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也是要讲究默契的。
一是兵将熟悉指挥者的作战方式,令行禁止,二是士兵之间配合的默契。
这次演武都是从护城卫挑选出来的精兵,可真正磨合的时间不多,布阵更需要士兵之间的默契。
朱棣带队冲击了几轮,就发现,边军组成的阵型更难破,打开一个口子,也能自动自觉地迅速补上,即便大家都是来自不同边防卫所,但凝聚力和应变力还是强于护城兵的。
左翼这边的边军分布明显更多。
朱棣咬牙,看来朱老二是料到自己会带兵攻左翼了。
但没关系,他也可作佯攻,吸引注意力。
现在就等着看,是‘刺猬’的壳先碎,还是‘尖刀’的刃先卷。
很快一炷香就烧完了,观看台上有擅长算数的大臣,目光扫过,在心头默默统计,发现燕王的战损率高于秦王。
而秦王阵营的人头数原本就比燕王多。
如此下去,两炷香烧完,秦王也会因为存活人头数更高获得最后胜利。
朱高炽本来记得的前世知识不多,说起算术,也就小学级别,可这会儿他一眼扫过混乱的演武场,脑海里就自动统计出双方人数差距,战损率。
就像是一台精密度极高的计算机,整个小型的演武场战局就像一个图像模型,眨眼推演出数种可能性。
只是朱高炽看得太紧张,脑子快速闪过这些,也没太注意,而是握着小拳头,“爹爹快反击,爹爹加油。”
朱元璋自然也瞧出来,此时战况对朱棣是更不利的。
这么久还没突破秦王防御,每次刚破出一口子,又被秦王及时补上。在这么胶着下去,朱棣最后会因为战损过高,存活人更少,输掉这一场对决。
不过朱元璋有点意外的是,才两岁多的小奶娃好像也看出来了。
这个年纪的孩子,能看懂的也只是双方打得多凶,分辨不出谁优势更大,至少目前的战局,不少缺乏军事经验的大人都难看出端倪。
双方此时正激战呢,势头看起来都很猛。
所以听到朱高炽那一句‘快反击’,朱元璋有点在意,要是一般大人只当自己多想了,毕竟小奶娃子才两岁多,能厉害到哪儿去,随口一说而已。
但朱元璋不是一般人,他见过的天才不少,自己就是个半路出家的军事‘天才’。儿子都能遗传到军事天赋,孙子怎么不能?
大宝又比一般奶娃聪明,朱元璋这么一想就把人抱起来,朱高炽一个不防,被抱了起来,两只胖胳膊下意识挂在朱元璋脖子上。
“皇爷爷你干嘛,别打扰我给爹爹加油。”
朱元璋看着有点嫌弃自己的大胖孙子,嘴角一抽,敢这么直白嫌弃他老朱的孙子,也就这小东西了。
朱元璋也不生气,反而抱着人乐呵呵问:“大宝,你是瞧出老四要输了?”
谁知话音刚落,盯着演武场的小团子就扭过头来,小脸一本正经的,“皇爷爷,您再唱衰我爹,我就要生气了。”
朱元璋:“.......”
先不提什么天赋不天赋的,小东西倒是把他老朱家的护短遗传得很好。
朱高炽小嘴一张,刚要再说点什么,耳边就传来朱雄英小小惊呼一声,“四叔退了。”
朱高炽赶紧扭头往下看。
朱棣也察觉这样下去对自己不利,第二柱香都燃掉一小半了,必须尽快找到一个突破点,否则就输定了。
但秦王肯定不会让他轻易突破,他只需咬咬牙再坚持半炷香时间,胜利就属于他了。
朱棣一眼扫过全场,最终一咬牙,死马当活马医,总要试一试再说。
手指放在唇边,嘹亮的哨声一响,朱棣带队率先往后边儿跑,收到指令的骑兵步兵也纷纷逃散,有的步兵还边跑边丢武器。
乍一看,就像是溃逃。
但是吧.....
至少看台上的武将们觉得,这一出有点假,别说武将了,就是文官们都觉得突然来这一出有点古怪。
正所谓兵不厌诈,燕王这样子很像是在设套啊。
不论是武将还是文官都摇摇头,他们都能看出的东西,想骗过秦王怎么可....
“我的老天爷,秦王被骗了!”
某个文官大惊失色道。
看台上也接连响起倒抽冷气的动静。
只见秦王阵营,这么久都没被朱棣破坏的阵型,从右翼开始坍塌了一角,一支骑兵队一马当先,后面跟着几百步兵,紧追‘逃亡’的朱棣而去。
‘蛰伏’许久的李景隆随手牵起身边一匹没人用的马,从步兵秒变骑兵,激动得脸庞发出红光。
嗷嗷怪叫着。
“捉拿对方主帅,收割主帅人头,胜利是我们的,冲啊!”
激动的嗓子都喊劈叉了,而让众人傻眼的是,在他冲出去后,随着他的喊叫声,不停有人带队冲出来,有骑兵,也有步兵。
如果大家眼力再好一点,就能发现,这些带队的大都是武将二代。还有些是迷迷糊糊的,被他们的气势影响跟着冲出来的。
看台上的人傻眼了,更不用说秦王了,秦王眼睁睁看着从内部塌陷的阵型,脸上先是一个大大的懵字。
没错,他比看台上的人更懵。
自己刚要下令全军戒备,不可追敌。
结果下一秒就有人冲出去了,还不停有人从四面八方冲出去。
等秦王反应过来,早已目眦欲裂,浑身杀气腾腾,仰天怒吼:“全部给本王回来,本王命令你们回来——”
可惜,冲出去的人,要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么是,冲都冲出来必须跟紧前面的小头头啊。
秦王那一声饱含杀意的怒啸,冲到了看台众人的耳畔,他们听见了,然后恍然,原来不是秦王下令啊。
那就是——
有武将已经认出,冲出来的二代里有自家儿子的身影,此刻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心情。
羞耻爆表!
一个个黑脸大汉,脸红得快冒烟了。
文官们就‘小心’看来一眼,一脸的无辜,没有一点幸灾乐祸和看笑话的意思呢。其余武将正襟危坐,悄悄咽口水,庆幸这次自家不孝子没上场。
当然,最羞耻的要数站在演武场边缘的李文忠,他看着冲杀在最前面,一张脸除了兴奋就是愚蠢的亲儿子,他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李文忠身形踉跄一下,整个人瞬间沧桑了几十岁。
就有种预感,从今日起,他李文忠的脸再也捡不起来了。
演武场上,朱棣听到身后追击声,呲着一口大白牙,笑了。
说实话,他也是想碰碰运气。
即便这么烂的演技被识破,大不了又杀回去,拼尽全力最后一搏。
但李景隆这坑货,果然没让他失望。
战局就这么戏剧性地转变了,朱棣怎么可能让到手的机会溜走,即便秦王反应迅速把手边的兵力集结,全力对抗朱棣,但朱棣的骑兵更凶猛,失去阵型保护,就如待宰的羔羊。
朱棣带队继续和秦王较量,这次,秦王的壳子显然没之前硬。
边军组成的骑兵队也开始收割冲出阵营的人头,那些‘逃走’的步兵也纷纷捡起兵器,杀了
李景隆这时也发现自己别骗了,他扭转马头就要往回逃,可这一扭头就看见了朱棣的骑兵凶残模样。
李景隆:“......”
糟了糟了。
秦王要输了,岂不是要怪在他头上。
李景隆骑在高头大马上,脸色苍白,他不用多看,似乎都能察觉到四面八方聚焦在他身上的目光。
惨了惨了。
丢脸丢大发了。
他这次不会被父亲打死吧。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生命’遭到威胁,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往往能冒出一个绝妙的馊主意。
比如,与其被人骂无能白痴,丢尽了他爹李文忠的脸,还不如被人骂阴险狡诈、不要脸。
于是彻底‘疯狂’的李景隆难得爆发了一回武力值,单枪匹马杀入人群,收割人头的凶猛模样让看台众人再次傻眼。
半天才有文官指着杀红眼的李景隆,有些怀疑道:“我是不是眼花了?”
不然这小子怎么专杀自己阵营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和朱棣是一伙的。
众人有疑惑的,也有恍然大悟的,还有等着结果揭晓的......
直到两炷香烧完,演武对决结束,场面一片混乱之际,靠着迷惑了敌人又迷惑了同伴,加上突然爆发的战斗力,居然苟到了最后的李景隆,在同伴的仇视,敌人的微妙目光中。
“啊啊啊啊啊啊——”他大叫一声,举起手中长/枪,对准自己胸口,在众目睽睽之下,笑得畅快,“燕王殿下,我们赢了!”
然后他一枪‘结束’了自己生命。
这是一个人头都不愿多留给秦王,哪怕是自己的人头。
看台众人:“!”
原来如此。
真相大白了。
燕王,阴险如斯啊。
朱棣脸上的笑就这么僵硬了,看着大义凛然倒地‘阵亡’的李景隆,还一脸满足冲他挤眉弄眼的李景隆,他的脸黑了,拳头也硬了。
同时身后骤然爆发一道响彻演武上空的咆哮怒吼。
“朱——棣——”
一扭头,秦王双眼血红,一副要啃他肉喝他血的‘杀父仇人’模样。
朱棣:“......”
第42章 第42章 还是太善良了
演武结束, 谁也没想到今日最大的热门是由燕王朱棣创造的。
“啧啧啧,以前就知道燕王是个不好惹的,如今......啧啧啧。”
“我就说,曹国公的儿子怎么可能上套。”
“都说秦王晋王阴险, 结果....”
“要是我, 气都气死了。”
“嗨, 这不叫兵不厌诈嘛,既然规则没说, 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
“话是这么说,可燕王有点太那啥了吧。”
“秦王第一轮也没光明磊落到哪里去吧。”
“所以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能想到, 燕王早早打入了敌方阵营!”
“燕王还是不厚道啊。”
“这一招实在太损。”
“难怪秦王气成那样。”
散场后, 宫门各府马车按顺序离去,就有还没走的大臣分布在宫门口的各个角落, 小声又热情不减地讨论着今日热门。
他们以为自己嗓门足够小了, 可你一言我一句,总有那么一两声飘到了其他人耳朵里, 也顺便飘到了被议论的当事人耳朵里。
朱棣脸又黑了。
却在这时, 一双小胖手捂住他耳朵, 坐在朱棣肩头的朱高炽, 凑他耳边小声说:“爹爹别听, 这些都是黑粉。”
朱棣:“?”
而‘不在背后说小话’文官们仿佛是自带危险‘雷达’, 明明没一个人回头看, 但他们就是很有默契地闭上了嘴,嗡嗡声立即消失。
要么看天,要么看地, 要么踮起脚看一眼自家马车过来没,要么一脸茫然的眨眨眼,仿佛在说‘我是谁,我在哪儿’。
朱棣:“.....”
朱高炽:“......”
父子两都很无语,等燕王府马车到了宫门口,徐妙云撩开车帘子,“愣着干什么,还不过来。”
朱棣驾着儿子上了马车,等到燕王府马车消失在众人视野,宫门口的各个小角落就统一传出一声。
齐齐送出一口气。
朱棣也没跟这些人计较,他知道罪魁祸首是谁!
演武最后,是朱棣和曹国公的较量,如大家一开始猜测那般,曹国公李文忠胜出。李文忠父子两也创造了今日最有看点的两场比赛。
李景隆的‘间谍’戏剧性,最为众人津津乐道。
而李文忠和朱棣演武对决,两人都喜快攻强攻,以快制快,就如草原上带领狼群厮杀的两只头狼,让人看得热血澎湃。
也让众人深刻体会了那句话:姜还是老的辣。
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经验老道的百战之将,比起还显得青涩的青年小将,总能更快一步抓住机会,弥补漏洞,稳中取胜。
朱棣身处其中,比外人更能明白,他和真正名将大将之间的差距。
差的不仅仅是经验。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在演武场正面对上曹国公李文忠,那种压力是朱棣从未体会过的。哪怕是今日综合实力最强,最难对付的朱老二秦王,也从未给朱棣带来过压力。
就像是面对一座大山,想要攀越它却发现自己太过弱小。
回到燕王府,朱棣又去练武场挥刀,不停歇地挥了几千下,很快就汗如雨下,热气肉眼可见地从他身上飘散而出。
朱棣眼神发亮,脑子里都是最后一场对决的画面,从头到尾,一次次复盘,也让他再次认识到,自己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
想要打败强者,想要变得更强。
朱棣非但没有被打击,反而战意勃发,体内热血不停滚动,半天冷却不下来,朱棣只能继续挥刀。
呼呼呼呼——
喘气如牛。
不知挥了几万下,朱棣体内的热血总算平静了一些,这一天其实不算轻松,只是他精神太过亢奋,压过了身体的疲累。
这会儿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朱棣才丢了刀,直挺挺地躺倒在地上。
不等他闭上眼睛休息一下,从封闭模式回过神来的朱棣就听到耳边还有呼哧——呼——呼哧的喘气声。
不是他的。
朱棣下意识偏过头,眼前就出现一个小团子拿着比他小胖胳膊大不了多少的木棍子,在那呼呼挥动。
之前不知挥了几下了,朱棣反正就看到他挥了五下,然后就棍子一丢,直挺挺地往后一倒,小口大喘气。
“累死了。”
“宝宝原来还是有点武学天赋在身的。”
朱棣:“?”
朱棣反正就没从儿子脸上看出一滴汗。
守在旁边的崔膳也眼角一抽,看着就挥了十下,就喘气如牛,看着比燕王殿下还累的自家世子,一时也不知该说点什么。
朱高炽觉得,虎父无犬子,虽然他喜好斯文和平,但也不能白白浪费武学基因,学些拳脚功夫防防身还是不错的。
被今日演武点燃了一点鸡血的朱高炽,眼睛发光地表示,要学武,不能太废。
谁叫爹爹不喜欢手无缚鸡之力的儿子呢。
为了爹爹,他也是付出太多。
至于上战场....
那就算了,那不是斯文宝宝能干的活。
歇了几口气的朱.小团子.高炽感觉体内热血又起来了,于是就从地上爬起来,捡起棍子,嘿咻嘿咻地挥了三下,然后棍子一丢,就倒在地上休息。
那一脸‘宝宝太努力了,宝宝这么厉害,宝宝自己都吓一跳’的小模样,是真让一旁的朱棣和崔膳都看傻了眼。
两人呆若木鸡,就看着小团子在那挥棍子,三下一休,弄了五回。小团子终于抬手一抹脑门上一点薄汗。
要知道,这可是大夏天啊。
一身牛劲儿耗完的朱棣,整个人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
“打完收工。”
棍子一丢。
小团子还撸起袖子,看着自己白生生软嫩嫩的小胖胳膊,仿佛看见了皮肤底下在努力成长的肌肉。
朱高炽就感觉这会儿的自己,比刚才强了一丢丢。
“窝是不是有点太厉害了点。”
朱棣:“......”
崔膳:“......”
虽然,儿子比起自己小时候的天赋来说.....咳,朱棣倒不是自夸,他从小就壮得跟牛犊子似的,天生力气大,学武就是比别人快。
但他最爱的白胖儿子....
软绵绵糯叽叽,跟个福娃似的,一看就是精雕细养的,不似他糙里糙气,随便折腾都可以。
朱棣以前也想过,要把长子培养成他这样厉害的,威武霸气,彪悍十足,如狼似虎的真汉子。
但是吧....
就看着软糯糯的,漂亮亮的,又爱撒娇又精贵的儿子,他觉得,也挺好的。
儿子一看就不像他小时候身子骨那么硬,那么耐/操,万一折腾病了咋办?万一受伤了咋办?
朱棣就觉得,打打杀杀这种事,他当爹的来干就可以了。
儿子聪明,可以读读书,只要别读太多变成书呆子就成。
虽说,朱棣也没打算强迫儿子习武,可儿子主动产生了兴趣,他也乐见其成,毕竟学点拳脚功夫也能强身健体,以后少生病。
没错,朱棣没想过自家乖儿子会变得多厉害。
天赋这玩意儿,看看就知道了。
但朱棣也不打击儿子自信心,嘴上夸:“不愧是我朱老四的儿子,这才学几天,我儿进步实在太快,你爹当年都不如你呀。”
朱高炽拿着爹爹亲手削的小木刀,横劈竖砍,小眉头都严肃绷起,看起来还挺像模像样。
如果只看表情,不看他软得像棉花的动作的话。
听到爹爹自豪的夸夸,小团子就‘羞涩’地扭扭小屁股,大眼睛亮闪闪地看着他爹朱棣。
【再夸夸,宝宝受得住。】
相似小说推荐
-
19世纪小女仆(存金) [穿越重生] 《19世纪小女仆》作者:存金【完结】晋江VIP2024-12-23完结总书评数:1879 当前被收藏数:11609 营养...
-
还璧(靡宝) [现代情感] 《还璧》全集 作者:靡宝【完结】番茄2024-12-13完结简介【民国言情+双强+互相救赎】双面神偷重操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