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胤礽他姐团宠日常(冬日暖歌)


他眼角的余光,瞥到了明黄色和杏黄色的下摆,进来的皇帝和太子并没有第一时间让他起来,而是径直的走过他,走向了书桌。
随即,传来了哗啦啦的纸张声。
张廷玉的心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
略过了一会儿,他听见一道带着愉悦的威严沉稳的声音响起:“嗯,不错,太子你也看看。”
“是,汗阿玛。”
熟悉的答应声,让张廷玉刚刚还紧张的情绪一下子骤停。
努力压制住抬头去查看确认的情绪,张廷玉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
不可能的……不会的吧……只是……巧合的相同了而已……太子殿下,怎么会……不顾自身安危的跑到宫外去,还会参加所谓的少科试?
但是……
脑袋混乱的张廷玉,又突然间想到了姐姐的那一番话。
也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可能……所以,太子殿下,才能钻了这个空子啊?
他在心里再次推翻了刚才的否认。
“怎么样,这个水平,够不够得上他现在的名次?”
这时,康熙与太子交谈的声音再次响起。
而太子却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康熙的问题,反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汗阿玛,儿子能先问他一个问题吗?”
“哦?”康熙的声音变得饶有兴致,“朕准了,你问吧。”
张廷玉的神经一下子紧绷,弯下的头颅却是丝毫不敢动弹,只能静静地等待着脑袋上方的两个人,给他出什么难题。
“张廷玉,孤想问你,何为修身?”
这简直就是另一个考题了!
听见这个问题的张廷玉一时有些无语,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刚才在文章中确实并未写到,他刚才也不过是在文章中,谈到了人为什么要修身,然后延伸了一下修身对于家国天下的作用而已,但这个何为修身,就是具体到如何做了。
不过,这个问题,倒也难不倒他。
“回禀太子殿下,草民以为,修身即,修养身心,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故,我辈修身之人,当常反省自身,辨察善恶是非,自我修正,检束、修饰和完善自身,此为修身之义。”
他一边快速的思考总结,一边慢声将自己思考后的结果慢慢吐露而出,语气铿锵,不卑不亢,自信而又沉稳。
而在他回答完之后,他也听见了太子殿下还带着童声的肯定回答:“很好,那么孤再问你,既然《礼记》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那么是否身未修,就不可齐家,家未齐,就不可治国呢?”
张廷玉:“……”
他有点开始怀疑,这跟罗小公子相同嗓音的太子殿下,是跟自己有仇了,你听听这都是什么问题?这乱七八糟的一通说下来,不就是在质问他,如果一个人的品行没有修好,是不是就不能成家立业,如果没有成家立业,那是不是就不能经历仕途去治理国家,这……
这样的话,那这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有资格出仕做官的?
而自己这次参加少科试,虽然不至于说算是出仕做官吧,但也是要在皇子身边的,在皇子身边,就要参与这个国家的将来,那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早早出仕了,可是他现在这个年纪,说他身已修,家已齐,那可能吗?
那么……要否认太子的问题吗?
可是万一人家不是为难自己,只是单纯的提问呢?自己这个否认,会不会导致太子对自己反感?
要是不否认……那又等于说是直接掉进了太子给自己挖的坑,可以说,这次的面圣“考试”,大概率是直接落榜了吧?
罢了……
思虑在一瞬间闪过张廷玉的脑子之后,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于是当即张口回应道:“非也。”
他说完这两个字,屋子里安静了一下:“太子殿下恕罪,草民以为,修身齐家,乃终身所必为之事,然人生短暂,倘若一生皆只求修身齐家而不顾天下,则家难齐,身难修,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匹夫不可推卸之责也。”
“好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匹夫之责也,张英之子,果真不错!”

第71章 跌宕起伏
直到小太监小心翼翼的过来请自己起身,张廷玉才终于从那种十分玄妙的晕眩状态中,渐渐的回过神来。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被那个至高无上的人夸奖了而已。
并且不仅是夸了他,还是连带他的父亲一起夸的,这是一份值得他自己铭记一生的荣耀,是他们张家的荣耀,这让一个年仅十多岁的少年,怎么能不激动?
那一刻,张廷玉真心觉得,这几年的刻苦读书,都值了。
不过,等到张廷玉真正的回过神来的时候,他突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先是回忆了一下他先前与小太监的对话,隐约记得,小太监的意思,是会带他到宫门口,让他家里人来接,这倒也正常,毕竟张英就算是下了朝,此时也不可能跟他一起回家,而是要去当值,所以他确实应该被家人接回去,但……
与他一起进宫的李鼎征和汤谆呢?
这两个人,又是否与自己一样,接受了加试的考验?
想到这儿,张廷玉的目光迅速的看了一眼周围,发现并没有其他人后,他的脚步微微顿了一下,既而出声道:“这位公公,有件事,我想请教您一下。”
正带着他往前走的小太监闻言也停下来脚步,回身见到张廷玉已经客气的朝他微微躬身,于是赶忙回礼:“张二公子客气,您有什么想问的,就直说,只要奴才能说的,一定跟您说。”
“公公放心,我并没有为难您的意思。”张廷玉先是表明了自己不会问不该问的问题,然后才试探着开口询问,“我只是瞧着,咱们这出宫的路,似乎与来时有所不同,不知,是否是我的记忆出了岔子呢?又有,与我一起来的李公子和汤公子,不知现下……”
进宫之前,张廷玉其实已经得过张英的嘱咐,在宫中行走,能不打听的消息,就尽量不打听,但也要随时保持一种警惕心理,也因此,张廷玉问的十分小心,并且没有把自己的问题全部问出来,这样,也给了小太监回转的余地。
“哦,是这样,李公子和汤公子,因为答题比张公子您晚了些时候儿,所以这会儿,当还在被皇上和太子以及大阿哥接见,尚未来得及与张公子会合,而咱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出宫的另一条道,至于您进宫的那条路,现下略有不便,所以,还请张公子见谅。”
小太监听见张廷玉指出路程的不对,脸上倒是没有丝毫的惊慌之色,反而有条不紊的开始给张廷玉讲解原因,这让张廷玉心理更加的没底了。
事到如今,事情的发展,究竟会是好,还是会坏?
他不太清楚,不过,倘若这个小太监背后真有别有用心之人,倒是可以想办法略微震慑一下。
“原来如此,可惜了,本以为此次与李公子和汤公子见面,还可以向他们两位请教一下,毕竟,像我这样的,都能得到皇上的两句夸赞,想必他们今日的文章,也定是文采出众,看来,只能回头再向他们请教了。”
张廷玉嘴上说着夸奖李鼎征和汤谆,言语之间,却在暗示着,自己也是再康熙面前挂了号的,如果这小太监打了什么主意的话,最好现在就取消这个念头。
而小太监也显然是个人精子,面对张廷玉的暗示,也只是客气的笑了笑:“不要紧,三位都是咱们大清未来的栋梁,今后肯定有机会的。”
意思不言而喻,他是没有恶意的。
这样的结果让张廷玉提着的心略略松了口,这才放心的往前继续走了。
也是到了此时,张廷玉也才终于有心思去回忆刚刚遇见的,关于太子和罗小公子声音相同的巧合了。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与小太监两个人,刚好走到了一出拐角的月亮门,而在门的另一头,传来了奶声奶气的童音:“大姐姐,我听汗阿玛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最近数了一下,我已经读了快三十卷的书了,可是我要怎么知道,自己走了多少里的路啊,这个好难数啊,大姐姐你知道你自己走了多少里路吗?”
听见这个问题的张廷玉:“……”
这是哪儿来的怪小孩?还要较真的数一数自己走了多少里路?这不纯没事找事吗?
“书!路!”
下一刻,一个更加稚嫩的,简短但是言词清晰且掷地有声的童声响起,张廷玉下意识的就想停下脚步了。
因为他大概已经猜到门后面会是什么人了,毫无疑问,能在这宫里这么“畅快”发言的小孩子,定然是皇子们无疑了,那么,先前那位皇子口中的大姐姐……
是纯宁公主吗?
张廷玉原本已经落到了肚子里面的心脏,再次开始快速的跳动了起来。
这时,他才恍恍惚惚的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这次他进宫,竟然……一刻都没有想到必定会在宫里的,这位他在遇到罗姑娘之前一直十分推崇的纯宁公主!
那可是以身试痘,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纯宁公主?他居然……因为一个相处了不过两次的罗姑娘,就把这位有大功的公主,抛在了脑后!
当然,他也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就算是对于纯宁公主多有惦记,也毫无用处,但在张廷玉看来,这样的人,就该被世人铭记,而他就是世人中的一员。
张廷玉的内心翻起了对纯宁公主的歉意,随即——
“胤祉你居然痘读了三十卷书了?这么厉害的吗?那你能跟大姐姐说说,这些书里面,都有什么呀?”
带诱哄和拐带语气的女声响起,张廷玉本来就慢下来的脚步倏然顿住的同时,门的另一边的一行人的脚步却并没有停下来意思。
“是大公主和三阿哥四阿哥,快快,张公子,快随奴才退过来!”
领着张廷玉的小太监,也似乎终于意识到了他们即将冲撞贵人,于是连忙拉着停下脚步的张廷玉退到了一边。
好像并没有发现,是张廷玉率先主动停下的脚步。
退到了墙根避让的两个人,倒是并不至于像迎接康熙那样跪下行礼,而是弓起了身子,低着头看向了地面,在一旁安静的等待着从另一边过来的人,从他们的身边走过。
可是天知道,张廷玉此时此刻,真的很想抬起头,看一眼,确认一下心中的想法。
毕竟,这真的太巧合!
太子的声音,与罗小公子的相同,而纯宁公主的声音,则是跟罗姑娘的一模一样!
这世上,真的有这种巧合吗?
理智告诉张廷玉,这绝对不可能,可是心底的那么一丝丝奢望又告诉他,这要是巧合就最好了,否则的话……他恐怕就真的彻底无望了。
可是他的脑子,又无法克制的想到了胤礽留给他的那句话。
“姐姐是属于这天下最尊贵的人的。”
天下最尊贵的人……除了皇上,还能有谁?而“属于”这个词语,也确实是……除了作为妻妾,还有儿女……以及……姐妹?
所以,罗小公子……不……太子的意思……现如今,纯宁公主是当今皇帝的女儿,而等到将来太子登基,她就是未来皇帝最亲近的姐姐……
真的是该说,不愧是太子殿下吗?这文字游戏玩的……
张廷玉的心绪开始变得有些混乱,但耳中还在接收着越来越近的信息。
一行人已经穿过了月亮门,他眼角的余光已经瞥见了他们走过的腿脚。
“嗯……我想想……我记得……有《弟子规》、《千字文》……”
三阿哥胤祉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思路已经开始被宁澄澄的反问带偏,一边回忆一边回答问题,而另一位四阿哥,则是随着他的说话,一句跟一个字:“……规!……文!”
“诶呀,四弟你很烦啊,干嘛总是学我说话,你是宁太妃娘娘身边的那只鹦鹉吗?”
还在牙牙学语的四阿哥:“……烦!……学!……鹦鹉!”
“大姐姐,你管管四弟啊……”
三阿哥很显然有些抓狂了,但他回个头的功夫,就发现本应该给他做主的大姐姐纯宁,此时此刻,脚步却忽然停在了原地,而且目光,也从他和他四弟的身上移开,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这让他有些好奇的也看了过去。
另一头,宁澄澄略有些惊讶的目光,对上了张廷玉的。
是的,张廷玉终于没有忍住,失了分寸,抬头看向了他本不该直视的人。
他方才混乱的心绪,也在那一刻,彻底平静了下来。
因为,结论已经落定了。
纯宁公主,与罗姑娘,果然是一个人。
而在这一切的重合之后,记忆与巧合,也如同开闸一样,一点点的重合了。
什么与母亲上香,巧合间看见了张英,过来打个招呼?不过是上位者白龙鱼服,图新鲜想看一看底层人民的生活而已。
父亲的同僚……到也不算是说谎,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拉低了皇上的身份,大大太高了父亲的高度。
又及……罗……呵……可不是吗?爱新觉罗……可笑……他张廷玉自认聪明,居然……一直被一叶障目,也难怪,父亲和姐姐……都不肯直接告诉他了,只怕是觉得,就算是说了,他也可能不会相信吧?所以,才让他今日亲眼见证。
那么……如今,这位罗……不……纯宁公主,又会如何对待他这失礼的外男呢?
“大姐姐,他是谁呀?”
在张廷玉的心如同冷风过境一般,逐渐开始变得冰凉之时,好奇的三阿哥胤祉,又叽叽喳喳的出声了,而被他提问了的宁澄澄,也在惊讶中回过神来。
她先是朝着张廷玉大大方方的微笑点头示意,然后回过头,看向了胤祉:
“这位啊,是已经读了至少三百卷书,你太子二哥的师傅张英张大人的儿子张廷玉,胤祉,你以后可要像他学习,读更多的书哦,这样,才能向他一样,也成为汗阿玛和胤礽的左膀右臂哦~”
听着宁澄澄那依旧是柔软而又和缓的声音,听着她并没有避讳与自己相识,也没有因为身份在自己面前的暴露而有任何改变的话语,张廷玉的心中的刚才居然刮起的冷风,又骤然停了下来。
太阳似乎从乌云背后探出了头,露出了温暖的阳光。
“你读了三百卷书?真的吗?”
瞪大了眼睛的胤祉看向了张廷玉,跟他寻求确认。
“回三阿哥,是真的。”心情忽然好起来的张廷玉配合着宁澄澄开始回应,“不过草民在三阿哥这么大的时候,就不如您了,所以,等您像草民这么大的时候,一定会比草民读的更多的。”
他好声好气的哄孩子道。
一旁没想到他居然会说这个的宁澄澄:“……”
没想到……张廷玉看着一副小君子模样……还挺会拍马屁啊……

“那是当然的了!”
面对张廷玉突如其来的恭维,胤祉几乎是毫不犹豫的挺起了小胸脯,夸下了海口道:“等我到了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可不止回读三百卷的书,我可能会读……四……不对,是六百卷的书,肯定回比你厉害的多!”
“多!”
一旁被奶娘抱着的四阿哥跟着喊道。
回过神来的宁澄澄看着把牛皮吹上天的胤祉,嘴角忍不住的抽了抽,下一秒,已经上前一步扶住了他的小肩膀,压制住他要再靠近张廷玉的想法:“好了,胤祉,人家该出宫了,咱们也过去寿康宫吧,再晚一会儿,宁太妃娘娘怕就要歇息了。”
今日里张廷玉在这宫道上回遇见自己和这两个小子,其实已经算是一个事故了,如果只是一时照面,立刻分开,倒是容易糊弄过去,但时间若是长了,那就能可能麻烦了。
尤其是四阿哥胤禛,毕竟这孩子上次还在自己在场的时候出过事情,此次也亏得是康熙最近觉得四阿哥需要跟他生母乌雅氏以及他的兄弟们也略亲近些,这孩子才会被人抱出了钟粹宫,也因此身为长姐的她也才会被胤祉拜托着带他们两个去寿康宫里面看热闹,外加让太妃娘娘们逗弄一下他们,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所以,得赶紧拉走这俩孩子,可不能再让他们再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宁澄澄突然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
“啊,我真的差点忘了,好了,那你走吧,我要跟大姐姐和四弟去宁太妃那里看鹦鹉了。”
胤祉这边得了提醒,于是便立刻与张廷玉告别,转身去拉宁澄澄的手,张廷玉的目光,便也迅速的看了一眼宁澄澄,随机又快速的低下了头,向着他们行礼:“草民恭送纯宁公主,恭送三阿哥、四阿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