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皇子环(天日月)


南安郡王将她送进宫,说是让他当宫女使唤,其实是有意结通家之好,他也明白南安郡王的意思,只等他满了十六,便会将春丽收房。
既然春丽早晚是他的人,如今先借用一下嫁妆倒也不妨事。
吴书来低低应了一声,着实不怎么看好,春丽姑娘虽然才进宫未久,历皇子已经跟春丽要了好几次银钱,春丽也变卖了不少首饰好贴补历皇子,她不过是个外室女,手里能有多少好东西?
况且言里规矩大,一般宫女能带进言里的东西有限,想想最近春丽姑娘的头上素净的连半只叙都无, 就摘了几朵鲜花装饰, 吴书来心下明白, 春丽手里的东西怕是都变卖的差不多了。
他小心翼翼的提议道:“主子,要不再跟年妃娘娘借点银子?年妃娘娘娘家殷实,加上荣宠正盈,手上松的很,只要她手指缝里漏一些,也尽够咱们花销了。”
徒历摇了摇头,"年妃娘娘那边可一不可再,现在还不到那时候。"
他和年妃眼下还在互相试探,对弈之时,最忌露出底牌,不到万不得矣,他不会打年妃的主意。
"罢了!" 徒历眼眸微沉, "告诉慎刑司里的人,我只要一个字!就是李远究竟是生?是死?"
就这么一个字,想来慎刑司也不好不给他面子。
如果李远已死,他便可松一口气,安下心来继续做他的好儿子;如果李远还活着,那他少不得得打算一番……
不只是徒历为了李远的生死而头疼着,就连永正帝也为了不知该如何处置这个儿子而烦恼着。
他重新安排好了几位皇子的先生,又勒令让徒晰尽快搬到北五所,可是对于李远的处置方式,却始终迟迟不交待。
苏培成也不敢催促,横竖李远被关押在慎刑司里,有吃有喝,有院判亲自给他看病,又有慎刑司里的大小太监亲自照顾着,除了没法子让李远的晋江长回来外,李远在慎刑司里当真过的极舒服。
不过苏培成能当缩头乌龟,永正帝终究还是得面对现实的。
永正帝沉声问道:“远哥儿怎样了?”
苏培成连忙回道:“慎刑司上上下下都细心照顾着,远公子身上的伤已经好了大半了,除了不得自由外,旁的倒是极好。”
永正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叹道:“当年我在江南一带置办了一份产业,你让人转给他,再拔几个人好生伺候他,只要他不说自个身份,以后永不上京,其他的一切随他吧。”
他终究对不起这个儿子,虽无法认他,但好歹能让他在江南一带做一辈子的富家翁,保他一世富贵。
苏培成的眼睛都快凸出来了,他知道圣上绝对下不了手杀子,也猜测了许多可能的结果,可他万没想到永正帝竟然会做出这种决定?只要远皇子不自说身世,一辈子不上京就成!?
他忍不住好奇问道:“圣上不打算圈禁远皇子吗?”
要知道,太上皇最爱用的一招就是圈禁呵,想想当年被围禁到死的大皇子,还有至今仍在圃禁中的废太子,他原以为圣上会圈禁远皇子一辈子。
永正帝苦笑,“远哥儿做错了什么吗?”
不待苏培成回答,他自言自语又道: "做错的人其实是朕!"
苏培成低头不语,不敢回这话。
永正帝长叹一声,吩咐道: “就这样吧!待他身子养好了,便送他到江南去,朕……就不送他了。"
他实在无颜见这个儿子。
永正帝顿了顿又道: “伺候远哥儿的人要好生挑挑,得是嘴严机灵的,明白吗?”
说到最后三个字,声音微冷。
苏培成会意,说是伺候,其实是监视。虽然永正帝给李远一场富贵,但这富贵也是有条件的,要是李远说了不该说的话,那些人少不得出手。
苏培成连忙让人安排去,他低声问道: "敢问圣上,慎刑司里的那些太监……是不是要……”
他做了一个杀人灭口的手势。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那些人虽然无辜,但谁叫他们听到不该听的事呢。
永正帝沉吟了一下,“我瞧那掌刑太监还有几分本事,几个小太监也是个机灵,让他们一起去跟着伺候远哥儿便是。”
他也从暗卫处略略知道了一点,要不是那掌刑太监选择来报,而不是隐瞒此事,说不定他当真会在徒历的算计之下,无意间杀了自个儿子也不定。
就冲着这一点的份上,他便愿意抬抬手,留掌刑太监一条命,不过苏培成吗……
永正帝微微的眯了眯眼,拨动着手指上的斑指。
无论是谁,都没有想到永正帝竟然会让慎刑司里的知情者跟着去江南伺候贵人,掌刑太监更是松了一口气,脸上难得的露出了几分笑容。
虽说远离宫中,以后再也享不到言里的荣华富贵,但换个方向想,他们这些慎刑司出身的太监竟然能有个善终,也着实难得了。
知道李远身世的,除了他之外,也就只有他的副手,还有二个负责拷打的小太监罢了。
四人一商量,当着苏培成的面服下了哑药,表示这辈子这件事他们只会烂在心里,再也不能说出去。
苏培成倒没想到这四人如此上道,不过这四人的动作也太快,如此一来,没人跟李远传话,苏培成只好亲自跟李远说了说圣上安排他去江南养老一事。
只是说着这话时,苏培成的脸上也有如火烧一般尴尬,毕竟李远才十二岁,而且因为幼时受了太多的苦,身形矮小,平时又佝偻着身子,看起来便如同八、九岁的孩童一般,直说让一个孩子养老,苏培成总觉得有着说不出的尴尬。
李远就坐在慎刑司黑牢里唯一的一张床上,静静的听着苏培成说话,眼眸异常平静,不见悲喜。
说起来,慎刑司的黑牢绝对是言里上上下下所有人等的恶梦,黑牢极小,仅仅只能容纳一人,而且极其黑暗,半点也不透光。
在黑牢中时不时还能听见其他牢房里的鞭打、火烙,甚至是惨叫之声,空气里永远有着浓的化不开的血腥味,不是地狱胜似地狱,即使是苏培成,也不愿意踏进这个地方。
而如今的黑牢却全然不同了,黑牢里其他的犯人一律被移了出去,点满了烛火,光亮如白画一般。
虽说牢房窄小,但却被扫的干干净净,里头还有一件不知从那里弄来的红酸枝架子床,外有围栏,内里又挂了水墨帐子,这帐子一放,将外边的景象隔绝在外,顿时小小的黑牢里看起来也没这么可怕了。
床的一侧还摆着炕桌,炕桌上除了水果茶点之外,还有着小小的香炉燃着上好的沉香,苏培成略略一闻,就知道这是最上等的奇楠香,即使是圣上私库里也不多。
苏培成也不由得暗暗咋舌,默默地将远皇子在永正帝心目中的地位略调了调。
说也奇怪,以往李远是晰皇子的贴身太监之时,苏培成也不是没和李远照过面,当时只觉得这个孩子生的好,旁的也没怎么注意。
如今知道其身份后,苏培成再看李远,便多了几层滤镜,李远那冷漠的眼神着实像极了历皇子,额角的美人尖更是和历皇子一模一样,而这宠辱不惊的气度也和永正帝相似,总之是那那都像永正帝,待李远便不免再客气了些。
李远突然开口道:“随便他想怎么处置我!我只有一个要求!”
是生是死他早就不在乎,但他还有心事未了。
苏培成笑道:“远公子请说。”
李远冷声道:“我要见徒晰!”
他想知道,同样为父皇所遗忘的儿子,他为什么能不恨?

第86章 课业
永正帝没想到李远的要求竟然是见徒晰,他不免微感疑惑,奇道:"他要见晰哥儿,不是见徒历或朕吗?”
按理来说,远哥儿最恨的应该是他又或着徒历这个同胞兄弟,见晰哥儿做啥?这两兄弟不但差了好几岁,甚至还不是同一个娘生的,特意要求见晰哥儿做什么?
苏培成低垂着头,倒有了几分猜测,低声道:“我想远哥儿是与晰哥儿有几分同病相怜。”
毕竟圣上所有的皇子之中,也就只有晰哥儿与远哥儿是被圣上无意间遗弃的。
永正帝也顿时想到了这点,不由得微微叹气,他是真真对不住这两个孩子,晰哥儿也还罢了,可远哥儿他是真真认不得,只能在银钱上尽量补偿远哥儿了。
苏培成瞧着永正帝的神情,小心翼翼的问道:“圣上,这事……?”
即使是苏培成,在听到远公子的要求时,也不由得为难。
按理来说,这两人总归是主仆……咳咳,兄弟一场,见上一见也算不得什么,但万一要是远公子说了些什么不中听的,反倒不好。
再则,晰皇子待宫人一向极为温和,但远公子做为其最亲近之人,竟然背叛了他,晰皇子见到远公子时必定恼怒,要是两人动起手来,圣上帮着那个都不对,还不如不见。
但如无意外,远公子此生都不会再回京了,远公子虽然是对他说,但其实是对他身后的永正帝说,这也是远公子有生以来第一次对永正帝提出要求,此生仅此唯一的要求,永正帝怎好不满足他呢?
苏培成略想一下,都替永正帝为难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永正帝是真真不愿意让任何人知道李远之事,尤其是让与其有类似遭遇的晰哥儿知道。
要是今日李远要见的不是晰哥儿,而是徒历的话,永正帝必定二话不说就应了,不只如此,说不定还会让人弄个铜管传音,偷听一下二人之间的对话,但如果李远要见的是晰哥儿的话,永正帝少不得得想一下。
永正帝沉吟许久,最后问道:"近来晰哥儿学习的情况如何?"
徒历心性不成,他现在唯一的希望都放在晰哥儿身上了,一般的亲王与帝王不同,亲王学的是为臣之道,帝王学的是帝王心术,但这基础都是一样的,要是晰哥儿连最基础的四书五经都读不通,断是没办法学习帝王心术。
苏培成笑道:“晰皇子极为聪慧,上书房的先生对晰皇子赞不绝口,反倒是晰皇子的两个伴读在读书上都跟不上晰皇子的进度,两位先生也着实头疼,不知该如何教起。"
皇子伴读都是特意挑选的,虽说和皇子年龄相近,但通常都比皇子略略大上几岁,以便伴读照顾皇子,一般而言,年岁相当,读书的进度也差距不大。
即使有所差距,因为伴读年纪较大,通常进度上也快些,不至于让皇子配合伴读的读书进度,像徒晰这般进度比伴读要来的快,而且快上如此之多的,着实少见,是以即使是张廷玉与林如海一时间都有些不知从何下手教起。
“哦。”永正帝微感讶异,“差距竟如此之大?”
伴读即是伴读,自然没有让皇子等其进度之理,况且这进度就算差了些,先生略略加课赶一赶便就是了,不至于让张廷玉和林如海这两只老狐狸犹豫不决,会为此而头疼,想来晰哥儿与两位伴读的进度当真差距不小。
他沉吟道:"我记得甄家送来的是甄应嘉的幼子一甄宝玉,可是娇宠太过,是以至今尚未启蒙?”
甄应嘉膝下本有嫡出的一子一女,女儿便是和妃,但其长子在二十岁上因病去世,据闻是用功太过,伤了身子,是以年纪轻轻的便就没了,只留下一个遗腹子,至于这幼子是甄应嘉到了四十岁上才意外有的,又有嫡出,自幼便极为娇宠。
奉圣夫人更是对这孙子极为重视,刚出生便抱到奉圣夫人房里,亲自养活,他也听了一耳朵,说是这孩子好颜色,侍候的人都得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儿,不爱近男子,也不许年龄大的妇人近身……等。
要不是见甄宝玉是和妃亲弟,和妃又难得的亲自求他,他说什么也不会容得这等人做皇子伴读,只是没想到这小子年纪小小,坏毛病倒不少,除了好色之外,竟然还厌学!
苏培成连忙说道:“回圣上,甄公子虽然娇气些,但在学习上颇有几分灵气,如今已经读到论语了,倒也算不得差。”
以一个八岁的孩子而言,这般的进度只能说是不好不坏,想想甄宝玉自幼被娇宠着养大,能学到这般程度也算不得差了。
“哦!?”永正帝沉吟道:“那可是薛家子拖了后腿?”
他不在意的摆摆手道:“倘若薛家子不成,直接换一个伴读便是。”br />不过区区一个商人子,他也并不在乎,先前会同意晰哥儿挑薛家子为伴读,也是想着让晰哥儿做一个普通的亲王,将来手底下有个商户能在银钱上支应几分也好。
但如今对晰哥儿有了不同的打算,区区一个商户之子,便不适合做晰哥儿的伴读了,只是金口玉言已开,人也进来了,便不好反悔,要是这小子成绩跟不上进度,趁此机会将他换掉倒也不错。
苏培成摇了摇头,连忙道:“薛公子虽然是商户,但学习上颇为刻苦,早早学习到孟子了。”
四书五经有其学习的顺序,目前大部份的人都是按着南宋朱嘉所定下的次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薛蝌不过才八岁,便已经读到了孟子,比甄宝玉还强些,在孩子中着实算得上是不错了。
听到此处,永正帝也不由得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倒也不算差了。"
虽说薛家子是三个孩子中年纪最大的,不过他是商户出身,在学习上自然是不如官宦人家的子弟,能不落后,已经是极好的了。
他沉吟了一下,“那晰哥儿是读到那了?”
他琢磨着,如果是刚开始读到五经的话,不妨先放上一放,横竖他们家也不是那种指望孩子有功名的人家,晰哥儿又小,好生温习一下先前读过的书也是极好的。
苏培成露出了为难之色, "晰皇子四书五经均已读完, 所以张大人和林大人这才会头疼。"
要是只是四书读的快一点也就罢了,大不了晰皇子略略等上一些便是,可晰皇子四书五经都读完了,这差距这么大,怪不得两位大人都头痛了。
“四书五经都读完了!?”永正帝先是一喜,没想到这孩子竟然如此给他长脸,可随即一想,他又愣了愣,沉吟道:"我记得晰哥儿当年在荣国府时并未启蒙。"
他记得很清楚,当年他初次见到晰哥儿时,晰哥儿只是荣国府的底子,连字都不会写,就连学写字的纸笔都是他那便宜姐姐卖了绣品勉强凑出来的,至于读书就更别提了。
事隔不过一年半,晰哥儿竟然已经将四书五经给学完了!?他知道晰哥儿有过目不忘之能,但这会不会太过了点?是林如海的教学能力太厉害?还是晰哥儿太过聪慧!?
头一回,永正帝着实不确定了起来,他沉吟道:“宣张廷玉和林如海过来,我亲自问问。不!把晰哥儿也宣过来。”
张廷玉太过明哲保身,只怕不会吐实,林如海又是晰哥儿的未来岳父,想来也是偏着晰哥儿,还是直接把晰哥儿唤过来,亲自考校才是。
被永正帝传召过来时,无论张廷玉和林如海都早就有了心里准备了,永正帝素重皇子课业,早晚会问一问晰皇子的情况。
张廷玉对晰皇子的学习进度其实是有一些惊讶的,他和荣国府其实是有那么一点子亲戚关系,贾琏的生母张大太太便是张廷玉族中出了五服的长辈。
虽是远亲,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同为张氏族人,当时张廷玉初入官场,也曾拜访过张家,得了张父不少指点,可惜张父后来犯了事,暴毙而亡。
张廷玉当时不过是个小官,自保都难,也无力照抚张大太太遗下的子女,就这样渐渐的和荣国府断了关系,就连贾赦都不知道张廷玉和张大太竟是远亲,更别提贾琏等人了。
虽是没了往来,但张廷玉也略略知道一些荣国府对待流出子女的态度,在教导晰皇子之时,原本没抱太大的期望,甚至连三字经都准备下了,可见得对晰皇子的教育水平是有多绝望,那知道晰皇子竟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晰皇子小小年纪,竟然四书五经都学全了,甚至还读起了资治通鉴与农政全书,而且晰皇子并不是走马看花的看,而是当真读到心里去了,甚至还能与他讨论农政全书,可见得是真把书给读通了,可如此一来,面对正常的甄宝玉和薛蝌,张廷玉顿时有些难办了。
真要是按着晰皇子的进度来教的话,甄宝玉和薛蝌必定跟不上进度,别看这两人都只是伴读,但也都是官宦人家的子弟,将来也是要入仕的,要是他当真误了甄宝玉与薛娜的学业,到时甄、薛两家不找他算帐才怪。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