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公主她无所畏忌(假面的盛宴)


果然没过多久,就通过探子得知,昊国南边竟然出现了一位七皇子,正是前世那个软弱无能的信王,也是前世南昊的皇帝。
昊国残存竟就靠着这位七皇子,竖起了一面大旗,正在统合剩余残存。
消息传回北戎都城,慕容兴吉本来万全的‘绝户计’出了纰漏,本来有功,变成了功劳折半。
幸亏没有多久,就又有消息传来,说此子年幼,捏着此子的杨變和魏国公主有不臣之心,昊国残存乱象毕现,并无用处。
所以他们趁机打下了昊国的京东两路,以及淮南东路的半数,以及西北几地,算是抹平了此事对慕容兴吉的影响,又让他的声势赫然而立起来。
再之后就发生了天佑帝决定建立副都,并派了四、五两位皇子以及一些文臣和武将前来协助的事情。
说是协助,不如说是分权。
据悉,天佑帝得知上京城繁华,其皇宫及皇家别苑建得格外奢靡辉煌,是北戎都城所在那苦寒之地不能比的,竟有想迁都过来的意思。
但由于昊国亡国还历历在目,此地非易守难攻之地,且两国之间如今界线已大致划明了,以后此地必然处于前线,遂作罢只作为了副都。
以前慕容兴吉是不信命的,可自打重活一世后,他就变得有些信命了。
前世因为杨變,于是昊国和北戎分南北对峙之势,一直持续到父皇即将龙御归天之时,眼下这般情况,让他有种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之感。
唯一纰漏就是,这一世南北对峙的局面出现得比前世更早,而元贞也不在他身边。
慕容兴吉甚至怀疑,既然他能重活,是否元贞也能重活?
不然她为何能提前知晓上京即将沦陷,先一步离开了这里,并去了襄城——前世这个让他咬牙切齿的地方。
自然他也怀疑过杨變,因为前世在后面才会出现的火器,让戎国吃了许多闷亏的火器,这一世竟提前几年出现了。
慕容兴吉不得而知,也分辨不出二人之间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到底是元贞重活,于是提前布置了这一切,还是那个杨變重活了回来,提前夺走了元贞,又弄出这一切。
这些都需要试探,才能让他知道答案,所以他没有反对那些人提出的从内部瓦解昊国的计策。
“汉人善内斗,反正已经遗漏了一个在外面了,再放一个回去也不影响什么。只是怎么放,放谁回去,还需要斟酌。”
“既然皇子觉得这法子好,那哈擦就不说什么了。”
另一边,宣仁帝被侍卫领了下去。
他所在的地方,正是原皇宫东北角一处寒室中,以前这里住的都是宫人内侍,现在用来关他。
至于寒室?
比起他以前在这皇宫里所享用的一切,自然称得上是寒室了。
但比之前在北戎时,要好过太多太多了,至少这里的春天是暖和的,而外面的花儿都开了。
宣仁帝被推进屋里后,门就被人从外面锁了上。
他来到窗下一个破旧的蒲团上坐了下。
这里是整间屋子仅有的光源,只能照到这窗下的一小块地方。
宣仁帝一再庆幸,早年有人报上来,说宫人内侍所住的屋子低矮潮湿,于宫人内侍的身体不宜,他便下命让人把这里重修了。
虽然因为住的人多,每间屋子逼仄了些,到底不再潮湿,每间屋子都有窗,能见光。好点儿的只要时辰对了,还会有阳光从外面倾斜进来,就譬如此刻。
当时自己一时道貌岸然地善心之举,如今竟然惠及了自己,不得不说这命运真是奇妙。
宣仁帝就坐在那蒲团上,闭目仰面任窗外投来的阳光,倾斜在自己的脸上。
就这么坐着坐着,他竟无声地笑了起来。
“这是眼见圆圆和杨變声势太大,惧怕了吗?你们打算放谁回去?”
其实宣仁帝并不知晓他那几个儿子里还剩谁,妃嫔又还剩了谁,他一直是被单独关起来的。
但他是可以知道一些外部消息的,每次北戎军在南面吃了什么亏,都会反应在看守他的人身上。
轻则一顿辱骂,重则今天就忘记给他送饭了。但也不会饿他太久,他们也怕把他饿死了。
从那些辱骂里,他也得知了南面如今一片形势大好,反正北戎南征的步子是戛然而止了。
“不过朕的那几个儿子,看似有个样儿,其实都是窝囊废,不然何至于被那些臣子拿捏住,包括太子……”
近乎无声的低语,渐渐消弭。
温暖的光依旧照耀着这里,照耀着这间暗室中的小小一隅。
自打挪到新城后,办公的官署就和住处分了开。
如今的安抚使司自然没了,一分为二,一个成了镇北王府,一个变成了如今的三省。
也因此,每天元贞都要去三省点卯,到了下值时还要回家。
最近这些日子杨變很闲,因此每天到点时都是他来接元贞归家的。
“你倒是比更漏还准时。”
杨變懒懒挑眉:“我要是不来盯着我们的尚书令,怕是又要等到天黑你才会回去。”
这是常有的事,元贞经常忙着忙着就忘了时间,尤其新朝初建,事情也多。
“那你怎么不说我还有没到点就回去的时候?”元贞说。
“一个月能有两次?”
其中一次还是熠儿突然发热,绾鸢让人来禀了她,她才匆匆回去的。
“不说这个了,你最近倒是挺闲的。”
杨變接过她手里装着几册卷宗的提篮,道:“不是你跟我说凡事事必亲躬会很累,有些事就该交给下面人去做?”
然后,他学会了,她却没学会。
这言下之意不用明说,元贞就懂。
见丈夫抱怨,她歉然道:“如今新的规制刚建立起来,事情本来就多,等以后进入正轨,我慢慢就会闲下来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回走。
因为新城是提前规制过,所以三省官署所在的地方离镇北王府并不远,走路一盏茶的时间就到了,所以平时元贞都是走着回去。
杨變来接她时,亦然。
这里多是几个衙司官署所在,路上行人并不多,即使碰见了人,也多是穿着官袍,离得远远就对这边拱手为礼,而后匆匆离去。
到了镇北王府,刚进正院大门,熠儿就扑了上来。
这小子已经三岁多了,按虚的来算就是四岁多,如今生得是虎头虎脑,又体格壮实,撞过来像颗小炮弹。
元贞一见他往自己身上扑,就连忙避了开,相反杨變侧移了一步迎了上去。
于是小炮弹撞进了他爹怀里,不但没有香香软软,反而被撞得鼻子脑门生疼,当即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你还知道哭!”
杨變将他翻过来,就提在手里,打了下屁股。
“都跟你说了,不要撞你娘,你娘什么身板,经得起你这么撞?上次将你娘撞倒,是谁说的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其实也是没有防备,当时元贞正边走边跟身边人说话,谁知这小子突然撞了过来。她反射性抱住儿子,却没稳住脚,当场仰面摔了过来。
之后被人扶起来,不光半天缓不过来神儿,后脑勺也迅速起了一个大包。
绾鸢吓得忙叫来赵御医,赵御医来看了,说这次是侥幸,若是当时后面有石头台阶之类的硬物,怕是……
总之就是挺惊险的,没两天杨變就收到消息从外面赶回来了,狠狠地把这臭小子收拾了一顿。
“不撞了,以后会记得。”
熠儿忙道,也是怕爹又揍小屁屁。
人家都认错了,当爹的总不能揪着不放,杨變只能无奈地将他放了起来。
果然,他一落地,又去抱元贞的腿。
“娘。”
元贞用帕子擦了擦他脏兮兮的小脸,俯身将他抱起来。
“是想娘了?”
“熠儿想娘了。”
“不是早上才见过,娘还和熠儿一同用了早饭。”
“用了也想。”
杨變挑眉看儿子那谄媚样,不禁道:“男子汉大丈夫,哪有这么多婆婆妈妈的事,当男子汉就是要坚强些,成天抱着娘不丢,以后怎么当大丈夫?”
“可爹一回来,就抱着娘不丢,不也是大丈夫?”
杨變顿时囧了。
孩子大了,一天一个样,也许之前还能忽悠他的道理,现在忽悠不了了,还学会了反问。
元贞挑眉看他,一副揶揄之色。
杨變对她挑挑眉,又肃颜正色面向儿子,道:“那你跟我不一样,你娘是我媳妇,媳妇不算是婆婆妈妈事,懂了吗?”
好吧,这话熠儿不懂,歪着小脑袋想了半天都没想明白,为何抱着媳妇媳妇就不是婆婆妈妈,抱着娘就是。
两人进了屋里,元贞总算能放下孩子了。这小子最近又沉了不少,她是越来越抱不动了。
“对了,权简来信与我说,安插在上京的探子传信回来,说北戎有与我们和谈的迹象。”
元贞正张罗叫人把熠儿的小脏手洗洗,这手脏得把她裙子都抱脏了,幸亏她现在穿的衣衫大多都是深色,倒是不显。
闻言,她转头看过来道:“和谈什么?”
是啊,和谈什么?
和谈的前提是有一方势弱,便想求着强的那一方和谈。可当下的局势是,他们这边根本就不需要用求和来苟全己身。
收缩防线看似丢了一些土地,但好处却是长远的。
稳固了以长江淮水为险的防线,又有襄城稳定荆襄一带,左右策应,也就是说当下的形势是——也许反攻是力不从心,但是自保绝对不难。
既如此,还和谈什么?
“怎么?北戎是准备把京畿路京东路太原西北乃至幽州等地还回来,打算回他们的北境去?”元贞讥讽道。
这自然也是妄想,既如此那和谈什么?
杨變摊了摊手:“我也不知,你也知道安插过去的探子,到了不了对方中枢,只能在边角探得一些细枝末节的消息,只知道他们最近提及我们的次数很多。”
“恨不得生啖其肉嚼穿龈血的对象,自然提的多。”元贞一边净着手一边道:“不过权简肯定不会无的放矢,既然这么说了,肯定是有这个迹象。”
“那我们假设一下,对方想找我们和谈,必然我们身上有他们谋求的东西,我们有什么值得北戎谋求?又或是他们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才会让我们愿意坐到一个桌上与他们谈?”
首先,能双方坐到一个桌前去谈,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他们这边毋庸置疑是仇恨着北戎的,现在又没有什么能求到北戎的地方,又怎会愿意和对方谈。
难道是——
大散关?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想到一个地方去了。
如今,沿着长江汉水淮水的江淮和荆襄等地,由于有江水为天堑,暂时防守压力不大,反正北戎打过来,是绝对讨不了好。
可往西去的巴蜀和关中防线,却压力甚大。
当初北戎眼见江淮荆襄这边占不到任何便宜,便调头去打西北了,西北那边因为有杨變的提前布置,早就连着当地百姓往关中一带撤去,一直撤到秦岭北麓的大散关,才算是稳住了防线。
这大散关位置不言而喻,自古以来就是就关中入巴蜀汉中的咽喉。古籍上有云: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北不得此,无以启梁益。
顾名思义,你若是想从汉中巴蜀北上关中,必须要夺得此地,同样你从关中入汉中巴蜀,也得夺得此地,地位与重要性等同如今的襄城。
又因为此地无水做天险,也就是说是陆地战,因此杨變这边的优势荡然无存,相反有利于北戎骑兵。
如今大散关一带是裴家父子领兵镇守,暂时此地是大战没有,小战不断,全靠这边送去的火器才能据关镇守。
杨變一直猜测北戎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一举拿下大散关,再从汉中巴蜀折道来攻荆襄,所以他暗中也做了很多准备,提防着时刻开启的大战。
若北戎想找他们和谈,最有可能就是拿此事来做文章。
可为何要和谈呢?
问题又回到之前,北戎占着优势,竟然想和谈,这简直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对方打着什么主意,我们暂且还不得知,但只要我们做了万全准备,自然不怕任何阴谋诡计。”元贞想了想后道。
杨變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想法。
之后饭摆好,一家三口便去用晚饭了。
不提这些,又过了半个月,终于有明面的消息传来。
北戎意欲与他们和谈,借口果然是大散关。
按照北戎那边的说法,两国交战多时,一直拖延不下,为了两边的民生和百姓,他们愿意和这边进行和谈。
为了表现诚意,他们愿意放还一部分被囚在北戎的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一部分原昊国的皇族之人。
消息传回来后,引起一片哗然。

说是三省, 其实主要还是尚书省,职差也有了很大的更改。
除了尚书令外,只保留了中书侍郎和门下侍郎各一, 中书侍郎领六部,门下侍郎领六部给事中, 其上则是尚书令。
另外都察院、审刑院以及五监的监官,则直接对应尚书令。
此时,尚书省的议事堂中, 中书侍郎罗长青、门下侍郎谢成宜, 以及都察院左都御史纪光、右都御史宋浦等人都在。
谢成宜皱眉道:“北戎此举明显打着想挑起内斗的主意,这是眼见从外攻不破, 便从内制造矛盾。”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如今在座的, 都算得上元贞一手提拔起来的, 算是她为自己组建的第一批班底。诸如此类人还有许多, 此时坐在这里的, 不过是位于中枢出谋划策能拿主意的几个。
“北戎即使放还一些人又如何?如今整体框架已经建立完善, 只差细枝末节需要拾遗补阙, 北戎那边不可能放回来太多人,只放回来几个, 其势力并不一定存在, 又能妨碍什么。”
说这话的是宋浦。
认真来说, 他算是这些人里最清白干净的一个。
这个所谓的清白干净,指的不是字面意义的,而是在此之前, 上京城未破之前, 他已无任何差职在身, 宋家算是有罪在身的人家, 既没有食君俸禄,自然与旧朝廷无甚牵扯。
而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此前他们都是旧朝官员,官位或大或小,反正是有关联的。哪怕是谢成宜这个主战党,当初被排挤在家,也有闲职挂在身上。
都明白北戎此举是为何意,但像宋浦能这么明晃晃说出来,并点出其中利弊的,还属他是第一人。
元贞当然知道其他人在顾忌什么。
要说在座的人还心向着旧朝廷,自是不可能。她提拔的人,她自然知晓其来历,对对方有过深入了解。
这些人以前大多被排挤在中枢之外,又或者干脆领着闲差度日,与旧朝势力毫无牵扯,又怎会向着旧朝廷?
他们顾忌的是法理。
所谓法理,用通俗点话来讲,就是君权神授,顺天应命,顺理成章。
听起来似乎有些含糊,但它确实也挺含糊的。
大体来说,就是继承皇位的合理性。
比方说,皇位是承继亲爹亲祖父亲叔叔的,这都是合理性,也是合乎法理的。
为何史书中,总有记载某地某处出现什么祥瑞,当朝皇帝如何如何。
那皇帝难道不知,一个代表着祥瑞的气象或是动物就能代表是祥瑞,是上天对自己以及朝廷的祝福,这整件事难道不荒谬吗?
他当然知道这是荒谬的,但他就是要昭告天下,以此来证明自己乃正统,乃上天万神都庇佑之人。
骗明眼人骗不过,但这世上其实没那么多明眼人,来忽悠他们却是足够了。
一次不够,再多来几次呢?
总会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印象,陛下是至高无上的,是真龙,是天子。
还有些地方诸侯渐渐做大,为何总喜欢在史书中在早已灭亡的旧朝里,给出身贫寒的自己寻一个‘祖宗’?
他难道就喜欢给人当孙子?
并非如此,只是为了给自己寻一个名义罢了。
就譬如史书中总有人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子去起义,去割据一方,说白了就是给自己寻一个合理的法理性。
这东西看似无谓,但当你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别人若想来打你,就需要更高一等的法理来压制你,才能师出有名。
而没有这个东西,随便一个人都可以骂你逆贼反贼,打着诛反贼的旗子来讨伐你。
就譬如许多人在每次大战前,都会写一封檄文。
檄文是用来做什么的?
自己人写给自己人看的陈词滥调?
当然并非如此,除了鼓舞士气外,更多的还是昭告天下,自己此番挑起战火,是师出有名的,是为正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