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注意,这不是发劳役,不会让你白辛苦一趟而什么都得不到,这些活计是多劳多得的,到时候你们便清楚了。”
井陉城因为战火,今年一年都没能顺利的春耕播种,因为四国联盟军的驻守又夺了他们家里的口粮。
城中许多人吃不上饭,正好能以工代赈,先让人修公共旱厕应急堆肥,保证种植冬小麦时能够有肥料可用。
井陉城矿产丰富,可以大力发展制瓷业先设立矿区,招到矿工去挖瓷土,也算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能够赚取粮食钱财,渡过现在的难关。
等瓷器烧制成功,瓷窑有了一定规模,这个行业定然会成为井陉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对井陉城产生巨大的影响。
通过赵瑶君对井陉城地理气候的研究,发现这里特别适合种植花椒。不过现在不是种植花椒的好时间,等到秋天一到,再让他们扩大种植,让花椒也能成为此地的经济作物之一……
许多事情总要慢慢的来,关于急躁放反而有害无利。
赵瑶君将事情处理完后,终于同扶苏一起回了府衙之中。
连续几日以来高强度的工作,别说早已困的眼睛都快睁不开的扶苏了,就是赵瑶君自己,也感觉有些疲惫。
两人在厅中略坐了坐,时不时交谈两句。
涉及到红薯,事关重大,所以他们都想等到红薯全部分配收拢好之后,再放心的回去休息。
午后时光热烈,喝完一杯茶,赵瑶君原形毕露,安安静静斜躺在软榻上,犹如放松的小咸鱼,可手里依然拿着一本鳞册随意翻看。
扶苏吃着桌上的点心,看了一眼她的模样,忍不住发出了悠长的叹息声。
“瑶君改变了许多,阿兄还记得你之前连字也不愿意写,书也不愿意碰的情景,只要一上课便想逃课,还千方百计,逃避功课的事情。”
扶苏含笑的看着赵瑶君,眼里是欣慰骄傲的笑意:“没想到现在,你竟然变得如此勤勉刻苦,阿兄远不及你啊!”
赵瑶君身子一僵,她忽然反应过来。
【是啊,我最大的梦想,难道不是做好吃好喝悠闲自在的咸鱼吗?怎么不知不觉的,我竟然变成了现在这个死样子!】
【卷宗熬夜看完了,井陉城恢复生产生活计划勉强有了雏形,事情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我怎么还在看书呢?
这一点都不像我!唉,小小年纪就一身班味,等到成年已经有了10多年的工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赵瑶君一边心里吐槽一边给自己下了个结论:“阿兄提醒我提醒的好,我悟了!你一直勤勉上班,你就会有上不完的班!你能吃苦,就会有吃完的苦!”
“所以我该回归孩童天真本性,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该乐乐,就是不应该在这里上班!”
扶苏一脸不解且大为震撼:“?”
难道他夸一夸女弟勤勉,还夸错了不成?
赵瑶君将自己手里看了一半的书,立即放到一边去。
她看了眼黑眼圈浓重的扶苏,立即从软榻上爬了起来,良心丝毫不痛的将工作开始分给其他人。
哦,现在没有其他人,只有扶苏。
那就分给扶苏。
赵瑶君翻箱倒柜,一边念叨:“阿兄,王翦、李牧大将军去邯郸前,嘱咐我坐镇井陉城,安抚百姓,让城中稳定下来。我感觉现在差不多了,该铺垫的我也全都铺垫好了,后续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完成。”
赵瑶君翻出自己的计划册子,放到扶苏身前,朝他讨好的笑笑:“我自己还是个奶娃娃,不好好吃吃玩玩就罢了,怎么能整日沉浸在这些公务当中呢?”
扶苏依旧被着言论震惊到了:“可你并非是普通的懵懂孩童,难道不该多劳多得吗?”
赵瑶君立即开始打感情牌,一双湿润的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扶苏,可怜兮兮道:“大体要做些什么的章程,我都写在这册子里了。这几日我疲惫不堪,只能求阿兄帮帮我了。”
“阿兄你也知道,几个将军不会做人,给我留下的都没有内政人才。现在我可以用的人实在是少,徐护卫已经累得起不了床了,于校尉和成校尉,一人处理文书一人清点徐、渔两家的家财,实在忙得团团转。”
赵瑶君拉住扶苏的手,软语撒娇:“接下来一切监管工作,只有阿兄才能帮我了。阿兄,求求你了,帮帮瑶君吧。”
扶苏困顿的脑子清醒了一些,只是看着赵瑶君可怜兮兮的模样,他还是忍不住点头:“好,阿兄帮你。”
赵瑶君感动极了:“阿兄真好,阿兄是世界上最好的兄长……”
不要钱的甜言蜜语来了几句,赵瑶君就急匆匆跑去睡觉休息。
【嘿嘿嘿,下班下班,我自由喽!谁爱上班呀,怨种才爱上班!】
扶苏看了一眼她活泼的背影,感觉她像是撒欢的小犬。
大冤种·扶苏翻开着细致的册子,感受到其中过于繁杂又重要到不得不做的事情,他揉了一下自己的额角,眼下黑眼圈更黑了。
班气传递,小小年纪,扶苏身上疲倦的班气,穿越两千多年,同后世之人一模一样。
四月末,春末夏初,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徐长龄畏热,还没到真正热的时候,额角就有了细细的汗珠。
他随手擦了擦,扭头就看见十来个沧桑年老的陶匠人,战战兢兢的站在那儿,眼神无措紧张,衬着一张满是风霜的脸,显得各位畏缩。
徐长龄温和的笑了笑:“各位无需担心,我们殿下最是平易近人,尊老爱老的。你们也知道她不是凡人,此次要见各位,也是好事。”
陶长春是陶坊里手艺最好的,他因为手艺,也见识过些大场面,所以他也是这十来个陶匠人的主心骨。
不过今日这大场面,他们还真没见过。
陶长春听了徐长龄的话,也只能强撑着笑了笑,他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绕嘴般重复:“晓得了,晓得了,我们都晓得了。”
只是他们心里还是又慌又期盼。
毕竟四公主殿下可是真神!能多见她一眼,都够他们感觉倍有面子的了!只是他们也实在理解不了,这样高高在上的人,怎么就要见他们这些玩泥巴、塑胚子的人了?
徐长龄见状,十分无奈。只好带着他们走到了府衙门口。
那十几个陶匠人一抬头,只见府衙门外守值的玄衣佩剑,昂首站立的轻骑,目光如同闪电一般从他们身上扫过。
十几个老汉立即深深的腰杆弓了下去,脚都有些发软。
陶长春盯着自己最好的一双鞋,心口老跳,他心里忍不住叹息,娘呀!不愧是公主殿下的手下,那威风劲儿,简直甩了之前府衙的衙役几条街!
那轻骑见了徐长龄,知道他是赵瑶君的得力手下,立即笑了笑,主动打招呼:“这几日大人日日在外忙碌,今日可算是有收获了?”
徐长龄事情办得好,心里开怀,爽朗一下,连眼下青黑看上去都淡了许多。
“有收获了!这几位都是殿下让我寻的陶匠人,我整个井陉都翻遍了,也就十来个。今日我带他们去见见殿下,也算交差了!我熬了许久,待得了空儿,我请兄弟们喝酒!”
因为殿下传烧瓷之法,会涉及到女娲娘娘的留下的神影,徐长龄不仅找到了井陉中所有的陶匠人。更是从这些陶匠人中选了品行好的、手艺佳的。
筛选来筛选去,也就剩下这十多个还能看了。
轻骑也笑了笑,让开了路:“那我们便等着大人的好酒了!”
徐长龄笑着点头,带着十多个同府衙格格不入的陶匠人,脚步轻快的跨过门槛,朝里边儿走去。
对于陶匠人们来说,现在的府衙比原先的府衙更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力量在其中,比原先赵国官员在时的府衙,还让他们感到敬畏。
十多个陶匠人连头也不敢抬起,更不敢乱看,仿佛这府衙之中的一草一木都沾染了仙气,不能亵渎。
他们晕乎乎,胆颤颤的走了许久,只看得到自己脚下的方砖,从石砖变成台阶,又同台阶变成长廊,最后变成光滑平整的地面。
他们才发现带路的徐大人忽然停了下来,朝前方拱手一笑:“殿下,长龄幸不辱命,将殿下想见的陶匠人都带回来了。这是名册,还请殿下一观。”
徐长龄将自己做的陶匠人名册,交给赵瑶君。
赵瑶君翻开第一页,便看到了第一个名字。
陶长春,井陉人士,年约四十又五,制陶技艺最佳,性稳重认真,为人忠厚老实。
赵瑶君点头:“记得不错。”
这声音,便是府衙门口神使殿下的声音。十几个陶匠人闻言,膝盖一软,心跳加速,无措的想要跪下,行最虔诚最大的礼仪。
赵瑶君温声淡笑:“诸位老者无需多礼,今日来是有极为要紧的事情交给你们的。”
十多个陶匠人不禁新生奇怪,他们只是平常普通的匠人,本来殿下这样的身份召见他们,就有些奇怪了。
现下听到她要交给他们要紧的事情,陶匠人心里不仅惴惴,不知自己有何本事,值得神使另眼相看的。
陶长春压着紧张的情绪,小心翼翼抬头看了一眼,正对上一双含笑清凌的眼。
他呆了呆,就见神使殿下小脸上朝他露出了更加温和的笑容:“老丈抬头抬得好,好有胆色,好极了!诸位一会儿也正要像这位老丈一般抬头的。”
赵瑶君猜到了这人是谁,却还是问了一句:“老丈如何称呼?”
陶长春老脸发红,连忙道:“小老儿名叫陶长春。小老儿不过一玩泥做泥胚子的匠人,当不得神使殿下一句老丈。”
赵瑶君看了他一眼:“你年纪大了,我一句老丈也是常事。诸位大匠不要站着了,你们坐下喝些水,吃点点心,再听我说话。”
她话音一落,早有侍从搬来的软垫铺在地面上。
陶长春,与十几个陶匠人战战兢兢,手足无措的坐在精致的软垫上,他们并不敢整个身子都坐下。
虽然身上穿的已经是他们最好的衣物了,但比起跪坐的软垫,他们还是只觉得自己衣衫粗糙不洁,生怕污了这精美的垫子。
他们身前的桌案上,更是放了精致的、美味的,他们从未见过的糕点,以及热腾腾的饮子,他们也不敢伸手。
赵瑶君温和道:“各位大匠,千万不要拘束。你们尝尝这点心和饮子,吃完了才好帮我做事。”
陶匠人们不敢耽误神使殿下的事情,听了这话,果然拿起了一块糕点和一杯果饮,急急忙忙的吃了起来。
那点心不知是如何做的,入口香软酥嫩,吃起来竟有一股甜滋滋的味道!
这种甜味,比他们吃过的果子甜多了!甚至比他们一生当中,吃过带甜味的东西还要甜上许多!太让人着迷了!
这次滋味极好,但是陶匠人们只敢吃了一块点心,喝了一点果饮便停了下来。
赵瑶君也不强求,她站了起来,在厅中缓缓踱步:“今日请各位大匠来主要是为了一件事,这件事便是教会你们制作瓷器。”
瓷器?何谓瓷器啊?
十几个陶匠人忍不住抬头,陶长春更是担心道:“殿下,我等蠢笨不堪,只怕学不会,耽误了殿下的要事。”
“无妨的。”赵瑶君想起那,直白详细、富有画面感,井陉烧瓷法的每一道工序更是有针对性的,拍得清清楚楚的纪录片,她神色更淡然了。
“我有一个法子,你们若是照着做,定能成功地烧制出精美的瓷器。这法子十分简单,只要你们一直看,把作瓷器的流程记在心里就够了。”
赵瑶君说着,她心念一动,一个遥控器就凭空出现在了她的手里。
陶长春和十多个匠人只看到,眼前凭空出现了一个画面!
神迹啊!这就是神使殿下的手段!果真厉害!
十个陶匠人惊讶的坐直了一直弓着的身子,抬眼看着还没开始播放的投影屏幕,忽然发现,画面里的是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他们好像也是在烧陶!
陶长春率先反应过来:“不,这不是烧陶!难道旁边那些便是烧制的成品?”
好神奇,这画面凭空出现,竟然如同真实的一般!可惜那画面是静止的,没有让他们看清楚到底在烧什么!
难道旁边那些雪白的,青黑的、有各种花纹,各色美妙的长瓶碗碟,就是烧制出来的成品吗?
赵瑶君缓声道:“没错,旁边便是烧制成功的瓷器。此乃我的宝物留影石,其中十分详细的记载了瓷器烧制的过程,今日我便将此法传予尔等,希望尔等也能烧出精美的瓷器。”
十几个陶匠人,有人沉浸在神迹之中,有人双眼发直,痴痴的盯着精美的瓷器图案,想不出是如何烧制出来的。
但听到赵瑶君的话后,他们都激动了起来!原来,殿下今日寻他们来是要传他们瓷器烧制之法的!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如此精美的瓷器,若是他们能烧得出来,不仅是多了一门手艺,更是一种为殿下办事成功的殊荣啊!
赵瑶君浅笑:“各位大匠只能能烧出好瓷器,将来的日子定然比现在好上百倍千倍。其余之事,我不多说了,唯独说一件事,瓷器之法在本神使不允外传之时,诸位需要保密。”
十几个陶匠人连连点头,发誓赌咒定然不敢外传。
“那就好,接下来,便由徐护卫看着你们学瓷器的制作方法。”赵瑶君说完事情,正打算点播放,却看见徐长龄过于紧张激动,神色又严肃到近乎冷硬的模样。
赵瑶君忽然想起了这事儿,她看向十几个陶匠人,语速极快道:“对了,这留影石中保存了一抹女娲娘娘抟土造人的虚影,若是你们看到了无需大惊小怪。我有事先行离开,徐护卫在一旁,有需求可以寻他。”
徐长龄神色越发严肃了:“是,殿下,长龄会拼死守护在一旁!没有殿下应允,决不让屋外之人看到女娲娘娘的仙影!”
那可是女娲娘娘!纵然只是虚影,但也不能不严阵以待,恭敬以对!
赵瑶君绷着笑朝徐长龄尴尬的颔首,快速点了播放键后,放心去午睡,不顾一脸茫然,不敢置信的十多个陶匠人。
她走了之后,投影的致词纪录片开始播放。
陶长春如同傻了一般,呆呆的问徐长龄:“方才殿下何大人说的女娲娘娘是何意?”
十几个陶匠人也立即朝徐长龄看去。
徐长龄比之前和气的样子,显得反常的冷酷:“尔等只需知道,此神器留影石中保留了娘娘抟土造人的虚影便够了,旁的不许多言。”
正好此时,一道低沉磁性的嗓音,已经伴着神话历史传说中女娲抟土造人的场面,以及那阵阵悠扬的古乐声缓缓流淌。
“世界上创造性的事物,总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与人类智慧灵感的碰撞。就好像昔日女娲抟土造人,水与泥的混合形成了奇妙的变化,水与泥的混合产生了不可思议的造物......”
稳重无比的陶长春,看着眼前人首蛇身,充满神性的女神,老脸激动得通红!
天啊,他竟然见到了女娲娘娘。
十几个陶匠人简直呆住,随即朝着屏幕疯狂跪拜磕头:“见过女娲娘娘!”
陶长春跪在地上,他看着屏幕,双目瞪得快要鼓出来。
他喘了一口气,但因为激动得一口气没喘上来,陶长春双眼一翻,便晕了过去。
第89章
一队千人轻骑,自井陉秘密护卫着红薯,如同一道黑色旋风,日夜不停歇,呼啸席卷着朝咸阳城极速奔去。
正值夜晚,天上一轮明月高悬,
没多久,咸阳城便发现了这一队玄裳轻甲的骑兵。
这队骑兵是传说中的黑骑轻甲,如同呼啸而来的黑云,伴着踏碎的马蹄,飞跃而至,而后在夜风呼啸中席卷而至,整整齐齐停在城楼下。
那城头上的小兵打眼一看,眼睛一亮,神色有些崇拜:“于校尉,您回来了?”
于目温和点头,满是风霜的脸上有这喜悦。
他解下自己急事直奏的腰牌:“我有十万火急之事返回咸阳城,面见大王,请小兄弟开城门。”
城头上的小兵看了那牌子,大声道:“此事小的做不了主,需要去伍长。”
于目点头:“应该的,请小兄弟快些!”
小兵连忙跑向了另一个方向,不一会儿有个魁梧的男子,急匆匆走来,朝于目拱了拱手,便立即下令:“开城门!”
城门大开,于目朝伍长颔首:“多谢,我们进城!”
“是!”
一声令下,玄甲轻骑就如同呼啸的狂风,长驱直入,进了城又直直进了咸阳宫。
章台宫中,原本漆黑的宫殿之中,急匆匆点起了烛火,周围掌灯的宫女利索的点完灯后便告退。
相似小说推荐
-
江湖文学城(专业咸鱼)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综武侠]江湖文学城》作者:专业咸鱼【完结+番外】晋江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5404 当前...
-
女巫的异世界生存实用指南(鱼不乖) [仙侠魔幻] 《女巫的异世界生存实用指南》作者:鱼不乖【完结】晋江VIP2025-01-08完结章均点击数:22821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