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南林烟)


刘彻没用劲,他一下挣脱开,捂着脸怪不好意思的,确实是他说的,历史上那个他。而且一人做事一人当,他现在看书的时候,其实还是这么想的。
“来来来,现在锐评一下自己。”刘彻说。
“济世安民!”李世民捂着脸喊,刘彻失笑,在他脑袋上推了一下,把他推到嬴政那边。他明明当时看书真挺生气的,现在却又气不起来了,指着李世民跟嬴政说:“别人骂我们的都死得没影了,就他在眼前,你要不要出个气?”
嬴政直接低头饮茶,只吐出两个字:“无聊。”
李世民摸着脑袋回自己沙发坐下,还有点发愣,刘彻放下茶杯大笑,些许介意也随之而散了。
等一壶茶喝完,雇的保洁阿姨和烧饭阿姨也来了。
两人都是本地人,这阵子一起打工也熟悉了,约了一起来,说说笑笑的上楼,跟雇主打了招呼就卷袖子开工。
保洁先去三个卫生间,把丢那的衣服全拿过来,分了分,先放了一套进洗衣机——当皇帝和国君的臭讲究,都不能容忍别人的脏衣服跟自己的一块洗。
实际上他们的衣服基本都不洗的,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偶尔穿一下的换下来收好,真弄脏了就换一件。李世民家的后辈因为节俭洗了衣服穿,大臣们都被他感动了。
也就是在这干这种事的话太麻烦了,得自己买一堆衣服囤着,而且这里的衣服确实洗了之后不掉色也不容易皱,不然他们也很难忍。
有个两人都不太好提醒李世民的比较私人的事,那就是他们其实换了好几拨保洁阿姨。
租的房虽然大,打扫起来不容易,而且还要负责洗衣服的事。但给的钱多,天天做他们一家,人家也不亏了。可为什么换得这么勤呢,不是他们不满意,是人家阿姨不乐意做。
他们才不会自己动手洗内裤,之前在村里是没办法,总不能不换,扔了两次之后,在那个小村子里怕没得换,就让李世民找村里的男孩子来洗了。
现在阿姨不肯给他们手洗内裤,他们又不愿意丢进洗衣机里一起搅,只好换人。
最后他们已经打算穿一次扔一次了,反正现在买着也方便,又不贵。不过后来没这么浪费,也是偶然的,因为刘彻发现原来还有一次性内裤这种东西。好了,世界和谐了……
刘彻昨天晚上把李世民接回来,就丢了几包一次性内裤给他,让他自己琢磨去。不过李世民其实在梨村已经自己洗贴身衣物了,根本没体会出他的好意。
烧饭阿姨还管中午的一顿,之前接到刘彻微信,告诉她中午不用来了,让她下午顺便买水果过来。她就拎了一个西瓜两个凤梨,这会儿洗了西瓜切两半,蒙上保鲜膜放进了冰箱,凤梨正好拿来吃。
李世民一口一片吃得飞快,另两人就矜持多了,刘彻笑道:“那边确实是贫困村、贫困镇,镇上卖的水果当时觉得不错,出来才知道有更好的。”
李世民边吃边说:“村里就芒果不错,听刘姐说是前几年就引进的新品种,已经有出产了,就是路一直没通,不好卖。现在路修了,又正好上市。所以她开直播,看看能不能今年就卖出去。”
嬴政问刘彻:“南越有这些出产么?”他是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的,还没去查过。
刘彻倒是查过,所以一听就知道他想什么,笑道:“别想了,我那时候都没有。”因为家里有外人在,他没直接称名,“芒果说是唐朝传入,小李都吃不上。”
李世民塞了一嘴凤梨抬头:?
刘彻:“据说是唐玄奘带回来的。”
哦……这是个名人,三个人都知道,时间就能定位了,这确实吃不上。而且那时候的味道恐怕也不能跟现在比。
“菠萝更晚了,大概明朝才传进来。况且有也无用,运到长安早烂了。我看书上说我运过荔枝树来种,也没下文,估计就算吃到一次,下一年也没戏。还是小李家曾孙牛啊。”他吟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李世民羞愧地低下头,继续猛炫凤梨。
嬴政经过胡亥的洗礼已经淡定了,看哪个昏君亡国之君都觉得也就那样。也就一些奇行种还能稍稍震撼他一下。
像李隆基这样的根本不能引起他的注意了,甚至觉得能把道路驿站维持得飞骑送荔枝而保鲜,这个时候帝国的运转能力还是可以的。要不是瞎用人白白葬送大军和良将,安史之乱的隐患虽在,却未必不能拖延个几十年。
保洁阿姨先把一身衣服送进洗衣机,洗的时候她正好扫地。扫完去甩干,再去拖地。第二身送进去的时候抹灰,中间抽空去甩干。最后比平时多个人,她活干完了也懒得守在洗衣机面前头耗时间,反正夏天的衣服容易洗,直接手搓完事,打了招呼先走了。
烧饭阿姨也把菜端上桌了,她不跟他们一起吃,不过会等一等,等他们吃完洗了碗再走。
嬴政上桌用饭时候仍然忍不住多看了一眼这陈阿姨——无他,此人太过放松了。
他们主人家吃饭,她就在沙发上看电视,十分的轻松自在。
他和刘彻一开始都看不惯,但两人虽然之前都在梨村小地方待着,但好歹也来了快一年,知道不能过于挑剔别人,显得自己太突兀了,都忍着没说。
后来自己网上寻摸一通,明白了。普通人家找的阿姨就是这样的,真想要贵族般的享受,对不住,他们还没进那个圈,还真找不着那样的人。加钱可能有用,但也有可能阿姨不受那个气,不干了。
急需钱的人不是没有,但两人也不想问来问去,先把自己问上热搜,给自己带来麻烦。反正也就是看不习惯,时间长了倒也好。
除了不习惯,倒是想通了。
时代不一样,除了自己想通还能怎么办。请阿姨人家一般都还要一周休息一天呢,要天天做,得加钱。最后刘彻直接雇了两个烧饭的阿姨轮流来,钱却一样给。不然人家也不愿意啊——我一周有一半时间被迫休息少拿钱,我干嘛要在你家做?
现在请的这位陈阿姨,跟今天没轮到的王阿姨,虽然已经轮值了,但过年还是不愿意来,三倍工资也不愿意,后来加到五倍才答应。
其实他俩都不知道,两个阿姨不是被五倍工资打动的,是看他们两个大男人好像真的不会下厨,连稀饭都不会煮。过年饭店都关门了,他们好像真的会没地方吃饭,出于可怜他们的心理才答应下来。
是被可怜了呀陛下!
“吃好了啊?”
三个人用饭都没什么动静,很安静,陈阿姨看电视入神,一时都没注意,等嬴政过来落座才发现,赶紧去收拾。
新来的小孩不算,这两人龟毛得很,中午做的饭,剩下的晚上绝不再吃了,要她重做。晚上那顿也是,过夜的就更不肯吃了。陈阿姨看不得浪费,问能不能给她带走。
本来她都想说要不她少拿点钱,他们给的餐标很高,剩下的她带回去,她跟老伴都不用另外做了,吃得还好,也挺划算。不过龟毛男这时候不龟毛了,直接说随她处置,不必扣工钱。
陈阿姨就很高兴,每次都带了饭盒来,分别倒进去带走。
冲这个大方,别的方面烦一点,她也就算啦。

第42章 人口与土地
晚上李世民和刘彻研究了一下, 暂时放弃去景点了,主要是刘彻和嬴政都不想出门,他自己得摸索一下, 看看什么地方他一个未成年就能去。
实在是暑期人太多又太热, 今天他们挤得已经够呛, 再美的景点对两个成年人也没了吸引力。
本来刘彻还想趁李世民放暑假, 带他一起去泰山玩玩。虽然史书上说他多次封禅泰山,可那是以后的他, 现在他一次没去过呢。
李世民好像是有几次机会去, 不是他自己拒绝了就是老天不配合, 要么就是他死了, 反正也没去成。现在不封禅,自己花钱去玩玩总是行的。
但是分头搜了一下攻略,两个人默契的不提这事了。
登山路上那人挤人, 挪一下都难的景象, 实在是让他们提不起兴致。
什么世道啊, 这就是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的景象吗?荒山野岭的地方竟然也能拥进去这么多、这么多人!
刘彻顺手又搜了一下华山, 更是差点一口气上不来。华山那种天险绝路, 陡直以铁链为扶手的道路,你们怎么也能玩成人挤人?
不去了不去了,我们从三千万人口小地方来的人,见不起这个大世面。
你们华山半年去玩的人就能有上百万, 上百万的人呐!种地不好吗, 做工不好吗,当兵不好吗, 全跑去华山人挤人去了。
这也叫他们再一次意识到“十三亿”这个数字的概念。老实说,因为他们习惯于几千万这种级别, 对“十三亿”真的估计不足。现在重新认识一回,才对这个时代各个人口大国的管理倒吸一口凉气。
粮食固然是够吃了,可是这么多人的管理绝对是个难题。
不过现在也讨论不出个一二三来,刘彻和嬴政视线一碰,各自有了去探究的想法,没有继续深入。刘彻继续跟李世民在网上乱搜看各个景点人山人海的图片。
他们在那抱怨不夜城挤得喘不上气的时候,嬴政默默搜了一下城市人口数量,轻轻叹了一声。
刘彻:“怎么了?”
嬴政向他亮了下手机屏幕,让他看到了那个数字,“长安加上咸阳,人口有一千七百万。秦与六国的人口总数,也不过倍于此数。”这就更直观了。七国一半的人口挤在他的咸阳附近,简直一想就叫人头皮发麻。
“我那时也差不多。”刘彻也被传染了,同样叹了口气,“这还是从秦末大乱后的不足两千万好不容易涨上来的。”
李世民眨了眨眼,拿起手机也开始搜,一搜顿时大惊:“隋极盛时四千六百万,到贞观怎么就一千三百万了!怎么比秦末死得还多啊!”
他之前真没查过这个,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刘彻拿过他手机点进几条大概看了看,安慰道:“是死了不少,不过也可能是统计方法有问题,还有大户的隐匿人口。不过……哎,确实是死了很多。得了,要不是你给力,打平天下速度快,死得还要多呢。”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穿越来之前就萦绕在心头的问题又浮现了上来,他脖子转了转,不确定应该问哪个,最后还是对着两人一起,诚心诚意地发问了。
“两位陛下,我有想不明白的事情,想向你们请教一二。如果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说吧。亡国都晓得了,还有什么冒犯不冒犯的。”刘彻摊开手,又调笑了一句,“始皇暴虐汉武骄奢的话都说过了,还有什么更冒犯的,我倒也想听听。”
玩笑归玩笑,李世民求教,刘彻还是很重视的,丢开了手机聆听;嬴政本来就板正的坐姿又更正了一些,示意他问。
“如果说秦因为是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又是从战国贵族时代而来,没有经历过,所以也不会意识到平民自下而上造反的威力,才会有二世胡作非为,掀起陈王之事。那我们大隋呢?”
他不理解的就是这个。
“至汉,前有赤眉绿林,后有黄巾,但汉帝不能说没有重视,只是时局已到了那个地步,不是轻易能扭转的。我倒也能明白。”
“我们大隋不一样啊。前面已经不止一个例子摆着了,农夫生活无着走投无路之下,铤而走险,虽然终究会被扑灭,但也能会给帝国敲响丧钟。我看那两宋虽然处处破绽,农民造反的也不少,但朝廷却是知道害处,不是把青壮收买进厢军,就是及时调军扑灭,最后亡于外敌,这方面却是想了办法的。”
“我们那位陛下到底在想什么呢?调动的役夫,发动的战争,不比始皇陛下少,却镇压不住天下。看书上说,洛阳附近就有瓦岗起义,他竟然也听之任之,一心去征辽东。他……他到底在想什么?”
嘿,这请教什么,我一正常人我不理解这种神经病的思路才对吧。刘彻笑骂一句,正要说话,嬴政却因为自己生出过胡亥这种儿子,对有点类似的隋朝二帝还真琢磨过,应声道:“除了性格原因,大概也是因为,自汉末至隋立,又是三百多年的乱世了吧。老子所言小国寡民,也自有他的道理。”
刘彻闻言也不由沉思了片刻,理解了他的意思,跟李世民解释:“嗯。小国好治理,始皇之前,各国若是有农夫造反,顶多藏在大泽山林里当强盗,也就是盗跖那种规模了。每一处都有封君,自己的封地自己爱惜,有人造反不用国君调兵,封君自己就火急火燎的去剿灭了。”
也就是说,这些乱民根本没有办法串联起来。不像大一统的帝国,各地的郡县长官哪有全部都忠君体国的,有那么几个不负责没本事失城败亡的,乱军马上就裹胁出一支浩荡大队来了。
而且天下一统之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就如影随形而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中央要控制地方,除了军队,就是粮食财政了。那么灾情起时,地方上也很难立刻组织起赈灾,命令从中央发往地方,粮食由别处调往灾区,又是一番折腾。地方官也是能不动就不动,能刮多少就刮多少,将灾情最终发展成民乱。
地方小,封君自己做主,赈灾容易,镇压也容易,流民不容易聚集成势力。
而汉后只经过短暂的统一很快就分为南北朝,同样是各自为自己负责。不是没有造反的人,却是在各个世家军阀的铁骑下不值一提,不是灰飞烟灭,就是吸收分化。
到了隋炀帝那里,三百多年都没有国家因为底层的农夫造反而覆灭,他又凭什么怕。在他眼里,那些蚁民合该为他流血流汗至死才对,又怎么能对他造成任何威胁呢。
加上此人个性,或许又是极为爱面子,自高自大,对于征辽不下以为是削了他的面子,所以坚持三征而不在意四处造反的人马吧。这个他们就不好说了,他们又没见过隋炀帝。
刘彻自认也不是多爱惜民力的人,史书上就这么说他,他认。不管是为了解决匈奴还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他反正确实没怎么吝惜使用民力。
但是大汉的建立就是在陈王起义基础上,老祖宗也是这么起家的,还给陈王立了祭祀。他再怎么使用民力,心里也还是有底线的。
这个底线就是起码不能危及大汉江山,不能逼出民乱,不能坏了刘氏的天下。一时使用过度了,也得补救一二。
不然他下什么轮台诏呢。
那个隋炀帝,呃,刘彻还是不能理解他的脑回路,这是真的觉得吃光玩光用光,爽完了就算?可他也没爽完啊,人没死就完蛋了,还叫人造反缢死了。
李世民托住了下巴,喃喃道:“是这样啊。所以,反面例子又添了他,到唐末又添了黄巢起义,世家都摧毁了,后世这才重视起来。”
“重视也无用咯。人多地少不够分,再碰上天灾连连,再重视还是要被反的。”刘彻耸了耸肩,“所以还是要解决生产力问题。一时不能弄上化肥也要先育种,提高不了了,至少也要比周边武力强。”
“啊?”李世民疑惑。
嬴政接着往下冷酷地道:“世界上的地还有很多,我们的不够分了,就出去分。生产力提高之前想解决人地矛盾,就去那些肥沃之地。”
“哦……”李世民想想书上写他唐初也打了不少地方,但没用啊,控制不住。他还特意给人下旨,让人别顺手再把什么地方打了收了。
精穷,还要他贴钱养。
刘彻说:“分封。人多了,就让子孙带人迁移分封出去。周边的地一时没能力开发,就把船造好,去更方便开发的地方。”
嬴政和刘彻没互相商量过,但是分别计算过。
他们有生之力不知道能弄到什么地步,寿命不好说,治下能出现什么样的天才带飞大家也不好说,这是没数的。
按部就班的话,人口到四五千万的时候,差不多就是人地矛盾要爆发的时候了。有了红薯土豆马铃薯开梯田,可以将矛盾延后,像清朝一样人口过亿,但也只是延后。
帝国因为惯性暂时不一定崩,但最初的制度已经崩了,玩不下去了。好的话有人变法续一波,不好的话就一路滑到底最后开大灭国。
中国四周没有占领的地方,差不多都是以他们那时的生产力难以开发的地方,路也难修,中央很难稳固的统治。
交趾、朝鲜差不多都是从秦汉时就立郡县以治之了,交趾更是到明才真正独立,可这么久,也就是将交趾这个地方变成东南亚唯一的儒教国家小中华,到底没能将其变成帝国的一部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