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市井生活日常(将月去)


崔如英点点头,让厨娘找了一个稍微平点的铁锅,锅底刷上一层薄油,直接把带褶儿的那面贴锅底,褶儿多皮厚,哪怕煎的时间久一点,也不会糊了。
然后用面粉和水调个汁儿,倒进去慢慢煎着,到时做出来的包子外壳酥脆,加上崔如英调的馅料汤多,水煎包也会更好吃些。
这除了蒸包子,还有水煎生煎,甚至于还有烤包子,光卖包子这门营生,就足够崔家人过安稳日子了。
厨娘没看,但细细琢磨也能琢磨得差不多,不过她也只是琢磨一二,在侯府的日子好好的,也不会想着出去卖包子。
崔如英道:“包子小,可以再做点疙瘩汤,我娘在家就这样做着吃。”
赵大娘点了点头,“行,这样吃也行。”
不过陆云蓁吃,总得再做些别的,她擅长做面,其他的得王大娘来。
厨房就没崔如英的事了,她跟赵大娘说了声,就回了厢房。
回来没一会儿,有丫鬟过来把刚在陆云蓁那儿吃的这两盘点心给送了过来,“三娘子说,这点心崔小娘子先吃着,不够的话奴婢再去小厨房拿,崔小娘子千万别客气。”
崔如英点点头头,“替我谢过三娘子。”
丫鬟笑着道:“奴婢秋月,崔小娘子有事儿可以来寻我。”
崔如英想这应该也是吃过包子的,所以愿意行个方便。
点心崔如英没动,她又在床上躺了会儿,不多时许娘子就回来了,过午时走的,这会儿还未过申时。
来回不足两个时辰。
许娘子回家喂了六丫,又嘱咐崔大山把孩子们照顾好,就急急忙忙往侯府赶,生怕迟了。
看见桌上摆的点心,许娘子问:“三丫,哪儿来的点心丫?”
崔如英道:“娘,这就说来话长了,我就长话短说吧。三娘子想吃咱们家做的包子,但她现在怀有身孕,怕外面拿来的有孕妇不能吃的,所以我就帮了个小忙,给做弄了点包子馅儿,然后呢,三娘子就让丫鬟给拿了点心过来。”
许娘子:“这么点事儿还用拿点心,下次不许要了。”
崔如英:“娘,我们是来喂奶的,又不是做厨娘的,这样三娘子吃的也放心些。娘,你尝尝点心。”
点心不错,但是崔如英对这样的点心的没那么喜欢,不像肉,许久不吃会想。从前崔大山也往家里买过 点心,这个比当初买的好吃多了。
许娘子尝了块儿枣泥酥,枣泥绵软,外皮酥脆,香甜得很。
许娘子看看崔如英,想说什么,话又堵在了嘴里,她想起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呢。
崔如英道:“反正咱们也吃不完,娘你明儿回去,给二姐拿几块吧。”
许娘子哎了一声,“你想吃多留几块。”
崔如英一看许娘子欲言又止的,就是想说这些,她有的吃就行,多的给二丫也成。
许娘子没直接拿就行,毕竟这是陆三娘子给她的。
崔如英:“行,晚上饿了还能解馋。”
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旁边的陈娘子还没回来。
说是两个时辰,因为陈娘子走得早,这会儿估计已经过了。
不过崔如英没放在心上,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天色微暗,陈娘子行色匆匆地从外头进来了,她看了眼崔如英母女,目光落在桌上的点心上。
陈娘子记着,这是侯府的盘子,跟中午吃饭的一样。
许娘子犹豫着,想问问陈娘子要不要尝尝,可到底是给女儿的,她也不好做主。
陈娘子又看了两眼,什么就没说就绕过屏风了,崔如英看了眼门口,屋子不小,住两个大人绰绰有余,只不过门是靠墙边开的。
这有人进来,尤其是陈娘子,什么都能看见。
崔如英小声道:“娘,不然让我爹也打一个这么大的屏风,咱们横着放这儿方便点儿。”
许娘子觉得这主意好,这陈娘子总往这边看,她还有些不自在。
天暗下来,丫鬟过来送晚饭。给许娘子送了鸡汤,小碗米饭外加三道菜,两荤一素。
给崔如英的是今天晚上做的包子,四只蒸包四只生煎,还有一碗金灿灿的疙瘩汤。
除此之外还有一杯牛奶,这些也足够一个孩子吃了。
包子崔如英不吃都知道是什么味道,她尝了口疙瘩汤,细碎的疙瘩好似珍珠,金色的是鸡蛋碎,侯府厨子手艺的确好,鸡蛋碎好像一片金箔,和疙瘩青菜融为一体。
喝一口,嫩滑绵软,像是在喝稀饭,但是比稀饭好喝多了。
许娘子做的是疙瘩汤,这个能叫珍珠翡翠白玉碎金汤。
崔如英喝着香浓,感觉还有一丝丝肉香,大约里面加了高汤。
蒸包崔如英没吃,但是尝了尝水煎包,那层壳煎的酥脆,一咬汁水四溢,这个馅儿做成水煎包也不错。
反正今儿许娘子也看见了,到时家里要卖,可以说是吃的时候就想到这么做,不算偷师,反正是她琢磨出来的。
水煎包和疙瘩汤,也算绝配。
相比之下,许娘子的饭菜就清淡多了,汤里带着股药味儿,她喝不太惯,可是要喂奶,还是给喝了。
正屋,陆云蓁晚上喝的疙瘩汤,吃了六个包子,包子不大,本来她还想多吃几个,可李嬷嬷在一旁劝道:“三娘子,如今这月份大了,肚子若再大,可就不好生了。”
楚庚元不在家中,做下人的自然得劝着些,这些日子朝中事忙,楚庚元回府都很晚了。
陆云蓁笑了笑,吃厨娘做的菜久了,也是许久没吃这么痛快。
她道:“今儿这汤做得也不错。”
还有些别的菜,不过陆云蓁没碰,一小碗疙瘩汤,几个包子就差不多了。
陆云蓁:“三爷回来之后,也给拿碗疙瘩汤,包子多拿几个,我觉得不错。”
陆云蓁话音刚落,门外楚庚元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问:“什么不错?”
陆云蓁看着楚庚元露出一个笑,“说今天晚膳不错,三爷今天回来得怎么这么早,可用过饭了?没用过尝尝今儿的晚膳。”
楚庚元道:“你都这么说了,就算吃了也得再尝尝。”
陆云蓁对丫鬟道:“明月,传膳。”
疙瘩汤和热乎的包子很快端了上来,陆云蓁已经吃完了,这会儿跟楚庚元一块儿,光陪着他吃。她道:“这包子也算大有来头,你尝尝可合胃口?”
山珍海味都吃过,几个包子能有何奇妙之处,但楚庚元尝了水煎包之后神色微愣,“的确不错,当赏。”
陆云蓁怪道:“赏什么赏呀,这可不是厨娘做的。前些日子你不还说不该把许娘子的女儿一块接过来吗,这回又怎么说?你有所不知,这崔家做起了卖包子的营生,许娘子的女儿年纪虽小,但也难干,这包子馅儿就是她调的,水煎包也是出自她手。”
陆云蓁不禁笑了笑,“她是看我实在想吃,才帮忙做的,哪儿能赏,她是许娘子的女儿,并非府里下人。”
楚庚元有些诧异,“这么大一个孩子,竟然还会做菜。”
陆云蓁道:“你不知道,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早,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她性子好极了,你若见了,定会更诧异,咱们的孩子日后要是能有之一半我也就满意了。”
不说别人,娘家的外甥外甥女、大房的侄子、二房的侄女陆云蓁又不是没见过,男孩子混世魔王,女孩子娇惯得不像样。
去学堂念书还想方设法逃课呢。
喜欢崔如英,陆云蓁也不是平白无故就喜欢。
楚庚元笑了笑,新端上来的包子连着陆云蓁刚才没吃完剩的几个他全给吃了。他道:“难得入你眼,这样一来的确不能赏,不过可以送些东西,她一个孩子,肯帮忙是心地好。”
说完这句,楚庚元皱了皱眉,“不过……崔家家境如此,她在侯府定然比在崔家的日子好,可你若对她太好,对她来说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再好也不是自己家,楚庚元怕生出旁的心思。
陆云蓁点了点头,这话没错,“嗯,我明白,不能害了她。你多吃些,小厨房还有呢。”
楚庚元道:“我吃饱了。两个奶娘可还本分?那小姑娘平日叫来说话就说说话,你喜欢最重要,不过你身子重,还是得离孩子远些。”
“许娘子还不错……”陆云蓁皱了皱眉,“不过头一日看不出什么来,我还未临盆,等到时能照顾好孩子就是了。”
楚庚元明白,另一位奶娘怕是不如人意。

许娘子是陆云蓁娘家表嫂给搭的线,而那位陈娘子,则是陆云蓁大嫂托人找的。
也看过,性子虽圆滑些,但爱干净,家里也查过,大体上算不错的。
自她有孕之后,婆母就总说,大嫂二嫂都是生养过的人,经验丰富,不懂的地方可以多问,也省着头一回有孕手忙脚乱。
婆母的确是好意,大嫂处处关心更无可指摘。只不过楚庚元的兄弟多,大哥既是庶子又是长子,后头婆母连着生了两个嫡子,便是楚庚元和府上二爷。
后头的弟弟小姑子也不少,侯府又家大业大,就导致这些兄弟妯娌面和心不和,说起来还不如小门小户的兄弟姊妹和睦。
这陈娘子今儿下午跟李嬷嬷说了一声就回家了,她家地段好些,来回半个多时辰,比崔家近,但偏偏回来的时辰晚,出府已经过两个时辰了。
这才头一日,李嬷嬷不太满意,就和陆云蓁说了此事,雇人自然都喜欢许娘子那样本分老实的。
可陆云蓁想着出门在外,又并非像她一样有石英钟能看着时辰,早一些晚一些,都无伤大雅。
况且母亲爱子之心人皆有之,说不准就因为孩子绊住了脚步。
尚未生产也不急,所以就没计较这事。再说了,一些小错不至于抓着不放,她还和兄弟妯娌住在一个府上,真要计较,又好像找她大嫂不痛快似的。
市井之家有市井之家的烦恼,深宅大院也有深宅大院的苦处,这些闲杂琐事惹得陆云蓁心烦,所以她才愿意跟崔如英说话,这样也开心些。
楚庚元道:“若是不尽心,还可再找。”
陆云蓁点点头,“夫君放心吧。”
夫妻俩坐着说了会儿话,楚庚元就扶着陆云蓁梳洗歇下。肚子越大,每日腰酸背疼,也心惊胆战,就怕哪一日发动了。
临盆之期近了,她吃得好,估计等不到产期。不过稳婆奶娘和大夫都已找好,也不担心。
次日一早,天有些阴沉,没一会儿就开始下小雨了。
崔如英在睡梦中好像听见雷声了,睁眼一看,一个人影摸着黑开门出去,然后许娘子也醒了。
天色还黑着,她睁眼看陈娘子披着衣服又从外面回来,见二人似乎醒了,说道:“三爷长得还一表人才了,家大业大,这人和人比不得……”
说完,咂咂嘴,又回去躺着了。
崔如英不禁想,侯府家大业大,那也是祖辈积累,有什么好比的。
她看了一眼许娘子,许娘子皱着眉,不知在想些什么。
“娘?”
许娘子小声道:“好像下雨了,可别出不了摊。”
城南城北十里多地,这城南下雨,城北没准儿也下。下了雨出不了摊也就罢了,就怕肉买了包子蒸了,结果临出门砸了雨点,那二百多个包子怎么吃的完?
怎么能不发愁。
崔如英也跟着叹了口气,不仅种地是看老天爷脸色吃饭,连着做小本生意也是。
她道:“等雨停了咱们回去看看,若没下雨最好,若下了雨包子还蒸了,那就带回来吃。”
许娘子忧心忡忡地点了点头,这些日子都没下雨,希望崔大山别死脑筋。
母女俩说话声音不大,可陈娘子在旁边也能听到,她道:“哎呀,妹子,这做生意呀就是这样,得看老天爷脸色,哪儿有来大户人家做奶娘体面,风吹不着雨晒不着的。”
话还算是安慰人的话,可那语气听着让人牙痒痒。
索性这会儿也睡不着,崔如英道:“婶子说得对,对了,婶子昨儿也回家了,婶子家也在城南吗?”
陈娘子道:“我家住城东,我做奶娘也有些年头了,攒了些银子,就买了城东的宅子。大还宽敞,比城南那些小宅子的好一点,城南一间挨着一间,巷子窄得连马车都进不去,哎,倒不是说你们家小。”
崔如英道:“宅子本来就小,都不用婶子说。我们一家好几口挤着住,还是婶子家好。婶子,你家里孩子多大了?我娘就放心不下家里妹妹。”
陈娘子:“……丫头有啥不放心的,我这胎生的也是女儿,不过上一胎是大胖小子。”
崔如英点了点头,陈娘子家住在城东,家里孩子应该不少,因为做了好几年奶娘了。这胎是女儿,上胎是儿子,看她这样,估计前面也是女儿多。
不过现在也能回去喂喂她女儿,至少爱子之心有。
能一大早出去看安定侯府三爷,就知此人好热闹,眼热别人家,爱说嘴有些碎,其他的倒也还好。
她和许娘子别管有钱没钱,装得没钱些就行了。
至于陈娘子说的楚庚元,许娘子那时也没听到,就算听到也不会去看的。她担心家里的事儿,不愿多出去看热闹,不仅自己不去还拘着崔如英不让她出去。
跟陆三娘子说说话解闷儿也就罢了,但是三爷那边万万不许没规矩。
崔如英只七岁,还是个孩子,可是男女大防,三爷又是男主人,见了面都该避着,更何况出门去看。
早饭是丫鬟端来的,一如既往,许娘子的饭菜里有药膳,调养滋补身子之用,崔如英的是蒸点和粥。
吃过饭两人都没出去,雨断断续续下个不停,早春三月正是下雨的时候,许娘子这也才刚出月子,不便回家,但心里头一直担心。
一直到中午雨也没停,临近正午,秋月撑着伞过来,伞被收起放在门口,秋月进来道:“许娘子,你家夫君来了,说今儿早上城南雨下的大,就没出摊儿。他看雨一直没停,过来告诉你别担心,家里一切都好,今儿你就别回去了。”
许娘子松了口气,这样她也算放心了,“有劳秋月姑娘跑一趟。”
秋月说道:“人还在门口,我瞧着这雨也不小,还是让小厮去传个话,省得许娘子再跑一趟淋雨。”
许娘子点点头有劳了,“有劳了。”
崔大山那日没过来送母女俩,也不知道安定侯府在哪儿,搁以前让他打听张不开口,但是卖包子卖多了,胆子大了点儿。
再加上一个人过来的,只能自己来,一边问一边打听着找了过来。
崔如英没忘记点心,把早就挑好包起来的点心交给秋月,“姐姐,劳烦把这个交给我爹。昨儿的点心我一人吃不完,我二姐也喜欢吃甜的,让我爹带回去给她尝尝。”
好吃得包子陆云蓁还惦记楚庚元呢,崔如英惦记姐姐,还是好妹妹呢。
崔如英想对二丫好点,要是她不过来,还能帮着分担,但她过来侯府了,家里就得二丫多照看。
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虽然还有崔大山和崔大郎,轻巧不了。
秋月笑了笑把点心接过,“好。”
陈娘子在隔壁听着,那两盘子点心还真是府上的,也不知道这小丫头片子咋就得了三娘子的青眼,对她这么好。
下着雨,陈娘子也没出门,就在屋里躺着。
不过等吃过中午饭后雨小了点儿,她还是跟李嬷嬷告了声假,回家了。
许娘子今儿没回去,自然也没法告诉崔大山做屏风的事儿,不过陈娘子不在,母女俩还自在点。
下午崔如英没去正屋跟陆云蓁说话,陆云蓁要临盆了,这些日子就在燕归堂转转。
厢房在正屋后头,前头有啥事儿,除非像陈娘子那般出去看,否则根本不知道前面都发生了什么。
这也是做奶娘的好处,到时候只管照顾好孩子,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而燕归堂的丫鬟,却要什么都顾忌。
如今陆云蓁身子重,不用去给安定侯夫人请安,但府上人多,总有人过来探望。甭管私下什么样,面上都得过得去。
下午大房赵大娘子带着东西过来了。
大房孩子不少,楚庚元的大哥已过而立,两人孩子算上妾室生的,有四个,最大的今年十四岁了。
虽然大爷楚庚序是楚家的庶子,可身为长子,他的儿子自然也是楚家的长孙。
而二房夫妻成婚数年,膝下只有一个女儿。
今儿大房的赵婉芝过来,聊了会儿闲话,盯着她肚子瞧,问道:“可请大夫看了?这胎是男还是女?听弟妹又请了个奶娘,也不是嫂子说你,请奶娘也就罢了,咋能还把人孩子也带过来,还是个女孩。亲近多了,肚子里的就算是男的也得变成女儿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