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有猎物, 庄山是猎户进去没什么, 可云娘怎么也跟了进去,那深处冷得很。
 见苏意安要问, 云娘忙解释说:“以前有老猎户在深山盖了一处院子,砖墙的,我在那住着。”
 有高墙那还让人放心,那些熊、狼什么的实在骇人。
 几人边说边走没一会儿就到了镇口处,只见庄山牵着一头骡子站在那,骡子身上套着板车。
 一头骡子可不便宜,少说也要□□两银子。
 有了骡车来回去镇上可方便多了, 苏意安瞧着就羡慕,她那小生意也不晓得什么时候能买下骡子。
 贺允淮见她双眼明亮如星,哪能不知晓她的心思,他垂在身侧的手慢慢收拢。
 他得多赚些钱,赚更多的钱。
 回程的路上,云娘这才说起她们也打算在镇上做营生,但不是什么食肆而是卖肉的铺子。
 镇上卖猪肉最红火的就两家,一家是王屠户一家是李屠户,但他们两家隔得远买卖互不影响。
 “可想好了?看了铺子?”苏意安不由多问了两句,镇上开铺子可得好好选选位置,生怕招人眼热被人故意使坏坏了买卖。
 云娘点头,“都瞧看了,还是王屠户帮选的地方,这不买了骡车方便拉东西去镇上。”
 直到骡车停在贺家院前,二人还有一肚子的话没有说完,只约着明日一同去镇上路上继续说。
 还没进院,贺家就飘来一股肉香味。
 不用猜就知道贺母定是在家中做了肉菜,要不这香味能飘这么远。
 “娘,今个做的什么好吃的,这么香。”贺凝文背着背篓走进灶房,只见贺母正在切豆腐。
 “去和你苏姐姐说一声别来灶房了,先歇歇,这饭一会儿就好。”贺母一把掀开盖子,把刚刚切好的豆腐放进锅中。
 香味窜进贺凝文鼻子中,她猛吸了两下,夸道:“娘,今个的饭真香。”
 贺母见她高兴,这便心满意足。
 这锅中的菘菜和豆腐都是同村里人买的。
 豆腐五文钱买了两大块,菘菜挺大一棵也是五文。
 当时卖豆腐的摊位前围着不少村民,大家见着贺母纷纷绕开都不是很想理会。
 好在卖豆腐的婶子是个认钱的主,只要你能拿出钱那就卖给你。
 一块豆腐三文钱,两块五文钱,贺母付了五文钱这才端着碗离开。
 苏意安没歇着,放下背篓后就进了灶房。
 一样的话又夸了一遍贺母。
 “娘,今个的菜真香,肉味都出来了。”
 贺母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她以前做的可不好吃,如今菜香还不是多亏了肉。
 “那你可得多吃些。”
 饭桌上,一人一碗米粥,就着菘菜豆腐还有炖的软烂的猪肉,个个吃的喷香。
 尤其是今日的肉,贺母切的块头不小,又先用油过了一遍,整个肉外面酥里面糯,用竹筷一夹就断。
 那豆腐更是浸满了汤汁,全是滋味。
 苏意安吃着吃着就想到了自己的买卖,一斤肉切成这样大小能切二十块,一斤肉三十五文,算上盐柴火等等,这一块肉最少卖三文钱。
 素面六文,加上这肉也就九文钱,这么想还是划算的。
 “小婶,你吃。”贺兴晨见她许久没动筷子,赶紧夹了块肉放到她碗中。
 贺母瞧见忍不住打趣他:“阿奶做的,怎么不见你给阿奶夹。”
 “阿奶,你吃,大家都吃。”贺兴晨起身往每个人碗里都夹了一块肉,见大家伙都笑了起来这才重新坐回木凳上。
 至于他那不能下炕的亲爹,只能竖着耳朵在隔壁屋听他们热闹。
 然后狠狠咬下一口干馍。
 吃完饭大家又开始各自忙各自的事情。
 贺允淮将铜板递给他大哥,说道:“这是抄书挣的。”
 “给我做什么,你拿着。”贺颂元不要这钱,“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你日日来回跑夜里还抄书,你那身子能顶得住?”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他们日日睡在同一炕上,夜里贺允淮总是咳嗽,怕他听见还强忍着。
 身子都没好利索他还日日跟着出去,可他若不跟着去,那面摊的生意就做不下去。
 见他还没收回口袋,贺颂元抬头看他,“你若不要那就都拿去给娘。”
 家中大数都在苏意安那里,贺母不收她的钱,至于贺母现在花的还是前些日子卖柴赚的。
 “好。”贺允淮见他执意不要这才装回去,说着又把包袱递给了贺颂元,“这是书斋掌柜让拿回来的书,这次是两本。”
 抄一本便是六十文,贺颂元高兴接过包袱,解开一看里面是乡试所用的书。
 埋在心里许久没忍问出口的话,贺颂元现在问了出来,他看着自家小弟的面庞,轻声问:“你...你打算明年下场吗?”
 “不知道。”贺允淮回的很快,他淡淡看了那些书一眼。
 眼下家中尚且穷苦,他哪有心思科考。
 外面天彻底黑透,家中小的都聚在灶房里。
 只因苏意安说要准备新的吃食明日带到镇上去卖。
 离年关没有几日,正好多赚些就多赚些。
 今日带回来的四斤猪肉,两斤仍剁成了馅装进肠衣中,只不过这次不是挂在屋檐下晾晒几日。
 见苏意安拿来绣花针在上面扎小孔,贺凝文赶紧凑过来盯着看。
 “看出什么来了。”苏意安把每一小节都扎完才收了针。
 贺凝文咧嘴一笑,不好意思地说:“苏姐姐每个上面都扎了二十来下,是有什么说法吗?”
 苏意安自己都没发觉自己扎了那么久。
 “没有说法,就是多扎点小孔排一下里面的空气,一会晾干了咱们就下锅煮。”她说。
 “下锅煮?”贺凝文虽不明白为何,但还是老老实实在一旁看着。
 等着的功夫,贺母已经把那一斤上好的五花切成二十个小方块。
 又用同样的法子过了一遍油,加上水开始熬煮。
 贺允淮找进来时锅中的肉刚炖好,贺母又放了些豆腐进去,只不过这次放的豆腐不算大块。
 开锅晾凉后,这些都装进了大陶罐中,明日苏意安要带去镇上卖。
 苏意安那会就把想去镇上租个铺子的事告诉了贺母。
 只摆摊,吃食的样式就少,挣得都是小钱,而且每日都要带着炉子去镇上实在麻烦。
 贺母也觉得有个铺子是好事,可租一间铺子也不少钱。
 他们还得再攒攒,若年前能多赚一些,年后就租个铺子。
 贺允淮把铜板给贺母。
 贺母知道这定是他们兄弟二人抄书赚的,她摆手也不要,“娘拿着你们钱也没用,你给意安啊。”
 转来转去,那六十文钱又落在了苏意安手里。
 见大家都看着她,她只好接过。
 当夜这六十文以及今日得的碎银就被她一同塞进了屋中的老鼠洞里。
 怀安镇上,绸缎庄的邱小少爷急匆匆回了家。
 管家见他跑出了一身汗忍不住拿出帕子擦了擦,嘴上关切着:“ 我的小少爷,你怎么跑的这么急,瞧瞧这冷的天都出了一身汗。”
 “邱管家。”小少爷把手中的东西递给他,说道:“让你找了好些日子的东西今日让我自己找到了。”
 “什么?”管家没有反应过来,直到亲眼看见那一节香肠,脸上的表情僵了一瞬。
 邱小少爷觉得身上有汗,想着先换身衣裳,便交代他:“这还热乎着,管家你让灶房切成片端上来,再下一锅面,一会儿我同爹娘一起吃。”
 管家连连应下,可转头一看手中的香肠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若这东西是旁人寻回来的也好,可偏偏是小少爷自己带回来的。
 邱管家把东西给了灶房,马不停蹄的直奔明月酒楼,他得去瞧瞧那任掌柜什么意思,都三日了东西怎么还没送过来。
 酒楼中任掌柜看着那一盘所谓的香肠,神情阴郁。
 明明肠衣都出来了,肉也装进去了怎么还是不成。
 “掌柜的,邱..邱管家来了。”小厮话落邱管家已经推门进来。
 本还一脸郁气的人马上换了一副神情,热络的招待眼前人。
 “这就是任兄所说的香肠?”邱管家讥讽的看过去,指着盘中裂开的香肠问道。
 任掌柜自知理亏,刚要开口说些旁的就听见邱管家又道。
 “我家少爷自己把香肠寻回去了,看来咱们这买卖不成了。”邱管家这话倒是没撒谎,他家小少爷喜爱什么便会日日都要,一直到不喜了这才罢手。
 原以为能同明月酒楼成了这桩生意自己从中赚些,没想到明月酒楼这般不争气。
 “寻到了?”任掌柜马上想到了自己那日婉拒的情形。
 “可不是,若不拿回家我能现在过来?”邱管家冷笑两声。
 到了如今这一步,若想这桩生意能成他们必须知晓方子,无奈下任掌柜将李大厨叫了进来。
 “你赶紧去买下方子,多少银子都成。”他说。
 李大厨平生第一次这么气愤, 可又无计可施。
 一件很小的事情被自家掌柜这么一折腾,弄成如今的局面。
 他不知道现在去还能不能买下方子,今日知道那些猪肠被买空他就觉得不妙。
 “您快去吧。”小厮站在门外催道, “这方子回来一切都好办。”
 李大厨生怕兜里银子不够, 专门回家跑了一趟又拿了五十两银子出来。他想着这些应该能够。
 可等他终于找到她们摆摊的地方后, 这里哪还有人。
 问了旁边摊位这才晓得她们今日早早收了摊,想吃?那只能明日再来。
 翌日一大早, 云娘他们便驾着骡车来到贺家门前等着, 昨日就说好了这些日子都坐她的骡车。
 总归都是去镇上,拉着她们一起去云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昨夜弄了个新吃食, 一会儿到了镇上你们可要尝尝我的手艺。”苏意安想着总不能白坐人家的骡车。
 再说今个她又带了坛坛罐罐, 东西又多又沉。
 “好好好,一会儿到了一定尝尝你的手艺。”云娘是真的觉得她手艺不错,做的吃食也香。
 “以后都在那里卖面?”
 “攒攒钱,若是能挣出来就租个铺子。”这是苏意安短期内最向往的事情。
 云娘喜欢她的坦荡,她听了这话眨眨眼柔声说道:“一定可以的,到时候和我们开在一块, 我见天吃你的饭。”
 “那感情好了。”苏意安挑眉一笑, 高兴道。
 李大厨一整夜没睡,天刚亮就来到这石桌旁等着, 生怕今个再错过她们。
 “这不,苏姑娘她们来了。”馄饨摊主指着不远处背着背篓的人,喊道。
 李大厨赶紧起身迎了上去,这举动着实吓了她们一跳。
 已不是第一次见,苏意安对他自然没有好脸色。
 “您这是?”她冷声道。
 李大厨扫了一眼周围见没旁的人注意他们,这才低声说:“不知姑娘的香肠还卖不卖。”
 “自然是卖的。”苏意安把背篓卸下,把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
 “那不知能否买下姑娘的香肠方子。”李大厨心提到了嗓子眼, 生怕她开口就拒绝。
 “一两银子。”苏意安直起身子拍了拍手,淡淡道,“方子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
 李大厨瞪大了眼,悔得肠子都青了。
 正当他惊讶于只要一两银子时,又听到她说,“这方子我卖给了好些食肆,若你觉得还想要就买,不想要就算了。”
 李大厨就知道一切不会真的那么顺利,但那些小食肆在他眼中是比不上明月酒楼的,就算都有这方子又如何。
 他掏出一两银递上来,点头道:“买,不过姑娘怎么只卖一两银子。”
 苏意安别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便将家中招贼的事略提了两句,“总有人惦记方子,我们这小门小户的人家只想过个安生日子罢了。”
 李大厨不由想起自己这些日子做的蠢事,他面上无光,强扯着笑。
 苏意安将香肠步骤同他说的一清二楚,甚至于肠衣如何弄的更干净也细致的描述一番。
 虽然李大厨就差一步就能做出香肠,但听闻这些他只觉得还好来了。
 “多谢姑娘了。”李大厨没急着走,又要了一碗荤面。
 苏意安下了三碗面,面好后将其中两碗装进一个小食盒中,让贺允淮给云娘他们送过去。
 她一直忙活着,压根没再瞧李大厨一眼。
 等贺凝文去收碗筷时才发现他在碗中留了一锭银子。
 “苏姐姐,这?”贺凝文晓得他不是好人,可他留下这银子是作何。
 “收着吧。”苏意安指了指荷包。
 贺凝文人小看不透不明白这其中原由,但苏意安明白。
 她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且方子才一两银子,但凡李大厨不是个糊涂的就不会只买了方子就走。
 只是她也没想到留下的银钱这么多,不过既然给了她就收着,这钱另有用处。
 这边李大厨一回酒楼就把方子写了下来,专门呈上去给任掌柜的看。
 “竟需要晾晒些日子,怪不得。”任掌柜已经歇了气,晓得这东西不是一两日能做出来的便没再为难李大厨。
 “说说吧,这方子多少钱买下来的。”任掌柜拿起茶盏,正欲喝茶。
 “一两银子。”李大厨搓着手,回来路上他就想过自己给出去的那十两要不要添进去报给掌柜。
 想了一路最终还是没这样做。
 任掌柜气笑,他可不觉得只要一两,“你且说说怎么买的。”
 李大厨便将这方子不是他们独有的事说了出来。
 “怪不得只要一两,倒是个聪明的。”任掌柜靠在竹椅上轻笑两声,又道:“你去账房领二十两银子,以后该怎么做心里要有数。”
 李大厨晓得这是掌柜怪他没有第一次时间去买方子,要不这东西早就做了出来。
 好在掌柜没再多说什么,李大厨见状赶忙退了出去。
 小小的面摊一到晌午就围满了人。
 苏意安的买卖好的不得了,但因她们走得早,算下来这一日赚的并没有比旁边摊位多。
 尤其是这两日没了香肠,面卖的明显没有以前快了。
 “怎个今日荤面九文了。”来买的食客语气有些不悦,“整条街荤面都八文,总不能你家的好吃就涨价吧。”
 苏意安把陶罐拿了出来,解释道:“旁的还是八文,若是要这个卤才九文。”
 那人来了劲头,非要看看凭啥它就九文,他多拿出一个铜板,喊道:“给我来一份九文的。”
 “我还以为你要砸人家苏姑娘的摊子呢。”旁边一同等面的人实诚道。
 苏意安只笑笑,用新的竹勺从中捞出来一块肉和一块豆腐,又在面里撒了一勺肉汤,“您的面。”
 豁,那块肉四四方方不算大但也不能说小。
 平常人家若是做肉菜,那肉都切成薄薄一片,哪有这样一大块吃的。
 “今个第一天卖,这豆腐是搭的。”苏意安说的明白,这豆腐过了今天以后可不一定有了。
 买面的人多是为了卤来,一瞧只需多花一文就能吃一整块的肉,不少人动了心思。
 苏意安一份面一份面下着,一勺肉一勺肉捞着,没一会儿功夫这一坛子肉就都卖了出去。
 王大爷用帕子擦了擦嘴,吃的有些意犹未尽。
 那香肠确实香,但今日的五花肉一点也不逊色,他上了年岁牙口不好,这肉炖的软烂一抿就化。
 “苏姑娘,你这卤就不怕又被学了去?”王大爷住在河边,这两天一打听便知道为何她们换了地方。
 苏意安给王大爷又盛了一碗面汤,“这东西也不难,最后也是看谁家的更好吃一些。”
 这话是实话,就拿馄饨来说,苏意安旁边那家就比街头那家好吃。
 王大爷端着粗碗一边吹一边喝着,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
 苏意安看着见底的陶罐,想着明日还是得多做些。
 天越来越冷出门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买卖到年前做不了多久了。
 下午她们回村仍是同云娘一起,骡车出了镇口恰好与回村的牛车碰上。
 云娘同她们也说不上话,庄山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