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黛玉每天看小说 完结+番外 (青色兔子)



她是真的担心,因为她的事情,对郡王殿下不利。

后来听瓶宝传信,说是邹先生从牢里出来了。李曼儿松了口气,只盼着殿下早日回府,她能当面致谢。

这一日李曼儿正做着针线,那是她给永嗔绣的千层底鞋,就听窗外侍女笑着叫道:“殿下回来了!殿下回来了!”

李曼儿一喜,正引线的针用力了些,扎到食指上,刺破一点朱红。又见莲溪亲自来传她,越发欣然。

这欣然,在看到书房的满地狼藉时,都化作了震惊与担忧。

数年不见的郡王殿下独自坐在唯一完好的方桌上,他面色阴鸷、喘息不止,像困室里的猛兽。

望着郡王殿下疲惫痛苦的模样,她唱哑了喉咙,却丝毫不觉疼痛。

回到园中,众姊妹又围上来,像从前那样,问她郡王殿下从哪儿回来的,穿戴着什么,可用膳了,都用了什么,都说了什么……

李曼儿忽然觉得不妥,大大的不妥。哪里不妥,她说不上来。她自己想了一夜,次晨起来,寻到莲溪,道:“我的姊妹们也都青春不在了,劳烦您,若是有合适的好人家,便安排她们出府吧。我这里还有些体己,都分给她们做了嫁妆……”

莲溪笑道:“哪里能用姑娘的体己呢?”满口答应下来。

郡王殿下说到做到,他果然接了邹庭彦入府。

李曼儿见到阔别多年的未婚夫,心情激荡。从前见时,都还是少年人,青春正好,前途明亮。如今再见,一个目盲,一个为婢。

托了邹先生的福,他与郡王殿下清谈下棋之时,李曼儿也得坐在一旁端茶递水。她在府中住了近十年,却是从未像现在这般,能时常见到郡王殿下,听他说起朝中形势,说起天下大势。

郡王殿下说得最多的,还是新君。

外头的事儿李曼儿不太懂,只是从邹先生与郡王殿下的只言片语中,也大略知道——若是郡王殿下想做皇帝,早就做了;从前不做,如今便大大不妙,更要受新君信臣的刁难。

李曼儿便起了同仇敌忾之心,也深恶那个郡王殿下口中的“哈巴狗柳大人”。她知道郡王殿下对兄长的深情厚谊,所以更为郡王殿下担心,也许这哈巴狗柳大人传达的,正是他那兄长的意思呢?

阿彦要她一起离开王府,她答应了。

她没道理不答应。

阿彦曾是反王府上的谋士,他留下来只会给郡王殿下招来麻烦。而她是阿彦的未婚妻——如何能不一起离开呢?

离开的行囊,她打好又拆开,拆开又打好。反反复复,她舍不得。

等她绣好送给府上侍女的手帕……

等她打完这一枚络子……

等她给郡王殿下补好这件衣衫……

阿彦寻到她房外,轻声问道:“曼儿,我是不是勉强你了?”

他与从前一般,通透得叫人害怕。

李曼儿摇头,又想起他看不见,便道:“我们晚上便走——等我把这一朵兰花绣好,我就跟你走。”

郡王朝服袖口里侧小小一朵兰花,她一针一线缝制的离别。

她捧着缝好的衣裳,往郡王殿下卧房走去,迎面正撞上莲溪送人出来。他送的那人于她是那般熟悉。

“曼儿姑娘,琵琶还在练么……”

李曼儿愣在当地,原来郡王殿下口中的“哈巴狗”,阿彦说的“柳大人”竟是从前教她琵琶唱曲的柳先生。

她游魂一般走到床前,望着熟睡中的永嗔。他睡得面色微红,有几分不同往日的可爱,只是眉心微蹙,像是受了委屈的孩子。

柳无华的面容,从前姐妹七嘴八舌问她郡王殿下行踪,每次唱起那支《兰》时郡王殿下的反应,殿下对皇上的信赖爱重,阿彦劝殿下离开时说的话……一幕幕从她眼前掠过。

她将衣裳轻轻放在床角,转身走到书桌前,缓缓写下那一首《兰》。原来不是她这支曲子唱得最好,只是它原本就对郡王殿下有特别的意义。

背后的人处心积虑,郡王殿下却还在熟睡。

要如何才能令他警醒?

而或者,连她也是恶人手中的一枚棋子。

李曼儿含泪抬眸,恰见皎白的玉兰花瓣为夜风扯落。

落花犹似坠楼人。

第92章 黛玉篇(上)

黛玉篇(上)

小青缀树, 花信始传

泰和二年春,姑苏林府。

林黛玉午间小憩, 一时醒来, 香腮带赤, 还有些迷糊。紫鹃听得动静,原在外间收拾屋子, 忙进来,见是黛玉醒了, 便把窗上两扇纱屉子提起来,笑道:“姑娘可算是醒了。再不醒啊, 人都该走了。”

黛玉先是问道:“什么人?”见紫鹃只是笑,顿时明白过来, 冷笑道:“我当是什么人,倒值得你这么惦记。”

紫鹃笑道:“我不过是帮旁人惦记。”

黛玉羞恼道:“了不得, 你这丫头心大了。赶明儿我去回了父亲, 你既然心思大了,不如就让你跟人走了。”

紫鹃笑道:“我是小姐的丫头,若要我去,除非是小姐先跟着人走了。”

黛玉纵是伶牙俐齿,却到底心中有情, 羞难自抑, 索性道:“你这丫头好厉害,我竟是说不得你了。”便反卧躺下,竟是不理人了。

紫鹃不以为意, 烧了香把炉罩上,闲言慢语道:“听那莲溪说,如今无名园也渐渐成了样子,郡王殿下从咱们府回去后,专门找人凿了竹涧出来,说是有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小姐见了一准儿喜欢。”

黛玉虽然侧卧向内,却仔细留意听着,闻言冷笑道:“我怎么就喜欢了?”

紫鹃知她脾气,笑道:“还不是上一回殿下来,隔着屏风恰听到小姐说话,小姐说最爱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

“我说的是几竿竹子,可没说什么夹涧美竹千挺。你又知道人家是为了我的缘故?”黛玉话虽如此,人却是起身下榻,坐到镜前,由小丫鬟伺候着梳洗装扮起来。

这恬静的春日下午即将过去,薄暮余晖轻洒林间,一双大燕子掠入廊下,敛起翅膀,紫鹃才走过去,正要放下帘子,就见石径上远远走来俩婆子。

紫鹃入屋对正打棋谱的黛玉道:“我便知道人家是为小姐来的,你瞧,这不就来了?”

那俩婆子原是郡王府上的,携了勇郡王带来的礼物,给林如海看过,如今亲自送过来。倒不是贵重之物,不过是些精致的吃食玩意儿。

黛玉便道:“多谢郡王殿下美意。”又要紫鹃送那俩婆子去吃茶。紫鹃见外间正是丫头们在分月银,便抓了两把散钱给那俩婆子,亲自送了她们出去,回来放下帘子,拿石狮子倚住,入屋却见黛玉正望着那一堆玩意儿出神。

紫鹃笑道:“小姐如今还有什么话说?”走上前来瞧了一瞧,又道:“倒都是小姐喜欢的,也真难为这份用心。”

黛玉拂乱了棋局,恼道:“你只管浑说。他不过是因着与父亲的师生之谊。”

紫鹃道:“好好,我不浑说,只问你一事。”

“何事?”

紫鹃想了一想,却又道:“改日我问郡王殿下。”

黛玉恼道:“随你。”

紫鹃笑道:“我知小姐心里有话问不出口,我替小姐去问,小姐不说称许我,倒是耍起脾气来。”

主仆二人正玩闹似的拌嘴,前院却来人,说是林父寻黛玉去说话。

一时黛玉去了书房,见父亲独坐书桌之后、神色不定似有隐忧。

林如海自忠郡王谋反被关入大牢,受了一番罪,虽然性命无碍,到底憔悴了许多,自接了景渊帝永湛调令来姑苏,将养了半年也未见起色。见女儿来了,林如海慈爱得笑了,问她今日都做了什么,咳嗽可好些了,又问可见了郡王殿下送去的玩意儿,可还喜欢。

黛玉一一答了,犹豫片刻,又问道:“父亲,可是郡王殿下同您说了什么?”

林如海缓缓摇头,道:“郡王殿下无一语提及你,不过是拿些诗词问我。”然而细思却无一语不是在问黛玉。

黛玉也不知是松了口气还是失落。

林如海心知肚明,新帝把自己再次放到两淮来,既有政务上的原因,更是因为不放心勇郡王。他踟蹰片刻,仍是问道:“黛玉,你看郡王殿下如何?”又道:“这话原是该由母亲同你说,只是你娘去的早,只好为父来问这话。”

黛玉先是羞怒,听到后面又觉悲伤,因道:“殿下如何,又岂是女儿能轻言论断的?”

林如海察言观色,已知女儿心事,因道:“殿下如今修园子,有几处女眷居处不知该如何安排。你若在家闷得慌,不如去散散心。”他见女儿要拒绝,又道:“为父的身体也不知还能支撑到几时,总要为你早作打算。”

黛玉伏膝饮泣,道:“女儿惟愿父康泰长寿。”

林如海叹了口气,抚其发顶,无言安慰。

紫鹃见黛玉红着眼圈回来,倒是吃了一惊,忙招呼小丫头打热水来,亲自服侍黛玉梳洗,又拿才煮熟的热鸡蛋剥了壳,轻轻敷在眼窝处滚,道:“好好的怎么又哭了一场?不仔细明儿眼睛该肿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