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意安伸手在他脑门上敲了一下,警告道:“你还想有下次?”
“没有下次了。”贺允淮老老实实的同她说。
那老头自知理亏,上前伸手也不是为了推人,而是想伸手碰到的一瞬自己摔过去,让苏意安背锅。
“你怎么知道。”苏意安是真没看出还有这么一层。
贺允淮敛起笑意,说道:“他们来就是为了让咱们腾出铺子,当时话说的那么清楚可他们还是不愿走,定是有别的念头,他们才不会打人,打了人不就他们理亏了。”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贺凝文端着煎好的药进来,见他们正心平气和的说话,便凑了上来吹风点火道:“苏姐姐,你揍没揍二哥。”
“揍了。”苏意安面不改色说道,“快把药喝了,二两银子呢。”
虽这一跤是贺允淮故意摔的,但因此请了郎中也真给他看出点什么。
他这身子面上瞧着好了,可底子还是虚的。
“这几日你好好养着,以后有你干不完的活。”苏意安见他喝完药,放下狠话这才出了屋。
贺凝文已经不哭了,见苏姐姐训了自家二哥,更是高兴的找不到北。
“刚还哭,现在怎么这么高兴。”如今什么也不能做的他,只能半躺在床上。
“苏姐姐那会特别着急,我们还以为你要没了,二哥你以后可不能再这样。”贺凝文说完不忘补充一句,“这次我给你瞒着,下次你再这样我就告诉娘,让娘也打你。”
贺允淮微微叹气说了个好。
晌午后苏意安去了铁匠铺子,将那圆形铁板背回了家。
有了这东西,她那煎肠做起来就方便多了。
她将铁板放在小火炉上,又挖了一勺猪油铺在铁板上面。
油热将煮好晾干的香肠在上面摆成一排,一个个煎的冒油这才取下。
这次弄得多,她拿出食盒,装了两盘进去,一盘里面放了六根,属实不少。
虽说明日宴请今日帮过忙的人家,可到底她觉得欠了人情,这不弄好后就提着食盒去了隔壁铺子。
“你说你客气什么。”那掌柜见她送来一盘煎肠,连连摆手。
“您收下吧,一会儿我还要送别家,今日多亏了您。”苏意安知道若不是这掌柜一开始帮着说了那几句话,事情还不一定能如此顺利解决。
见她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掌柜的这才收下。
食肆仍旧没有开张, 只是将昨日帮过忙的人聚在一起。
苏意安一大早就去集市买了不少食材回来,做了一桌子的菜。
这次都是热菜,东坡肉、黄金鸡不说, 甚至做了一道东坡脯。
隔壁铺子掌柜指着桌上那道东坡脯, 意味深长的说:“这鳜鱼冬日难寻, 咱们苏掌柜竟买了来,还做成了东坡脯。”
如今天冷, 鳜鱼可不好寻, 集市上少有卖的,偶尔碰到那价也贵。
“既是答谢的席面, 总归要有些东西。”苏意安上完最后一道菜, 让他们不用拘束放开了吃就是。
男女不同席,更何况这桌前坐着的都是男子。
众人自然知晓这个道理,好在有庄山帮着坐镇,这一桌人有说有笑吃了起来。
苏意安做了两份,另外一桌在后院屋中,请了隔壁掌柜的娘子和孩子过来。
她们虽见过几面, 但还从未说过话, 若不是昨日送去了那几根煎肠,隔壁掌柜的妻儿今日怕是不好意思过来。
“姐姐, 您尝尝我的手艺如何。”苏意安落了座,她左边是小妹,右边是云娘,而隔壁掌柜的妻儿坐在她对面。
张氏是个爽快的人,见她这般亲切,也就没再拘着自己。
她笑道:“早就听说你们家的菜好吃,今日可得好好尝尝。”
想到有孩子在, 苏意安特意在这桌做了个孩童最爱吃的麻团,就摆在张氏旁边。
“昨日我家男人都同我说了,要我说你们还是太心善,那两个泼皮一瞧就是故意的。”张氏想到昨日便觉得恶心,怎么会有人坏到这个地步。
若不是顾忌他们年岁大了,苏意安昨日也不会只要个药钱。
张氏说的多了,便将掏心窝子里的话也说了出来,“我同你实话实说,你们这铺院掌柜,也不是个真好的。”
苏意安自然明白,若真是个好的,便不会如此处事,尤其是昨日夜里她越想越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为何永金掌柜走的那么赶巧,那二人来的这么快,难道那掌柜的真不怕这铺子被占了去。
她思来想去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她被人当做棋子利用了,那永金掌柜故意放他兄长夫妻来铺子闹一通。
苏意安这边解决了,那他兄长一家便不会再惦记这个铺院,真真是好手段。
“姐姐为何这般说?”云娘放下手中竹筷,对这话来了兴致。
张氏叹了口气,没瞒着她们,“若真是个好的,自然不会这般对自家兄长,虽说那二人贪心了些,可永金也确实没怎么帮衬自家兄长,听老张说,那两口子手都生了冻疮,一瞧便是在乡下过苦日子的。”
怪不得会生出这么多矛盾,总不能都是他那兄长一家子贪心...
众人互相瞧了彼此一眼,摇摇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食肆门没关,临近晌午又来了食客,结果进来一瞧,豁,竟然有两张木桌对在一起,一群人围着吃饭,掌柜的却瞧不见了。
“这掌柜的咋不在,今日可还有面?”食客走了进来问道。
“回吧,今日这食肆不开张。”隔壁掌柜正吃的尽兴,头也没抬就回道。
食客已经走到跟前,看清吃面的人,伸手就是一巴掌。
“张掌柜不守着自家铺子,咋跑到这来吃了。”那人与张掌柜相识,是他铺子的常客。
“我说听着声音耳熟,原来是你。”张掌柜拉来一把凳子,让他坐在旁边,说道:“咳,昨日有人来铺子闹事,我这不是帮着说了几句,人家掌柜宴请我们这些帮过忙的。”
“那掌柜的呢?”那人问。
张掌柜指了指通往后院的门,“今日人家不开张,别惦记了,来,挤挤同我们一起吃。”
一桌席面,众人吃的尽兴,临了了还夸了几句。
“要我说别卖汤面了,这炒菜可比汤面好吃多了。”
“可不是,我来她们家吃过几次,次次都点菜,可惜每日就两种实在是少。”
苏意安送别他们时,那几人又将这话当着她的面说了一番。
苏意安笑笑,嘴上配合道:“行,到时候我们食肆改进改进,大家可得常来。”
铺子关了三日,贺允淮也在床上躺了三日,等第四日再开张时,食客来的比平日更多。
大家多是听说了那日之事,还有热心肠的关切起贺允淮来。
食肆买卖好,这一忙活起来一直到满妹满月前一日苏意安才抽空关了铺门。
经此一事,也不知是祸是福。只这半个月食客来的多,光汤面和两道热菜就赚了足足八两银子。
空了的家底一下子富足起来,众人都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满妹满月,对于贺家来说可是一件大喜事。
贺母早早就在家等着,又是卖肉又是杀鸡,就为了他们回来一家子能凑一起吃一顿。
走了有半个月,菀絮也想她们了,专门等身子好后把那匹青布裁了,给他们一人做了一件短衫。
本想做眼下就能穿的衣裳,可惜那布料做不了那么多。
云娘见她们要回去,便将自己用兔皮做的小衣裳塞给了苏意安,让她给带回去,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
东西贵重,但苏意安没同她客气,直接装进了包袱中,笑道:“行,到时候满妹长大了,等你生辰也让她给你备一份礼。”
云娘早就习惯她说这种话,摇摇头只当她耍小孩子性。
“真不用送你们一趟?”她说。
苏意安这次回去就没带太多东西,她想着是时候接大家一起来镇上住。
一家子分开住总归互相惦记,不如都来镇上一起住,左右房间也够。
“这点东西哪用你们跑一趟,走了。”
四人出门的早,这个时候镇口处还没有往回走的牛车。
他们一路走回去的,顾忌贺允淮刚好了没多久的身子,众人走走停停,原本半个时辰的路程他们走了一个时辰。
如今天渐渐回暖,村里人醒得早出来的早。
几人凑在一起又能洗衣裳又能说闲话。
这不杨二媳妇打着哈欠抱着木盆刚从家出来,就见远处有四个人影往这边走来。
她揉揉眼,这才瞧清楚来人是谁。
也是,她有好些日子没见着他们了。
“这一大早的去哪啊。”她自来熟的凑过来问话,许是年上帮过贺家接生又得了鸡蛋,如今杨二媳妇见到他们说话也和气多了。
“回家。”苏意安冲她点头道:“过满月。”
等人走远了,杨二媳妇这才彻底回过神,也是都过去一月了,可不那孩子过满月。
眼瞅着前面就是篱笆院子,贺兴晨也不慢悠悠走着了,他撒腿就跑了过去,到了门边就喊道,阿奶,我们回来了。
贺母正在屋里给满妹选新衣裳,一听门外动静赶紧走了出来。
“哎呦,你们可算回来了。”贺母打量着她们四人,这瞅瞅那看看,生怕她们几人在镇上过的不好。
“阿奶,我可想你了。”贺兴晨抱住贺母的腿,扬着小脸说。
贺母赶紧让他们进了院子,一家人分开十来日,那可是有说不完的话。
而且,在分开的这段日子里,贺颂元已经可以拄着拐自己走几步,这不听见动静他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爹。”贺兴晨看着屋前靠着拐站起来的贺颂元,哇的一声跑了过去,好在他收住了车,没扑上去,要不贺颂元非摔倒不可。
顾忌满妹还没醒,众人便没进去瞧看,生怕吵醒了她。
“大哥,你这腿真的好了?”贺凝文净了手,正坐在炕边喝着贺母煮的红枣汤。
自从菀絮生产以后,家中黑糖和红枣就一直备着,这东西补气血。
贺颂元摸了摸自己已经能活动的腿,笑笑,“王郎中帮着瞧看过,还扎了针,这几日总算能动了。”
只是王郎中也说了,他这腿耽搁的时间太久,就算能下地也不会彻底好。
不过当个瘸子总比瘫了强。
贺母让他们说着,自己去灶房准备吃食,她昨日便买了肉和菜,还活了面。
回家饺子出门面,这话也不知道是村里谁说的,反正她听了一耳。
这不今日虽炒几道菜,但主要还是吃饺子。
贺母将肉剁成馅,加了盐,正准备搅拌时苏意安走了进来。
“娘。”苏意安喊了一声,“今个包饺子?”
贺母笑着说,“我来就行,你们走了一路累坏了吧,赶紧进屋歇歇。”
苏意安不觉得累,再说屋中他们都在关切贺颂元她也不好意思站在那,不如来灶房帮忙,顺便同娘说了这事。
“我来弄馅吧。”她说着往铁锅中挖了一勺猪油,等油热后用木勺一点点泼在馅里,这样弄的馅更香。
贺母一边切菜一边问她在镇上如何。
都说做买卖不容易,再说镇上还有那么多的食肆,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赚到钱。
苏意安:“生意好着呢,这次回来一来是给满妹过满月,二来便是同娘商量一下,咱们都搬去镇上的事。”
贺母停下手上动作,心口一跳一跳的,去镇上?
苏意安继续说:“如今菀絮出了月子,天也暖和了,咱们一家不如都去镇上,再说镇上也有住的地方。”
怕贺母放不下这边,她凑过去撒了个娇,哄道:“食肆可忙了,我和小妹都忙不过来,还想着娘来帮帮我们呢。”
贺母一听这个,当下便同意,她就知道她们在镇上不容易。
晌午,一桌菜一盆饺子,众人久违的吃了个团圆饭。
小满妹也被抱了出来,苏意安把云娘做的小衣裳拿出来,说道:“这是云娘给满妹的。”
只看就知道这用了好布,再加上上面一圈的兔毛,不用摸便知这东西贵重。
“这也太贵重了。”菀絮不好意思收下,毕竟她同云娘没有交集。
“是人家的一份心意,没什么的。”苏意安看着襁褓中白嫩嫩的小满妹,越看越喜欢。
苏意安伸手逗了逗满妹,又道:“大嫂,你若觉得礼重,到时候到了镇上你带着满妹过去给云娘还个礼就成。”
菀絮愣了几秒才反应过来,她轻声询问:“去镇上?”
第50章 搬家一同去镇上
家中东西并不多, 除了被褥外,最贵重的家当就是院子里那两只老母鸡。
一家人井然有序的收拾着,把该带走的东西都打包好。
“怎么把锅碗瓢盆都拿出来了。”苏意安看着贺兴晨从灶房中一件一件往外抱, 就差把米缸一同带上。
贺兴晨气喘吁吁, 一屁股坐在旁边的木凳上, “小婶,咱们这次不是都搬去镇上吗, 这东西难道不带着?”
苏意安摇摇头, 镇上铺院里东西都准备全了,再说她们又不是再也不回村里, 这些东西还是放家里的好, 以后回来不至于还得背着锅。
这春耕时不还得回家种地,那六亩良田也是能收不少粮食的,就算不卖带去镇上吃也能吃很久。
贺母把院里小菜地长出来的几小棵菘菜全都摘下,有些还嫩着没有长大,贺母也都摘了。
她们这一走怎么也得半个月,到时候指不定这些菜都被鸟啄了。
屋中, 菀絮收拾着衣裳被褥。
昨日吃饭时说一起去镇上, 没想到第二日就开始收拾起来。
她把满妹放在炕里面,自己则把一块布铺在炕上, 把叠好的衣裳薄被统统放在上面,弄完后再打上一个结。
至于炕上铺着的旧褥子则叠好放在柜子中,这样虽不带走但也不会落了灰。
贺颂元东西少,没一会儿就收拾好了,弄完后他拄着拐进了菀絮屋中,本想帮着她一起收拾,没想到她早早就收拾完了。
“想什么想的这么入神。”贺颂元坐在炕边问菀絮, 刚刚他进屋动静不小,满妹都被吵醒了,菀絮却没察觉。
“就是觉得好快,感觉短短几个月,家里就发生了好多事。”菀絮抱起满妹,用手轻拍着哄她。
一年之内,他们从府城搬到永阳村,如今又从永阳村搬到怀安镇。
贺颂元垂下眼眸,应道:“可不是,如同做梦一般,以后咱们好好过日子总归会越来越好。”
菀絮点头,她也是这般想的,日子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家人平平安安。
晌午贺母没再做新的吃食,她将昨日的饭菜热了热让大家收了个尾。
吃完这顿饭他们就要去镇上。
贺母仍旧找了上次送稳婆回去的车夫,因着东西多一趟拉不完,贺家众人便分开前往镇上。
贺允淮跟着来回跑,苏意安和贺兴晨则留下看着家。
赵车夫心中那是一个劲的好奇,自从半月前贺家人坐过自家的牛车一趟,就再也不曾瞧见人,如今再找来人家一家竟是搬去镇上。
赵四临行前将这事告诉了自家媳妇,不料他前脚刚走,后脚赵娘子就把这大消息当闲话一样闲聊了出去。
那镇上院子多贵,不管是租还是买那都要不少银钱,这说明什么。
余家媳妇听完后啧了一声,她就说摆摊肯定是赚钱的,偏她婆母不信,这不原来穷的揭不开锅的贺家如今都能搬到镇上去住。
“可是真的?”有人不信,这才多久咋突然就搬到了镇上。
“我家男人亲自送去的,这还能有假?听说东西不少得跑两趟,想来他们家中还有人呢,你们若不信就去看看。”赵娘子白了那人一眼。
这种事大家其实是信的,可到底拉不下脸面过去问一问。
这不杨二媳妇将她大儿子叫了过来,交代道:“你去瞅瞅贺家还有人不,问问是不是真的去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