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胤礽他姐团宠日常(冬日暖歌)


虽然成婚四年后才生下了纯宁,但是论起当初与康熙议婚的时间,那的确是比纯宁现在要小上两三岁了。
所以,孝庄这个提醒,到也不算是替曾孙女恨嫁,但是……
“哀家知道你舍不得她,想多留她些年岁,可是留归留,现下既然苗头已经出现,那该考虑的,皇帝也要考虑了,免得到时候再节外生枝。”
太皇太后的理解,让康熙刚刚揪起来的心,略略放下来一些,于是在接受祖母的建议上,便也放缓了许多。
于是,试探的话,便也更容易出口了:“玛嬷的意思,难不成是科尔沁那边,有人给您递什么话了?”
否则怎么会无缘无故的聊起这个?
“没人给哀家递话,哀家就不能操心曾孙女的婚事了?”太皇太后先是否认了康熙的猜测,紧接着又开口,“皇帝国事繁忙,满后宫上下,又没有个能中用的,替你操心这些琐事,也只有哀家这把老骨头,能替你多想想了。”
听他说起自己的后宫,康熙连忙起身拱手:“孙儿惭愧,累玛嬷操心了。”
“没什么要紧,不是什么大事,现在考虑,也不算晚,你记着就是。”
“是。”康熙应了,话锋却在下一秒就是一转,“不过,孙儿还是想问一下,不知道玛嬷您对纯宁的婚事,有何想法呢?”
太皇太后却是直接摆手:“没有什么想法,自己女儿的事,少来为难我老太婆,行了,哀家累了,你也回去歇着吧,苏麻,送送皇帝。”
闻听此言,康熙只得告退,苏麻喇姑也遵从懿旨,将康熙送到了慈宁宫的门口,然后在康熙上了肩舆之后,笑着开口道:
“今日之事,还请圣上莫要多虑,太皇太后前几日里听说恪纯长公主久病不愈的消息,不免想起去岁没了的雍穆长公主,心中便多为纯宁公主的未来多思量了两分而已。”
康熙闻言倒是一怔。
和硕恪纯长公主,乃太宗幼女,后下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吴三桂谋反,其丈夫吴应熊及长子吴世霖,早在康熙十三年,就被康熙下令处死,公主本人,则是跟她的另外两个孩子被幽禁宫中至今。
而固伦雍穆长公主,则是太皇太后的长女,当初年仅十三岁,就远嫁蒙古科尔沁,但当时她公公吴克善已经入朝服罪,可以说是直接从公主,成为了罪臣之妻,后来先帝继位,长公主晋封固伦公主,日子这才得以稍稍好过一些,但是也在康熙十七年,先太皇太后这个母亲而去了。
现如今,奉命来送他的苏麻喇姑突然说起这两位,这其中含义……难不成……是要他善待纯宁的意思?

慈宁宫,侧殿的暖阁里,仿古铜金釉三足鼎内,佛香冉冉。
安静的环境之中,不闻一丝杂音,只有细微的木珠撞击声,在空气中细细的回响。
轻微的脚步声自外而内传入,让方才还正跟康熙说,自己累了要休息的太皇太后,微微垂下的眼眸略动了一下,手上拈珠的动作并未停留半分:
“都跟皇帝说了?”
苏麻喇姑快走两步上前,一边用手碰触了一下太皇太后手边的茶碗,然后麻利的端起,一边语气轻柔的开口:“都说过了。”
回完话,她转身将茶碗递给一旁安静的像个木桩一样的宫女,张口吩咐道:“都下去吧。”
宫女们无声无息的行礼退开,很快,侧殿里,便只剩下了苏麻喇姑和太皇太后。
“坐。”在众人都离开之后,太皇太后终于重新睁开了眼睛,然后用下颌示意了一下苏麻喇姑,对方跟太皇太后行了个回礼,然后侧坐在了太皇太后的身边,只挨了一点点的位置。
然而等到苏麻喇姑坐下,明显是想要跟她说些什么的太皇太后,却是只安静的盯着案几上的某个地方,一言不发。
“太皇太后莫要担心,咱们圣上聪明睿智,就算是奴才说的那般的隐晦,皇上也一定能听出您的良苦用心的。”
既然主子不主动开口,身为陪伴了主子三十多年的贴身之人,苏麻喇姑自然是要主动开口,为主子解围的。
而太皇太后也确实因为她的这句解围终于开了金口。
她先是轻轻的叹息了一声,随即主动把手里的佛珠放在了桌案之上:“皇帝是哀家自小看到大的,你说的这些,哀家自然明白。”
这次苏麻喇姑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可是哀家更明白,现如今的皇帝,已经不是早年刚登基的时候的皇帝了,他如今……眼瞧着的确是对纯宁和他的几个孩子疼宠的紧,但要是过上几年,这宫里宫外的形势,谁又说得准呢?”
当这样否定当今皇上的话,从太皇太后的口中说出,要是放在平常人的跟前,那早就已经开始惊恐不安了,可是苏麻喇姑面对这样的情况,却是眼皮子都没有波动一下,依旧安静的听着。
因为她清楚,太皇太后,也不过是想要把一些心里话说出去而已。
当年太皇太后的长女雍穆长公主,小小年纪就要抚蒙,太皇太后是打心底不愿意的,尤其是后来她的夫家还获了罪,如果是一个疼爱女儿的母亲,那定然是不会让女儿嫁过去的,而当年皇太极也是要取消这桩婚事的,最后公主之所以还是嫁了,也是因为太皇太后的坚持。
当时的所有人,包括雍穆长公主都不明白,为什么太皇太后非要推女儿入火坑,只有苏麻喇姑明白她的良苦用心。
长公主未来的夫家虽然获罪,但皇太极是不可能将其一举铲除的,也就是说,他依然需要那一家人的力量支持。
若是此时一时义气取消了婚事,便是在为大清的稳固埋下了后患,待到将来事情爆发,等待女儿的结果是什么,太皇太后压根儿无法想象。
她所能做的,只能是委屈女儿,让她的父亲,以及她将来继承皇位的兄弟,为她的牺牲而感到愧疚,然后,为她的一生负责任,不论这个责任,究竟是不是他们愿意负的。
因为所有的人都会盯着他们。
哪怕后来雍穆长公主曾不止一次的跟她倾诉自己的不幸福,太皇太后也没有后悔过这个决定。
也许有人会觉得,长公主不嫁,糟糕的结果也不一定会发生,但看惯了草原上,儿女长大后,对自己年老体衰的父亲刀剑相向,或者是后者对自己年轻力壮的子辈因为忌惮而出手的太皇太后,并不敢以这种微乎其微的可能性打赌。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实了她的忧虑是对的,只是她也没想到,她算到了许多,却也唯独没有想到,女儿会因为这场她认为的,给她带来了尊荣的婚姻,郁郁而亡,让她在暮年时期,再次体会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她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开始觉得,也许,当然如果她听从皇太极的决议,给女儿退婚,然后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强一下她对丈夫皇太极,以及后来会继承皇位的皇子的影响力,然后再培养一下女儿的能力,也许,她也能让女儿安稳终老,还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可她却把一切,都寄托了在了别人的身上。
体悟了这一点之后,太皇太后开始对那个,表现出了对皇帝和太子,都十分有影响力的重孙女纯宁的看法,有了改变。
“现下太子,的确是他最重视的。若是赫舍里氏还在,有她跟皇帝的情分,加上她的明白,太子在皇帝跟前儿,凡是就能多一份转圜。可是……后宫的新人,一茬接着一茬,阿哥公主,会一个接一个的出生,难保不会出现比太子更优秀的阿哥,他们可都是皇帝的孩子……谁又比谁更尊贵些?不过是那些汉人的刀笔而已。”
“将来……太子慢慢的也会越来越大,倘若这父子之间,没有个能说得上话调解,恐怕咱们大清的将来,就十分的未可知了……”
康熙是她的亲孙子,胤礽是她的嫡亲重孙,纵使他们现在感情再深,将来有一天,他们的力量立场也会对调,到时候,无论是康熙对胤礽出手,还是胤礽对康熙出手,这都会对大清的江山有所动荡,更是人伦父子之间的悲剧,太皇太后绝对不乐见这样的场面。
“虽然没有先皇后,但这不是还有您在吗?皇上将来就算是再变,也不会不顾念您与他的情分的,到时候,您多帮衬这点,也就不会出现那种情形了。”
苏麻喇姑终于开了口,但一开口,就直接让太皇太后飞了她一个白眼,颇无语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调皮,听听你这说的什么话,是非要哀家承认哀家已经老了吗?”
“奴才不敢。”
嘴上说着不敢,苏麻喇姑却也没有一点儿要请罪的意思。
她与太皇太后三十多年的情分,也是最清楚她的脾气的,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分寸拿捏的十分到位。
于太皇太后来说,苏麻喇姑是仆人,也是朋友,更是唯一可以说真心话,以及任性的对象,也因此,她偶尔的放肆,才能让太皇太后更觉出她们彼此之间的真情。
“那太皇太后……这是觉得往后皇上与太子之间的平衡,只能拜托给纯宁公主了,所以……如今才对公主的婚事,如此上心的吗?”
“请罪”之后,见太皇太后的情绪略恢复了一下,苏麻喇姑的言语,就更大胆了些,居然直接问起了刚才太皇太后那么做的目的。
而太皇太后这边,也并没有因为苏麻喇姑认为的,自己对纯宁“动机不纯”而有所动怒,毕竟两个人相处了这么多年,她所有最糟糕的一面,都被她看过,这里苏麻不过是提出了她的质疑,一辈子经历了大风大浪的太皇太后,又怎么可能会因为这个问题而生气?
“这自然是其中一方面。”
太皇太后坦然点头。
“不过哀家也不是块石头,她说到底,是哀家嫡亲的重孙女……这些年,也为咱们大清的百姓,以及皇帝和太子,做了不少,性子不骄不躁,还知道帮着皇帝引导太子,对哀家也恭谨孝顺,难不成,她都做到如此地步了,我还要像当年一样,为了皇帝和太子不受影响,非要直她于死地不成?”
说到后面,太皇太后已然已经摒弃了自我的尊称,开始自嘲起自己来了。
“太皇太后的慈悲,奴才自然是清楚的,但是奴才还是很好奇,这些……跟您今天向皇上提起纯宁公主的婚事,有什么关联呢?是因为……皇上提到的那位张廷玉吗?”
面对太皇太后的自嘲,苏麻喇姑表情未变,只是话锋一转,提起了今日引起这个话题的人物。
“不错。”太皇太后点点头,“毕竟哀家还记得你当年的建议,到如今,哀家也觉着不错。”
苏麻喇姑没有接话,她知道太皇太后说的,是她当年提议把纯宁嫁给汉人的建议,不过当年是因为太皇太后对纯宁影响力的忌惮,而如今,实际是太皇太后改变了对纯宁的看法,对于这项建议的肯定,在她看来,原因还是没变。
没有武力的加持,汉臣们在文治上再厉害,也翻不起风浪,这一向是太皇太后内心的想法。
“”哀家看得出来,皇帝有意重用张家,而这个张家也确实不错,张英如今身为太子的师父,文华殿的学士,长子已经中举,次子又在这次少科试,拿下来第三名,一家人都能力不错,但也不特别拔尖,是个不错的人选,现如今,皇帝又说,这张家次子,似乎还对纯宁有意,而纯宁这边,哀家也听着……不像是反感的样子……”
“那太皇太后您不跟皇上直说,也是怕适得其反吧?”
苏麻喇姑体贴的说出了刚才太皇太后拐弯抹角的用意,而太皇太后也在听到她指出的这一点之后,一边拿起来刚才放在桌子上的佛珠,一边再次轻轻的阖上眼:“嗯……只希望,若那孩子能得偿所愿,过上了好日子,往后能念在这个情分上,多维护几分,这难得的太平吧……”
听着太皇太后“极尽利用”口气的话语,苏麻喇姑笑着开口:“会的……她可是您看好的孩子呢……”
就在这厢苏麻喇姑为自家主子“硬了一辈子的嘴”笑着赞同之事,宁澄澄那边,消停了不知多久的系统忽然上线:
“提示,太皇太后对宿主的好感度趋于良好,恭喜宿主,请宿主再接再厉。”
正惆怅着自己今后可能会没有什么能真正说上话的朋友,以及胤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自己今后到底要怎么合理的调整两个人之间相处模式的宁澄澄:“……什么情况?”
关于太皇太后的好感度,她这么些年过来,自从那次突然的下降又回升让她心惊肉跳之后,她就异常的关注,发现后来一直不温不火,也几乎是她做什么都不怎么动弹之后,她还以为自己这辈子能维持着这样就不错了,怎么的……这又突然间上升了?还趋于良好了?
该说是,不愧是教导了千古一帝的传奇太后孝庄,个性果然不一般吗?
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宁澄澄没头没脑的摸不清,系统也完全没有解释的意思,她又不能去打探慈宁宫发生的事,因为打听到的,也只能是妃嫔和康熙去探望太皇太后的消息,至于人家去干了什么,她倒是不清楚。
而且后来宁澄澄再去跟太皇太后请安,对方对她的态度依旧是不温不火的,反而是康熙这边,在胤礽算计过她那次之后,不知是不是为了安慰她,又给她赏了不少好东西,还打趣说将来要给她找个好夫家,把宁澄澄弄得十分无语,一时还有些担心康熙会不会也跟胤礽一样对张廷玉做些什么。
不过后来证明她多虑了,身为少科试第三名的张廷玉,在成绩出来后的一个月之后,成为了胤礽的伴读,而宁澄澄在听闻这个消息之后,一度有些担心,但她克制住了,什么也没有叮嘱胤礽,后来反而听说了胤礽在他的满族伴读面前,维护张廷玉的消息。
说是维护,其实也不过是讲了句“有本事你们就别以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较”,如此而已,可是也让宁澄澄十分开心了。
她没有因此而对胤礽发表什么自己的看法,而是把这件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了三阿哥和四阿哥听,两个小阿哥在听完故事之后,对他们的太子哥哥打架崇拜,搞得向来以武力在弟弟们面前“形象高大”的大阿哥胤褆十分的郁闷,跑来抱怨宁澄澄偏心。
宁澄澄自然是哭笑不得,不过还不等她想好怎么解释,胤礽就跑来维护宁澄澄了。
“姐姐偏心怎么啦,我是姐姐的亲弟弟,她不偏心我偏心谁?有本事,你也让惠嫔娘娘给你生个亲姐姐呀?”
听着突然变“幼稚”了的胤礽挑衅胤褆话语的宁澄澄:“……?”
嗨,我的亲弟弟诶,你到底是来帮我的,还是来给我添乱的啊?

“嘶……这天儿可真冷啊。”
时近酉正,天色已然擦黑,紫禁城的巷道内,手里正拿着打更用的梆子,敲响了提醒之音的小太监刘小洪在扯着嗓子喊完了话之后,直觉一股透心的凉意直接从喉咙口钻进了心窝窝,整个人冷得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之后,一边裹紧了身上已经穿了多年的棉衣,一边跟一旁的同伴感慨道。
“这才哪儿到哪儿,等几天,有更冷的时候呢,好了,别说话了,自己留口热乎气儿,赶紧干完了活,回屋稍微暖和一下吧。”
他身边的同伴郭良并不附和他,反而有些不耐烦的加快了脚步。
刘小洪闻言顿觉无望,丧气道:“就算是回了屋,也就能稍微当点儿风,要是能多点儿碳火取取暖就好了,再不济,有口热汤,那也是使得的啊。”
“哈?”郭良像是看啥子一样的看了他一眼,呸道,“这天儿还没入夜呢,你就开始做梦了?”、
“呼——”
又是一阵入骨的寒风吹过,一下子让刘小洪再次打了个哆嗦,他有些讪讪的看着郭良道:“醒了,这回醒了。”
一刻钟之后。
“我……我这不是在做梦吧?”
有些不可思议的揉了揉自己因为屋子里面出乎意料的热气被熏得有些发红的眼睛,刘小洪觉得眼前的那小火炉上,正咕嘟嘟的冒着热气,还散发着阵阵诱人的香味的肉汤,简直觉得自己现在如在仙境。
“傻儿子,不是做梦,这玩意儿,是实打实的汤,还是肉汤!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喝?”
刘小洪在宫里认的干爹邓林,一边端着碗,慢条斯理的美滋滋的喝着冒着热气的肉汤,一边没好气的嘲讽他没出息的干儿子,而这也让刘小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见郭良已然先他一步上前去拿碗盛汤,也连忙跟上,手忙脚乱的用他带着冻疮的手拿碗盛汤,发现里面还有肉块,就更惊喜了,差点儿没把碗都弄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