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爸爸是朱棣!(春有雨)


笑容洋溢,甜甜的,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这就是燕王小世子朱高炽啊。
能被慈安大师说小福星的人,果然很讨喜。
朱高炽已经小跑到马皇后身边,被马皇后一把抱起坐在腿上,他也自然地抬起小胖手,抱住她肩膀,然后自然无比地抬起小屁股,撅着嘴,亲了马皇后脸颊一口。
众女眷:“......”
祖孙这般亲近模样倒是她们没想到的。
再看马皇后满眼慈爱都快溢出来了,也低头在朱高炽白嫩小脸上亲了一口,祖孙亲亲腻腻的氛围,一般人家都少有。
在场不少夫人也参加过几次宫宴,曾经见过马皇后对长孙朱雄英的亲近,看见这一幕,更惊讶了些。
马皇后对燕王小世子,明显更多了几分宠溺。
倒也不奇怪,对长孙期望高,培养得更用心,宠爱却不会宠溺。但小孙子就不一样了,长辈总会不自觉更溺爱一些。
何况.....
众女眷就眼睁睁看着,嘴甜又乖巧的小世子,刚到没一会儿就把马皇后哄得笑颜灿烂,整个人都精神不少。
刚才秦王侧妃使劲浑身解数也没能逗得马皇后开怀。
众夫人小姐看着,心想,她们家要是出了一个这么讨喜的甜宝贝,也会喜爱得紧。
朱高炽一张小嘴真的太甜了。
哄着马皇后还不忘在座女眷,
“我要坐在皇奶奶这里看比赛,皇奶奶这里好看的人多,待在这儿更开心。”
把在场的夫人小姐们夸得心花怒放。
哪个女人受得了被夸好看啊,小孩子都是最实诚的。
马皇后就捏捏他小鼻子,“小机灵鬼,好,就坐在这陪皇奶奶。”
朱高炽就甜甜笑。
周围的夫人小姐也有人开始找朱高炽搭话,一来二去,很快小糯米团子就受到了更多喜爱。
可是,祖孙两没想到,朱高炽这小屁股还没坐热,朱元璋那边就派人过来了,王太监突然闯进一片和乐的氛围,也有点讪讪。
但皇上有命,他也不敢不照办啊。
等王太监牵着朱高炽走了,在座不少女眷都觉得有些遗憾,多一个小开心果陪着看演武比赛,开心加倍啊。
邓氏看着周围人不舍神情,又想到刚才马皇后那
亲亲热热的态度,心里冷哼,就没见她对尚炳如此亲热过。
但邓氏面上也没说什么,只是笑笑。
一直以来都是这样,马皇后对秦王和尚炳,还没郭惠妃对两人亲近。
秦王小时候,马皇后没精力照顾,就交给郭惠妃养了一段时间,只有偶尔空闲下来才管一管。
儿子都不亲近,孙子自然也亲近不到哪儿去。
邓氏就闲闲玩着扇柄和手帕,她话少了,倒是让徐妙云多看了一眼,要知道这人从小的性子就不是个安静闲得住的。
今日这般.....也不知在她未到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不过也就这一眼,徐妙云对邓氏如何了不关心,她们也算从小一块长大,但性子不合,关系一般。
.....
朱元璋这边,来的人都坐齐了。
朱家那些小王爷小皇子也来了不少,按年龄顺序坐在朱标后面,朱标就近坐在朱元璋身侧,朱高炽一到,又成了在座众人的焦点。
“大宝,来,到皇爷爷这来。”朱元璋是个不在乎他人视线的人,更不在乎别人感受了。
他张开双手迎接朱高炽,脸上慈爱非常,让他一些亲儿子看着都觉得陌生又可怕。实在是慈爱这种东西,好像不适合出现在老爹脸上。
朱高炽也没急着跑过去,而是先站定,小手拱了拱,作揖的样子特别萌,“皇爷爷好。”
这礼不算标准,但朱元璋却乐呵呵道:“好好好,快到皇爷爷这来。”
朱高炽就迈开小短腿朝他跑过去,被朱元璋一把捞起放在腿上坐着。
聚焦在这边的目光微微闪动,朱家皇子、大臣们的心思各异。但此时他们都有些惊讶地看着朱元璋。
刚才朱元璋也叫了皇长孙朱雄英到身边说话,让人搬了张小凳,就坐在脚边,态度亲昵,一问一回,祖孙相处和谐,朱元璋还抬手摸摸皇长孙头。
说什么,大臣们听不见,但光从氛围和表情也不难猜出,就是闲话家常。
但让皇长孙坐在身边,这一举动也不需再多说什么。
此时看着被朱元璋抱在怀里的燕王小世子,众臣就想,传闻中朱元璋如今最宠爱小孙子朱高炽,看来不似作假。
对皇长孙是偏爱,对燕王世子就是溺爱了。
见到洪武帝朱元璋故意用胡子扎孙儿小脸,被孙儿嫌弃还要哈哈笑着硬凑上去,尤其是那令人牙酸又不适的.....皱巴巴笑容。
大臣们:“.......”
看不下去了,真看不下去了。
要说他们心里什么感觉。
就像是看到了一个妖魔化的洪武帝。
你就说,能不难受嘛。
刑部尚书开济,长相老实,五官却仿佛被冷冻过,失去表情,成了一张面瘫脸,恹恹往下耷拉的眼角,深藏凶戾之色。
身为酷吏,开济在朝人缘差得可以和这届御史一争高下。同僚们坐在一起,就他身边的氛围不对,一看就知被排挤了。
开济当然不在乎了,他也不想别人找他寒暄,烦。此时他眼珠子一转,目不转睛地盯了一会儿,就在即将收回目光之时,那个火红色的小团子像是察觉什么,朝他看来。
朱高炽眨眨眼。
开济眨眨眼。
朱高炽:啊,不愧是我爹盖章的坏人,几天不见长得更凶了。
开济:嗯,没哭。不愧是传闻中第一眼见洪武帝都不哭的孙子。
两人心里都有那么点好奇,又同时收回目光,像是刚才一个短暂对视什么都没发生。
大臣们看得眼睛心里都难受,坐得更近一些的朱家人看得也难受,心里酸酸。
当儿子的还好说,反正他们老爹啥脾气早习惯了,朱高炽和朱雄英也是侄儿辈的,叔叔吃侄儿的醋,说出来都不好听。
他们即便有些眼热嫉妒,但还能控制。
和小叔叔们坐在一起的几个小皇孙就不一样了。
朱尚炳,朱济喜,还有朱允炆今天也都来了。
朱尚炳藏不住事儿,看着那边的眼神都快起火了。朱济喜微怔了一下,很快就挪开了目光,看着下面的演武场,替他爹晋王操心中。
朱允炆.....他生性喜静,大多时候都待在东宫,皇祖父他见过几次,最大的感受就是害怕。
皇祖父似乎也不太喜欢他。
此时看着凶巴巴的皇祖父也有慈祥一面,和大哥大宝感情那般好,他有些羡慕,又有些畏缩。
他抬手扶了下头上的帽子,眼底有些自卑。
他也想讨皇祖父喜欢,可他害怕。
“允炆,”朱标余光扫到小脸微白,眼神呆茫落寞的次子,心中一叹,朝他招手喊道:“到为父这来。”
朱允炆被父亲温和的声音拉回神思,有点不安地起身,走到了朱标身边,朱标却牵着他的手,又让太监搬了个小凳子过来。
“你就陪为父坐。”
朱允炆乖乖坐在他父亲身边,心中欢喜,偷看朱标的小眼神满是孺慕。
朱标就笑着摸摸他的头。
这父子温馨程度不比旁边的祖孙差。
这一幕自然被朱元璋收入眼底,他确实有些不太喜欢朱允炆这个孙子,但此时让他有点不满的却是朱标的举动。
都是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即便有偏心的,也不是说就不疼其他儿子了。他老朱也当爹,都明白。
但你私下疼一点,多给一点都行。
在大庭广众下这么做,就有些嫡庶不分,行为不妥。
朱元璋为什么定下嫡长这一套,有很大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减少皇室争斗、亲亲相残。
秦王这些儿子,对庶子宠一些,朱元璋还会睁只眼闭只眼,但朱标不一样,他是储君,下一任皇帝,他的偏宠容易给满朝文武一个错误认知。
朱标还不知这一行为让老爹不满意,他只是扫见儿子落寞微白的小脸,有些心疼。
而他只关注到一个儿子的落寞孤单,却没看见他另一个儿子淡淡垂下的眼眸。
朱雄英虽说习惯了,但心头依然会失落。
直到手心一暖,他眼睫轻动,抬眸就和一张笑得灿烂温柔的小脸对上,朱雄英看着小团子嘴角边,那盛满暖意的小梨涡,也跟着弯起眼睛,笑了。
朱高炽对太子大伯的‘不自觉’偏心也不稀奇了。
大人总是很奇怪,觉得懂事的孩子,就好像不是孩子了,而是能理解大人心意的小大人了。
给了自以为最好的东西,就好像是偏心了。
可他怎么不想想,这些东西带来的不仅仅是他的‘偏心’,还有无限的压力和负累。
背负的是长辈期望,周围人的期待、嫉妒,还有整个大明的重量。
明明是在还不懂这些的年纪,却已经习惯背负重量。
所以啊,像小堂哥这样懂事又自律的好孩子,背负了那么多,难道不该得到更多一点的爱和在意吗?
朱.糯米团子.高炽看向那边,心道,宝宝呀,也是一个护短的宝。
此时看太子大伯就是不爽。
看台这边的情况,朱棣几兄弟自然不知,这会儿他和秦王几人围站一圈,一个太监拿着签筒,他们要从里面抽一根竹签,选第一轮对手。
兄弟五人,两两对决,那第一轮就有人幸运轮空,直接冲上二轮。
朱棣毫不在意地伸手抽出一根,同时秦王四人也抽出一根竹签。
五兄弟低头一看。
朱棣,秦王,晋王和楚王表情都很正常,只有周王......
看着抽到幸运的轮空签。
周王:“......”心累。
我就想早早淘汰啊。
第39章 第39章 有几把刷子的秦王
抽完签, 第一轮对战,由朱棣对战晋王,秦王则对阵楚王。又猜拳决定了谁先上,晋王赢了, 他选择和朱棣后上。
让秦王和楚王先表演, 预预热。
都定好了, 几人就要转身去安排了,结果又被小太监叫住, 拿出新的抽签竹筒。
晋王瞪大眼睛,“这又是啥玩意儿?”
朱棣几人也很好奇。
小太监就恭恭敬敬地快速解释了一番,还顺便把这次演武模式和规则讲述了一遍。
听完后,兄弟几人:“......”
原来朱元璋
把这次演武对决简单分成三个模式, 一抢占地盘模式, 二攻守对战模式,三正面交锋模式。
顾名思义, 选中‘抢占地盘’模式, 就会在演武场上竖立一高地,插上旗帜, 谁先夺下这旗帜谁就胜。
如果选中的是‘攻守对战’模式, 一方守, 一方攻, 攻方要夺取守方的旗帜才能算赢。
最后就是‘正面交锋’模式了, 这个比较简单粗暴, 但玩起来应该是最刺激的, 双方摆阵对刚,哪一方先溃散,哪一方输。如果双方势均力敌, 那就数最后‘存活’的人头数,存活多者胜。
而除了这三种对战模式,朱元璋还准备了‘意外’来坑儿子。
什么意外呢?
行军打仗,不可能一帆风顺,时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平时不算什么,但在对战关键时刻,往往能决定成败归谁。
这里面,运气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意外。
天意决定站在你这边,除非太蠢,想输都难。
而这些‘小意外’就藏在小太监捧着的新抽签筒里,运气好,能抽到好的东西加成,运气不好,那就只能怪你手气差了。
朱棣他们就知道,老爹不可能搞一个简简单单的演武比赛,原来是在这等着他们兄弟啊。
不过.....
谁怕谁!
四兄弟对视一眼,没一个怂的。
只有周王:“.......”
此刻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听完他就一个感受:好累。
不能弃权吗?
而观看台这边。
也有太监站出来给众人解说了一下演武规则和模式。
众臣听完就:“......”
论狠,还得是你洪武帝朱元璋。
虐/儿子都这么不留情面。
本来吧,把曹国公搬出来,和最后胜出的王爷决一胜负。大臣们心里就觉得有点‘以大欺小’的味道了。
李文忠是谁啊,身经百战的名将啊,打过的胜仗比几个王爷吃的盐还多了。谁胜谁负一目了然啊。
不是文武百官看不起秦王几兄弟,而是,这根本就是经验和岁月的天然差距啊。
要不说朱元璋虐儿子呢,你想,开开心心赢了自家兄弟,胜利的喜悦还没能享受久一点,就要被李文忠打败。
你要怕你儿子骄傲,你直说,何必欺负人呢。
当然,大臣们只是心里腹诽,也不想为朱家王爷打抱不平,他们也是看热闹嘛,反正虐的不是自己儿子。
朱高炽听完,眼底有些兴奋,他觉得这跟玩游戏一样,设置的障碍越多,越好玩。
于是他竖起大拇指,真心实意夸夸,“皇爷爷好厉害。”
见小孙儿喜欢,朱元璋就抱着人贴贴,“这算什么厉害,皇爷爷还有好多东西没拿出来呢,怕他们承受不住。”
大臣们:“......”
朱家皇子们:“......”
朱高炽就眨眨眼,看着厉害的皇爷爷,眼睛亮晶晶。
他也不担心自家爹爹,爹爹也很厉害的。
朱元璋就很稀罕小孙儿崇拜他的小模样,抱着人一个劲儿摇晃。
虐/儿子?
他老朱不认啊,这明明是磨炼他们心智,锻炼他们能力,这都是他老朱对儿子们沉甸甸的爱呀。
朱元璋笑得开怀,眼底快速闪过一抹恶趣味儿。
至于想看儿子们笑话什么的,这只是顺带的,顺带的而已。
很快,观看区有人喊出声来,“来了来了,开始了。”
众人议论声一滞,纷纷朝宽阔的演武场看去,看了一会儿,不论是三层观看台这边,还是百姓那边都变得热闹起来。
先出场的是秦王和楚王。
战马嘶鸣,士兵肃然,双方很快列阵站好。观看台这边经过刚才小太监解释规则,此刻仔细一看,就发现这是攻守模式。
秦王抽中了守,楚王是攻方。
除此之外,众人还看见双方兵马人数不同,之前就说好,每位王爷带领五千兵,多少骑兵多少步兵,看你自己如何分配。
而此时一眼就看出,秦王人数要少将近一半,楚王阵营多出一千多骑兵。
演武场可是一片沙土平地,没有地势可依,守方本就比攻方吃亏,如今一看,秦王运气还相当不好,没抽到好的意外加成。
“这一轮秦王危险啊。”
“胜败似乎没有太大的悬念。”
武将们看着一群文官在那指指点点,就觉得好笑,涉及到自己强项了,武将们一个个高抬下巴,决定让这些‘读书人’也见识下他们的厉害。
“秦王攻守能力都不错,但最擅长还是守,你们看着吧,胜负还未可知。”一武将高声道。
“可不是,守城攻城仅凭一点人数优势就定出胜负,这么简单,那还要将军做什么,人人都会打仗了。就算地形不占优势,也要打出胜仗,这才是考验一个将领本事的时候。”
“且看吧,楚王想轻轻松松赢下这一场,是不可能的。”
“啧啧,观看演武之前,你们也没打探一下,秦王小时候跟谁学过兵法,那可是——”这个武将突然被人狠狠撞了一下肩膀。
而他也突然意识到什么,不禁咽了咽口水。
那个没被说出口的人名,自然就是朱元璋亲侄儿朱文正,当年洪都之战守孤城抵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硬是撑了三个多月,直到朱元璋回援。
这一场守卫战,堪称一场军事奇迹。
要不是守住了.....还有没有今日大明都不一定。
可.....
朱文正后来犯了大错,被关押囚禁,郁郁而终。
一代名将,可惜走错了路。
文官们就闲闲投来一眼,得意个什么劲儿,又不是他们下场比,再说了,一群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真把他们文官当成啥都不懂的文弱书生了?
虽然缺乏实际经验,但他们也看过书,有些涉猎广泛的,兵法书也看过些。
纸上谈兵不至于,但也不是什么无知小儿。
用他们在这显摆。
文官们不屑,武将们见文官神情,心中不爽。
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懂个屁!
演武还没开始呢,文武官员先互相翻了个白眼。
这会儿,小团子朱高炽也正目不转睛地看着下方演武场,作为守方的秦王看起来确实没有优势。
朱元璋的规则里,守方是可以挑选一些防御器械的,此时秦王阵营就有拒马、装了砂石麻袋的几辆推车。
两方一对比,似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有总比没有好。
这次演武比赛,为了减少伤亡,大家的武器都是木头制作的,尖锐一点的箭头、枪/头还用麻布裹了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