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青瑶道,“但再好的貂也要看谁送。”
徐志怀揽住她的肩。“你究竟要闹的什么时候?”
苏青瑶学着他的口吻,对他说:“怎么,不高兴?不高兴你忍一忍啊,哈,这不是你最喜欢说的话?你忍一忍呗。”
徐志怀听闻,脸色铁青。
见他吃瘪,她嗤嗤笑了两声,扶着墙一溜烟走。
后来某一天,谭碧偷偷来电话,告诉她,贺常君说,于锦铭的大哥来上海了,两人为你的事大吵一架,弄不好于少要提早回南京。
苏青瑶挂断电话,心中的念头愈发明晰。
她想,如果于锦铭要回南京,她可能也会离开上海,不是非要跟他在一起,苏青瑶不是那样的人。她只是觉得……自己真该走了,应当要离开他了。
恰在这时,小阿七急急忙忙奔进来,讲太太的父亲刚才派人过来,说老家祖父去世,叫先生跟太太赶紧买火车票,回合肥奔丧。
第七十四章 旧时代的残党 (上)
穿过通天的石牌坊,沿刷白垩粉的马头墙向前,看到一棵快被蛀空了的百年榕树,向左转,再笔直开个几百米,就到了苏家老宅。
前清遗留的建筑,高墙斑驳,庭院深深。苏青瑶推开车门,走到大青石的宅门前,仰头望着牌匾上的题字,一时恍惚。徐志怀从另一侧下车,握住门环敲了敲。不一会儿,门童出来,迎两位进去。
他们跨进门槛,迎面是一个天井,放一口大水缸,水面满是绿油油的浮萍。绕过天井,走近了挂着一对白底黑字的楹联的厅堂,堂中已经坐满家中的叔伯兄弟。苏青瑶的父亲被安排在左侧的末座,身穿大褂,皮鞋油亮,通身教书人的气派。他手边站着的女人,一身黑棉布旗袍,头别白绢花。
徐志怀携起苏青瑶的手,快步到苏荣明跟前,客气地鞠了一躬:“老师。”
苏荣明见女婿进门,似是得意,可又碍着高数教授的风骨,要笑不笑地抬眸溜了一眼,继而转头示意身旁站着的妻子,叫她先领两人回房间安顿。
女人点头,领着他俩经过厅堂,台阶步步升高,二进门槛,又一弯,上了楼梯,到了西厢房。光线骤然暗了,只模模糊糊地瞧见二楼的屏门雕麒麟送子,窗户雕葡萄与石榴,密密麻麻。
卧房内的丫鬟还在收拾行李,见主人进屋,匆匆避到一侧。
进到里头,继母坐着同徐志怀说了几句客套话,便起身要走。
“对了,弟弟呢?”苏青瑶随口问。
“在你祖母屋里。”继母有些心不在焉。“你正好去请个安,毕竟这么多年没见······去了顺道把连耀带回来,你知道,我不方便见老太太。”
“晓得。”苏青瑶道。
她送走继母,回来理好东西,预备去老太太屋里请安。徐志怀说要一起去。苏青瑶没理他,转身先往楼下走,高跟鞋踩着木板,啪嗒啪嗒响。徐志怀急忙跟在她身后,两人一前一后,挤着仅供一人行走的木楼梯。
老人的房间还在后头。
他们穿过中庭,再进一层院落,走到门前。苏青瑶敲门,听屋里问了句“谁呀”,她顿了顿,一时不知如何介绍自己,毕竟离开合肥的时候她才七岁,想了下,答“是我,苏青瑶,苏荣明的女儿。”
“荣明的女儿啊,快进来吧,外头冷。”
苏青瑶进去,看见老太太正搂着小外孙坐在床上,嘴里嘀嘀咕咕不晓得在说什么。男孩低头玩着印着小人头的铁皮罐,瞧见苏青瑶,蛮懂事地叫了声“阿姐”。他胸前挂着一条金锁链,歪歪扭扭地缠着颈子,显然刚套上去不久。
刚到十月,屋里就烧起了火盆,热得人心慌。
老太太搂着苏青瑶同父异母的弟弟,甚是和气地问她:“好多年没见,都长这么大了。你这次过来,住在哪里啊?”
“还是以前的厢房。”
“哦,”老太太应一声,干瘪的手捏捏孙子的脸,摸摸他圆滚滚的肚皮。
过了会儿,她抬起头,目光落到徐志怀身上。“小徐是吧,我常听荣明说起你。”
“婆婆好。”
老太太眯起眼,仔细打量着徐志怀,良久,用力点头。“蛮好蛮好,苏丫头命好。”
徐志怀礼貌地笑笑。
苏青瑶本想直接带弟弟走,可看老太太捧宝贝似的,搂着弟弟,一下摸摸手,一下摸摸头,正玩得热切,不知如何开口。
老人眼里,孙子总比孙女金贵,何况是个多年未见的早已嫁出去的孙女。
苏青瑶没办法,只得坐在凳子上当壁画。
火盆烤着脸,干坐久了,不免犯困。徐志怀弯下腰,轻轻在耳边问她想不想走。苏青瑶给了他一个哀怨的眼神。徐志怀看着她的小脸,忍不住笑。
他刚要开口告辞,门外突然有人敲门,砰砰砰、砰砰砰,跟着火了似的。
“谁啊?”老太太问。
“娘,你可要为我做主!”话音未落,一个穿着黑夹袄的妇人迈进来,径直坐到了老太太身旁,抽出衣襟别着的手帕,脸上泪落得很流畅。
“您快管管荣真那家伙,他非说要给那贱女人分一块田地!咱们早说好了,等爹去了,那块地是要归我的,贴我当年那份帮忙还债的妆奁钱。可不许变卦!荣真也是·······真不像话,一个买来的女人,他那么惦记,还说是为了孩子。我看他分明是看上了,想着纳小呢。爹刚走,他就满肚子坏水。您看看,这像话吗?妈,不带这样欺负人的。”
老太太皱眉,斜眼看向苏青瑶。“吵吵嚷嚷的,没看见有客吗。”
女人见状,急忙擦干净眼泪,又擤了擤鼻涕,转头盯了苏青瑶几秒,竟破涕为笑,亲热地招呼起来:“大丫头是吧,哎呦,还记不记得二婶婶?你走那年,我才刚嫁进来,一转眼这么大了。旁边这位想必是侄女婿,真是仪表堂堂,难怪二哥天天把你挂在嘴边……”
苏青瑶微微俯身。“二婶婶好。”
那女人瞪大了眼睛望向两人,捏着绣花帕子,不知怎的,肩膀一耸,呜呜得又留下泪。“侄女婿,苏丫头,你俩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快来帮我评评理。”
这下是真走不了了。
女人虽然眼睛哗哗流着泪,但诉起苦来一点也不磕绊,兴许是对太多人讲过,以至于苦楚被反复添油加醋,描摹得如同一段传奇演义。
原来,这位二婶婶早年生养过两个小孩,都得病死了,往后不能再生。二叔叔也动过歪心,想换一换,但二婶婶太能干,家里大小事少不了她,老太太就一直不许。
后来家里的大奶奶,也就是苏青瑶的大伯母,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提议既然不打算再娶,就典一个来,叫村里的媒婆去别人家挑个合适的媳妇,典个三年五载,等生了孩子再打发回去,还省心。
那女人不知姓名,只晓得她养过四五个孩子,因为穷,只活下来一个男孩。其中一个女孩刚出生,就被浸热水盆里烫死了,然而没满一年,她的肚子又大了起来,不但大,而且很尖。这是很不得了的事。
媒婆就是靠这件事儿,说动了老太太,叫她同意给四儿子租一个妻子来,一百元,最多租五年,生了儿子就送回去。
那女人的肚皮果然如传闻般神奇,才第二年开春,就怀上了,到年末,孩子哇哇落地,果真是个大胖小子。
多年心愿得了,二婶婶仿佛终于不再亏欠苏家祠堂放着的列祖列宗,很是轻松,对帮忙生孩子的女人也多了几分感激。
讲到这里,二婶不自觉重复了三遍“我好吃好喝供养她,什么苦活都不叫她干”。
后来,二叔觉得孩子太小,离不开生母,便又拿出五十元给那女人的丈夫,要再续两年,等孩子满两岁,再把他老婆送回去。女人的丈夫认为价格很公道,收了钱,便叫她安心在苏宅里带孩子。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混着,如今是第三年了。
“这个儿子是帮我生的,管我叫娘,管她叫姨,哪有把田分给她的道理?这可是我妆奁钱换来的,乡里的七大人也都清楚。荣真是老糊涂了,也怪那狐狸精,忒不安分,过了几年好日子就把自己当姨太太了,成天不是腰酸,就是头疼,我还指使不动她了。”
二婶絮絮叨叨说着。
老太太眯着眼,像打起瞌睡,干瘪的手仍紧紧挽着孙子的右胳膊。
这时,一直安静摆弄铁皮罐的男孩忽然喊了声:“奶奶,我饿。”
像有人插队,一瞬间,全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男孩身上。
“乖孙饿了,哎呦,哎呦,把奶奶心疼的。”老太太如梦惊醒,赶紧把孩子放下,同苏青瑶说,“侄女婿,苏丫头,我这屋里也没什么正经的吃食,辛苦你俩把连耀带回去,叫后厨做点饭菜。”
苏青瑶乖巧地点头,如蒙大赦般从老太太怀中牵过弟弟。
走出房间,他俩带着男孩回到前厅,人更多了,是最早一批赶来吊唁的亲眷。迈过门槛,满屋的烟和男人臭。继母正坐在角落,靠着椅子发呆。
苏青瑶将弟弟交给她,和徐志怀回了厢房。
稀里糊涂忙了一通,日色渐晚,老宅没牵电线,摸着扶手颤巍巍上楼,进到卧房,便似坠入了一个昏暗的世界。
徐志怀点亮油灯,一边解领带,一边装作不经意地问起苏青瑶有关苏家的事。
他知道苏青瑶幼年丧母,七岁时跟父亲和继母离开合肥,去往上海。没过几年,家里有了弟弟,她就去读寄宿制的教会女学。他也清楚苏青瑶跟父亲的关系不大好,从前以为是她埋怨父亲早早把她嫁出去,才一直闹别扭,如今看,没那么简单。
苏青瑶趴在狭小的窗台。
已经到了亮灯的时候,宅中的仆人们沿着走廊,挨个悬挂风灯,活像富贵人家把玩的纸扎人偶。
晚风吹得灯笼来回摇曳。
“你别问了。我也记不清了。”苏青瑶喃喃,目光越过挂灯笼的仆役。
眺望远方,可以瞧见厢房对面有一扇落了锁的朱门,透过雕花的石窗朝内往,隐约瞧见门后有一口青石垒砌的水井,井上早已长满青苔。
风一阵一阵地刮大了。
苏青瑶兀自望了会儿,回过神,夜已深沉,且渐生凉气。
她从涂着芙蓉花的板凳溜下来,走到脸盆架子前,拿湿毛巾擦了手脸,换了睡裙,回到床边。
徐志怀还没睡,戴着眼镜,坐在床靠外面的那侧,倚着雕鸳鸯戏水的围栏,借煤油灯的光读《三闲集》。
金钩挽着旧帐帘,活像一弯月亮,倒影映在书页,又似一把镰刀。
“还带书来。”苏青瑶脱鞋,四肢并用地爬上床。
徐志怀坐起身,方便她钻进被褥。“怕你坐火车无聊,就顺手带来了。”
苏青瑶装作没听见,盖好被子,背对他躺下。
徐志怀心里颇不是滋味。他看了眼她的背影,合上书,默默熄灯。
绣花褥子也是旧的,放在箱底压了太久,铁块似的阴冷。
苏青瑶紧紧裹着被褥,怎么也睡不着。
窗户没挂帘子,廊下的灯笼光进到卧房,腥红的仿佛一只眼睛在暗中窥视。
背后人忽然一翻身,床架子嘎吱嘎吱响。
紧跟着,男人滚烫的大手从背后搂过来,握住她的。
“冷不冷?”他低声问。
苏青瑶不应他,阖眼装睡。
徐志怀捏捏掌中的小手,以为她真睡了,胸膛便挨得更近了些,贴着消瘦的后背,捂着她。
苏青瑶嫌挤,动了动头,后脑勺软软的发丝扫到他的下巴,有些痒。
夜太静谧,徐志怀抱着她,思考他们的婚姻,想着想着,竟忍不住开始劝说自己。
她太天真又孩子气,一时被油嘴滑舌的纨绔骗了,才会犯错。再加上有谭碧那妖女在一旁怂恿,很难不犯傻。这情有可原。为了这个家,他理当原谅她,糊弄糊弄,当什么都没发生,只要她以后不再犯就行。
不点破,他们就还是夫妻,能继续过下去,维持从前的生活。
他会继续对她好,也会改一改自说自话的臭毛病,尽可能顺着她的心意。至于爱不爱……他当面真说不出来,想一想就觉得尴尬。除了盲流子,谁会把这话成天挂嘴边。
徐志怀从没和别的女人相处过,不晓得爱河中的男女该是什么模样。他起头读私塾,后来上新式学堂,身边全是男生。好容易考上南洋大学,读的机电工程系,就挺没情趣的,不似复旦那些读文科和商科的男生。一些联谊会的女学生吧,他看不上,觉得吵闹。至于跳舞、打牌这类的活动,还是为了能跟在虞伯后头同商界的各位攀关系,才学的,陪男人的机会比陪女人多得多。
直到娶苏青瑶。
她是他第一个女人,什么都是头一回……他无法想象失去她,就像没法想象砍断右手。
徐志怀的心渐渐沉下去。
头顶的承尘在暗影中起伏。
他支起胳膊,小心翼翼地凑近,亲了亲她的眉心。
翌日,天刚蒙蒙亮,两人便被楼下忙活的仆人们吵醒。徐志怀擦了把脸,换上一身灰蓝布长衫,牙白长裤,长衫里穿得还是西装的汗衫,银闪闪的袖扣和昂贵的腕表偶尔从袖口漏出来。
苏青瑶坐起,含含糊糊地问他:“怎么想起来穿长衫?”
“我看你家男丁都是长衫,我一人穿西服怪扎眼的。”徐志怀道。“再睡个回笼?我去给你拿早点。”
“行吧。”苏青瑶靠在架子床的围栏,冷不丁打了个喷嚏。
“着凉了?”徐志怀说着,几步走到床边。
他还没扣前襟,便坐下,顺势将她冰凉的脚揣到袍子里头捂着。苏青瑶挣了挣,腿一抬,一脚踩到他的心口,滚烫滚烫。
苏青瑶心慌慌,连忙扬手佯装打他,娇声道:“烦人!你要走快走,省得吵我睡觉。”
徐志怀抬眸看她,笑了笑,松开她的脚。苏青瑶急忙卷起被子,脸朝内躺下。徐志怀胳膊撑着床,挨过去亲了下她的发旋,方才起身戴上平顶帽,下楼去。苏青瑶听着皮鞋踩在楼梯上的砰砰声,心莫名很慌乱。
少顷,徐志怀领着两个丫鬟回屋,一个端米饺和沙汤,另一个拿一件绣满暗八仙的玄青色女褂,说给她防风穿。
苏青瑶套上满绣的褂子,和徐志怀一起吃完早点,歇了会儿,说下楼散散步。天渐渐亮了,乳白的浮云层层漾开,天地一白。两人在中庭慢悠悠踱步,谈着闲话。
走到东侧厢房附近,正聊着,突然传来一声铜盆落地的动静。苏青瑶循声望去,瞧见一个小脚女人正慌张地瞧着自己。
苏青瑶觉得这人有些眼熟,辨认许久,才认出这女人是她的大伯母。
大伯母瞧见苏青瑶,也呆了很长时间才缓过神。
她尴尬地笑笑,裹成莲花瓣的小脚一摇一摆地走近。“好多年没见,苏丫头都长这么大了,出落得真水灵。”
“大伯母好,”苏青瑶欠身向她请安,“这位是志怀,我爹应该跟你们提起过。”
“知道知道,荣明常说。”大伯母望向徐志怀,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又说。“预备住几天?”
“还不知道,等爷爷的丧礼办完再考虑。”
“哦,好、好,多住几天,这么多年没回来了。”大伯母说着,手扶着腿,慢慢弯下腰,捡起水盆。“你们慢慢逛,我去倒水。”
待女人的身影渐渐远去,两人也转身,往回走。
“她怎么回事?”徐志怀随口问。“见你跟见鬼似的。”
“可能是想起我娘了。”
她鲜少提及自己的生母。
苏青瑶扬起脸,继续说:“讲起来,我的脚还是她帮忙裹的。”相当轻巧的口吻。
徐志怀一愣。
“当时哭得太厉害,丫鬟们都压不住我,我娘就这样搂着我的脖子,”苏青瑶做了个环住的姿势,“然后大伯母压着我的腿,帮忙缠足。”
徐志怀垂眸,看向她的左足。“就是那时候坏掉的……”
“不是,”苏青瑶继续说,嗓音里一种几近冷峻的平淡。“是后来有一天,我娘突然拉着我,说脚还是太大,将来没有夫家要,就把我压在台阶上使劲缠裹布。结果骨折后发炎。”
徐志怀哑然片刻,轻声道:“老师也不管管。”
苏青瑶顿了顿,颇为复杂地说:“我当晚发高烧,是他连夜把我送进合肥基督医院······那是全合肥唯一一家西医诊所。但我也不怪我娘,她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她也才二十岁,又不识字,一些事,和她讲了,她也听不懂的。”
也是,民国五年,能怪谁呢。
徐志怀慢慢叹了声气,怕触到她的伤心事,便没再问。
相似小说推荐
-
世界更新中(烛萤舟) [仙侠魔幻] 《世界更新中》作者:烛萤舟【完结】原名《给现实世界加上亿点新设定》晋江VIP2024-07-16完结总书...
-
师姐空有无边美貌(赏饭罚饿) [穿越重生] 《师姐空有无边美貌》作者:赏饭罚饿【完结】晋江VIP2024-12-28完结总书评数:11534 当前被收藏数: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