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锦眨眨眼,道:“不用找严公,有什么事你告诉我就行,小姑母不在家,洛阳如今是我做主。”
“你又是何人?你做主说的轻巧,你能做得了什么主?大敌当前,洛阳无兵,你又能做什么?”封常清气愤道,他手捂着胸口,只觉心脏都在抽疼。
李明锦“哦”了一声:“洛阳有兵啊,谁说洛阳无兵。”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封常清重复问:“洛阳有兵?”
“有。”李明锦干净利索道。
“先前本将怎么不知晓?”
严武插了一句:“封将军也没问过啊。”
封常清沉默了。
他好像真没问过。
不是,他离开长安之前圣人派他募兵,要是洛阳有兵,为何圣人又下旨要他募兵?
“洛阳有多少军队?”封常清抬手按按额角。
“我们洛阳府一向遵纪守法,朝廷规定洛阳能有五千洛阳卫,我们就只有五千洛阳卫。”李明锦专门强调遵纪守法。
封常清刚刚提起来的心又坠了下去,气笑了:“五千人够干什么,安禄山可是号称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往洛阳来呢。”
“……五千正式洛阳军,四万五千编外洛阳军,还有两万临时洛阳军。”李明锦补充上了后半句话。
她又强调了一遍:“编外军和临时军都是战时征召,平时不算在洛阳军内,这是合规合法的。”
封常清:“……”
我是应该先庆幸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现成军队可以抵抗安禄山军队了,还是得先问一问你们为何要在离长安只有数百里的东都囤积这么多军队?
更糟糕的是,封常清意识到了不对洛阳现成的军队,他这个突降的主帅,他真能指挥的动洛阳军吗?
“敢问娘子尊姓大名?”封常清的语气顿时客气了许多。
“李明锦,和政郡主,将军唤我郡主便可。”李明锦笑笑。
哦,原来是一家人啊。
封常清提着的心略微放下了一些,嗯……都姓李,应当不算什么大事。
至少现在外敌当前,李家人内部的争权夺利可以忽略吧。
“本将认为大军应当先前往虎牢关守关。”封常清斟酌道。
李明锦眼皮都不眨一下:“自当听将军吩咐。”
起码现在可以听你吩咐,等安禄山兵临城下的时候还听不听你吩咐,就要看你是和我们目标一致守城还是想出城以卵击石了。
目标相同自然是和和美美一家人,目标不同到时候你就不是将军了。
小姑母说了,安禄山到洛阳之前还不能公然和朝廷做对。
嗯,仅限于安禄山到洛阳之前。
封常清满意了。
是夜,封常清便写了一封奏疏送入长安城。
言他已经在洛阳找到了军队。
李隆基大喜,连日来的怒气一扫而空。
在李隆基看来,封常清还是颇为靠谱的,既然他已经说招募到了军队那想必洛阳应该能守住了。
不过李隆基也没有完全放下警惕而是又一连发出了数道命令。
命已经卸下节度使职务如今在长安养老,担任左武卫大将军职务的高仙芝在长安招募军队十万,前往陕郡守住百里狭道。
又命朔方节度使李光弼带军前往范阳,攻下安禄山老巢。
再加上已经抵达陈留郡的张介然,在长安城前一共摆下了三道防线。
做完这一切,李隆基便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
长安城前三道防线一道比一道牢固,他又掉了朔方军去攻击安禄山老巢,想必不日便能拿下安禄山平定此次叛乱。
心情松懈了下来,李隆基想了想又招来宦官:“将杨家几位国夫人和右相请入宫中,朕要设宴。”
第230章
七月初十,南诏国归顺大唐,设祭坛,于太和城中立南诏德化碑,愿意世代为大唐之臣。
七月十二日,南诏太子凤迦异领三千南诏骑兵入唐,归于剑南节度使寿安公主李长安麾下。
七月十五日,李长安领兵返回蜀郡,蜀郡就是益州,剑南道的治所,也是日后李隆基逃难的避难地。
李长安没有立刻前往北方,一来李隆基还没有出逃,他对天下依然还有掌控力,自己没有接到调令就离开治地总归不太妥帖。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李长安也没打算等李隆基给她下旨之后再离开剑南道。
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布置。安史之乱之所以能让大唐骤然由强变弱当然不是因为只有安禄山一人造反。安史之乱最大的影响是开启了大唐藩镇割据。
安禄山攻下长安让全天下的野心家都看到了大唐的虚弱,纷纷起兵割据一方。
剑南道内部也不安稳,李隆基到了蜀地之后,蜀地军中首领郭千仞造反,李隆基亲自登楼招降,奈何敢造反的人根本不搭理他这个没用的帝王,最终还是和政公主和驸马以及宁国公主三人带兵平定了这场叛乱。
蜀地是大后方,李长安可不想到时候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打仗,结果前线还没平定,后院先起火。
何况她虽是亲生胜过收养的爹就要来蜀郡了,李长安必须先确保给她爹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让李隆基安心养老,别搞那些她从老师嘴里听着都觉得脑血栓的微操了。
进了我的地盘,就老老实实养老吧你!
李长安直接写了两张调令,先前的剑南节度副使鲜于仲通死了,正好空出来一个节度副使位置,她便任命赵国珍为剑南节度副使,何履光则接替赵国珍担任黔中都督。
“主君。”萧临光身着一身天青色圆领缺胯袍匆匆走进来,靠近了李长安还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熏香味道。
李长安把手中两份调令递给萧临光:“还要麻烦临光替我盖两个印。”
只有不会用技能的人,没有用不上的技能。萧临光擅长书画,李长安替他发掘出了这项技能的使用价值,专业对口伪造印迹,俗称造假。
有品阶将领调动按照规矩来说不能是节度使说了算,需要先向朝廷禀告所立何功、其人履历,经过兵部和吏部审核之后才能派发委任状升迁官员,甚至品阶高者还需要帝王亲自审核是否任职升迁。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奖赏臣子是帝王才能做的事情,其他人沾染这个权力就是谋逆。
不过这事也不是李长安开的先河,安禄山上次去长安把李隆基哄舒服了,李隆基给了安禄山一批空白委任状,安禄山回到范阳以后一口气封了好几十个将军,把自己人推到了机要位置上,彻底掌握了范阳军和平卢军。
有时候李长安真心实意觉得安禄山这个胡儿才是李隆基的亲儿子,要不然都说不明白李隆基为何要做这么多有利于安禄山谋反的事。
帝王权柄,是李隆基先动手分给了旁人,如今也就不能怪她要插一手了。
李长安低下头接着批阅奏疏,萧临光则乖乖抱来自己的造假箱子,在李长安右手边的桌案上一顿捣鼓,给这两份委任状“盖章”。
她接下来至少要花费半个月时间整顿剑南军,把剑南道这个大后方梳理开。先将随着自己奔袭南诏的三千精锐打散混入三万剑南军中,其中立下功劳的一部分将士则晋升为伍长什长,代替先前没有立下功劳的那些基层兵官,这三千精锐士卒随她一起翻过山趟过河,一起攻入太和城活捉南诏王,又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就是她的嫡系。
他们的前途都系在她身上,这才是最牢固的关系,只要她在一日,这些人就会跟随她。
还要清洗鲜于仲通的旧部,李长安打算组织一场考试,文试武试两项,有能力、品德还过得去的人留用,没能力的那些人暂时先调到接触不到兵权的职位,日后再慢慢打发。
然后她前往襄阳,带领山南东道的军队先去睢阳和王忠嗣会和,把安史叛军赶出河南道,而后再前往洛阳……
先不着急收复长安,长安就像一大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吸引她,也吸引安史叛军。
李长安从舆图上圈出范阳和长安两地,沉思片刻,提笔写下一封调兵书。
如今河西节度使也是哥舒翰,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对付,杨国忠为了打压安禄山就主动对哥舒翰伸出了橄榄枝,送上门的便宜不要白不要,哥舒翰写信问过李长安之后就心安理得接过了杨国忠递过去的橄榄枝,兼任了河西节度使。
河西兵马使便是郭子仪,李长安写信告知哥舒翰,让他派郭子仪领河西军前往朔方,与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同攻打范阳,他则领陇右军南下赶往扶风郡,阻止安禄山继续西进。
范阳是叛军老巢,不知道在面对范阳和长安之时,安史叛军会选择哪一个地方。是选择坚守好不容易打下来的都城长安城,占据正统之名,还是回防范阳老家呢。
不回去,老家被偷家,安禄山手下的士卒十之八九一家老小都在范阳,老家被敌人打下来那范阳军心就散了;回去,那就守不住长安城,四舍五入就是白费力气造反了。
“真奇怪,这么好的策略为何李亨就是不采纳呢……”李长安嘀咕着,这是历史上李泌给李亨提的建议,放缓收复两京,先拿下范阳,让安史叛军失去根据地而手脚慌乱,再慢慢平定河北,到时候安史叛军失去河北老家被困在中原腹地,便可以关门打狗一举平定叛乱。
只是军师再厉害摊上一个没脑子的主公也没用,李亨非要先收复两京,结果硬生生把两年就能平定的乱局拖到了八年。
没事,这么好的策略李亨不用我用,当皇帝这事我上我真行。
李长安心安理得拿出自己的大印往调兵信上一扣,便让人快马加鞭将这份调兵书送往河西节度使治所所在地武威郡。
等调兵书送到武威郡时候估计安禄山就打到长安城了,那时候李隆基也就没本事管她假传圣旨了,不对,那时候她说的话就是圣旨了,所以印自己的大印就行了。
“主君,弄好了。”萧临光把两份委任状拿过来,上面已然出现了几个能够以假乱真的印章,手续齐全,兵部吏部印章都有,就算是李隆基亲自来看,也只会怀疑是他记忆出了岔子忘了自己曾经批过这两张委任状。
“不错,把两位将军请过来吧。”李长安赞扬拍了拍萧临光的肩膀。
赵国珍和何履光拿到委任书后激动的脸都红了,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对。
“这次朝廷的赏赐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赵国珍美滋滋道:“先前每次升迁都得拖上三五个月,末将还以为这回又得等个半载呢。”
朝廷办事是出了名的效率慢,赵国珍在朝中又没有亲近好友能替他美言两句,所以每回他立下军功都要等许久才能等到朝廷的赏赐。
“不过这一次也太快了,算起来这才十日不到……”赵国珍小声嘀咕。
十天,够传信官从蜀郡到长安走一个来回吗?
李长安眼神微妙了片刻,脸上面色不变道:“八百里加急特事特办嘛,正常。”
赵国珍不疑有他,美滋滋收下了委任状。
“往后还要劳烦赵将军为大唐守好剑南。”李长安轻咳一声,面色严肃。
“安禄山反了,父皇命我去平乱。”
李长安睁着眼开始说瞎话:“父皇给我密信,说众多儿女之中他只信任我一人,命我打理好剑南事务后便北上平乱。我离开后,剑南道就要托付给两位将军了。”
“什么!”赵国珍何履光二人豁然起身,目露震惊,先是震惊于安禄山竟然敢造反,后又钦佩寿安公主得陛下重用。
“倘若叛军凶猛,我父皇还可能会不日前来蜀郡避难。”
李长安叹了口气:“没办法,父皇只信任我嘛,只有我镇守的地方才能让父皇得一夕安寝。”
赵国珍二人看向李长安的眼神越发敬佩,李长安随后给他们安排的各项任务,他们也忙不迭点头应下。
圣人如此信任寿安公主,寿安公主前程远大,自己跟着寿安公主干,前途想必也不会差,二人纷纷在心里下了决定。
“阿嚏!阿嚏!”
远在长安城内的李隆基连打了两个喷嚏,脸色越发青白。
他面前跪了一地的人。
“张介然败了?”李隆基声音沙哑。
“张介然刚到陈留,安禄山便已兵至,陈留守城将士惊恐不敢登城墙守城……陈留太守郭纳献城投降叛贼,张防御使已然殉国了。”一人低声道。
中原之地的大唐百姓已经百年未见刀兵了,平日连猪都没杀过的军队如何敢上战场杀敌呢?何况面对的还是安禄山手下身经百战的虎狼之师。
这不是没抵挡住安禄山进攻,而是根本就没有组织起来防御,又被自己人捅了刀子啊。
李隆基抬手撑住额角,唾骂:“郭纳助纣为虐,该死!”
陈留郡再往西就是洛阳了,眼看着逆贼即将抵达洛阳城,李隆基心里终于有了紧迫感。
“传令给封常清,让他务必守住洛阳城。”
安禄山起兵第二十三日,陈留太守郭纳献城投降,叛军攻陷陈留郡。
安禄山起兵第二十九日,安禄山引兵向荥阳,太守崔无诐不投降,组织士卒守城。士卒乘城者,听到打仗的战鼓声便瑟瑟发抖,被吓得像下雨一样从城墙上掉下来,安禄山轻松攻陷荥阳。
安禄山起兵第三十二日,叛兵已至虎牢关下,兵锋直指洛阳。
封常清站在虎牢关城墙上,看着远处的滚滚狼烟面色严肃。
“逆贼竟然来的如此之快。”封常清闭了闭眼。
他都没想到前面的几道防御线竟然全无作用。
“封将军认为我们接下来应当如何应对安禄山叛军?”李明锦亦穿着一身铠甲,站在墙头上。
“圣人下令出城迎战。”封常清深吸一口气。
“你要听圣人命令?”
李明锦眯眼,看向封常清。
“圣人有命不得不听。”封常清叹息道。
他也不太愿意出城迎战,虎牢关险要,抛弃险要的关卡而出城迎战就等同于抛弃了地利,奈何圣人有命令,命他尽快擒拿安禄山……
“拿下。”李明锦挺直腰板,冷冷道。
“什么?”封常清愕然,下一刻他便被一拥而上的精锐士卒押了起来。
“尔等是要谋逆吗?”封常清挣扎着怒视李明锦。
李明锦侧目笑道:“什么谋逆?我等从未忠于过圣人啊。”
封常清狼狈被困成了个粽子,他惊骇看着李明锦:“从未忠于过圣人?”
他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猜测。
“太子想要政变?”封常清诧异道,随后又深深叹了口气,“就算要政变也不该在这个时候啊,外患未除……”
政变就政变,大唐人人都习惯了每次皇位交替都得有这么一回了,可现在这个时机不对啊。就算太子想要趁机政变登基,也该看看时机合适不合适吧,叛军都打到洛阳城下了还搞这一出,也太不识大体了。
“我和太子没关系。”李明锦游刃有余下发着道道指令,命令弓兵登城墙守城,还有空闲和封常清说话。
“我只对小姑母忠诚。”李明锦想起李长安,脸上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
“我的小姑母,寿安公主,才是世上最值得效忠的主君。”李明锦目光坚定。
封常清觉得自己脑子里的种种思绪扭成了一团理不清的乱麻。
郡主是太子之女,公主是帝王之女,太子还好端端当着太子,为何和政郡主要放着名正言顺的大唐储君爹不跟随,非要跟随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公主呢。
“你是郡主,你阿爷是太子,为何你不跟随太子,却要跟随寿安公主?”
反正现在也已经被捆了起来,封常清干脆不去想如何抵御叛军,而是趁着还没有被拉下去先把自己的疑惑问明白。
就算是死也得让他做个明白鬼吧。
李明锦拿着望远镜往远处看,观察着叛军是否出现,方才探子来禀告叛军已经到了三十里外,她认为叛军应当会先安营扎寨,休息好以后明日才会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