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三年一次的秋闱,他怕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翌日三更天,贡院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贺允淮同他出来的早,二人排在前面。
就在轮到他们二人检查时,不知人群中谁喊了一声:“大人,那二人在饼子里夹藏了东西。”
那人喊完便没再出声,夜色朦胧周围人也没瞧见到底是谁喊的。
“大人,您尽管查。”贺允淮面不改色的将食篮递上前去。
那搜查之人将食篮中的干馍掰成好些小快都不曾发现里面有夹带的东西。
“进去吧。”那人搜验完道。
不过因那一声高呼,剩下的人全都被搜了个干干静静,还别说竟真的搜验到有人吃食里放了东西,若是不掰开那还真瞧不见。
他们二人顺利进了贡院,只分到的号房相隔甚远。
临别时,贺允淮冲邱文才点头示意他莫要紧张,刚才那插曲已经过去,剩下的全靠自己。
只要不乱了心神能稳定发挥,总会有回报的。
另外一边,云娘夫妻二人已经搬回了镇上。
他们东西不少足足拉了三趟。
看着渐行渐远的骡车,苏意安也生出了想要回去的心思。
毕竟在镇上她还有生意呢,如今一个多月不曾开张也不知食客跑了多少。
想到此处,她便回到院中把这念头告知了贺母。
“娘,你觉得如何。”她挽着贺母的胳膊哄道。
“你若想回去,娘自然也不会拦着你,只是食肆只你一人可忙活不过来。”贺母最忧心的便是这事。
食肆里的买卖就算再少,那也得前面有人看着。
“我和小婶一起回去!”贺兴晨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手中还捧着一角吃了一半的凉瓜。
贺兴晨继续开口说道:“再过些日子私塾就要开学了,我提前回去正好。”
贺兴晨扬着小脸看向苏意安,等着她发话。
“也好,我带着小妹和贺兴晨一同回去。”苏意安其实真正想带着的人是小妹。
毕竟她怕自己不在家中,那陆家又来闹。
虽说陆家前日刚分了家,但谁又能猜出那家人还有没有其他心思。
贺母见她有了主意,便没再多说什么。
只道让她们在镇上注意身子,就算开张也要量力而行。
如今虽已经进了八月,可却一点没有入秋的架势,早晚的天还是热。
所以贺家其他人仍旧留在村中,等天再凉快些了再回去。
苏意安既生了回去的念头,便打算将村里的事情彻底料理干净。
就拿陆家这件事来说,多亏了杨二媳妇的帮忙。
若不是她那一张能忽悠人的嘴巴,哪能让事情发展的这般快这般顺利。
苏意安不想欠人情,她用红布包了一两银子塞在竹篮下面,就这样去了杨家。
“娘,贺小婶来了。”杨秋生正在门前看着他小妹玩,见到人赶紧进院叫他娘。
杨二媳妇本来窝在灶房热的火大,一听苏意安来了,她赶紧去洗了把脸。
杨二媳妇为人精明,一猜便知苏意安为何过来,定是她这事办得好。
“杨家嫂子,我来看看您。”苏意安还是第一次这么叫她,可让杨二媳妇高兴坏了。
这一声杨家嫂子瞬间拉进了她们关系。
“你说你来就来,怎么还带着东西。”杨二媳妇话虽这么说,可目光却一直追随着竹篮。
“这不是家里庄稼都收完了,来谢谢你家那日帮的忙。”
有些话不能直说,明白人一点就透。
杨二媳妇知道她这是故意找的借口,但还是应了下来,“你说你这算啥事,只是让秋生帮忙收了庄稼,他半大小子也干不了什么活。”
杨二媳妇接过竹篮,见里面全是鸡蛋,心中乐开了花,如今鸡蛋也一个五文钱呢,这一篮子鸡蛋怎么也要五六十文。
苏意安没在杨家久留,毕竟让村里人瞧见了又要说闲话。
她客气了两句,便离开了杨家。
杨二媳妇见人走了这才提着竹篮去了灶房,她把鸡蛋一个一个往自家篮里放,直到拿完上面一层她才看见那裹着红布的银子。
真是个实在人啊,她想。
杨二媳妇把银子偷偷揣进了怀中,这一两银子的事她可不打算对任何人说,就算是自家男人也不成。
苏意安回了家便开始收拾起来,毕竟只回去三人,带的东西也不求多。
除了一些被褥外,最主要的便是那些被磨成粉的调料和晾晒干的辣椒。
菀絮抱着满妹来到她跟前,问她要不要一起回去。
毕竟苏意安一人带两个孩子也不容易。
“嫂嫂这话若是被她俩听见了,指定来你跟前闹。”苏意安用皂角洗了手,这才接过满妹。
她双手插着满妹咯吱窝上下掂了掂,惊讶道:“这才几日怎么满妹又沉了。”
“这丫头除了吃就是睡,哪能不长肉。”菀絮用帕子擦去满妹的口水,笑着说。
苏意安看了一眼那帕子,瞬间想起了贺允淮的那两方...
“真不用我们陪着?”菀絮放心不下,又问了一遍。
苏意安收回视线继续逗着怀中满妹,点头道:“就算开张人也不会特别多,若是实在忙不过来我再写信让你们来。”
苏意安自然是不会写信的,毕竟她好些字还没学会,但她身边可是有正在念书的贺兴晨,到时候就说让他写家信,这孩子指定高兴的写。
都不带怀疑的。
“那成,等你们到了镇上,若是有事一定要同家里说。”菀絮说。
“你也要注意身子,你身子刚好些。”菀絮一直把苏意安当成亲妹妹,自然也心疼她。
苏意安:“嫂嫂放心就成,我肯定不会累着自己。”
贺家早些日子便收了庄稼,只是一直没有将麦子磨成粉,如今要去镇上,苏意安便拉了一车麦子去村里石磨盘那里磨成粉。
村里收庄稼的就那么几户,一个巴掌就能数上来。
所以往年需要等好几日的地方如今来了就能现用。
赵车夫帮着把麻袋从板车上搬下来,说道:“这一板车弄一日就成,如今村里没啥人用这石磨盘。”
赵娘子也道:“可不是,还是你们家想的周全,早早就把庄稼收了,如今还能早早磨成粉,这要是村里人集中到一块去,得排好几日。”
“那你们现在收了庄稼也能这样啊。”贺凝文天真的说。
“现在收?”赵车夫抬头望天,抿着唇直摇头。
这天也不凉快咋收啊。
“都一个月了,天一直这样,不如慢慢收,反正都是自家的活。”苏意安圆了小妹的话。
赵娘子一听觉得也是,随机目光落在赵车夫身上。
“哈哈哈,热死了热死了,我们先回去了。”赵车夫赶紧寻了个由头,驾着牛车便往家跑。
这热的天他才不愿下地呢。
可他想是一回事,到底这个家要听他娘子的。
第二日天未亮赵娘子便催着他下地干活,美名其曰现在不热正是好时候。
就这样赵车夫天不亮就去地里,夜深了也去地里,干了两日竟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收了两亩地的庄稼。
苏意安是在三天后离开的永阳村。
三人的东西虽不多,但粮食就占了一半,赵车夫足足拉了两趟才完。
送完人赵车夫又继续回地里收庄稼,村里人瞧见了不免上前打趣他。
“赵家的,你家着啥急,这热的天干活多累。”
“咳,这不是瞧着磨盘没人用,想早早把庄稼收了嘛。反正早晚都是这些活”
村民一听这话,竟觉得有几分道理,没过两日村里大部分人家都开始收起庄稼。
整个村只有陆家一动不动,收庄稼?他们刚分了家哪还有念头收庄稼。
因为当时过继的事, 陆家各房闹的不可开交。
最后陆家大房把小儿子过继到了死去的陆三名下,并拿了七两银子出来。
本来事情到这就差不多了,可那靠妹妹换亲娶上媳妇的陆家大孙子却不乐意。
他觉得他的亲弟弟如今分了出去还得了银子, 现在住在一起这不还是会花家里的钱, 他生怕以后陆大没了这弟弟又来分钱。
索性提出了分家, 让三房各立门户。
凤芝闹了半天,最后还是没执拗过自己亲儿子, 这不已经被气病了, 好些日子都不曾出过家门。
至于陆阿奶,她高兴着呢, 觉得死去的陆三有了后。
彻底分家后陆阿奶就搬了出去, 如今和陆麦一起住,二人手中有十四两银子,还有五亩地,这在村里可算的上有钱人。
陆阿奶一闲下来,又开始给亲孙子陆麦张罗亲事,只是她再往贺家打听贺凝文时, 人家已经离开了村。
人不在村里怎么说亲事, 她气的在家中跺脚,可又毫无办法。
苏意安带着小妹他们回了镇上, 好些日子没有回来,这边屋里都落了灰。
却也因落了灰,这才让苏意安发现了家中异样。
她叫住正欲擦桌凳的小妹,“等等。”
“苏姐姐,这布我湿过了。”贺凝文还以为叫住她是因为她手中拿着的布。
苏意安快步上前,盯着桌上那浅浅的快要看不清晰的鞋印。
她敢肯定家中曾经有人进来过。那人似乎在翻找什么。
要不这些鞋印怎么会上了桌,她拧着眉往身后的柜顶看去。
“把凳子搬过来。”
小妹虽不明白她要做什么, 但还是乖乖听她吩咐。
苏意安踩着木凳上了桌,她踮起脚看了过去,可却不曾在柜顶发现一丝异样。
“苏姐姐,瞧见什么了?”
苏意安下了桌才将刚刚发现的事告知他们两个小的。
贺凝文惊的张大了嘴巴,“有人进来过?”
可是门锁都是好好的,一点没有被人撬开的痕迹,那些人能是怎么进来的。
“咱们先一间屋一间屋的看,既然有人进来过肯定还会留下别的痕迹。”
三人分开寻找起来,不仅在苏意安屋中发现首饰摆放位置有了变化,还发现贺允淮屋中的书也有被人翻阅的痕迹。
那人似乎不是来偷东西的,反而像是在找什么。
可这就是一个食肆,能有什么东西吸引人来呢。
“苏姐姐,要不咱们报官吧。”
家中被贼人进来过,这是多么惊心的事,小妹心中恐慌害怕那人夜里会再来。
“这屋中脚印瞧着有些日子,我猜那人应该不是最近进来的。”苏意安将所有屋子都查了一个遍,最后发现只有灶房里的东西少了。
他们临走时留下了一点调料,不多也就能做几顿饭的量。
可如今那些罐子里的东西竟少了一半下去,这说明进来的人是奔着这些东西来的。
既知道他们为了什么,那就没什么可怕的。
苏意安眸光一暗:“就算报了官,也找不到人的。”
不如放长线钓大鱼,等着那些人再次来。
毕竟他们带走的那些作料少之又少,若用完了还没研究明白可不是只能再来贺家一趟。
第二日,苏意安便敞开了食肆的门,不过却没开张而是挂了一个打烊的牌子在上面。
一直在巷口摆摊的夫妻瞧见,还过来问了一嘴。
问她为何回来了还不开张,毕竟前些日子有人打听她们食肆,说想吃她们食肆的饭菜。
苏意安只说快了快了,毕竟昨日才回来也不能这么着急就开张。
“小婶,咱们什么时候开张啊,真的过些日子吗?”贺兴晨把笔墨搬到了前面食肆,正一个人坐在桌边练字。
“不急,家中东西都不全,咱们采买好了再开张。”苏意安说完便站在了他身侧,还让贺兴晨写一个字念一个字,重复三遍。
贺兴晨以为她小婶把他当成刚学字的孩童,如今让他这般做全是为了考验他,贺兴晨不由在心底微微叹了口气,但面上还是乖乖照做。
他一边写一边念,苏意安就这么光明正大的认会了不少字。
隔日,苏意安带着小妹上街采买。
食肆里别说肉了,连个青菜叶子都没有。
苏意安赶早去了集市,买下了那老嬷半背篓的青菜。
“苏姑娘,可是要继续做买卖了。”那老嬷少要了她两文钱。
“今日买些菜回去,下午便开张。”苏意安以前一直在老嬷这买菜,如今回来了也是一样。
只是买的少了些,每日只要半背篓,只要是新鲜的菜就成,不拘着必须是一样。
苏意安给了她明日的银钱,顺便同老嬷闲聊起来。
“婶子,前些日子可是有人一直打听我家食肆?”
“可不是,问了好几次呢,听说是外地的过路人路过咱们这顺道来尝尝,不过好些日子没瞧见了。”老嬷回忆一番,继续说:“那些人可是去你食肆了?”
苏意安笑着摇摇头,“可能我们回来的太晚了。”
“确实有些日子了,保不齐那些人已经走了。”老嬷宽慰她道:“若是真想吃你家的炒菜,那些人定会回来的。”
苏意安故作惋惜,心中却推出了个差不多的日子。
七月底她来镇上就有人同她说起此事,只是当时她没有特别放在心上。
现在想来还不如那日回家中看一趟,如今再想查真是难上加难。
回家的路上苏意安去了云娘那一趟。
她们这次来的突然,也没同云娘说。
“你们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得再过一两个月才能见到你们。”
“可是都回来了。”云娘又问。
贺凝文吃着果子,笑盈盈道:“没有呢,就我们三个回来了。”
“三个?”云娘往她们身后看去,也没看见第三个人。
“还有贺兴晨,不过他今日没出来留他在家中看铺子呢。”
云娘被她逗笑,“让他一人看铺子啊?”
“没办法家里招了贼,得有人留在家守着。”贺凝文刚说完便后悔了。
来之前苏姐姐交代过她的,家中进贼一事不要对云娘说,苏姐姐怕云娘为他们担心。
可她刚刚说秃噜嘴了...
小妹手中的果子也不吃了,愣愣地看向苏意安。
“怎么回事?”在云娘记忆中苏意安的家好像不是第一次招贼。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不在镇上的这些日子有人进过家。”苏意安轻拍了两下小妹的后背,示意她无需难过。
毕竟说都说出来了。
“也没丢什么重要的东西,贼人可能就是觉得家中没人想进来看看。”苏意安简略说完,云娘拧着的眉这才散开。
“没事就好,这些日子若是在家中听见什么动静,你就赶紧来我家。”云娘叹了口气,“若是你家相公在就好了,家中有个男子,贼人肯定不敢来。”
苏意安:...
既然提起了贺允淮,云娘便多问了两句。
“如今这日子,是不是秋闱快结束了。”
秋闱考三场,每场三昼夜。
如今应该才第二场过半,距离结束还有几天。
云娘这话瞬间提醒了苏意安,秋闱一结束贺允淮便要回来了。
到时候贺允淮回来,有些事她就再也躲不过去。
“云姐姐,还没呢。”贺凝文继续吃她的果子,“二哥就算考完也要八月下旬。”
“那也快了,没几日。”云娘脸上堆着笑,还冲着苏意安眨眨眼。
那意思再明白不过。
“不过二哥也没说什么时候回来,若是等放榜可能会更晚。”贺凝文认真想了想觉得她二哥可能会早早回来。
毕竟府城只有她二哥一人,可这家中就不一样了。
贺凝文脑海中想起她二哥把帕子递给苏姐姐时的情形,想着想着她竟先红了脸。
“小妹可是热,要不喝些凉饮。”云娘见她小脸发红,以为她是热的。
“不用啦云姐姐。”贺凝文其实饱了,毕竟她刚刚吃了两个果子呢。
苏意安同云娘又多聊了一会儿,直到外面日头上来,她们才匆匆离开。
临走前苏意安在庄山肉摊买了三斤猪板油和三斤猪肉,说是回去炼油。
毕竟打算下午开张,有些东西还是提前准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