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有一些货郎从这里经过,为周围所居之人带来他们所需的物品。
长安乡这地界,虽不算十分繁华,但与以往相比,已然热闹了许多。
“这在以往,简直是不敢想象之景。”李令月对嬴政道:“商君所定之法,禁止黔首随意迁移,禁止黔首无事在街头游荡。如今,陛下放松了对黔首的辖制,黔首们也活跃了不少。”
嬴政见周围人虽多了起来,但一切都井然有序,不由点了点头:“你将长安打理得很好。”
“那是自然,这方面,我有经验!”一提起这个,李令月面上的表情就生动了起来:“从前我初到安西四镇时,那地界儿荒凉得很——安西四镇便是我大唐的边境,亦是我大唐通往西边的要道。我去了那里之后,带着我的兵在那里开拓荒地,鼓励生育与通商。”
“后来,我们那边愿意走丝绸之路的商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带回了许多我大唐没有的东西。靠着丝路,那几个边陲小镇也渐渐有了人气。”
“长安靠近秦国中枢,地理位置可比安西四镇好上太多了。陛下如今又放开了法令,长安定会很快就繁华起来的。”
嬴政不知那安西四镇究竟在何处,但他见李令月提及她曾经戍守之地时,那双眼放光的模样,依稀察觉到了什么。
“令月,你可是……思归了?”
“这是自然。阿政你若是离开秦国一年,难道不会思念秦国吗?”
嬴政想也不想便道:“我不可能离开秦国这么长时间。”顿了顿,他又补充道:“我幼时在赵国长大的那段经历除外。”
“阿政,你看你连设想一下你离开秦国一年都不肯,我都离开大唐快一年了。我自然会想念大唐呀。”李令月道。
“不过,就算我现在身处大唐,我也没法像以前那样,随便往外跑了。”
做了皇储,手中的权柄自然更大了,可受到的桎梏无形中也多了不少。
对于李令月而言,日后,边关的月,便不是她想见就能见的了。
嬴政看着李令月在提及大唐之时,面上绽放出的光芒,觉得这光芒有些碍眼。
在这一刻,他甚至生出了一些阴暗的心思,想要效仿秦昭襄王扣留楚怀王,将李令月也给扣留在秦国。
这个念头在嬴政心中转瞬即逝,他没有放纵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生根。因为他知道,他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他甚至连李令月一行人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都不知道,来日,又怎能干涉他们的离去?
除非李令月自己愿意主动留下,否则,谁也不可能将她留在这战国乱世之中。
嬴政注视着李令月,心道,令月说得没错,他果然是贪心的。天边之月皎洁而又高华,谁人不心向往之?如今,他已经不满足于短暂地拥有这轮明月,而开始想着将这轮明月长久地留在身边了。
可惜,纵然他是秦王,纵然全天下的诸侯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他也终有力不可及之事。
嬴政平复了一下心绪,对李令月道:“可否与我说说你们大唐之事?你总说,你在秦国呆的时日久了,我对你的了解会与日俱增。可事到如今,我对你的过往仍然一无所知。”
李令月透过史书,将他的生平都给看透了。虽则史书记载未必准确,但至少一些重大之事是准的。而他除了知晓她来自距今九百年之后的大唐,是大唐皇储之外,对她其他的事一无所知,这不公平。
今日的嬴政并未刻意掩饰自己的想法,他在想写什么,几乎都呈现在了他的眼眸中。
李令月抚着他的脸轻笑道:“那我便与你说一说我们后世大唐之事吧。”
她整理了一下思路,从隋末乱世开始说起。
隋炀帝杨广从隋文帝手中接过了一个盛世王朝,却刚愎自用,滥用民力,导致民不聊生。
在隋炀帝统治期间,吐谷浑、高句丽的征战之路上尸骨遍野,隋炀帝下令修建的运河,让人建造的龙舟处,亦有无数冤魂徘徊。
最终,隋炀帝只用了十四年,就败光了隋文帝留给他的家底。
少年李世民也正是在亲眼目睹了这番人间炼狱一般的情景之后,劝说他的阿耶李渊起兵反隋。
说到这里,李令月对嬴政道:“我们历史中的秦是二世而亡,隋也同样二世而亡。还常有人将秦二世胡亥与隋二世杨广拿来进行比较呢。”
秦二世胡亥又蠢又毒,再加上他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大秦,于是短短三年光景,便败光了祖上数百年基业。
隋二世杨广比胡亥稍微聪明点,但他好大喜功,只顾着自己扬名立万,只顾着自己尽享人间富贵,丝毫不在意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在意底下百姓的死活。于是,本可以安稳传承下去的隋朝,也被杨广给败光了。
众人评选皇家败家子时,胡亥与杨广皆是名列前茅的“佼佼者”。
史上有名的败家子不少,但能做到胡亥与杨广这种程度的,还是不多见。
嬴政这些日子以来这般兢兢业业,又是变法,又是建基,又是改善自己在黔首之中的形象,为的就是李令月口中的那句“二世而亡”。
如今,他听李令月在提及杨广之时,又捎带上了胡亥,极为厌恶地道:“不会再有胡亥此人了。”
嬴政虽不知秦二世胡亥究竟是何人所生,但令月并非此世之人,他与令月定然生不出一个胡亥来。
有令月这样的阿母,有他这个阿父,他们的孩子,定会被教导得很好。
因另一个“始皇帝”后继无人,嬴政对尚未到来的继承人多了几分关心。他打算将继承人带在身边,好生教养。在着眼天下的同时,他也绝不会忽略了对继承人的培养。
李令月还不知道,她仅仅只是拿胡亥来跟杨广进行了一下类比,嬴政就思维发散,想了那么多的东西。
她定了定神,继续说道:“当时,起兵反隋的不止是我李家,还有十八路反王……巧合的是,当初秦末那西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之后,也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李令月觉得,“十八”这个数字,当真有点儿魔性。
嬴政在听到李令月将隋二世拿来跟秦二世进行类比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他的大秦会躺枪的准备了。
如今,他心中虽稍有不适,但还是在认真倾听着李令月的话,他要将李令月的话语中透露的信息牢牢记在心中。
李家起兵之时,反隋势力遍地开花,隋王朝在与各地层出不穷的反王、农民起义军进行血战之后,精锐部队的力量被严重消耗,队伍内部也是人心涣散。
李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攻破了长安。但对于李家而言,夺下长安,只是他们宏图霸业的开始,接下来,如何将其余的几路反王招安或者消灭,才是重头戏。
想要坐稳这江山,他们不仅需要夺下地盘,还需夺得民心,并驱逐意图趁火打劫的东突厥等外族人。
正是在这段时期,秦王李世民声名大噪,南征北战,为后来的“秦王破阵乐”提供了极多的素材。
可惜,李渊的一双儿女,平阳公主李三娘与秦王李世民为李渊立下赫赫功劳,李渊却没有善待这一对儿女。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柄,李渊在江山渐渐稳固之后,就收回了李三娘手中的兵权,且立了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利用李建成来制衡李世民……
在回想起这一段历史时,李令月颇为唏嘘。
恍惚间,她想到了她曾经碰瓷过的那个隋末李家。
将彼时身受重伤的李令月捡回去的李三娘英姿飒爽,又不乏侠义心肠,李世民鲜衣怒马,虽英武过人,却还是个沉不住气的少年郎,被人逗了便容易炸毛……
也不知,在她离开之后,他们如何了。
李令月在隋末的那段经历十分短暂,她又隐瞒了自身的真实身份,透露给“那个李家”的信息十分有限,她也不知,自己的出现究竟有没有给自己平行世界的老祖宗们带来什么变化。
但她由衷的希望,李三娘能一直保持她初见她时那意气风发的模样,少年李世民也能够得到命运的厚待。
嬴政在听到这段历史之时,所思所想又与李令月有些不同。
“农、民、起、义?”
每一个字他都认识,怎么连在一起,他竟听不懂了?
那些在田间默默劳作,一辈子都像背景板一般的黔首,竟也会主动站起来,推翻一个偌大王朝?
这种事,完全超出了嬴政的认知。
春秋战国数百年征伐,一个国家的灭亡,往往是被另一个大国所吞并,嬴政还从未见过哪国的黔首主动站出来,推翻该国王室。
一群地里刨食的人,怎会有这样的胆量?又怎能爆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来?
李令月在听了嬴政的话之后,对他道:“说来,这农民起义,还是起源于陛下的大秦呢。”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前往服役的过程中,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带着与他们一起服役之人,为天下反秦吹响了号角……”
第047章
“自秦以后,历朝历代,农民起义便未曾消失过。每逢灾荒年间,有百姓活不下去了,便会起来造反。”
李令月认真地道:“这便是我们这些后世之人愈发看重民生的缘由。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却在百姓们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告诉他们,当他们走投无路之时,他们还可以选择揭竿而起。”
“百姓们虽然可能没读过多少书,不懂得什么大道理。但他们也知道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中大多数人,只是想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对于许多人而言,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统治他们的,究竟是嬴家,是刘家,是杨家还是李家。谁能让他们好好活下去,他们便会拥护谁。正因如此,我们不该轻贱他们。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百姓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产,人口多了,心向朝廷,朝廷的力量亦会得到增强。”
“天灾人祸之事,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只能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百姓,让他们不至于因为活不下去而谋逆。”
“爱民如子,不仅仅对百姓有好处,对统治者自身亦有莫大好处。”
嬴政静静地听完了李令月的话。
无论是他,还是战国的其他君主,都不怎么把黔首当回事儿。他们的眼中只看得到与他们同一阶层的王族贵胄,亦或是有才能的士人。
在他们看来,黔首就是一群沉默的背景板,不值得多加关注。
但自李令月向嬴政阐述了后世汉朝的统治理念之后,尤其是在得知“民心”无形间为汉朝续了许多年寿命之后,嬴政便开始重视起“民心”来。否则,他也不会在变法条款中增加诸多惠民措施,更不会有意改变他自身以及秦国在寻常黔首心目中的形象。
李令月今日的一番话,再一次将民心向背的重要性明明白白地摆在了嬴政的面前。
若一个君主当真达到天怒人怨的地步,致使黔首们都起来反对他,他难道还能将这些黔首们全部杀光吗?
既是杀不光,那自然只有好生安抚住黔首,给予他们足以生活下去的保障,让他们不要做造反之事。
当嬴政彻底想通的那一刻,李令月惊喜地发现,她系统中的积分,竟然又上涨了!
许是因为她成功地劝服了一个压榨民力的君王,将其“疲民、愚民”的思想转变为“爱民”的思想,这一次,她得到的积分,几乎是她来到战国时代以来的积分总和!
李令月恨不得抱着嬴政狠狠亲上一口,她觉得,她家阿政就是个巨大的宝藏,等待她来挖掘。
而在现实中,她也这么做了。
突然被恋人奉上一枚香吻的嬴政不知李令月为何会突然间变得如此激动。
他摁住作乱的恋人,问道:“方才你说,那陈胜、吴广是天下大雨误了服役的时间,才以‘失期当斩’为由,鼓动那群黔首与他一起作乱的?”
嬴政的眉峰蹙得紧紧的,似乎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一般:“荒谬!依照我秦律,若黔首受到征发之时,因天下大雨无法赶路,可免除本次征发。”
他虽不在乎黔首的死活,却也不会随意滥杀。正如李令月所说,黔首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产。若是把黔首都杀光了,谁来给他们干活?
“有人猜测,陛下一统天下之后,这普法工作没有做好,导致陈胜、吴广等原楚国人对秦法一知半解,当真以为失期就要杀头了。也有人猜测,陈胜、吴广明知依照秦法他们并不会被杀头,却故意误导不明就里的其他人,为的就是诓骗其他人与他们一起反秦。还有人认为,兴许是秦二世上位之后,对秦法再一次进行了更改和修订,让秦法变得更为严苛了。”
李令月想着秦二世上位后的种种举措,开口道:“那秦二世胡亥还真干得出这样的事来。毕竟他处处都以陛下为准绳,处处欲与陛下比肩呐。”
嬴政闻言,冷笑一声:“那嬴胡亥就是个蠢货,该效仿始皇帝的地方不好好效仿,反倒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自作聪明。”
“虽然胡亥修改秦律的可能性很大,但前两种可能也不小。总之,对于陛下而言,普法工作十分重要。若是底下的黔首都知道陛下所制定的法律没有那么严苛,若是秦律不会被人肆意解读,许多黔首兴许就不会反了。毕竟,我华夏的黔首都是很能忍的,但凡有一条活路在,他们便不会轻易造反。”
李令月在又一次向嬴政强调了“普法”的重要性之后,把话题拉回了老李家的创业之路上。
对于那些兴兵反隋的豪杰,李唐能拉拢的就拉拢,招降不来的就剿灭。在经历了数场大战之后,动荡不安的天下终于初初平定了下来。
然而这时,刚刚晋升为皇族的李家内部又爆发了矛盾。
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立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因李世民功高震主,李渊颇为忌惮这个次子,便扶持李建成与李世民相斗,放任李建成一派与李世民一派矛盾激化……
“若换做寻常开国皇帝,忌惮自己手底下的功勋武将,想着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我虽不赞同,但还算能够理解。我们家老祖宗这做法,我是当真不理解了。有一个既能马上平天下,又能马下治国的儿子,难道不好吗?”
李令月一点儿也没有避先人讳的意思,李渊敢做,她就敢说咯。更何况,说起李唐的历史,总是绕不开玄武门之变这一段的。
她跟嬴政吐槽道:“还有,高祖他忌惮儿子也就罢了,连女儿的兵权也收……啧啧。若是留着我平阳姑祖母的兵权,指不定还能制衡一下我太宗阿翁呢。”
为李家江山荡平天下的那一拨武将,大部分都是与李世民亲厚之人,还有一部分则是中立派。
李渊想的倒是美,夺了平阳公主的兵权,拿来交给他信得过的人。可他信得过的人里,有能与李世民手底下那帮子能人相抗衡的武将吗?
嬴政闻言,淡淡道:“唯有自身能力不足者,才会忌惮朝中能臣。”
若他有这样一双才华出众的儿女,他定会将这两人都使唤起来,才不会卸了女儿的兵权,让女儿在后院蹉跎。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能够为他办好差事的,都是好孩子。
李渊的做派在嬴政看来,简直暴殄天物。
思及那到底是李令月的老祖宗,嬴政到底没说出更难听的话来。只是他心中对李渊的心性,是不怎么看得上的。
“其实我阿翁这人,既重情又重名声,高祖若是不搞制衡那一套,百般猜忌打压我阿翁,而是册封我阿翁为太子,平日里见了我阿翁多说几句暖心的话。我阿翁还真会心甘情愿给高祖当牛做马,不越雷池半步。隐太子李建成,兴许也能有个善终。”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