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老身今年48(小静子swag)


黄豆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发酵后便会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
如今天气还凉着,太阳也出来的得少,温度也低,发酵的时间就慢了许多,但如今离春分还有三个多月,完全足够肥料的发酵了。
氮肥可以促进小麦根、茎、叶的生长,让小麦长得更壮,更大,分蘖更多,穗更大,粒更多,在小麦播种时就需要少量的氮肥辅以少量的磷肥和甲肥做基肥,帮助麦苗早生根早分孽,只有麦苗的根系扎得足够深,分的蘖足够多,才能为后续的成长和提高产量打下基础。
氮肥不仅在播种时需要,在麦苗成长中更是需要大量的氮钾两种肥料,李檀昙准备的这些肯定是不够满足林家现有的土地的,好在第一年施用,李檀昙也不打算一上来就给家里所有的苗都施自己做出的肥料。
肥料对植物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得当的施肥可以加快植物的生长,提高产量,但若是稍有不甚,却也及容易烧苗减产。
至于做磷肥的材料,在生活中也很容易寻到,各种动物的骨头、指甲、鸡鸭的羽毛都含有很丰富的磷,如今家里和大林家一道做着吃食生意,最不缺的便是各种骨头。只要收集了这些东西,捣碎后直接加水发酵,便就是是很好的磷肥了。
磷肥可以促进小麦开花开得更多更结实,还可以让小麦籽粒更加饱满,成熟得更加早,大量施肥时间段一般在小苗生长后期,前期需用量少,这个倒是不怎么着急,如今只要少量发酵些便可。
钾肥在这三中肥料中是最易得的,只需将草木灰发酵便是很好的钾肥。
氮磷钾这三种肥料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周期中,施用量占比大概在3:1:3,李檀昙没种过地,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这套理论知识的真假和最后的后果,所以今年她打算在自家地里搞几块实验地,实验地里再细分,每块地施用不同比例的肥料,秋收时再以施不施肥,用量多少做对比,看哪块地的粮食产量高。
若她的肥料真有作用,那后年这法子就可告知大湾沟众位乡亲,甚至她还要想法子广而传播。
李檀昙如今身处低层,最是知道社会低层百姓生活的苦,若她的法子真能奏效提高产量,那么她很乐意无偿的分享出去。
此事不关权势不关金钱,只为良心。
若真有人因她之故少受些饥饿之苦,那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林家众人听着自家老娘叽里咕噜说什么实验对比的话来,细节虽听不懂,但大体意思一家人却是听懂了。
简而化之就是自家老娘要用家里的地搞实验!
“这事要是放开工坊前,我就是拼着被娘打骂一顿,也是不会同意的。”林更生私下同崔氏如是说。
土地是庄户人家的立身之本,哪里容得下人用一年的粮食产量胡闹?
这人便是自家老娘也不行!
“可不是,若不是有工坊赚的的银钱做底气,谁家敢拿一年的收成玩闹?”崔氏连连赞同,就是再相信婆婆也是赌不起的。
“当家的,你说咱娘沤的那些肥有用吗?”又是煮黄豆又是捡骨头,从没见过那家人这般这般沤肥的,农家人的肥料一直都是那茅厕中之物,和那些养牛养猪人家圈中牲畜的粪便之物,婆婆这几日的做法却是前所未闻。
林更生被问得一怔,说实话,他是不太相信的,若真有提高粮食产量的法子,早有找出来了,哪里还论得着自家老娘。
不过他又想起,老娘近些日子从不干无用功,心里拿不准,只含糊道。
“我咋知道!有没有效果明年秋收不就见到了?”
正在李檀昙窝在家里研究怎么土法制肥料和三种肥料的制作比例时,大林家的林更金和黄氏从镇里带回来了一个消息。
“二婶,县令今日在城里让衙差们敲锣放言,说他找到了用菜籽榨油的法子,如今已经榨出油来,他愿将榨油方子无偿告诉百姓,让百姓都吃得油呢!”
“二婶,那菜油不是您先榨的嘛,怎么时候了成了县令发觉的了。”
自家二婶用菜籽榨出油来的事黄氏自然知道的,当时她觉得稀奇还特地来看过,所以今日在城中听到这消息时她才格外震惊。
林更金和黄氏不知李檀昙献方的事。不止他两不知道,除了林家人,其他人也不知道。
“这榨油方子正是我前些日子献上去的。”用这榨油方子换了田向贤一家的流放和借了一些县衙的威名。
榨油方子看着是小,可却能改善民生。
其实若她的地位再显赫些,人脉再广些,这方子换来的绝对不止这些。
但无奈她人微言轻,想要扳倒直觊觎林家的田向贤,也只能采用这种迂回方式。
这方子她原是打算明年种了菜籽榨油后做买卖的,不过齐盛安能将方子公之于众,虽带了私利,但好歹是给百姓做了件好事。
如此她心中倒也没什么不舍。

肥料的事解决了后, 李檀昙暂时歇了下来。
工坊的事几个儿子媳妇都是熟了的,她偶尔去看一眼便可。家里几个孩子的课业有许月兰盯着,也不需要她操心,许月兰平日看着是个再和气不过的人, 但在课堂上是最是严肃认真的人, 几个孩子在家中除了李檀昙这个奶奶外最怕的就是她这个先生。
至于家中杂事也有大丫三个帮着干,就是家里备年货的事也只需她列了单子, 几个儿子自会去县城的时候顺便带回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 越靠近年关,村子里越是热闹,这个年节是大湾沟村民们过得最轻松愉悦的年, 便是没能进林家如玉坊做工的人家,也靠着秋天那会卖药草攒下了些钱。
有了这些钱,也能在除夕那夜割两斤肉孝敬祖先和哄哄家里的孩子。
李檀昙最近最爱的就是穿着厚厚的衣裳, 沿着横贯大湾沟村子那条路散步。
从头到尾, 每家每户飘出的香味都不同, 被白雪覆盖的房子中, 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行走在路上, 仿佛也能被这份欢乐影响, 心情也不由得放松高兴了起来。
在除夕前两日, 县里胭脂红给店中女侍伙计们结了工钱发了过年赏银后便关了铺子,只让一干人过了初六再来上工,这便算年节放假了。
杏花算来在胭脂红做工也有好几个月了, 这次发赏银也没能少得了她的, 除了三两的工钱外,另包了五两赏银, 手笔可谓是非常大方了。
胭脂红下半年靠着眼影出尽了风头,银钱也没少赚,出手自然大方得很。
杏花所赚的银子并不自留,而是全部交到公中,每月再由她娘给她和哥嫂们发私房。
当初卖药草时原来定好的是每人赚得的银子交了七成到公中后剩下三成便是自己的私房,但后头不论是一道炮制药草、县城摆摊还是工坊卖眼影的钱都混在一处,没法分出谁赚多赚少。
李檀昙便改成所赚银钱八成归公中,剩下的两成,由三个儿子加杏花和她自己一道平分,所以杏花的银钱每月都要上交。
能分的私房钱虽从三成变成两成,但到手的钱却半点不少,如今因着眼影销量好,家里工坊每日出货量大,每月赚的钱也从之前的八百多两上涨为每月一千多两,一千两的两成便是二百两的,均分成五份杏花也能得四十两,这钱可比她在胭脂红赚得多。
杏花拿这么多钱,崔氏几个心中或多或少有些意见,但李檀昙说了均分便不会将话收回,杏花知道她娘这般做都是为了她,不去县里胭脂红做工时,便会去工坊帮忙,半点不偷懒。
胭脂红闭店过年了,如玉坊自然也停了工。
在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李檀昙决定给工人发工钱加福利。
如玉坊的福利是老早就决定好的,每人给两斤猪肉。
那日李檀昙饭桌上说了想要买肥猪的意思后,家里几个媳妇到了工坊便开始同村中养猪的人户打听谁家的猪要卖。
这一打听倒是有不少有有意愿卖猪的,他们家中的猪一开始便是打算用来买银子的,林家若是想买,倒是方便,交了银子后直接赶回家就成。
李檀昙带着几个媳妇看过了村里养猪人家的猪,最后定了村中一个阿婆养的,那猪养得又肥又胖,瞧着得有三百斤,正好符合李檀昙的要求。
工坊做工的人早被通知了,今日发工钱不说林家还一人给两斤肉做年节福利,所以人人都很是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工坊人多,也不必再请人捉猪,工坊中的汉子便完全够,杀猪的人是林雄,他多年养猪,不仅养,很有心得,如何杀也很熟练,可谓是对猪生一条龙服务了。
在猪尖利激昂的叫声中,工坊的工人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大,如玉坊工钱不薄,年节林家还大方的给肉,心中自是高兴。
工坊毕竟是做眼影的地方,为了保持整洁,肯定是不能在哪杀猪的,所以杀猪的地点放在林家院子里。
李檀昙带着几个孩子在屋里,听外头猪叫声熄灭,这才走出门去,正看到刚刚买来的大肥猪被男人们按在桌上,猪头悬空,脖子上有个巴掌长的一个疤痕,桌子底下放了一个木盆,里面是刚接下新鲜的猪血。
“热水烧好了没?”林雄将杀猪刀在猪背上一抹,白毛上便染了一抹红,他声音虽大,眼中却尽是笑意。
做为兄长,看见弟妹不仅把自家经营得红红火火,连带着也帮衬着乡亲们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他这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
“烧好啦!”
“来几个人,把猪抬到热水那边,咱把猪毛蜕了!”
人多,李檀昙怕有人不小心踢翻地上的猪血,赶紧叫崔氏,“翠翠,去把猪血端到灶房,记得加些盐。”猪血加了盐,才能更好的凝固。
因着林家今日分猪肉付工钱原因,村子里大部分人都来看热闹了,他们看着那李氏拿出一张纸,喊到一个人的名字,林雄便从刚杀的猪上割上一块肉,再用棕榈制成的绳子穿过递给那人。
围观的村民们,有家人在林家工坊的见此景象自是高兴喝彩,没有家人在林家工坊做工的脸上则满是艳羡,要是自己也能进林家工坊做工就好了,这会又是发工钱又是发肉的,也能有自己的一份。
正在热闹时,林更有从外头跑来,口中高呼着,“娘,张掌柜来了!”
李檀昙虽然很惊奇张铭恩这会来大湾沟的原因,但还是将唱名领肉的活交给一旁站着的许月兰,自己亲自去院外将人迎了进来,“张掌柜来怎么也不说一声,我好叫人去接你,快请进来!”
张铭恩这是特地赶来给工人们发赏银的。
平日里张铭恩远在县城,并不多余插手工坊的事,但工坊放假这种大事,李檀昙早就和他商与过,他同样作为工坊老板,过年了,总要有些表示。
张铭恩虽不管事,但因为林家人文化水平实在堪忧,李檀昙又没功夫,所以工坊的账房是医馆安排过来的。
如玉坊赚钱的能力丝毫不比医馆差,甚至还要强些,今日年前最后一日上工他自然得来一趟给工人们表示表示,只是县中医馆也是今日开始休息,他是先在医馆发了赏银这才赶来的大湾沟。
张铭恩的福利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每人一钱银子的赏银,直接得令人欣喜。
围观群众听了这县里的掌柜这么大方,议论羡慕声不断。
工人们觉得今日简直是一年中最快活的日子了,领了工钱不说,还能拿双份赏!
张铭恩的到来,直接将气氛堆到最高点,直到事毕,人群从林家散开,这事依旧是大湾沟最受讨论的热门事件。
工坊放假,村子里的年味更浓了,家家户户门口贴着大红色的对联和窗花,今年赚了钱的人户还特地给一家人都换上了新衣,整个村子整体都透着喜气和笑声。
林家也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去县里买了对联和窗花来,别说,贴上了立马就喜庆了。
李檀昙买年货的时候看上一对大灯笼,如今正挂在林家破烂的大门上,有这灯笼的加持,原本破旧裂缝的大门也显得优雅秀气了不少。
除夕这天很快就到了。
这一日刚起,李檀昙就组织林家人大扫除,将自个屋里该洗的洗,该换的换,务必要过一个干净整洁的新年。
待一家人洗干净自个儿和屋子里的衣裳铺盖,就到了做年夜饭的时候了。
这是李檀昙到天盛朝到林家的第一个新年,心里自然想要过得隆重些。
林家做饭这事一像是家中女人的主要任务,但是今年却是不同,因为娘说了,今年的年夜饭要一人做一个拿手菜,最受欢迎的那个可得到一个奖励,娘虽没说奖励是什么,但林家人依旧愿意依着她的性子来,做个菜而已,甭管能不能拔得头筹,讨娘欢心是最主要的。
有了每人做一个菜的规矩,今日林家灶房很是热闹,家中女人除了还没灶台高的香秀香月就没谁从前不围绕着灶台转,便是许月兰这种从小在青楼娇养长大的,也有几个拿手菜。
倒是林家的男人们,那是真的从没上手做过菜的,所以在一众的炖鸡烧鱼酱肘子中,他们三人选择了最朴素的炒白菜炒豆腐和萝卜白菜汤,总归是离不开白菜豆腐这几样好做的蔬菜。
一片欢声笑语中,年夜饭终于出炉。
今年的年夜饭由全家人共同完成,李檀昙想着过年,也不怕麻烦,自己带着孙子孙女在院子里烧炭烤了一只羊腿,羊腿被烤得焦黄流油,几个小的目光只盯着都无法转动,这菜上桌时,李檀昙就说了,算做她自己和四个孙辈的功劳。
崔氏做的是酱烧鸡,谢氏炖了肘子,杏花在胭脂红时曾跟来店里的女侍学了一道梅花酥,正好合如今的季节,所以今日她做的是饭后糕点,张氏看没人做鱼,便蒸了一条鱼,取的年年有余的好意头。
许月兰和大丫她们三个也做了拿手菜,许月兰想着桌上有孩子便做了个孩子爱吃的虾仁鸡蛋羹,大丫几个一人做了腌菜扣肉,一人炖了萝卜羊汤,还有一人和了面,蒸了馒头。
这一桌子,有荤有素,有菜有主食还有饭后糕点,也算得上丰盛了。
待林更生带着两个弟弟供奉完祖先后,秤砣和榔头两个捂着耳朵,支着木棒远远的点燃了炮竹。
在一声噼里啪啦中,林家开始吃年夜饭了。
“新年到,祝大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下一年过得更好!忙活一日,大家也累了,赶紧吃吧!”
“吃的时候大家可是带着任务的,记得选出你认为最好吃的菜,吃完咱们发奖品!”
李檀昙话落,众人便不再客气,纷纷将筷子伸向自己感兴趣的菜上。

最后拔得头筹的菜品是李檀昙带着四个孩子做的烤羊腿。
李檀昙也不去纠结这结果是否有林家人因为她的缘故而参杂着水份故意选的, 但不是她吹,她今日这羊腿烤得焦香酥嫩香气扑鼻,吃起来更是满口留香。
当得这个第一。
林家其他人做的味道自也不错,只是味道没有烤羊腿那般惊艳罢了, 至于林家三个男人做的那三盘菜, 李檀昙不予评价,只能说, 肯动手就是个好开始。
自己既是活动发起人, 如今得了第一,便不给自己发奖品了,但同自己一道的几个孩子却是要鼓励一下的。
李檀昙在一家人期待的目光中, 进屋拿出了四个香囊。
“这是前几日去县里时买的,里面放了菖蒲青蒿和龙船花,随身戴着能提神通窍、杀虫灭菌, 你们几个年纪小, 平日里念书习字, 又爱去外头疯玩, 戴这个正好。”
还好李檀昙为了防止出现有人并排第一的情况, 提前多准备了几个香囊, 不然就尴尬了。
张氏从李檀昙手中接过那粉色绣了雪莲的香囊, 眉角都带着笑。“多谢娘, 香月,快谢谢你奶。”
依张氏看来,这彩头虽不贵重, 用意却是极好。
香月眼中可见的喜爱, 她乖乖的站直身子让自己娘给她戴好香囊后,抬起头来眉目弯弯的冲李檀昙笑, “谢谢奶!”
崔氏原以为婆婆这么大张旗鼓搞这么一出,彩头不说多么贵重,也该是真金白银,却没想到只是一个破香囊,那香囊绣得再精致,也不过是个不值钱的玩意儿罢了。
崔氏一时有些意兴阑珊,只坐在桌前看着几个孩子叽叽喳喳从他奶手上取了香囊系在自己腰上,并不像张氏那般上手帮忙。
大过年的,李檀昙当看不见崔氏的这点小心思。
这个大儿媳妇,得失心重,又爱比较,偏偏人还不太聪明,心眼子只有花生米大,心中所想都能全从她脸上看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