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真能想。”姜初撇嘴,杨家人?简直在侮辱好吧,谁会那么倒霉当又坏又毒的杨家人。
“虽然真假混乱,但是在很多人那里大人很有排面就是了,至于其他,大人不必纠结。”看出姜初面下的不快,孔华安慰道。
“行吧!那我就是去走这个过场。”姜初妥协,一切都是为了撬倒杨家,我可以的。(作者申明,本文无对杨姓诋毁的意思,只是恰好大反派姓杨)
为了撬倒杨家,姜初可遭老罪了,从上船吐到下船,就这么吐到了淮阳。
姜初是第一次坐船,淮阳水路发达,周边好几个大县都有码头,都通淮阳,所以淮阳商业发达,非常富裕。
而之前遇到杨谙的江阳城则是属于平川,离青州隔了三个县城,并没有水路。
上次姜初是从江阳坐马车去的青州,赶了五天的路,也算颠的不行,所以一到青州就开始学骑马。这次坐船本来很兴奋,想着又平又稳,嗖嗖的就到淮阳,谁知道晕船更难受。
所以消息灵通的在码头等姜初的人,连话都没搭上一句,因为姜初是晕着被抬下船的。
在客栈睡醒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虽然人还是感觉站着会晃,但是季师爷说是错觉。
所以姜初还是带着礼物赶到刺史府,季师爷早就递过拜帖。所以姜初一到,就被热情的迎接进去。
是杨丞光的贴身小厮杨平。
“姜大人身体好些了没?我们刺史听说大人晕着下船担心不已,想去探望,身体又抱恙。所以知道大人要来,一直派小人等着。”杨平也算一脸关切的看着姜初,小步的引路。
“叫刺史大人见笑了,从未坐过船,所以有些失态,已无大碍。姜初一脸涩然,很是羞愧的样子。又问:“刺史大人身体抱恙,不知现在可方便探望?”
“自然方便,大人无事便好,请大人随小人来。”杨平这才加快了步伐。
淮阳刺史府真大啊,姜初觉得自己最少走了一刻钟才到,这要是逛完整个刺史府得一个时辰吧!
姜初等人站在屏风外,杨平快步上前通报,声音小的听不见。
“请姜大人和季师爷进去说话。”杨平微微弯腰。姜初看了谢辰一眼才走向屏风。
杨丞光已经瘦骨嶙峋了,脸色苍白,看着很是勉强的半靠在床上。
“公子怎么瘦成这样了?”季师爷才看见人,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季师爷大了杨丞光几岁,可以说是从小一起玩的,只是长大了才生疏几分。
“是季大哥来了啊!”杨丞光声音虚弱,有些高兴的看着季师爷,许是觉得自己时日不多,就不自觉的叫了小时候的称呼。
季师爷快步上前,跪坐在床边 ,拉着杨丞光有些凉的手,一脸心疼:“没从京城来太医么?”
杨丞光说话已经有些吃力,所以语速比较慢:”来了的,大伯送来了两个御医,可是刺伤了脾脏,又故意用的锈剑,能撑到现在已是御医医术高明了。“
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季大哥,我怕是不行了,我不甘心,我的棋儿才三岁。”因为激动,杨丞光面色潮红,又咳嗽起来,杨平赶紧上前轻拍背。
季师爷伤心极了,眼泪跟着流,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形容枯槁。“公子莫丧气,你一定会好的。”季师爷勉强安慰。
杨丞光摇头,目光移向一旁安静站着的姜初,唤道:”姜县令,招待不周,最近淮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你且帮我看一看,新刺史很快就回来了。”
姜初赶紧上前,“大人安心养病,下官奉杨大人令来帮助大人,定不会叫人来打扰大人。”姜初连声保证。
杨丞光点头,已经没有寒暄的力气,杨平赶紧上前扶人躺下。
杨平立刻代为回话:“我家刺史早就交代过,小人会负责招待姜大人,至于其他琐事就麻烦姜大人了,我家大人和太傅一样信任姜大人。”
姜初颔首,准备离去,但是季师爷眼睛红红的,不动。
“大人,我想照顾公子。”季师爷看着姜初,语气略带哀求。姜初立刻就同意了。
几人为了方便被人邀约,并没有住刺史府,直接住驿站,杨平特意往驿站送了厨子和奴仆,还有银钱。
驿站房间内。
“看来这人是真的......”姜初感叹,因已经没了外人,所以语气随意,并没有多少惋惜的意思。
孔华嘴角微翘,虽没开口,但是心情还不错,主动给众人倒茶。
谢辰从刺史府回来就一直没说话,此时喝了一口热茶,声音低沉略带伤感:“杨丞光还不到而立之年。”
看着明显有些高兴的两人,谢辰突然有些愤怒,不悦道:“你们不该如此,有失人道。”
姜初一下沉下脸,把茶杯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就要开口嘲讽,孔华连忙拦住,对谢丞道:“对不住,谢大侠莫怪,我们一时失了分寸,杨刺史如此年轻,确实可惜。”
姜初气鼓鼓的不说话,桃香有些紧张的站在姜初旁边,生怕两人吵起来。
谢辰心里虽不好受,但是想到立场,还是勉强道:“是我失言了。”
姜初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开口:“杨丞光盘踞淮阳多年,劳烦谢大侠出去问问多少人因为杨刺史活不过成年,更别提而立之年了。若是谢大侠如此分不清,我想还是分道扬镳的好。”
气氛一下子冷下来,孔华有心宽慰谢辰几句,但是姜初的脸沉的可怕,一时不敢开口。
谢辰起身就要走,也是一副生气的样子。
桃香看着两人,想开口,又有些胆怯,随即想到张家庄园的惨状,虽然对外和杨家没关系,但是在杨家干了几年的桃香如何不知,若不是杨家的纵容,这些人怎敢?
“谢大人...”桃香声音颤抖,叫住了要走的谢辰,随即推开门看守门认真的孔能和李木(捕快,李石的弟弟),又交代了一遍守好门,才重新关好房门。
桃香深吸一口气,笑的有些难看,毕竟桃香其实算是杨家人,对于即将要说的话其实的大逆不道的,毕竟背主的奴婢是要被鞭挞致死的。
桃香语气郑重,“谢大人应该知道我是杨大人派来照顾姜大人的,我在杨家待了八年,得季师爷娘的青眼所以勉强活着,更是在季师爷要来姜大人这里的时候,得跟着来。”
桃香不说,还真没人知道她和季师爷家还有这样一层关系。
“其他不说,这位杨刺史我们底下的奴婢都是知道并且畏惧的。他脾气暴躁,时常虐杀下人,十二岁就已经暴虐非常了,这位大人是在二十岁的时候虐杀了一个御史十二岁的女儿,御史撞柱上告,才让他被流放淮阳。”
“说是流放,可是他才到淮阳三个月,原来的淮阳刺史就死了,他就当了淮阳刺史,这些事在京城很多人都知道,只是不敢当众讨论而已。”
桃香说完,一片寂静。看着一脸悲痛不可置信的谢辰,桃香补充道:“谢大人可以回去问问乌先生,他在京城很多年了,应该是知道的。”
见桃香还要继续说,孔华连忙摆手,再说下去谢辰得受不了了。
桃香闭嘴了,姜初没闭,冷笑道:“谢大人还是出去打听打听,这畜生是不是立地成佛了,万一在淮阳他不杀人了呢?”
“姜大人...”孔华无奈,真希望姜县令没长嘴啊!
桃香没说话,但在心里默默想,怎么可能,没人管束,他在淮阳杀的人更多吧。
谢辰沉默的坐着,半晌,才起身离开,这一出去就是几日没回来。
谢辰走后,桃香有些忐忑的看着姜初,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背住的奴婢是没人敢用的。
姜初不知道这些,所以以为桃香被吓到了,还安慰道:“别担心,他走了就走了,回来才好,我的私房钱能存更多,还可以给你涨工钱呢!”姜初一脸轻松,反正孔能功夫也不错,不缺人保护。
桃香感动的说不出话,泪盈盈的看着姜初。
孔华是知道这些严苛的规定的,所以直接开口:“桃香姑娘不是从来青州就是姜大人的人了么?”
桃香泣不成声,一下跪在地上:“是,桃香永远都会忠诚于姜大人。”桃香从张家庄园回来,一直刻意把自己排除在外,近身跟随的一直是桑紫,就怕那天杨太傅问她关于姜初的事她不敢不说。
所以干脆让自己不知道,整天管好后院的琐事就可以了,这次是因为要来看的杨家人,桃香才跟着来。
没想到现在阴差阳错的表明衷心,可以在青州县衙生活的更自在了,可以和绣坊的姐妹一起光明正大的崇拜姜大人,不用担心被人说打听消息,不安好心了。
看着跪着的桃香姜初百味杂陈,两人都有默契,姜初出门有事都找桑紫,不就是因为桃香是杨府安排来的么?
桃香的善意姜初是感受得到的,可是,我能保护好她么?姜初问自己,自己值得桃香就这样把性命托付么?如果杨谙知道桃香投靠了自己,自己有勇气护着桃香么?
姜初也忐忑不安起来,从没被人托付过性命的少年,此时求助的看着孔华。
孔华没想到姜初会如此认真,桃香,不过是一个奴婢,在他看来,让桃香忠心,不过是为了监视的眼睛少一双,或者能把桃香安排回杨府,能有用更好,没有也无所谓。没想过桃香能不能活。
姜初的眼神让满腹算计的孔华有些狼狈,不自觉的开口:“我会一直在大人身边,帮助大人。”语气虽轻,但没人知道孔华下了怎样的决心。
姜初心安了一些,叫桃香起身,“桃香放心,以后你和桑紫一样安心的帮我,我的后院可离不开你。”
桃香拜谢,才起身:“是大人。”
姜初在心里默默的想,孔华等于卫诤,卫诤等于太子,所以四舍五入,太子终不能连两条微不足道的人命都护不住吧!
并不知道姜初如此类比的孔华?
第29章 群魔乱舞(二)
姜初在驿站美美的睡了一觉,人都还没起,来邀请姜初游玩的人已经坐满了驿站大堂。
姜初被桃香叫起的时候一脸懵,看了看窗外,不可置信道:“这都没五更天吧!”
桃香抬来热水,一边拧毛巾一边道:“刚过五更,我听驿丞说四更天就有人来了,只是不敢打扰大人。”
姜初洗漱完,刚打开门,孔华自己在门外等着了,看见姜初立刻上前小声道:“有谣言说大人是来淮阳帮杨太傅选刺史,选谁是大人说了算。”
好离谱啊!姜初咂舌:“他们信了?”孔华点头,显然,不信的话也不会这么来候着了。
啊!难道我又要收礼了么?姜初不情愿的想着,虽然嘴已经裂到耳根了。
孔华也很高兴,淮阳越乱越好,虽然淮阳刺史肯定是杨家人,但是淮阳乱了,杨太傅就顾不上朗州了,这无疑是对太子很有利的事。
“这些人孔主簿打听过了么?本官如何做?”姜初询问。
孔华当然早有准备,“今天先去应闻人图的约,其他就麻烦桃香姑娘去打发了,说明天晚上大人在淮阳湖上是醉花坊设宴,请各位大人务必赏脸。”
桃香应下,又问:”要补拜帖么?“
“不必,不送拜帖,要来的都可以来。这点如果有人问你可以暗示一下。“
孔华说完又吩咐李木去端来早餐,叫孔能守门,在屋内详细告诉姜初闻人图的事。
“闻人家是百年世家,文武双全,家里丞相和将军都出过,杨家势大后,就蛰伏了起来。后来还臣服了杨太傅,成为杨家附庸,在外人看来闻人家是杨家的爪牙。”
“而实际杨太傅并不信任闻人家,两家相互防备,杨丞光当了刺史,但此人没有多大才能,所以闻人图被派来辅助,领着淮阳驻军,如果不是杨太傅要指派杨家人来继任刺史,刺史非闻人图莫属。”
“所以大人先见闻人图,会有更多人觉得他要当刺史了,虽然闻人图在淮阳也势大,但是蚁多咬死象。”
孔华有理有据的分析,又说了些闻人图的喜恶,让姜初了解的更深。
“杨太傅不会生气吧,他们不是相互防备么?”姜初疑惑。
“那是很私底下的事了,表面两家是沆瀣一气的,而大人只了解表面再是正常不过,杨太傅不会对大人生气的。”
两人吃完早餐,姜初就意气风发的出发了。
闻人家的马车早就在驿站门口等着,可以说非常周到了。
闻人图在淮阳开设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马场,并经常举办各类赛马和打马球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此次他邀请姜初前来马场游玩。
姜初一抵达马场,立刻有人前来引路。闻人图在围栏后方一处视野极佳的包房内等待,这里既能欣赏到精彩的赛马表演,又能保证一定的隐私性。
这座包房位于高处,门口悬挂着白色轻纱,既不妨碍观赏跑马的视线,又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房间内布置得奢华而精致,闻人图端坐在正中央。
一席玄色衣袍,身材魁梧,黑发束起,他的面容棱角分明,剑眉星目,炯炯有神。就简单的坐在那里,都尽显威严。
姜初一踏入包间内,便看到了闻人图。他的身影高大挺拔,英姿飒爽,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姜初略感惊艳,她连忙扬起大大的笑容,拱手道:“久仰大名,闻人将军气度不凡,今日得见,真是荣幸之至啊!”
闻人图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回荡在屋内,仿佛要冲破云霄。他回应道:“本将军也是如此,一直听闻姜大人风姿卓越,公正为民,今日终于得以一见,真是盼望已久啊!快请入座吧。”
姜初含笑点头,轻盈地坐在椅子上,姿态优雅大方。桃香立刻上前为她斟满茶水,而孔能则静静地站在姜初身后,一言不发,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
闻人图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说道:“现在时间还早,不太适合喝酒。姜大人,您可以品尝一下这茶。这可是我的兄长特意带来的老树茶,口感独特,绝对让你回味无穷。”说着,他抬起茶杯,轻轻吹去浮沫,再次浅饮一口,露出满足的表情。
姜初对品茶并没有太多研究,但她知道如何夸赞。她微笑着举起茶杯,细细品味一番后,赞赏道:“这茶香浓郁扑鼻,回甘生津,喉韵悠长,挂杯留香,果然是上等的好茶。”
此时,外面传来一阵欢呼声和马蹄声,声音越来越大。
闻人图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向外面的赛道,笑道:“比赛要开始了,我们出去看看吧。”
姜初点点头,跟着闻人图走出包房。他们来到栏杆旁,俯瞰着下方的跑道。只见几匹骏马奔腾而过,骑手们身姿矫健,引得观众阵阵喝彩。
比赛进行得异常激烈,骑手们你追我赶,互不相让。
“姜大人有没有兴趣跑一场?”闻人图邀请道。
“下官骑术不精,就不在大人面前献丑了。”姜初微笑拒绝,关于赛马,看看就可以了。
看完赛马后,闻人图并没有急着带姜初离开,而是笑着开口:“走,带你看看我的坐骑!”
说着,他带着姜初来到了一个马厩前。
这是一个宽敞而整洁的地方,里面养着各种各样的马匹,但其中一匹黑色的骏马格外引人注目。
那匹马高大威猛,毛发乌黑亮丽,身上肌肉线条分明,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闻人图走到那匹黑马面前,抚摸着它的马头,自豪地说道:“这就是我的坐骑,名叫追风。我可是花了两年时间才驯服它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马牵出了马厩,让姜初仔细欣赏。
姜初走近一看,果然发现这匹马与众不同。
它的眼睛明亮有神,透露出一种灵性和智慧;马蹄坚实有力,踏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马背,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生命力。
闻人图笑着解释道:“追风可是正宗的野马,非常难驯。不过一旦被驯服,它就会成为最忠诚的伙伴。而且,我每次都亲自给它洗澡、刷毛,从不假手于人。”
听到这里,姜初不禁对闻人图刮目相看。
能如此用心对待自己的坐骑,可见他是真心喜爱这匹马。
就在这时,追风似乎察觉到了姜初的目光,突然打了个响亮的响鼻,马蹄动了动。
姜初收回手,难掩兴奋,这么厉害的马,要是跑路的话,没人能追得上吧!
第30章 群魔乱舞(三)
玩了一天,姜初回到驿站已经疲累非常。不过还是去找孔华,因为闻人图着实让人摸不到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