骡车一点点超过牛车,直到再也瞧不见踪影。
 “那驾车的是庄家小子吧。”杨四媳妇巴巴望着,眼中全是羡慕,“怪不得说猎户挣钱,你们瞧人家都买得起骡子了。”
 “你咋就看见驾车的了,没瞧见上面还坐着谁呢?”余家媳妇心里琢磨事,见她说了这话,忍不住接道。
 “光看骡子了,还真没注意看,那上面还有谁?”
 牛车上的人纷纷看向余家媳妇,只见她清了清嗓子才开口说:“贺家的冲喜媳妇,还有那病秧子。”
 “没想到她两家关系竟这般亲近。”杨四媳妇心中惋惜,想着若自家与猎户家关系好,那不就能蹭他们的骡车了,哪里用像现在一样,还要花钱坐牛车。
 “不过他们什么时候走的这么近了。”车上有人问道。
 “外来的媳妇可不是只能凑一块。”车上也不知谁来了这么一句,大家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可不是嘛,那云娘还有那贺家媳妇,都不是他们这边村里的姑娘。
 牛车晃晃悠悠一直快到村口,车上的人还在讨论他们。
 临下牛车,余家媳妇这才想起自己有什么忘记说了。
 那日她没当回事,如今想来或许也有这层关系。
 “你们可知道,人家贺家的在镇上摆了个面摊。”
 她一说完,旁边的人猛地看过来,尖着嗓子问道:“可是真的?”
 “那还能有假,我亲眼瞧见的,不过生意不怎么好。”
 “要不说晦气,卖个面生意都起不来。”
 “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咋觉得人家贺家日子越来越好了,贺家二郎不仅活了现在人家还有钱在镇上摆摊赚钱。”
 这话一出来,车上人不笑了也不说话了。
 明明贺家一直不如她们,怎么就突然在镇上摆了摊,众人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
 再说就算人家生意不好,那也是挣钱的营生,不像她们这冬日里只能做做绣活来赚钱。
 贺家摆摊这消息下了牛车就被人们传开了。
 苟二听了心里直骂娘,这么大的消息他咋就没发现,他想着明日亲自去镇上看看,若这消息真的属实,他就赶紧告诉杜豹他们,让他们早些来讨债。
 另一边,苏意安一到家便同贺允淮又赶紧出了门。
 天还亮着,二人从小路往隔壁村走去。
 贺允淮心中五味杂陈,他原还想着等自己抄书攒够了就去还债,却不想苏意安一下拿了十两银子出来。
 “反正也是白得的,咱们不如在年前就还了,以后赚的就都能攒下。”苏意安把李大厨留下的银锭称了称,足有十两。
 当时在镇上她觉得有些大,便换成了两个五两的,如今都揣着荷包中。
 贺允淮听了她的话才晓得那些人竟找到家中去张嘴还要十两银子,他微微沉下脸,心中愧疚,“这钱我以后一定还你。”
 “当然得还我,五两银子呢。”苏意安看了他一眼,唇角挽着笑。
 贺允淮听出她的打趣,他耳尖微微发红,衣袖下手握成拳。
 “好。”他不动声色的移开眼,轻声说。
第35章 快把银子塞老鼠洞里
 知道只是欠了五两银子, 苏意安便只拿了五两出来,剩下的连同荷包一起塞进了衣裳中。
 讨债的当日既然敢开口说出要十两银子,就说明他们是贪心的, 若让他们知道这次带了十两过来, 那肯定一文也留不住。
 杜豹兄弟正准备带着家中小弟去隔壁村讨债, 他们一般喜欢夜里行动,那些欠债的无处可躲。
 不曾想刚收拾了家伙院门就被敲响。
 “娘的, 老子忙着谁这么没长眼这个时候来。”杜豹破口大骂。
 院中小弟赶紧跑去开门, 想把门外之人大骂一顿。
 “你...”那人咽了下口水,一脸震惊的看着他们。
 虽听苟二说贺家二郎没死, 可活生生的人站在他面前也着实吓人。
 “你什么你, 赶紧轰走。”杜豹手上拿着木棒,身后跟着四五个兄弟,走到门边这才停下脚步。
 他眯着眼眸打量眼前人,最后抬手让身后人都放下了手中东西。
 “天快黑了,我们还了欠的债便走。”苏意安碰了碰贺允淮胳膊,示意他给。
 当时根本没有立字据, 要不他们怎么敢胡乱开口。
 贺允淮看着杜豹, 不紧不慢问道:“当日我记得是借了五两,不知对不对。”
 冷冰冰的语气, 在场人谁敢说声不对。
 “听说我病重时,你们去我家中讨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五两怎么就变成了十两,且还拿走过一两。”
 贺允淮醒来后还没人同他说起过苏意安嫁妆的事,一家人都瞒着,所以他并不晓得还有两个木箱子被抬了去。
 杜豹伸手给了杜虎脑门一巴掌, 嘴上训道:“要个债还能要糊涂,赶紧的说说到底要了多少了。”
 “大哥!”杜虎疼的咬牙切齿,不情愿的应道:“是,是我记错了,如今贺家还欠咱们四两银子。”
 “可...”杜虎抬眼看去,恨恨道:“都过去这么久了,连本带利早就超了五两。”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一共还五两可不够了。
 “钱债两清,以后我们贺家不再欠你们银钱,你们也不要再找上门来。”苏意安静静扫视一圈,把院中人都瞧了个遍,若以后这些人出现在家附近或者摊附近,那都不行。
 杜豹大笑两声,“这是自然,我杜豹说话一言九鼎,还了钱自然不会让兄弟们再上门。”
 听他这么说了,贺允淮才取出那一锭银子。
 杜豹经手的就是这活计,拿手一掂便晓得这有几两。
 “行,你们回吧。”他掂了掂后说道,“咱们清了。”
 “大哥,就这么放他们走了?”人走后,杜虎凑上前嘴里不停地嘟囔。
 原本以为这次可以多得些钱,偏偏处处不顺。
 如今贺家把欠的钱还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给贺家施压。
 杜豹把手中银子抛给他,剜了自家小弟一眼,轻笑道:“五两银子若是你,你能一个月赚出来?”
 别说五两了,就是二两都够呛,杜虎摇头给自己辩解:“若他们本就有钱,那陪嫁真藏了呢。”
 “如今债清,就不再提那些,若以后府城来信仍一切照旧的回。”杜豹已经看明白了,那些人不过就是想看贺家悲惨,至于到底贺家如何他们也不会来永阳村瞧一眼。
 这还不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天逐渐黑透,寒风吹着人睁不开眼。
 苏意安有些后悔今夜过来,可若是白日又实在耽误摆摊。
 她轻轻揉搓着手,想要更暖和些。
 贺允淮转头看了一眼,便握住了她的手。
 被温热的手包裹住,苏意安这才不觉寒风刺骨,她垂眸看了一眼,没有挣脱。
 苏意安就这么任由他牵着一直走到家门口。
 “天实在太冷了,赶明让娘帮着做几副手套。”她不动声色地手抽出来,比划了一下。
 贺允淮嗯了声,垂在身侧的手指不由地蜷了蜷。
 院门一响,贺母赶忙从屋中迎了出来,灶火一直没灭,就等着他们回来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赶紧进屋,冻坏了吧。”贺母一摸苏意安的手,倒是没有想像中的凉。
 贺凝文已经弄了盆热水,赶紧把苏意安拉进屋,催道:“苏姐姐你快泡泡,别生了冻疮。”
 她可是生过冻疮的人,知道那东西有多烦人有多痒。
 贺母进了灶房,在锅中下了两个鸡蛋,给他们二人做了一锅疙瘩汤。
 苏意安捧着粗碗小口抿着喝,热乎乎的汤水下肚,褪去一身寒气。
 “这几次都是凑了巧,才得了这些银钱。”苏意安说。
 毕竟昨日和今日都是意外之财,以后可不一定会有这种事发生。
 贺家人都明白,心中却觉得这都是苏意安带来的福气。
 夜里苏意安把账算了一遍。
 除却买布还债这些,布袋中竟还有十二两六十文。
 至于这些日子赚的钱都还是铜板,苏意安没有数。
 不过每日赚一百来文还是有的,这半月下来怎么也得有一二两银子。
 “竟这么多。”贺凝文微微张着嘴,呆愣好一会儿才道。
 “那你多看看,等租了铺子这就空了。”苏意安认真说道。
 镇上带院的铺子怎么也要十多两,这些钱撑死能租一年铺子。
 若想过好日子,还得多赚钱。
 贺凝文连连摆手,她可不碰这银子,万一丢了怎么办,“苏姐姐你赶紧放进去吧。”
 贺凝文晓得这屋里有个老鼠洞,苏意安都是把钱塞在那洞里。
 贺家日子仍照旧过,只是没了欠债一家人身上担子轻了许多。
 苟二第二日果真去了镇上,也亲眼瞧见了苏意安的摊位,他心中激动坐着牛车就去了庄里。
 本以为能得些赏钱,谁知到了才知道人贺家已经还清了债。
 高兴的来沮丧的回,苟二心中愤愤无法排解,转身便去了窑子。
 一连几日苏意安的面摊生意都不错,不管是香肠还是炖肉,食客来了都喜欢。
 这条街旁的面摊也有学她的,不过还是那句话,一样的东西也得看哪个更好吃。
 越是想赚钱抠抠搜搜舍不得切大块肉的,越是赚不到钱。
 “苏姑娘,明日还来不。”王大爷是面摊的常客,不能说日日都来那也是两日来一次的主。
 “今个最后一天,后天便是年,不来了。”苏意安给王大爷碗中多夹了一块肉,嘴上说着吉祥话,“提前祝您平乐康健。”
 “你这孩子,肉多贵。”王大爷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高兴的,他接过碗同旁人炫耀着。
 今个来的食客都不白来,素面里都放了切碎的菘菜,荤面里都多给了块豆腐。
 大家吃的高兴,也巴不得年上几日她也能在这摆摊。
 “对了,苏姑娘,你们家这香肠我在旁家也瞧见了。”一小厮手中拿着食盒,他是专门过来给在书院的少爷买面的。
 “旁家也有,味一样不?”等面的人忍不住问。
 “瞧着一样,至于味咋样咱不是没尝过嘛。”小厮把两碗荤面装进食盒中,说完不忘看苏意安的神色。
 只见苏意安面上仍带着笑,一边煮面一边回他们的话,“这方子确实卖了出去,有几家食肆买了,以后大家若是想吃可以去那几家食肆瞧瞧。”
 豁,招牌菜的方子卖给旁的食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这东西他们可一整个一整个的卖?”人群中有人问了句。
 若年上饭桌上有这香肠,也是招待人及其有面子的菜。
 苏意安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您若是想买可以去问问。”
 “小婶,就剩五块肉了。”贺兴晨穿着添了棉花的厚袄子,乖乖坐在小凳上看着陶罐中的肉。
 昨日贺允淮把抄好的书带去了书斋,见里面在卖红纸写的对联,心中不由生出了卖对联的念头。
 可惜红纸贵,笔墨纸砚也贵,他卖对联赚的钱怕是都不够买这些东西。
 当然书斋也接书生们的对联,写一副书斋给一文,可惜东西不能带回家,只能在书斋写,现写现卖。
 贺允淮想接这活,一文也是钱,一天最少也能赚几十文。
 不过接了这活他便不能在面摊待着。
 好在贺兴晨自告奋勇,愿意替他守在面摊那,这不一大早就跟着他们来了镇上。
 “冷不冷,一会儿这几份卖完了咱们就收摊。”苏意安捏了下他的小脸,以前蜡黄瘦瘦的小脸,现在已经肉嘟嘟多了,谁见了都忍不住捏两下。
 “不冷。”贺兴晨第一次跟着摆摊,见什么都觉得新鲜,巴不得多留一会儿。
 刚刚在摊位前买面的小厮提着食盒就进了书院。
 也不知道他们家少爷怎么了,这几日点名吃她们家的面。
 “生意如何。”王世书接过食盒,把其中一碗面放在了桌案对面。
 “好着呢,不过摊主说明日不摆了,年后再来。”小厮复述了一遍苏意安的原话,抬头看了一眼自家少爷的脸色。
 “下去吧,你也买份尝尝。”说着王世书往食盒中放了几个铜板。
 小厮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把铜板收好退了出去。
 顾学言净了手走进屋中,见桌案上仍是面条,顿了顿才道:“以前怎么没见你对吃食这么有瘾。”
 王世书晓得他这是打趣自己,自顾自吃着面没搭理他。
 早早就卖完了面,瞧着时辰还早苏意安便将前几日在家煮好的香肠拿了出来。
 这东西不经放,但现在天冷,煮好了在外面放几天都不坏。
 本想前几日弄好了就拿出去卖,但又怕要价太高没人买,这才耽搁到了现在。
 一共是二十节,苏意安想着一个食肆送两节,一共便是十二节。
 再给云娘两节,剩下的都带回家。
 她把铁锅清洗干净,又挖了一大勺的猪油,见猪油化了油温高了这才把香肠都放进锅中。
 本来是烤肠现在成煎肠了,但做出来味道一样。
 煎熟后又插上竹签,整个就是现实版的烤肠。
 “苏姑娘,这又是啥,咋这么香还用猪油煎。”馄饨摊主离得最近,这香味勾的他实在没忍住这才过来问一嘴。
 “煎肠,不过这些不卖,年后或许会上些。”
 又是年后,可真是吊人胃口的很,馄饨摊主看了两眼才收回视线。
 煎肠弄好后,苏意安先给了自家两个小的一人一根,剩下的才装进食盒中。
 “好香啊。”烤肠还热着,贺兴晨吹了吹才咬下一小口,“小婶,这个好多肉。”
 “喜欢吃就好,一会儿吃完了跟着我一起去送货。”苏意安把摊上的东西收好带着二人先去了云娘那里,把东西都放在了云娘铺子中。
 那还热乎的香肠给了他们一人一根。
 “新吃食?”云娘问。
 “快尝尝,如何。”
 云娘只说了一句好吃,庄山便将自己手上的也塞给了她,云娘觉得好的他都想给云娘。
 苏意安简直没眼看他们,她赶紧招呼着两个小的提着食盒离开,把剩下的一家食肆一家食肆的送。
 “掌柜的,这是给咱们得年礼吗?咋就给两个。”食肆的小伙计挠挠头看着盘中那两节油汪汪的肠,觉得苏意安她们实在小气,送礼只送这么点。
 掌柜的都是人精,哪里不明白这是打着送礼的名头在给他们展示新吃食。
 “少而精。”掌柜的撂下这句话便端着盘子去了后院,这东西得趁热吃才香。
 明月酒楼也收到了新吃食,李大厨看着那两节煎肠拿起一根便吃了起来。
 一口下肚,他心里有一瞬的慌乱,紧接着便是庆幸,幸好去买了方子,也幸好多给了银钱。
 苏意安送完一遭回到云娘那时贺允淮已经在铺子里等着了。
 他手中揣着三十一个铜板,本来比这些要多,但他同掌柜要了两幅对联,这才只剩这些。
 “给你。”说着他把钱递给了苏意安。
第36章 同情心泛滥惹的祸
 “你们今年在镇上过还是回山上?”苏意安把贺允淮递过来的钱揣进荷包中, 抬头看向云娘。
 经过这些日的相处,苏意安已经知道虽云娘夫妻在永阳村住着,但村里并无亲戚。
 所以这年在哪里过其实都一样, 毕竟只有她们二人。
 “回村, 家里还有三条狗呢。”说起这个云娘叹了口气, “镇上虽说方便,但是养狗可不方便。”
 她们每日都回村, 一是为了去村里拉猪, 二就是放不下家中的三条猎狗。
 庄山去前面关了铺子,又把剩下的肉都搬到后院。
 这其中一部分是他们留给自己过年吃的, 剩下的则是苏意安买的。
 如今猪肉已经涨到了三十六文一斤, 但云娘卖给她的还是以前的价。
 苏意安过意不去,见云娘喜欢吃香肠,便将做香肠的方子告知了她。
 “你就不怕我学了去,也摆个摊子和你抢生意?”云娘嘴角带着笑意,一双丹凤眼直直盯着苏意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