小崽子,就知道吃,这东西可是有来历的,你们知道颐园以前的主人姓什么?”
众人一起说道:“石!”
曹管事说道:“这个才周岁的石浤,一定是石家家主的儿孙,掐指一算,石家被抄是四十六年前的事情了,这个石浤如果还活着,应该跟我差不多年纪,四十八岁左右吧。”
如意好奇问道:“石家不是满门抄斩,被灭族了吗?”
曹管事摇头道:“石家一门两公侯才两年就被抄家了,就像流星一样,只光辉了两年,这个石浤既然才周岁,抄家的时候他顶多三岁,三岁的孩子还没成年呢,不会被斩首,一般是罚没为官奴。”
赵铁柱还是想着吃,“就是这个石浤,为了给他过周岁,在好端端的老鳖壳上刻字放生,害得我们都没得吃了!”
曹管事拿出一角银子来,“给,你们买零嘴吃去,算是我给这个老鳖赎身了。”
赵铁柱把银子掂了掂,至少二两啊!顿时狂喜,“行,我们这就把这个老鳖放生。”
曹管事连忙摇头道:“颐园有几百工匠,你们放了生,万一被别人捉了去,不识字稀里糊涂把它又吃了怎么办?仓库有大水缸,我养在缸里,等颐园竣工,闲杂人等清退出去,再把老鳖放生湖里。”
一众半大孩子只顾着盘算二两银子可以买多少好吃的,并没有人在意老鳖的后半生。
大热的天,最想吃点凉的了,众人一致同意吃冰碗,暑天冰块昂贵,连如意吉祥也只是吃过两回。
众人一人一碗,把银子都花了。
当晚,所有人都窜了一晚上的稀,容易得的银子来得快,去的也快。
如意娘一晚上没睡,照顾如意和吉祥,给他们一人一颗梅花点舌丹含在嘴里,快到天亮时,两人终于止了泄,昏沉沉的睡去。
如意娘稍稍放心,和衣而卧,方便随时起来照顾他们。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
“如意娘?开门,有急事。”
听声音是鹅姐夫,如意娘以为鹅姐夫连夜去请大夫来了,赶紧起床开门,却只见鹅姐夫,不见大夫。
鹅姐夫是驾着一辆马车来的,他进屋就直冲炕上,摸了摸吉祥如意两人的额头,松了口气,“还好还好,都没发烧。”
如意娘说道:“外头的冰不干净,他们肚子疼,拉了一晚上,没有发烧。”
鹅姐夫赶紧说道:“怕的不是拉稀,小孩子脾胃弱,那一年不拉几回?怕的是出水痘——九指家的一对儿女,胭脂和长生都发烧了,长生尤其严重,浑身都是稠密如蚕种般的水痘,这个病最容易过人!多少孩子过不了出痘这个鬼门关,赶紧把吉祥如意送走!”
出痘!如意娘顿时吓得失了魂似的,“好,我这就收拾行李,我们去……我们去那里?四泉巷也有好多孩子,万一他们也有病……还有工地的差事……今天早上轮到我上灶。”
鹅姐夫说道:“孩子们最要紧,凡事有你鹅姐兜着,她已经连夜给你们找到了安顿的地方,你随便拿几件换洗衣服,连被褥都不用带,我们快走。”
鹅姐夫一身傻力气终于派上用场,他把昏睡的吉祥如意一一抱进马车里,甩着鞭子,马车消失在颐园夜色中。
第八章 沐皇恩青山埋枯骨,翠微山慈母抗病魔
因照顾两个窜稀的半大孩子,如意娘熬了一整夜,她坐在马车里晃晃悠悠,虽焦急如焚,还是抵不过身体的疲倦,歪在孩子们身边睡过去。
恍惚中,如意娘听见女儿的声音。
“娘啊娘,我好渴。”
如意娘眼睛都没睁开呢,立刻弹坐起来,仿佛回到了十年前哺乳期无数个夜里,只要夜里孩子们一哼唧,她的身体会比脑子先醒过来,凭着本能撩开衣襟,送到孩子嘴里,有时候整个过程她其实都没醒。
如意在梦呓,要水喝。拉了一晚上,身体都空了,嘴唇都是干的,皮肤蔫吧了。
如意娘往水壶里放了一些糖和盐,摇匀了,一点点的喂给如意。
如意迷迷糊糊喝了一口,醒了过来,根本等不了,抱着水壶喝了半壶。
这时吉祥也醒了,喝干了水壶。
如意趴在窗边,看着外头,“这里不是颐园——我们为什么在马车上?”
坐在车辕子上赶马车的鹅姐夫说道:“颐园闹瘟了,是水痘,鹅姐要我把你们送的远远的。”
毕竟还小,没有见识过出痘的可怕,吉祥居然还很庆幸,说道:“太好了,这样我就不用在仓库里搬砖、搬一桶桶死沉死沉的油漆。不就是出痘嘛,爹娘还有如意娘不是都出过?就当休息了。”
鹅姐夫都气笑了,“混小子,还以为出痘是什么好事,爹娘小时候没熬过这一关的同龄孩子都死绝了,他们没有机会长大。”
如意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我们躲到什么时候?”
鹅姐夫说道:“水痘过人太快了,一般人家的孩子,很难躲得过去,咱们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这个病越晚一些得了,症状就越轻。”
如意娘也是过来人,“在前面发病的孩子死的多,后面发病的孩子活下来的多,鹅姐夫说的对,能躲一天是一天。”
正说着话,马车驶入一条宽广笔直的石板大道,大道两边没有任何人,也没有房子,只是石头雕刻的大象、骏马、还有类似文臣武将打扮的石像,很是气派威武。
如意好奇,“这是什么地方?”
吉祥说道:“这个马雕的好看!等我有力气了,就爬上去骑着玩。”
鹅姐夫说道:“臭小子不要命了,骑上去会被打死的——这里是咱们国公爷的墓地,我们正走在墓地神道上。”
鹅姐夫话里的国公爷,是昌国公张峦,张家老祖宗的丈夫、张太后的亲爹、当今正德皇帝的外祖父。
本书的第一回 目就说过,弘治皇帝后宫无妃,一生只守着张皇后一人,对张峦这个岳父很敬重,岳父死后,弘治皇帝不仅坚持把岳母金太夫人接到宫里养老,还把京郊翠微山南麓的一块风水宝地赐给岳父当墓地,建造了宏伟的神道和祭殿,将岳父风光大葬。
此外,还立了神道碑,御笔亲提。
当年修建这座恢弘的墓地,征用了万人工匠!比现在修缮颐园还要热闹呢。
鹅姐夫缓缓说着张家辉煌的过去,驾着马车,拐到了一座小院停下,“好了,就是这里,这一片都是咱们张家的祭田祭屋,主子们有时候来祭祀,当晚回不去,就住在这里,这块是下人们住的地方,一应被褥蚊帐炭火炉子都是齐全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好像住进了黑店(果茶去冰) 与恶灵的捉迷藏,被找到会死的那种?
俞小澄:不好意思,游戏开始前,我才是鬼,藏好了,别被我捉住!
修仙世界的妖仙大乱...
-
我为囤货狂(九度梅) [无限流派] 《我为囤货狂[无限天灾]》作者:九度梅【完结】晋江VIP2025-02-14完结总书评数:924 当前被收藏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