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医院开始撤退。抬伤兵,搬运药品,一时间仓促得很,也狼狈得很。
赵大刀率领一个连的士兵,正在追赶这伙逃兵,逃兵却没头没尾地和赵果他们交上了火。这股敌人的确也晕了头,他们要知道这里有四野的部队,早就绕道跑了。
赵果的枪一响,他们误以为又进入了四野的伏击圈。前有伏击,后有追兵,绝境中的小股敌人就变得疯狂了。
赵果带领着医院的警卫排,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只能死拼了。阵地后面就是医院,地里有一大批等待救治的伤员,敌人明显感到这股阻击力量并不强大,于是拼命往前冲。一时间,阵地上狼烟四起。
赵果手枪里的子弹射光了,就抓过牺牲了的战友身边的枪。警卫排长发现了赵果,奔过来,命令道:赵果同志,你快撤下去!
赵果也火了,冲警卫排长喊:你别管我,阵地上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说完,又埋头射击。
警卫排长认识赵果,知道她是师长的老婆,又挺着大肚子,万一有个好歹,如何向师长交待。他一挥手,叫来了两名战士,命令道:把她拖下去!
两个战士就来扯赵果。赵果真急了,吼了一声:你们有能耐去对付敌人,别管我,我自己走。
说完,她真的站起身,却没有放下手里的轻机枪。
她离开了主阵地,悄悄绕到敌人的侧面,开始了射击。
敌人发现了侧面的进攻,于是调转火力,向赵果发起了进攻。赵果毕竟人单势薄,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敌人蜂拥着上来了。
赵大刀听见了前面的枪炮声,很快就判断出是野战医院的方向。他明白,野战医院只有一个排的兵力,想抵挡住这群疯狗一样的敌人,情况非常危险。
部队已经在竭尽全力地奔跑了,赵大刀仍嫌部队跑得慢,他冲司号员喊了一声:吹冲锋号!
司号员气喘吁吁地站在一个土坡上,吹响了冲锋号。由于司号员气力不足,号声就粗一股、细一股的。
连队听到了冲锋的指令,疯了似的向前奔去。
他们在后面一个冲锋,敌人就溃退了。赵大刀一鼓作气,挥舞着大刀,冲上了阵地。警卫排长苍白着脸,向他报告:赵连长,赵果被敌人包围了。
赵大刀顺着警卫排长指的方向望去,看见赵果且战且退,敌人正一窝蜂似的向她拥去。赵大刀喊了一声:不好,跟我来!
说着,挥起大刀,向敌群冲去。
此时,他的眼里只有赵果了。赵果的安危揪着他的心,他没想到在这里会遇到赵果。
身怀六甲的赵果一直在后勤工作,行军打仗的,赵大刀很少能看到她,但他一直惦记着赵果。
赵果结婚了,是他把赵果背到了马师长面前。从那一刻起,他心里装的许多模糊不清的东西,被一股大风刮跑了似的,剩下的便是清清朗朗的天了。从此,他就真正地把赵果当成自己的妹妹了。这种情感的变化,让他的内心多了一份责任和记挂。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想起赵果。
辽沈战役的间隙里,他见过几次赵果,发现她的腰身有了变化。不用说,他也知道,赵果怀孕了。他就用一种担心的目光去望赵果。
赵果冲他笑笑道:大刀哥,别担心,孩子不会生在战场上。
他也笑一笑,笑得有些虚弱。
赵果又说:你就要当舅舅了。
他笑了,因为他看到了赵果开心的笑容。只要赵果开心,他就高兴。
此时的赵果腹背受敌,吃了败仗的敌人,似乎要找个软柿子捏一捏。他们疯狂地向赵果扑过去。
赵大刀斜刺里杀过来,冲入敌群,一把大刀上下翻飞,瞬间,敌人哭爹喊娘,他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赵果的子弹已经射光了,她正在向敌人扔手榴弹。
赵大刀冲过去,一把抓住了赵果,又像当年夹着她冲过敌人的封锁线那样,迎着敌人炮火冲过去。
赵果见了赵大刀,人一下子就软了。她喊了一声:大刀哥,你来了——
赵大刀浑身的血液沸腾了,他没命地向外冲去。他只有一个念头,把赵果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回头收拾这些敌人。
就在这时,敌人的一梭子弹射了过来。赵大刀叫了一声,便一头栽倒了。
赵大刀没有想到,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却在小河里翻了船。也就是这场不大不小的局部战斗,他的双腿被敌人的机枪子弹射穿了。
当战友们冲上来,七手八脚地把他和赵果抬上担架时,赵大刀还挥舞着手里的大刀喊叫着:把他们消灭,统统消灭!说着,一骨碌从担架上翻下来,他以为又会像以前一样,稳稳地站在地上,可他挣扎了几次也没能站起来。心不甘、情不愿的赵大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众人又一次把他抬到担架上,他看着自己的双腿,绝望地想:怎么就伤着腿了呢?伤腿一时让他英雄气短。
赵果在这次战斗中,小产了。战地医院里,她在强烈的阵痛中,生下了一个男婴。男婴有力的哭声,让远处的枪炮声渐远渐弱起来。
有幸听到婴儿啼哭的士兵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那嘹亮的婴啼一直盘桓在他们的记忆里。马起义给孩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马津京,意思是纪念平津战役。
赵果生孩子时,马起义率领的二十一师正在围攻天津。
赵大刀在战地医院接受了手术。麻药不够,就硬挺着,护士在他的嘴里塞了一条毛巾,那条毛巾生生地被他咬烂了。当两颗子弹从他大腿里取出来时,人也疼晕了过去。
赵大刀这次并没那么幸运,双腿的骨头几乎被子弹击碎了。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他的伤不可能痊愈。
天津解放了,接着北平也和平解放了。平津战役顺利结束。
国民党的队伍,真是兵败如山倒了。随后不久,同样著名的淮海战役打响了。
赵大刀和赵果被迫留在了天津,这里有部队的留守处。许多伤兵和后方的一系列事情都由留守处负责处理。队伍每解放一座城市,都要留下一批数量可观的部队干部,他们要建立新政权,恢复百姓的生活秩序,恢复生产,支援前线的战争。
马起义带着队伍出发前,来到医院和赵大刀告别。天津解放了,赵大刀和许多伤员住进了城里的医院。城里的医院和野战医院比起来,条件好多了。经过恢复,赵大刀的腿伤好多了,气色也很好。他躺在病床上,两条腿缠满了绷带,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起义走了进来。
这是马起义在赵大刀负伤后,第一次看见赵大刀。见自己的一员虎将倒下了,马起义动了感情,他几步奔过来,抓住了赵大刀的手:大刀,你咋就躺下了呢?平津战役结束了,老蒋往南跑了,我想把一个营交给你,让你去拼、去杀,解放全中国。
赵大刀干干硬硬地叫了一声:师长,我想回部队,跟你们一起南下。
清醒过来的马起义,擦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大刀,你先养伤,等你的伤养好了,我派人来接你。到时候还给你一个营,让你给全师打尖刀。
赵大刀仍然不相信眼前的现实,他眼巴巴地冲马起义说:师长,你们真的把我扔下了?
马起义就批评赵大刀说:怎么是扔下呢?这是养伤,只要你伤好了,啥时候归队,二十一师都是你的家。
赵大刀无语了,他恨自己不争气的腿,如果不是伤在腿上,只要还能走,他就一定会跟着队伍前进。他掉过队,离开队伍的滋味,他尝够了。
后来他听说,不仅他留在了天津,赵果也因为刚生完孩子,留了下来。直到这时,他的心才稍安一些。
马起义直到集合的军号吹响了,才和赵大刀挥手告别。赵大刀坐起来,不舍地望着马师长,仿佛被遗弃的孩子。他哽咽着唤了声:师长——
马起义回了一次头。
他又叫了声:师长——
马起义转过头,眼泪流了下来。
赵大刀已经泪流满面了,他冲马起义举起了手,坐在病床上,向师长敬了一个礼。
马起义和赵果告别的时候,心里又是另一番滋味了。他抱着马津京,在地上转了一圈,又一圈,脸上是笑,心里也是笑。他乐得都合不拢嘴了,然后说了句:老子也有儿子了,哈哈,有儿子了。
赵果就警告他:别转了,孩子会晕的。
他就停下了,看着襁褓中的孩子,一脸豪气地说:儿子,二十年后,你会成为一个好汉,到时候跟爹去打仗。
赵果也一脸神往地说:二十年后,早就不打仗了。那时候,咱们会有好几个孩子,一家人在一起,欢天喜地的过着日子。
马起义受了赵果的感染,也一脸憧憬地说:不打仗当然好,到那时咱们都老了,让孩子孝敬咱们。咱俩也算是革命功臣了,在孩子面前显摆显摆,给他们讲讲当年的事。
马起义的话,让两个人都笑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二十年后,边境线上发生了摩擦。
马津京那年二十一岁,时任沈阳军区某师排长,在那场反击战中,他用年轻的鲜血染红了那一场皑皑的白雪。
刚生完孩子的赵果,一边照料孩子,一边协助留守处的同志处理地方上的事,有时也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赵大刀。
赵大刀已经能拄着双拐在地上走动了。
赵果每次来时,都会给他带来前线最新的消息。
赵果说:淮海战役胜利了,并且全歼黄维兵团。