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令笑道:“替你守着你福晋,倒是很好的结果。你福晋很平安。给你添了个小格格,此后,你也是有女儿的人了。做了阿玛,可要好好的对待你的孩子。”
瑶令其实也怕大阿哥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所以便说了两句。
话音还未落,就瞧见瘦了许多又风尘仆仆的大阿哥一下子笑起来:“福晋平安生产,儿臣有女儿了?好!太好了!”
大阿哥喜欢女儿。或者确切的说,只要大福晋为他生的孩子,不论男女他都喜欢。
他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觉得一定要生阿哥的。皇长孙这个位置,要不要也就那么回事。
他倒是皇长子了,如今也并没有太好或是太坏。
额娘的执念,也不是他的执念。
大阿哥知道了康熙的赏赐,转个头就要去乾清宫谢恩。
叫瑶令给他拦住了:“你好歹去瞧一眼你福晋和你女儿。谢恩明日再去又不是不成。怎么如今做了阿玛做事还毛毛躁躁的?你是高兴傻了,还是有心事啊?”
瑶令故意点了大阿哥一句。
大阿哥这瘦固然是忙的,但也未必不是有心事想成这样的。
大阿哥脚步顿在那里,心里倒是高兴,但也确实是因此冒出许多个压都压不住的念头来。
最后还是一咬牙,对着瑶令和荣嫔磕头:“儿臣还要劳烦娘娘在这里守着,等儿臣去办完一件事,回来立刻就陪着福晋和孩子。等事情尘埃落定,儿臣一定去两位娘娘跟前磕头,但有所遣,儿臣在所不辞。”
荣嫔实在迷惑:“你这是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呢?”
瑶令拍了拍荣嫔的手背:“我知道。你便在这里守着吧。横竖这件事不办完,他也是难以安定的。不如叫他去。不去试试,他也是不死心的。他福晋那里,你好好安抚,可别叫她多想了。”
荣嫔道:“听你这话的意思,也是要一同去?”
瑶令就笑了,示意了荣嫔一下,就先对着大阿哥道:“我知道你心里着急,也未必愿意等我。你就先去吧。我横竖也是要过去的。有荣嫔娘娘在这里,你也可以放心。”
大阿哥忙行礼:“多谢娘娘体恤,儿臣去了。”
说完,他就匆匆走了。
荣嫔也是个心思玲珑的,他们这样一问一答,又想起近些时日朝堂上的风声,荣嫔也就明白了。
跟着叹道:“他倒是放心了。若果真遂了他的心愿,那他福晋怎么办?”
“到底是我的三阿哥没到年纪。若是他成婚了也像大阿哥似的,福晋刚生产完就放心的去请战的。我高低也要拦着他不许他去的。”
瑶令道:“到时候是不是还想着要把这个混账儿子打一顿啊?”
荣嫔思忖道:“不打脸的话,应当也看不出来吧。”
瑶令忍俊不禁:“孩子们大了,心都飞出去了。哪能拦得住呢?咱们拦不拦的人家也不会听。还得是瞧阿玛的。他阿玛说不能去,他就铁定去不了。”
荣嫔道:“那依着你的意思,皇上会准许大阿哥随军吗?”
瑶令笑道:“我可不知道。不过我这就替你打听消息去。你在这儿守着。一会儿宫门落锁,瞧着他们母女都好,就回宫好好歇着去吧。”
荣嫔点头:“我知道的。你且安心去吧。”
瑶令这里就由跟前的人提着灯去往乾清宫。
她也确实没法跟荣嫔说,她也说不准。
只是大阿哥这样执着,他也确实是需要历练的。康熙也是一定会培养他的。
大阿哥身上总归是有军功的。他的军功就是从这里开始积累的。毕竟大清如今并非四海承平。这里不成,也还有别的战事。
大阿哥确实是一直在等,等福晋平安生产。
他迟迟不提,是怕他福晋心里有什么影响生产,如今眼瞧着要定下领兵的人选了,大阿哥这里确实是不能再等了。
他还年轻,不能做将帅,但做个先锋还是很可以的。
福晋和孩子都安好,这让大阿哥的心定下来,迫不及待的就要去寻康熙。让康熙允许他随军出征历练。
进了乾清宫,大阿哥扑通一声就跪下来,地砖发出咚的一声巨响,将梁九功都吓了一跳。
心说大阿哥这是用了多大的劲儿啊。怎么跪得这么实诚啊。
梁九功还以为大阿哥来求见是为了那些赏赐谢恩的。
结果大阿哥重重在地砖上磕头请命:“汗阿玛。儿臣要随军去乌珠穆沁!儿臣要为大清征战沙场,为汗阿玛取回疆土!”
瑶令来的时候,没想到在乾清宫门前遇见了也是正过来的太子。
太子成婚的日子定在十一阿哥的生辰之前。
宫里先忙太子的婚事,之后便是中秋与十一阿哥的生辰,九月里就要预备十月的颁金节了,到时候又是一拨福晋夫人们要进宫的节日盛事。
下半年的宫里,又是忙碌的时光。
御花园的金桂早开,香飘至远,连乾清宫的门前都是一片馥郁香气。
这样的时日天高气爽,哪怕是到了夜里,也是十分舒适的。
“太子怎么过来了?”
今日太子进宫,是为了大婚的事。因太晚了就没有出宫,报备康熙后留在了武英殿里歇着。
趁着太子在宫里,不必内务府和礼部的人来回跑动。
有些必须要太子爷本人点头的事,正好也可以当面禀报。
还要试穿喜服和许多的吉服,太子这一整日也是很忙碌的,瑶令还以为太子已经歇下了,没想到这会儿竟过来了。
太子道:“我听说大哥过来了。”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瑶令却听懂了。
这兄弟俩心里想的是同一件事,眼瞧着大阿哥来了,太子也坐不住了。
瑶令还没开口,里头张鸿绪迎出来:“万岁爷请太子爷和嘉妃娘娘进去。”
瑶令便同太子一道进去,进去一瞧,大阿哥跪在那里还没起来呢。
康熙的面上瞧不出喜怒,但看样子,大阿哥的话是说了,可康熙还尚未做出决断。
桂花的香气实在馥郁,连屋中都弥漫着浓厚的味道,本该沉肃的气氛叫这香气一冲,总多了一种悠长闲适的缓慢光感。
“坐。”
康熙叫瑶令和太子坐。
太子和大阿哥都在这里,瑶令就没坐到康熙身边去,到了案几旁边的坐榻上坐着。
太子却没坐,一撩衣摆也跪到康熙跟前:“汗阿玛,儿臣请命,儿臣要随军去西北征战噶尔丹。”
康熙心里多少也料到了几分。
从南巡回京,这兄弟两个就心事重重的模样,这点心事怎么能瞒得过康熙呢?康熙早看出来了。
这两个一直憋着不开口,他也不会问。
眼瞧着主将要定下来了,这兄弟俩闻着味就来了。
康熙道:“你是太子,一国之储君,岂能轻上战场?”
太子也似乎早已料到了是这样的话,他仍是倔强的跪着,说:“汗阿玛,儿臣想去。”
康熙反问道:“是什么样的情形底下,会让国之储君轻上战场?征战噶尔丹,需要你这个太子随军吗?大清不是无人可用。”
太子从生下来,好像也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能够做主的。
他少时倒是还好,什么都可以承受。可从毓庆宫搬出来,到了外头住着,心中疑惑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日渐增多。
说是储君,却一概不能做主。也没有做主的余地。
人人都说他尊贵,地位仅次于皇上,可他牺牲的是什么?从未拥有过的是肆意的自由。
太子仪范,不管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放下的。
做一个大清前所未有的完美皇太子,他好像做的还可以。可是内心里头,怎么总是找不到方向的迷茫呢?
读书,天天都是读书。治国平天下的帝王道理,学那么多有什么用?一点实际的事情都做不了。
太子不是想当皇帝。他的愿望很简单,就只是想要像大阿哥那样,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好让自己知道,他不是一无是处的。
把四书五经背诵的再完美又如何,他又不是要考科举。
太子心中不知道涌动了多少年的情绪在此时此刻激发出来。
让他忍不住大胆道:“如果儿臣不是太子呢?汗阿玛是不是就准许儿臣去了?”
他话音还未落,康熙锐利的目光就落在太子的身上。
那目光犹如实质,一下子就惊得太子后背出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伺候在场的奴才们听太子这石破天惊的话,恨不得自己当时就聋了,什么都没有听见才好。
大阿哥端端正正的跪着,本来没有抬头,听见太子的话,赫然抬眸看向太子,难掩眼中惊异。
康熙道:“没有如果。你就是太子。也不必再想这些事。好好准备你的大婚。婚后一切照旧。”
康熙说,“你回去吧。夜里好好歇着。”
然后转向大阿哥,说,“你也回去。”
瑶令心里叹了一口气,太子这样,真是没有办法。这是父子皇帝与储君之间必然要经历的事。
她可以让太子居住的地方舒适方便,却不能贸然替太子安排他的人生。
在这一点上,瑶令早就想好了。她始终还是站在康熙身边的。太子有自己的迷障需要破除,有自己的心结需要经历和解开。
父子俩最终走向什么样的结局,是握在他们自己手里的。
瑶令唯一确认的是,绝不能再让康熙为了此事伤心伤身伤神。
而太子那里,也包括阿哥们那里,这些孩子们将来,也都要在她的努力下好好的活着,不可以再走向那样悲惨的人生。
太子从乾清宫出来,嘴唇紧紧抿着,脸色生硬,脚步走得飞快。
身边的几个奴才差点就跟不上他了。
还得小跑着才能跟上他。
这样急促的脚步声在安静的宫道上还是很明显的。
这也显然是不合规矩的。
几个太监生怕被巡查的侍卫找上门来,可主子这样谁敢劝呢?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跟着,一点都不敢慢下来。
侍卫要来查就查吧,太子爷的事,谁能管得了。
大阿哥出来就看见太子的脸色不好,心里多少还是有几分担心的,他就先不回阿哥所,打算看看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
太子今日急躁得很,大阿哥怕这平日端方持重的弟弟做出什么事情来。
大阿哥向来也知道,太子骑射功夫不弱的,文品武功样样都出众,这走快起来是真的快,没看那几个太监都出汗了,跟水里捞出来似的。
但这么走,肯定是不成的。
大阿哥将循着声音过来查看的侍卫打发走了,便上前叫住了太子。
谁知太子置若罔闻,跟没听见似的。
大阿哥不得不提高了声音:“保成。”
很久没听见过自己这个乳名了。
太子愣了愣,回过神来看向大阿哥:“你没走?你跟着孤、做什么?”
太子方才陷入自己的情绪之中,压根不知道大阿哥跟着他,这会儿看见大阿哥在,十分的惊诧。
大阿哥不客气道:“怕你打击太大做傻事。跟着你看看。”
“孤不会做傻事。”太子生硬道,“这是回武英殿的路。”
言下之意,我回我的地方。请你也回你的地方去。
大阿哥道:“我知道。我就是想走一走。”
其实还是想顺路送太子回武英殿。兄弟俩就这么别扭的,真心都藏在别扭的话里。
太子也不赶大阿哥走,听见大阿哥对两个人身边的奴才说话,让他们离远些。
太子便道:“恭喜你得女。”
大阿哥就笑了:“谢谢。”
大阿哥方才看太子深受打击的模样,跟上来到底还是有心安慰太子几句的。
只是乍然说起来,大阿哥还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的踟蹰。
大阿哥说:“提前恭贺你将要成婚了。”
太子便微微勾了勾唇,眼底有一点笑意,不是为了将要成婚,是为了大阿哥的这句话。
太子道:“说不准我大婚的时候,你已经随军出征了。”
汗阿玛方才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战。却并没有拒绝大阿哥。太子想,大阿哥还是有些可能的,不然怎么不见汗阿玛的拒绝呢?
大阿哥其实自己也是这样想的,却不愿意当着太子的面说出来。
大阿哥道:“大婚后,太子就会有自己的孩子了。”
大阿哥猛然想起来,自己还没有看过自己的女儿,但一想起来,心里还是很满足的,“有自己的孩子,这种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都快要走到武英殿了,太子瞧了大阿哥一眼,当然看出来大阿哥的顾左右而言他。
太子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停在殿门口,太子定定的看着大阿哥的眼睛。
大阿哥与太子对视片刻,慢慢深呼吸一下,瞧着周围只有他们兄弟两个,才低声道:“以后那样的话,不要再同汗阿玛说了。”
太子挑眉道:“什么话?请战随军?你也是怕孤抢了你随军的功劳?”
大阿哥听见这样阴阳怪气的话,也没有生气,他道:“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汗阿玛疼爱保成。但对于太子的要求,总是要更苛刻一些的。”
“你说那些话,难免会伤了父子情分。”
伤了情分事大,汗阿玛一次包容两次包容,若是再多几次,谁知道会不会生气呢?
而生气之后会对太子做什么,大阿哥都没法想。
太子慢慢道:“原来你不喜欢听那样的话。”
太子垂眸,“可我若是不讲出来,心里就更不安了。”
大阿哥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默然半晌,才道:“你这条路不好走,我也不会走。你还是得自己走。你自己好好的想一想。”
“我回去了。”大阿哥道,“我总觉得不能想太多。我还没瞧我闺女,现在得回去看看她了。”
大阿哥随意挥了挥手,就走了。
太子目送片刻,却在心里苦笑,他还想什么?他是不觉得自己想太多,但是总读书,都叫他好好的思考,不思考不想问题,又能做什么?
太子慢慢转身,进了他的住处。
大婚以后一二年里,他也不能这么快就有孩子。
他和太子妃都还年轻,不能太早生子以免伤了身体。
慢慢养个一二年,或许也能生一个小孩子。
太子想,如果一直没有差事,像个吉祥物似的端坐在高处,那就好好的教育小孩子也不错。
也许大婚之后,也许有了孩子之后,他的想法真的会不一样的,也说不准。
孩子们一走,康熙就伸手过去,手心朝上放在瑶令眼前。
瑶令一笑,把自个儿的手放上去叫康熙握住,她的人也跟着站起来,绕过案几坐到了康熙的身边。
康熙说:“朕还以为,你会替太子说服朕的。”
瑶令道:“臣妾更能体谅万岁爷的考量。”
且不说康熙说的那些缘由,单说太子大婚,若是太子随军出去了,那大婚怎么办?新婚就将太子妃一个人留在京中,这实在是不像话。
况且看康熙的意思,出征噶尔丹的主将人选定下来,应当就要预备着出征了。
说不定都等不到太子大婚完成。
瑶令的话显然令康熙觉得心里舒坦许多。
这句话简单,但也取悦了康熙。
一直以来太子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是康熙做主,没有人能插手太子的事情。
唯一的一次,就是太子从毓庆宫搬到了宫外的太子府去住。
那也只是瑶令在生活上为太子争取的唯一一件事。
康熙说:“朕对太子,是不是太严苛了?”
“你是怎么想的?”康熙问瑶令。
这两年不少人在康熙面前进言,说的是太子的规制太过于尊贵的,十分的不支持当初索额图主持定下的太子那仅仅低于康熙半级的储君仪仗和储君规制。
康熙对此没有什么话要说。索额图提出来,也是他允准的,这也没有什么好质疑的。
朝中那些人为什么不喜欢太子,为什么反对太子,康熙也心知肚明。
无非是太子的存在,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让他们无法再走推举继承人这条路的权力地位。
嫡长子册封太子,那是汉人喜欢的,满人不喜欢。向来也是不成功的。
可康熙偏偏不愿意叫这些人将太子看扁了。
所以他待太子严苛,立意要让所有人认可太子,知晓太子是如同他一样不可冒犯的。
瑶令笑道:“臣妾怕是没有这个立场说万岁爷了。”
她笑得甜甜的:“臣妾的十一阿哥还这么小,臣妾就许他跟着哥哥们到处跑,还叫他看卡片认字,他的屋里图纸模型一大堆,外头的人都说臣妾是揠苗助长,十一阿哥还小就逼着他读书,也说臣妾严苛呢。”
“臣妾倒是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孩子各人有各人的养法,总还是要两方各自觉得舒坦就好了。说严苛不好,那太过宽纵难道就好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皇贵妃又在装深情(文景和) [BG同人] 《(清穿同人)[清]皇贵妃又在装深情》作者:文景和【完结】晋江VIP2024-12-18完结总书评数:384 当前被收藏...
-
今日新婚(金华殊) [现代情感] 《今日新婚[先孕后爱]》作者:金华殊【完结】晋江VIP2025-1-4正文完结总书评数:455当前被收藏数: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