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驭君(坠欢可拾)


屋中一时变得极为安静,石远耳中,只剩下自己粗糙的喘气声,怔忡之间,他意动了。
他捏着纸条坐了回去:“这么大的事......你就这么和我说了?你不怕我说出去?”
邬瑾道:“我相信的是莫姑娘的眼光,她送你一条福船,你便值得这一条福船。”
石远始终觉得不妥:“那、那你也该......比如用我的身家性命威胁我一番......”
如此轻描淡写,如此笑容满面,就好像此事不值一提一般。
邬瑾一笑:“杀戮只是失败的注脚,无需大肆宣扬。”
石远心头一跳,抬头看着邬瑾的面目,从他温润如玉的皮囊之下,看到了寒潭深渊般的危险。
一股骇然之意涌了上来。
外面晚风扯紧,狂呼之声不断,卷着折断的树枝、树叶,打的轰隆作响,幸而宅院深深,又有门窗阻隔,只是听着令人心惊。
邬瑾面不改色,任凭他打量。
石远垂眸思索,半晌后道:“既然你坦白,我也说实话,我常在宽州和济州之间行走,见过不少商队,码头上的事情也见识过,你要查这个,是为了抓到王知州的把柄吧。”
“是。”
“很难,王知州从不出面,他手下商户也早已经打通码头上下,纵然是查,也还有市舶司掣肘。”
“知难而行也。”
石远默然良久,将那纸条塞进了袖子里——难,但他决定了,要这条福船。
“邬兄,你有陈仲举之德,我虽比不得徐孺子,但也感激你礼贤之情,码头船行一事,我一力应下,三缄其口,凡堡寨之物从码头过,我都极力留心。”
“如此,我先谢过。”
石远心中有了事,便坐不下了,匆匆起身告辞,走出门去,就见外面依旧是狂风不止,刮的人睁眼不开,这回他极力挺直了背,一鼓作气钻进了风里——什么风都刮不倒他,他有一条能装五千料的大船!
石远走后,邬瑾也慢慢走回山野居去,站在窗边,心中一遍遍琢磨着王知州。
王知州出生簪缨世家,以文官入仕,被枢密院赏识,转枢密院领军事,后知鄂州帅司,转知宽州一切军政要务大权,多年未动。
此人熟知文官、军政,不仅仅是把宽州相邻几个州笼络的密不透风,恐怕朝中还有靠山。
朝局一事,粗看时错综复杂,千丝万缕,众位官员之间也是藕断丝连,仿佛毫无头绪,然而剖析出来,其实只有三条线。
一条是皇帝,一条是储君,一条是与储君旗鼓相当的藩王,三者之间,王知州是谁的部署?
他非朝堂中人,想要明晰其中关系,只能从小报和邸报上去找蛛丝马迹,此事非一载之功。
他沉沉思索半晌,见外面风停,便携带雨具,往家走去。
二堂中,莫聆风也听得风声停了。
她拿筷子慢慢扎粽子吃,吃完之后,丢开筷子,伏在莫千澜身上,嗅着莫千澜身上的气息。
这种极力的俯身拉扯了后背,她在疼痛中仍旧是不愿动,直到殷北前来,才不情不愿地扭了一下头。
“姑娘,邬少爷回去了。”
莫聆风这才从莫千澜身上爬起来,垂着眼皮等待背后疼痛过去,走出二堂,看着夜幕中的一点烛火,没有感情地吩咐:“叫刘博玉到前堂见我。”
“是。”
殷南提着一盏灯笼跟在她身侧,一直走到前堂,厅里点起了蜡烛,在各个角落大放光明,桌椅在火光之下,泛出坚硬冰冷的光。
她迈步进去,在正前方首座上坐下,伸手一抚椅子扶手,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
下人奉上茶点,她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又伸出一根手指拨弄点心,垂着眼帘,她想:我都不喜欢。
正堂中的茶点,和即将要见的人,她都不喜欢。
刘博玉太过能屈能伸,又全副身心钻入了钱眼中,其心因利益而反覆,既可以为她所用,也可以为别人所用,这个人并不好控制。
收回手指,她取出帕子擦拭干净,换了个舒服的姿态,继续等。
刘博玉来的很快——他本来也没睡,正在家里数金瓜子。
他是一身凉衫,进正堂时,刻意地放缓了脚步,两个眼珠子滴溜溜的转,迅速打量了一遍周遭情形。
这屋子和他从前来时一样,没有丝毫变化,椅子还是那么不舒服,人一坐进去,立刻就被高高的两圈扶手圈了进去,胳膊肘架不起来,只能规规矩矩垂放在大腿之上,像极了一个乖孩子。
唯一变化了的是坐在首位上的人——也算不得太大的变化,兄妹二人眉目相似,神情也相似,都是杀人如麻的冷淡和麻木,以及高高在上的傲慢。
他在心里长叹一口气,暗到莫聆风要是个男子就好了,小姑娘不应该打破规矩走到前头来。
可是他也清楚——无论是谁在给她铺路,一个女子,打破千百年来禁锢住自己的枷锁,那就不可小觑,非常难缠。
这念头在心里转过一圈,他的圆脸上立刻堆满了笑,两只圆滚滚的眼睛,硬生生挤成了两道弯月,对着莫聆风行了揖礼,点头哈腰,卑躬屈膝。
“小人刘博玉见过姑娘。”

莫聆风细看刘博玉的一举一动,片刻之后收回目光:“坐。”
刘博玉连忙谢过,把自己收拢成一个长条,折放进下首的圈椅中。
不舒服,这椅子怎么会如此令人不适?
他一面暗暗挪动屁股,一面等着莫聆风开口,表明此次会面的意图,最好是莫聆风回心转意,不管他是用骡子还是马。
然而莫聆风没开口,面无表情,只是凝视他,看的他心里发毛。
他一张笑脸也端不住了,低声下气道:“不知道姑娘找小人何事?”
莫聆风慢慢坐直了身体,问道:“你和王运生很要好?”
刘博玉一时没能想起王运生是谁,片刻之后才意识到这是王知州名讳。
他连忙摆手:“小人哪里敢和州官相提并论,不过是厚着脸皮,在知州面前走动罢了,小人对姑娘的心,和对王知州一样,姑娘若是不信,大可去看账册。”
莫聆风垮了脸:“一样不好,我不喜欢和他一样。”
刘博玉随机应变:“不一样,不一样,小人对姑娘,还多一份仰慕之心。”
他的面目和神态配合在一起,像是一只人畜无害的羔羊,悄无声息驱赶着这屋子里的肃穆。
莫聆风似笑非笑,顺着他的话柔和了面孔,低声道:“你真听话,我送你一份大礼吧。”
刘博玉一征,直觉这份大礼充满腥风血雨,然而不敢不要——外面站着双殷,不必联手,单凭一个殷南,就能把他放倒。
而莫聆风又是被莫千澜宠坏了的,性情古怪,行事也全无痕迹可寻,谁知道她会不会发怒,让自己血溅三尺?
“姑娘送的大礼,一定非同寻常,小人提前谢过姑娘。”
莫聆风有点喜欢他了——识相,免去她许多的废话。
她从袖袋中取出一张竹纸,放到身边小几上,伸出手指在纸上点了点。
刘博玉见状,连忙起身,走到她跟前,双手去取,又退后三步打开看了看,随后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伸手使劲一揉眼睛,细细在看,看罢,两个膝盖不值钱地跪了下去。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
他开始喜欢上莫聆风了——这是堡寨前往金虏的地图,虽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但也足够让他省去无数麻烦,带来巨大利润。
下一瞬,他心里咯噔一下——如此巨大的诱惑,他要用什么去换?
他刚刚冲昏的头脑,又清醒了过来,从地上爬起来,他紧紧攥住烧手的纸,坐回椅子里,正色道:“不知姑娘有何吩咐?”
莫聆风的右手手指,轮番在桌上敲了敲,发出响亮而且清脆的声音:“拿王运生的把柄来换。”
刘博玉皱了眉头。
莫家想动王知州了。
是为了邬瑾?
可他舍不得王知州啊。
他在王知州身上,下足了本钱,把王知州的把柄也拿捏的足够,再换一个知州来,他就得重头再来——新的知州是什么人,愿不愿意在漏舶中吃上一碗饭,全不清楚。
目光落在纸上,心里更是舍不得。
他刚在海上沉了一条船,损失惨重,船上不仅有二十个骡子,还有一整船的货物。
拿王知州换这么一小张地图,值还是不值?
“值,”他在心里做了权衡,“贪财的知州常有,地图却不常有。”
况且莫聆风还怪好——她明明可以直接抢,却还给了自己一张地图。
思考到这里,他就停止了权衡,脸上重新有了笑脸:“都听姑娘的,小人回去之后,立刻整理好送过来。”
莫聆风歪着脑袋看他:“小心,不要食言。”
“不敢,”刘博玉发自肺腑地做出保证,“当真不敢。”
他郑重告辞,满面春风从莫府出来,骑马归家,走到半道时,手背上忽然让水珠砸了一下,抬头一望,就见夜色暗沉,雨点毫无预兆砸落,以万箭穿心之势,打在身上、地上,荡起一圈圈土腥气。
“驾!”他扬手一甩马鞭,策马就跑,直至家中角门前,大喝一声:“开门!”
门子赶紧将门全部打开,刘博玉不下马,径直打马上石阶,随后弯腰俯身,从门框下钻进去,踏花草、惊风月,不顾各屋逐渐亮起的烛火和不满之声,直将马纵到了书房门口。
他翻身下马,将马鞭抛给伺候的下人,大步流星钻进屋中,伸手取下湿漉漉的巾帽丢在一旁,将有了两分湿意的头发往后一捋:“叫苏名泉来!”
他不急着换衣裳,而是从怀中取出那张薄而脆弱的竹纸,捧到嘴边亲了亲,两只眼睛来回转动,要找一个妥帖之处安放他的宝贝。
他看着这些箱笼,都不是坚不可摧之物,只能先放在书案之下的暗阁里,小心翼翼拍了拍:“明天就给你换地方。”
苏名泉打着伞匆匆赶来,在廊下收了伞,一边系衣带,一边往门里跑:“大爷,出什么事了,不会是船又沉了吧,这可真是流年不利!那么多……”
“闭嘴!”刘博玉大喝一声,让他闭上了乌鸦嘴,随后眉开眼笑,脱了身上湿衣裳,抓下来一件道袍,“好事,是好事啊!莫姑娘给了我好东西。”
“好事?她还能有好事?咱们挨上她,就没好过。”
“她给了我一条发财之路啊,”刘博玉决定对过去既往不咎,“往后就可以避开金虏、不,一小部分金虏,这样的路,真不知道莫姑娘还有多少条。”
“莫姑娘变活菩萨了?”
“放屁!”刘博玉倒了杯茶,“我拿王知州的账本子换的!”
他的圆脸皱了起来:“真舍不得王知州。”
苏名泉不以为意:“我舍得,那个丑东西,嘴大胃口大,什么都吃。”
刘博玉骂他:“你懂个屁。”
苏名泉立刻道:“大爷未免太小瞧我了,您看莫府一个小厮,不过是在斋学里伺候了几年,那学问就敢去参加科考,还要和癞蛤蟆比试,我从小伴着您长大的,不说和您旗鼓相当吧,那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有几分本事在身上,您看这回船上要是有我在,船就不会沉,还有……”
刘博玉听他又要把话头扯出去二里地,连忙将点心碟子往前一推:“吃。”

第199章 送欠条
苏名泉很不满地吃了块糕,嚼着嚼着,感觉酸酸甜甜,滋味很好,一时忘记自己说到哪儿了。
“我说哪儿了?”
刘博玉道:“你说你这辈子都不上船了。”
他已经没了亲弟弟,家里其他人全都隔着一层肚皮,端着他的碗,吃着他的饭,还居心叵测的要把他弄倒,就只剩下一个苏名泉,他还能说说心里话。
要是苏名泉再沉到海里去,他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苏名泉立刻露出一副我没说过,但是我不跟你计较的神情,再次往嘴里塞了一块糕。
“对了,”刘博玉去书架上拿一本《计然篇》抖了抖,没能从中抖出什么,“这回多亏了邬瑾,我也送他一份大礼。”
他又接连拿下来几本抖动,最后从《陶朱公生意经》里翻出来邬意的欠条:“送去邬瑾家里。”
“真还了?”
“夫凭妻贵。”
刘博玉上下打量苏名泉,不知莫聆风有没有养面首的打算。
苏名泉让他看的毛骨悚然,喉咙一动,咽下口中糕点,抓着欠条就往外走,见大雨一时没有停的意思,便怀了欠条,穿戴了蓑衣斗笠,大声叫人牵马。
刘博玉在屋子里听他要骑马,叹息着摇头——大傻子,这么大的雨,就不能赶辆马车出门?
苏名泉像个侠客似的穿戴整齐,骑马走了半截,便后悔了——脑袋和上半身还干着,屁股底下却是湿透了,马也淋的蔫头耷脑,走的很痛苦。
一人一马顶着雨到了十石街,苏名泉却发现马进不去。
他只能下马往里走,对着邬家敲了半晌的门,总敲不开,结果对面脚店的门倒是开了,掌柜告诉他,邬家已经举家搬到了白石桥。
苏名泉登时皱起眉头,毫无办法地走出十石街,再往白石桥走,一边走,一边觉得自己忘了什么,思来想去半晌,忽然愣住——马没了。
马消失的悄无声息,过于自然,以至于他都忘了自己是骑马来的。
“他娘的——”他出师不利,破口大骂,“偷你爷爷的马!明天就端了你的贼窝!也不看看你爷爷干什么的……”
边骂边走,等他沮丧地走到白石桥时,浑身已经湿透。
他穿着沉重的蓑衣,顶着湿漉漉的斗笠,一家家找过去,看到一家门外挂着“邬宅”的门楣,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拍门,又怕雨大,邬瑾听不见,便把门拍的震天响。
里面的人睡的正熟,让他吵醒,天怒人怨地打着伞出来,见了他就骂:“敲敲敲!敲你娘!谁啊你!”
“我找邬瑾。”苏名泉往里看了一眼,“邬瑾呢?”
“我看你是找死!”男子暴跳如雷,“天底下只有他一家姓邬是不是!一天都不消停,要骂要打上他家去!别在我家门前使劲,我们家跟那无耻小人没有半点关系!”
苏名泉十分惊讶,张着嘴看男子,在男子的骂骂咧咧声中,毫无预兆地抽出刀,捅入男子心口,一刀将其杀翻在雨中。
雨水冲走了血,带走了气味,尸体迅速变得冰凉,眼睛始终不曾闭上。
“不是邬瑾还这么嚣张,死骡子,把我的手都弄脏了。”
他拔出刀,随手丢在地上,这一路上的坎坷和不快终于找到了宣泄之处。
嫌恶地看了看手指上的血点,他弯腰把手插进满地乱蹿的水流里洗干净,直起身来,继续去找邬瑾。
雨夜无人,他一直走到白石桥街尾,才再一次看到了一座邬宅。
这一次,他先叫了两声邬瑾,才去敲门,又暗暗告诫自己:“这个也可能不是邬瑾,不要气。”
门开了,他抬头一看,这回真看到了邬瑾。
“嘿”地笑了一声,他很想把自己一路的波折告诉邬瑾,然而怕自己说的忘了时辰,干脆闭口不言,把潮湿的欠条往他手里一塞,扭头走了。
邬瑾皱眉看着这个面目藏在斗笠阴影下的人离开,再垂头看手中欠条,退回门内,关上门打开伞,踏着满地积水回到廊下。
家已经是两进宅院,于他们一家四口而言,阔大而且寂静,他与邬意住在前院,父母住在后院,清静到了令人不适的地步。
回到屋中,他点起油灯,细看手中墨迹开始氤氲的欠条,心知刘博玉不会突发善心。
莫聆风找过他了?
必定是如此,也必定是为了王知州一事——他们二人,正在以不同的手段,办着同样的事。
他将欠条压在桌上,什么都没想,就这么坐了半晌,正要去吹灭油灯时,忽然就听到不远处传来妇人的厉声尖叫,穿透大雨,直刺人心。
谁都没想到,针对邬瑾的这一场流言蜚语,竟然终结于一场凶杀案。
传闻有人嫉恶如仇,冒雨前来杀邬瑾,却敲错了门,杀了一个同样姓邬的男子。
凶手丢下尖刀,逃之夭夭,大雨把一切痕迹冲刷的干干净净,衙门束手无策,宽州城中众人为表清白,全都悻悻地闭紧了嘴,一个“邬”字都不往外吐露。
又三日,莫聆风也回了堡寨。
喧闹的宽州城彻底静了下来,金虏却出人意料,孱弱的储君逆势而上,掌握了朝局,登基为帝,年轻君主休养生息,不曾大举来犯,算得上是开战以来难得的平静。
元章二十八年六月,变故忽生。
这位年轻君主露出了獠牙,忽然兵临堡寨,军情紧急送入京中,而后源源不断将粮草等物送至堡寨,然而怀远、定川二寨依旧于七月十四失守,金虏踏平横山一带堡寨,兵临高平寨之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