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口中的‘天命之子’,究竟是寡人,还是你认知中的那个‘始皇帝’?”
“有区别吗?始皇帝是嬴政,你也是嬴政啊。”
眼看着自家亲亲男友的脸有越变越黑的趋势,李令月赶忙补充道:“当然,如果非要从你们中选出一个天命之子,那肯定是你。始皇帝能做到的事,你也能做到,始皇帝做不到的事,我相信你也能做到!”
夭寿咯,她家男友难不成是哲学系的吗?不然为什么会突然开始考虑这种问题?
嬴政的脸色这才多云转晴:“不要透过我看任何人。”
“那是自然,我一直都很清楚,你们是不同的。‘始皇帝’对于我来说,是一段历史,是一段过往,是一个被神话了的符号。可你不一样啊——”李令月端详着嬴政的脸道:“你是站在我面前的活生生的人。谁能像我家阿政这般又有能耐又有才华,生得又这般俊俏呢?”
嬴政有些不自在地转过了头。
即使早已习惯李令月这副说话的腔调,在面对这般直白的夸奖和表白时,他仍会……不知所措。
李令月笑眯眯地打量着眼前的嬴政,觉得自家男友真可爱。
可惜他好像天生就不会脸红哎,不然就更可爱了!
两人又亲昵了一阵,李令月正了正神色,对嬴政道:“我今日是来跟你告别的。”
“告别?”
嬴政仿佛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冷水,眼中的笑意彻底消失不见:“可是宫中有人让你不舒服了?”
“那倒没有。不过,你有你的事要忙,我也有我的事要忙呀。”李令月认真地道:“一名将军是不能长期离开她麾下的士兵的。我的兵,在长安。我入住咸阳宫这些日子过得虽开心,但我长时间不与手底下的士兵切磋,便仿佛少了什么似的。”
“可你是太女,你迟早会离开你的兵。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自己的王,长期在前线挣命。”
“那也是之后的事了,至少不是我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李令月表示,现在还有她家娘亲在前头顶着呢,这个问题暂且轮不到她来操心。
她家娘亲比正史中提早十几二十年上位,也就是说,她至少还有十几年二十年可以在外面浪呢。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李令月一回大唐就被武皇收回兵权,在她身处战国的这段时期,她还是得跟她手底下的兵维持亲密的关系。
“而且,陛下,你莫不是没有听过有个词,叫做‘美色误人’?”
在嬴政说话之前,李令月就掰着指头跟他算道:“你看看,我在长安一日可以做多少事,来了咸阳宫后,一日又做了多少事?你说,你算不算是误了我?”
嬴政:“……寡人不美,也没有误你。以后不要再让寡人听到‘美’这个字!”
他都快要不认识这个字了!
李令月伏在嬴政胸前,笑得前仰后合:“好吧,是我说错话了,陛下不要与我计较。总之,我要回长安去了。陛下若是想我了,可以来长安找我。”
嬴政握着李令月的手紧了紧,却没有再做挽留。
她方才的那番话,已经表明了她的态度。她虽喜欢他,却不会为他而留在咸阳宫。
就如他,亦不会常驻长安。
对于他们而言,感情并非不重要,但比感情重要的东西,却有太多。
李令月乘坐马车离开了咸阳宫。
她来时声势浩大,百官相迎,离开时却悄无声息。
原本嬴政要为李令月安排一场盛大的告别仪式的,却被李令月委婉地劝住了。
“我这一走,又不是不回来了,你何必如此?”
“临近年关,秦国与各国国君互送年礼。你若想将纸和铜炉的名头打出去,这是个最合适的时机。”
“那制盐之法,你近日也命人试过了。是否有用,你心中应该有数。我还是那句话,与其对着六国严防死守,不让制盐之法流入六国,倒不如将那制盐之法在六国国君面前卖个好价钱。你的人也可趁机在六国黔首之中运作一番,让你得个好名声。”
“你好好考虑考虑吧。”
嬴政看着李令月的车马消失在视线范围中,耳边犹自回荡着她对他说的那些话。
他在宫门口站了很久,暮色四合时,他才终于转身回到自己的宫殿之中。
开年之时,按照惯例,各国国君都会互送年礼。
除非是两国正在打仗,或者直接断交了,否则,这点面子功夫还是得做的。
往年秦国送到山东六国的年礼,都是随便送上一份,六国为了不得罪秦国,往往会备上一份厚礼。
但今年,秦王却专程派了姚贾、顿弱以及纲成君蔡泽前往六国之地。
当各国国君听说秦国来送礼的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而是秦王的心腹时,心中下意识地就对此事多了几分重视。
魏国,魏王增一听到姚贾的名字,头皮就开始发麻。
他对着左右之人感叹道:“也不知这秦王究竟意欲何为……”
平日里对他们说打就打也就罢了,可别好好一个年都让他们过不安生啊。
身处邯郸的赵王偃也是类似的想法。
至于燕王喜……自从他上回差点儿让东胡人给干翻,最后还得靠秦军来救援,他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苟得一日是一日吧。
韩王然的想法与燕王喜差不多,韩国已经被秦国啃得没几块地儿了,且韩国本身又与秦接壤,等同于秦国嘴边的一块肥肉。
只要秦王政不直接派兵来攻打韩国,他哪怕派人来羞辱韩王然,韩王然都会说秦王说得好,说得对。
远在临淄的齐王建倒是不怎么担心,他向来紧跟秦王的步伐,秦王应该不会对他下狠手。
楚王完身子越发不好了,这次没有亲自出面。
代楚王收下秦国送来的年礼的,是春申君黄歇。
当黄歇从顿弱手中接过装订成册的《楚辞》时,十分惊讶。
黄歇才学过人,又喜好读书。屈原所作之辞,他自然也是拜读过的。
只是,黄歇没有料到,那些长而优美的诗句,竟能被装订在几本册子上——屈原在作这些诗句之时,不知费了多少竹简。
黄歇几乎立刻意识到,这轻薄的纸张,会给当今之世带来怎样的变化。
“这纸……”
“这纸便是秦王赠予楚王的年礼之一,代表着我秦国与楚国交好的诚意。”
顿弱笑吟吟地道:“我观春申君面有薄汗,我这里有些手纸,春申君不如拿去擦擦吧。”
他知道春申君想说什么,却没有接他的话头。
上赶着不是买卖,秦王既然要将这纸张在六国之地卖个好价钱,自然得六国之人主动来问价。
“听闻楚王病重畏寒,秦王命我送上了新得的铜炉,兴许能对楚王有所帮助。”
黄歇在亲自感受过铜炉的功效后,不得不承认,秦王送上的这两件年礼,都十分实用。
若此二物能在楚国境内广为流传,定能使得他们的生活更为便利。
只是,黄歇并未感到高兴。透过这两件年礼,他看到秦国出现了一些令人捉摸不透的变数,他不知这种变数对楚国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与黄歇不同,赵王偃、韩王然与燕王喜在收到这份年礼时,大大松了口气。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当初那个谁的面子也不卖的秦王,有朝一日竟会变得这般“和善”。
送走了秦王派来的使者后,他们当即便将宠臣召集到身边来,向宠臣展示秦王赠予他们的年礼。
他们的宠臣都是善于阿谀奉承之人,好话自然不要钱地往外砸。
以郭开为例,他一面恭贺赵王偃得了宝物,一面恭贺赵国与秦国处好了关系,日后赵王偃可高枕无忧云云,直把赵王偃吹捧得以为自己是一代明君。
谁人不爱听好话呢?赵王偃是个寻常人,自然是爱听好话的。
可惜他自上任以来,实在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政绩,寻常人吹捧他,总让他觉得假大空,还让他疑心他们是不是在明褒暗讽。
幸而有善于“发掘”赵王偃“优点”的郭开在,这郭开总能寻到不一样的角度,将赵王偃真情实感地大夸一番,赵王偃将郭开当做“知己”,自然对他愈发宠信。
两人谈笑间,郭开将赵王偃奉承得十分舒服,赵王偃自然对郭开极为大方,直接将秦人送来的纸与铜炉赏了一些给郭开。
郭开在试用了这两样东西之后,大加赞赏,又对赵王偃道:“这纸张与铜炉既然如此便利,王上何不与秦国商议,定期向他们采购此二物呢?”
“寡人倒有这个想法,可秦人却说,这纸与铜炉,皆是秦国之宝,亦是秦赵交好的象征,只赠不卖。”
郭开道:“既是秦赵交好的象征,王上就更该多弄些回来摆着,既可自用,又可在下回秦使来我赵国之时,让秦使好生瞧瞧。我赵国诸多雄才大略的先王,也没能让秦赵长久交好。王上若能做到这一点,便可功盖诸多先王了!”
他一席话,说得赵王偃也跟着热血澎湃起来。
赵王偃丝毫不去考虑,这大争之世,只一味想着与某国交好,便已落了下乘。赵国诸王若是知道赵王偃竟这般“出息”,定会“欣慰”得一人赏他一棍子。
“寡人自然愿意,只是不知秦国那边是如何想的。”
郭开满意地听着赵王偃连呼吸都重了几分,他拍着胸脯对赵王偃道:“王上不必忧心,此事就由臣来为王上办妥。只是,这纸与铜炉如此珍贵,想要得到这两样东西,怕是要付出些代价啊。”
这时,被赵王偃立为王后的娼女也凑了过来,柔柔地依偎在赵王偃撒娇:“既是好东西,即使要花费大价钱来换取,也是值得的,王上说是不是?王上是我赵国最尊贵之人,自当享用这天底下最好的东西。”
她一双充满柔情的美目,崇敬地望着赵王偃,她说的每一句话,都暗合赵王偃的心意。
有着爱妻相劝,身边又有信臣主动请缨,赵王偃没坚持多久就被说服了。
郭开与赵王后交换了一个眼神,而后又默契地移开了目光。
秦国使者每次来出使赵国之时,对赵王身边的宠妃与宠臣总是极大方的。
这回,郭开与赵王后都收到了秦国使者送来的重礼,他们自然要帮着秦国说话。
至于促成此事对于赵国而言究竟是利更大,还是弊更大,他们并不关心。
郭开自认是个识时务之人,如今赵国在秦国面前,处处要看秦国脸色行事。赵王又如此昏庸无能,指不定哪一日赵国就要被秦国给灭了。
如今难得秦国使臣对他这般友善,他自然要抓住机会,跟秦国使臣处好关系,也好提前为将来做打算。
赵王后的想法就更简单了,有好处就要攥在手中,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店了。
她本是娼女出身,见多了负心薄幸的男子,自然也不指望赵王偃能够对她始终如一。
别看赵王偃如今对她十足宠爱,言听计从,指不定哪一日,她和她的儿子赵迁就要步了先王后与公子嘉的后尘。
先王后是她斗倒的,赵嘉的太子之位是她与郭开密谋废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枕边人宠爱一个人的时候有多么没有底线,厌弃一个人的时候又是多么无情。
赵王后晓得许多人在背后称呼她为“倡后”,对她极为鄙薄,但她不在乎,名声算什么?到手的好处,才是最重要的。
得了赵王偃的首肯后,郭开当即便将姚贾请到了自己的府邸上,与姚贾商议赵国日后定期从秦国购买纸张与铜炉一事。
因姚贾先前已言明此二物是秦之国宝,是秦赵交好的象征,郭开几乎将这两样东西开到了天价。
眼见着姚贾面露犹豫之色,郭开还热络地道:“王上与我都盼着能让秦赵长久交好下去,还望姚大人在秦王面前为我们说些好话,将这纸张与铜炉多分一些给我们。若秦国有刊印成册的书籍,我赵国也愿花大价钱购买。”
眼见着赵国如同自动送上门来任人宰割的肥羊,姚贾终于露出了笑容。
“既然赵王与郭相如此有诚意,我定会竭力在王上面前促成此事。纸张与书籍倒还好说,只是这铜炉十分笨重,搬来搬去多有不便。若赵王执意要这铜炉,不妨让我秦国匠人直接入赵,就地取材,为赵王打造一批铜炉。”
郭开见此事终于谈妥了,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与姚贾相互吹捧了一番过后,开始变着法地向姚贾打探秦国官场之事。
姚贾对郭开道:“王上最是‘欣赏’郭相这样的大才。若郭相来了我秦国,定会得到王上的‘重用’。可惜郭相如今在赵国深得赵王倚重,否则我定会力荐郭相入秦。”
郭开得到了满意的答案,面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
一席宴会,宾主尽欢。
此事议定之后,无论是忙着去赵王偃跟前邀功的郭开,还是一心想着享受的赵王偃都未曾料到,在这单“生意”中,他们损失的不仅是大量金钱,更是文化领域的话语权。
当纸张渐渐遍及赵国,当他们毫不设防地引进秦人印刷的书籍,一场文化入侵,便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而他们向秦人购买印刷好的书籍的初衷,不过是求便利罢了。
姚贾载着赵王偃给的“定金”,一路招摇地来到了齐国临淄。
财帛动人心,半道上,一些宵小之辈想打姚贾这些钱银的主意,幸而秦王派来的秦锐士各个给力,这才没有让赵国的“定金”出现有闪失。
姚贾使团中的一名官员对此颇为不解,私底下向姚贾询问道:“大人为何不派人直接将这些钱财送回大秦?如此一来,咱们岂不是少遇到几次袭击?”
姚贾道:“你不懂,本官就是要将这些钱银拉去齐国,让齐王建好生看看。”
——有人要跟你齐王建争当秦王的狗腿子啦,你还不好好表现一下吗?
——赵国为了从秦国处获得纸张、书籍与铜炉,愿意付出这么多的诚意,你齐王建又愿意付出多少呢?
——齐国临海,又制盐之便,又因多年未曾经历战乱,比赵国富庶不少。你齐王建要是出的钱比赵王还少,像话吗?
姚贾手底下的属官对于自家上司的心思仍然不大清楚,不过他见姚贾心中有数,便也不再说什么。
马车一路驶入了齐国的地界。
当齐王建听说秦国的使臣抵达临淄时,对姚贾一行人极为热情。
事实上,在姚贾等人还没来的时候,齐相后胜就已经开始做齐王建的思想工作了。
不得不说,同为亡国奸相,后胜与郭开的脑回路还是颇为相似的。
面对秦国送来的金银,后胜收到手软。面对秦国使者提出的要求,后胜来者不拒。
在他看来,既有好处可得,又能与最强的秦国交好,何乐而不为呢?
因有姚贾提早“通风报信”,后胜早早就知道了赵王偃是如何讨好秦国的。
他来到齐王建的宫中,神色严肃地将赵王偃欲取代齐王建,成为秦王第一狗腿子的消息告知了齐王建。
齐王建闻言,果然大惊失色:“这赵偃小儿去岁还派人来临淄,欲与寡人商议合纵攻秦一事呢,如今竟就转变了态度,忒恶心人!秦王不会被他蛊惑吧?”
他虽脑子不甚灵光,却也清楚,这战国乱世,大家不可能一团和气。
秦赵二国要是交好了,齐国在秦国那边的分量不就下降了吗?
不行,绝不能坐视此事发生!
齐王建向后胜问计,后胜道:“王上无须担心。赵王偃不过是靠着金银之物,来取信于秦王罢了。只要我齐国表现出比赵国更多的诚意来,秦王自然不会看重赵国胜于我齐国。”
说着,他又开始贬低赵王偃,吹捧齐王建:“赵国年年打仗,不止要应付匈奴入侵,时不时还要跟燕国打上一场,国库早就空虚了。哪里比得上我齐国财力雄厚?”
相似小说推荐
-
臣妻为后 (捌月) [古装迷情] 《臣妻为后》 作者:捌月【完结+番外】纵横中文网2025-1-6 完结80.2万字简介: 燕聿贵为帝王,不小...
-
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斗鱼) [BG同人] 《(西游记同人)[西游]转生成女郎蛛后和大圣he了》作者:斗鱼【完结】晋江VIP2025.01.16完结总书评数: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